本书采用简单浅显的语言来概括MRI的基础知识,简单易懂,容易掌握。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介绍MR基本原理及系统设备、序列和伪影。第二部分是MRI的高级应用,增加了3T MRI一章,并在其他检查技术的章节中讨论了一些新序列的应用。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放射治疗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内容涵盖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治疗和模拟设备、患者护理原则、临床肿瘤基础知识,以及头颈部肿瘤和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肿瘤的基本知识点。本书提供了500多道多项选择题,并配以详细的答案和解析,无论是对于准备参加资格认证考试的放射治疗师,还是想要提高治疗水平的执业治疗师,本书都是非常高贵的学习资料。
自1993年第1版问世以来,《实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放射诊断医师、放射技师、放射科住院医师、放射研究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磁共振成像研究的标准。本书是广大医学生学习MRI技术的教程。此外,在MR仪器、原理、脉冲序列、图像采集和美国放射技师注册学会(ARRT)提供的MRI高级考试的成像参数方面,《实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业界公认的*参考书和学习指南。在前3版成功出版发行的基础上,第4版已全面修订和更新。同时本书有部分动态图像,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比较复杂的概念。
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早、历史*悠久、修订版次*多的权威、规范、科学、经典的*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磁共振成像(MRI)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强大的诊断工具之一,具有很多突出的优势,如成像质量高,具有功能成像选择和无辐射等。利用这一巨大潜力,MRI被成功用于介入治疗。介入性磁共振成像开始于90年代中期,到目前,其参数设置、扫描技术和临床应用急剧增加。本书内容涵盖了介入性磁共振成像的各个方面。成像技术方面从成像基础、概念以及成像设备和器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具体包括:MRI介入系统、脉冲序列、MRI导航、MRI环境下的麻醉,iMRI安全措施等。临床应用方面涵盖了MRI引导的细针穿刺,以及各部位病变的MRI引导介入治疗,具体包括:包括MRI引导颅脑微创治疗、MRI引导脑肿瘤的切除、MRI引导骨与软组织病变的介入治疗、高场强开放式MRI介入、乳腺MRI介入、MRI引导低血流量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MRI引导心脏介入治疗、前列腺活检、MRI引导复发性前列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CT图像重建算法的专著。书中作者结合从事CT图像重建算法理论研究与工业CT成像系统研究的科研成果和思考,对CT图像重建算法的理论到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既包括对重建算法基本理论细致、详尽讲解,也包含对目前*型的理论和实际成像中工程问题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解决情况的介绍与总结。本书内容涵盖了CT图像重建的两个分支--解析类重建算法和迭代类重建算法的经典算法和*研究成果,其中解析类重建算法中详细讲解了平行束、扇形束和锥形束图像重建算法的发展历程。在本书的后半部分,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以专题章节形式论述了当前CT图像重建实际应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完全角度重建、局部重建和大视野重建,以及图像重建加速技术,基本涵盖了目前CT图像重建的主流研究课题,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同时本书还
安锐、黄钢主编的《核医学(供8年制及7年制5 3 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3版)》力求保持前两版的优势与经典特色,同时顺应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的快速发展,突出诊疗实践与循证依据,强化PET/CT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紧扣临床需求,实时更新内容,适应于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培养的目标。,全书内容共分23章,在多个部分做了与时俱进的修订,删除了部分已淘汰或很少使用的方法,并试图在以下四方面做出探索:①根据医学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分子影像与个体化诊疗及分子影像与转化医学的相关章节,强化分子影像在个体化医疗和转化医学中的作用;②编写内容力求图文并茂,图表直观,图表约占全书内容的20%,体现核医学影像的特点,提高可读性;③编写风格彰显核医学在功能、代谢、受体等分子影像以及核素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与其他影像技
本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核医学基本名词,内容包括:总论、核医学相关基础学科、核医学设备与操作、临床核医学、核医学治疗、核医学研究6个部分,共3703条。
本书共15章。基础核医学为前5章,重点介绍与核医学有关的核物理基础、核医学仪器、放射性药品、放射生物与放射防护和体外示踪技术等。临床核医学部分包括神经、循环、内分泌等各脏器显像和放射性核素治疗。 本书特点:①突出临床实用性。基础核医学部分介绍核技术原理与方法,了解核素示踪技术的独特优势。临床核医学部分重点强调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用流程图方式简要介绍方法学;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核医学知识。②强调教科书的系统性。本书在I临床核医学部分的每一章均有概述,对一些不常用的方法或新进展,或重要但又难以自成一节的内容,均在概述中说明。③英中文对照。协助学生掌握专业英语。④增加同类技术的比较。在临床部分每一章的后一节增加核医学技术与其他诊疗技术的比较,便于学生掌握核医学在疾病诊
本书系统阐述了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领域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分子显像在临床应用的 进展,包括SPECT/CT、PET/CT和PET/MR多模态分子显像技术及应用;68Ga-DOTA、18F-淀粉样蛋白和18F-PSMA等新型放射性药物;131I、223Ra、153Sm、89Sr、32P、186Re、188Re、177Lu、90y等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应用;近年来核医学在内分泌系统、骨骼、肝胆、泌尿生殖道、肺、胃肠道、中枢神经和心脏等的 临床应用及PET/CT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进展。 本书以大量图像、专栏、表格和示意图的形式,总结了核医学关键信息、典型病例和常见问题解答,有助于临床医师、规培住院医师和医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同时也适合核医学、影像和肿瘤等专业的医、教、研、产、学人员,同位素药物制备及核医疗装备研发生产人员阅读,有助于他们了解 前沿、拓宽思路,为 好地开展临床诊疗、科研、教学、核
本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核医学基本名词,内容包括:总论、核医学相关基础学科、核医学设备与操作、临床核医学、核医学治疗、核医学研究6个部分,共3703条。
这是《核医学》教材的配套教材。全书共17章,其章次顺序、内容与《核医学》主干教材相匹配。每一章包括五部分内容:①实习目的和要求,以掌握、熟悉和了解的表述方式明确告知学生学习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②实践学时数,本书中列出的实践学时数供各院校参考,建议各院校根据本单位教学大纲和具体要求作相应的调整;③实习内容,是本教材的重中之重和精髓,亦是主干教材的核心部分,主要内容为相关检查的原理、方法、检查结果分析与判断、适应证和临床应用意义等;④病例分析或知识拓展,1~5章为核医学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相关领域应用进展与前景,6~17章主要内容为临床核医学,通过思考与病例分析,主要检测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病例分析
本书将骨科运动医学中各关节常见疾病相关MRI表现与关节镜检查所见相结合,并将其应用于诊断、影像学及手术中。作为日常患者处理的缩影,术前MRI影像与术中所见的对比分析是极为有效的医疗教育工具,是跨学科研究合作的动力,也是优化患者管理的关键部分。此外,这种基于病例的将MRI成像、关节镜检查结果与治疗相融合的方式,也广受会议和教学课程的欢迎。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重点介绍了骨科运动医学中四个主要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和髋关节。每章节首先概述疾病情况,然后通过解析编者精心挑选的病例,尤其是对比MRI影像和关节镜检查结果,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娓娓道来。本书的编者都是骨科运动医学领域 专家,代表了行业的 水平。本书是运动医学、骨科和放射科医生的宝贵资源,将促进运动系统疾病的准确诊断及优化治疗,帮助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