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十二穴》为中医普及学堂曾培杰老师开讲的 轻松学歌赋系列 之一。天为棋盘星作子,北斗光华耀太空。此十二穴为人体最重要的穴位,是道家全真派七子马丹阳金针度世心传,也是中医歌赋名篇。经曾老师精彩的讲解,可以让读者更轻松深入的理解人体经穴奥秘。本书不单讲穴位知识,还涉及修学、用药、养生、锻炼等内壮身心的学问,可谓是妙趣横生,言简意赅。读后令人拍案叫绝,中医悟性大开。是难得的中医类普及佳作,值得大家品阅收藏!
作者将人体经脉化入山河之中,以自然万物的灵动描绘出人体的十二经脉穴位地图。当它们都变化成有形之躯,会是怎样一幅山河景象?书中充满想象力的绘图将穴位的特性展示得逸趣横生,所附文字解说更能帮助读者直观理解经脉及穴位的相关知识。 本书作为一部精美、有趣的人体经脉科普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医爱好者及更多想要了解中医传统文化的青少年阅读。
本书的写作持续三年多,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从中医的角度讲述对人体和疾病的整体认识,层层逻辑推理加上通俗的打比方、举例子,道出人体出现 生病 症状的原因 调集气血能量与一切侵害身体的因素进行斗争的表现;以及治病的本质 排出致病因素,根源性消除疾病,而非控制症状或止住症状 这只能安抚患者,起不到真正的治疗作用。 对于人体的管理,作者提出:咳嗽、发热、流涕、腹泻,甚至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类风湿、癌症等,都是人体排出致病因素、与损伤机体的因素进行斗争的表现,盲目止咳、退热、止泻、降压、降血糖、止痛等治疗是助纣为虐的方式。 对于疾病的治疗思路,作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提出:控制垃圾毒素继续摄入 补足气血能量 推动体内垃圾毒素代谢 打开代谢通道 清理血液 恢复身体干净的治疗思路。本书采访的病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由清末民初著名中医学家彭承祖(1871-1949,字子益)所著。彭先生一生精研医理,在游历京师任职清朝太医院期间,阅读了大量秘藏在宫廷中的典籍,逐渐形成了 圆运动 的学术思想体系,其学术体系源于《周易》《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先生晚年所强调的 古中医学 是指晋、唐以前的中医学。先生著书立说,开宗明义,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平衡。其历年多部著作成为太原、北平、成都、重庆等地的医学教材。在西学东渐、中医生死存废的历史关头,成功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后继人才。 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大家李可先生生前对《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评价极高,认为此书 找到了古中医传承断层的脉络 , 她不仅是医病之书,更是一册 医医病书 。李可先生尊称彭子,认为他是 中医复兴之父 ,是 继医圣张仲景之后
本书介绍了中医温病学中的湿热病内容,包括温病概论、湿热病脉证提刚、辨太阳湿热脉证并治(上)、辨太阳湿热脉证并治(中)、辨太阳湿热脉证并治(下)、辨少阳湿热脉证并治(上)、辨少阳湿热脉证并治(下)、阳明湿热概论、辨阳明湿热脉证并治、辨阳明湿热脉证并治、辨阳明湿热脉证并治、辨阳明化热伤阴脉证并治、辨湿热困阻太阴脉证并治(上)、辨湿热困阻太阴脉证并治(下) 、辨湿热陷入少阴脉证并治(上) 、辨湿热陷入少阴脉证并治(下)、辨湿热传入厥阴脉证并治、湿热病中西汇通(上) 、湿热病中西汇通(下)、常见湿热病病原微生物(上)、常见湿热病病原微生物(下) 、常用药物的种属分类、四时加减用药法、阳明湿热五加减正气散、甘露消毒丹加减二十三法、甘露消毒丹加减二十三法(下)等。本书为吴雄志教授的又一力作
ICU中医的反思1 作者在书中对诸多学术热点和难点问题做出了具有突破性的论述,如 寒温之争 中西医之关系 六经与六经病的实质 经方剂量 经方热 六经钤百病 等;在条文新解中,作者还原了条文背后鲜活的救治场景,勾勒出条文中相关查体和鉴别诊断等临床思维,并在危重症相关条文的解说中融入了大量的 ICU 实战经验。 本书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可作为《伤寒论》无障碍阅读的入门读本,供广大 ICU 工作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ICU中医的反思2 本书选取了若干重症医案,阐释了当时的医家在诊治这一具体病例时的临床思维,并与当今之 ICU 临床进行了对比讨论,以期起到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作用,从而实现 ICU 实战思维的拓展,达到更好解决大众现实疾病痛苦的目的。本书论述全面,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适合广大 ICU 工作者、中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著者不详,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年间,是中医四大经典名著之一。原书分四卷,创造性的将药物分上、中、下三品,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经》的原书虽然早已亡佚, 但书中的文字却被辗转抄录于一些古籍当中。历代医家在这些文字的基础上不断地补充内容,产生了众多优秀的注本。明代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依《证类本草》编次,分为三十卷,在经文下以注疏的形式加以发挥,附 主治参互 以尽其详, 简误 以防其失,是研究《本经》的一部承前启后的优秀著作。本次整理出版的《神农本草经疏》,以明末毛晋绿君亭刻本为底本。
本书是一部全面、实用的针灸学 教科书 ,由我国台湾省知名针灸学专家潘隆森医师编写,历经多次修订再版,目前已更新到全新第8版。书中内容以十四经络循行为基础,配合 经之所过,病之所治 的理论,描绘出古人对十四经络主治病症的看法与现代医师对十四经络主治病症的体会,再配合编者的教学心得,临床经验,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细致讲解了针灸知识,本书系统明晰,包含众多讲解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穴位分布的位置及细节,是一部易于研习与施用的参考书。
朱震亨(1282 1358年),字彦修,元代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著名医学家,因住处有一条小溪名 丹溪 ,故学者尊称为 丹溪翁 或 丹溪先生 。他幼学儒家经典,能 日记千言 。少年时,父亲、伯父因庸医所误,先后去世,从此家道中落,在乡里备受欺凌,丹溪 不肯出人下 ,常诉讼到衙门,久而久之,那些大户便不敢欺负朱家。由于他为人正直,敢于出头,被推举为里正。36岁时,入八华山,拜许谦为师,研习程朱理学。因老师劝说,弃儒习医,昼夜研读《黄帝内经》,后来师从医学大家罗知悌。学成后,悬壶乡里,数年间 声誉顿著,遍浙河西东,至苏州一带 。他在临床实践中,创立了 滋阴派 ,提出了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等论点,对后世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被称为 金元四大家 之一。 本次整理出版的《朱丹溪医书全集》,共收录了八部著作。其
《思考中医》又名《伤寒论导论》,按照天人合一的观念,从阴阳、伤寒的角度,结合自然的季节、时辰来研究人的疾病与健康,分析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病证及诊治纲要,是一部依托《伤寒杂病论》又超越《伤寒杂病论》,从更广阔的视角思考中医理论、中医文化、中华文化的著作。本书竭力避免深奥晦涩,将学术性与大众化相结合,取名为“思考中医”,是取思考时空、思考生命、思考健康之意,它既是中医专业书,也是有益于大众的优秀传统文化书读物。《思考中医》自2002年出版以来,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一波中医文化热潮,不断加印,并根据需要再版三次,此为第四版。第四版在前版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做了修订,使之更加完善,内容质量得到提升。作者新撰写的万字长序,回忆了当年撰著出版本书前后的故事,并
本书原为晚清名中医周树冬遗著残卷,后由周树冬之孙周楣声加以增减重订。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针道,除扼要叙述古代刺法外,对用针的各项要领有深入浅出的阐发,共分因时、察形、识禁、审经、辨脉、认症、忌偏、选穴、先后、取穴、择针、进针、持针、深浅、候气、导气、补泻、中机、防晕、留针、出针等 21 节。条理分明,井然不乱。下篇为十四经要穴诗,亦有推陈出新之处。
本书介绍了中医诊法中脉诊的内容,共计13章,章为脉学原理,介绍了脉学的机理。第二章为十二脉法,介绍了各种脉法的特点。第三章为脉学一统,介绍了脉诊临床研究。第四章为左手脉法,介绍了 左手脉象特点。第五章为右手脉法,介绍了右手脉象特点。第六章为奇经八脉,介绍了奇经八脉的来源。第七章为肿瘤脉法,介绍了肿瘤的脉象特点。第八章为血证脉法,介绍了 各种出血疾病的脉诊方法。第九章为杂病脉法,介绍了各种疑难杂症的脉诊方法。第十章为平脉法与截断法。第十一章为平脉法与聚类法。第十二章为平脉法与抓独法。第十三章为平脉法与标本法。附录中介绍了有关脉诊的答疑,病案举例等内容。附有中医诊法的彩色图片。
本书整理了阴火的理论起源和发展过程,系统架构了阴火的辨治格局,观点鲜明,总结了常用方药,展示了大量的名家验案。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 阴火理论 ,对阴火证治理论进行了系统归纳,广泛吸收历代名家认识,提出若干观点,充实了阴火的内涵。下编 阴火辨治案例 ,收录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古今众多名家关于阴火的验案400余例,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除了阴火上浮、外越、下陷三种病情以外,还有如血证、消渴、烦躁、癫狂等,以及某些西医病症如糖尿病、肿瘤等,读来大开眼界。 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适合中医界人士和爱好者阅读,尤其是中医院校的学生会从中受到诸多教益。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癌症营养与中医食疗学概论,叙述了食物营养与健康、癌症的关系,中医食疗学的渊源与发展,中医肿瘤学的概说及食疗学的特色与运用,常见的天然抗癌食物,膳食与食物烹调的防癌知识;下篇为常见癌瘤的中医食物疗法,分别介绍了消化系统、支气管、乳腺、头颈部、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造血及淋巴系统、皮肤与软组织肉瘤等肿瘤病的食疗方法,物理、化学治疗期间的营养疗法。
本书为你揭示了认知二4四节气的全新视角,从人体脊柱与每个节气点的全息对应入手,全维度解读了二十四节气与生命大健康的真相,即生命大健康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精气神互动的结果,其中木之作者耕耘生命大健康三十年,基于《黄帝内经》的身心实践。
《黄帝外经》又名《外经岐伯天师传》,为《黄帝内经》的姊妹篇,是黄帝、岐伯与二十五位大臣探讨养生修真和中医学的专著,补充了《黄帝内经》的许多不足,是传统中医的活水源头。全书九卷,每卷九篇,共八十一篇。书中畅论了顺逆、寿天、脏腑、经络、三才、四时、五运、六气、八风、春温、移寒、补漏、善养等,重点对养生和五行理论以及临证应用进行了阐发,从安心、守神、保精等方面论述了养生之道,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古人养生秘诀尽在其中,美不胜收。为了读者能正确理解和运用《黄帝外经》的理论,本书每篇都设有导读、原文、注解、译文,在 注释 时,参考各家,力求浅显易懂、精要;文字注释以原文为基点,难字注音。本书 译文 在段落、句型、标点诸方面尽量与原文相一致。在意译上,力求准确,究根求原,在 懂 字上努力探求,使这一文
《医心方》,共三十卷,是日本早期的中医医书,被称之为 日本方书的府库 。作者丹波康赖系汉灵帝刘宏后裔,祖先因避战乱迁居日本。康赖于公元 982年开始撰著《医心方》,公元984年(即宋太宗雍熙元年) 完稿。全书每卷一类, 下分子目, 子目下引文以医论、医方为主,上列证候, 下列其方, 如有可注明之处,又附之按语。此书 上根据之农黄扁张之经, 下贯穿之唐以上各家之著 ,引用隋唐以前中医古籍达二百余种,其中一些来自古医书的内容已经失传,因此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是中医学者和爱好者的书籍。 本次整理出版的《医心方》,以日本安政年间(1854 年 1859 年)浅仓屋藏板为底本。整理过程中,以保持原本原貌为原则,对原书不删节,不改动。原书为繁体竖排,现改为简体横排,并加现代标点,以便读者的阅读与研究。
本书是经方大家王付教授使用经方合方、 十八反 用方经验的专著,介绍了近200首经方在临床上的使用经验,其中方歌、功用、主治、解读、案例等突出新理念、新视野、新境界、新领域、新典范; 方药解读 突出王付教授在经方使用中的新思维, 案例导读 和 案例示范 则是经方合方、 十八反 用方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体现了王付教授娴熟的经方使用经验和高超的临床诊疗能力。本书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院校在校师生及临床医生学习、掌握、运用经方合方、 十八反 配伍用药辨治各科杂病的重要参考书。
叶桂 ( 1666年 1745年 ), 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 , 江苏吴县 ( 今苏州 ) 人 , 温病学派创始人。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和父亲均为当地名医,十四岁丧父后,随父亲朱姓门人学医。他自幼聪颖绝人,又酷好医学,几年过后,对医术的见解便超过了老师。此后因家境贫寒,便行走江湖,行医济人。叶天士性格谦逊,信守 三人行必有我师 的古训,自十二岁到二十八岁,先后拜过十七位名医为师,终成医界骄子,名震大江南北。天士除医学外,还博览群书,学究天人,使得其医术与学术相得益彰。天士行医过程中,妙手回春, 有口皆碑 ,连康熙皇帝也感谢他医好自己的背疮,亲提 匾额赐给他。 叶天士 身负盛名,广收门徒, 留下了不少的医案记录, 对 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是 从事临床诊疗的 参考资料之一 。 本次整理出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明确指出中医脉学乃是一种用深邃的心灵与灵敏的触觉形成的经验科学,并客观地说明这种经验科学的实用价值。第二章是对两手寸关尺六部分候脏腑的机理,试图用寸口之脉乃是心血管之脉与经络系统之脉的合金这一观点作出阐释与探讨。第三章为 脉象分类及各种脉象的病理基础 ,提出新的脉象分类的标准,并吸收临床上常能见到的,为西医所称道的 5 种脉名,中西合流共为 36 种脉象,依照二分法的划分原则,分为形态和节律两大子项,再由子项划分为若干亚类,每种脉象附有病理因素示意图。
刺血疗法是针灸学领域里的一种传统针刺疗法,源远流长。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砭石刺破脓疡,放出恶血,可以说是刺血疗法的发端。迨至金属医针取代砭石以后,在九种类型的医针之中,有了专做刺血之用的锋针,后世又名之为三棱针,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不但包含了数代人的临床经验和对刺血治病机制的探讨,而且收载了全国各地医家刺血疗法资料和历代针灸典籍中刺血治病资料,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是王氏刺血疗法第五代传人王峥医师在总结 王氏家传刺血疗法 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古人和今人见于著述的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融入了家族尤其王峥医师本人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汇聚而成。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分三篇即理论基础、临证病案和历代病案资料总汇,全面梳理
《易纬 乾凿度》有云: 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混沌。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是宇宙天地万物形成的四个阶段,气、形、质具备,生命由此而生。 《黄帝内经》是研究天道规律与生命规律的一部自然科学著作,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本书以《黄帝内经》原文为基础,分为上篇《素问》感悟、下篇《灵枢》感悟,所选篇章均为宇宙天地变化对人体生命规律的影响,同时作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阐释了自己的理解和解读。本书内容原创,思路独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中医药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