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三五 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点介绍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其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外科疾病辨证和中医外科疾病治法等,共五章,突出外治方法的特色和优势。各论以中医病名为主线,以类病为章,具体疾病为节,按中医外科的传统分类方法分为疮疡、乳房疾病、瘿、瘤、岩、皮肤及性传播疾病、肛肠疾病、泌尿男性生殖系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和其他外科疾病共九章,每病包括无题概述、病因病机、辨病、治疗、预防与调护等内容。
本书分上下两篇探讨中西医整合肿瘤学的理论与实践,上篇 学中习西三十载理论心悟 探讨中医哲学思维、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藏象学说、治病求本、治未病、扶正祛邪、标本缓急、中医预后观、中西医整合等理念的内涵,以及这些中医理念与西医学的表观遗传学、自稳态调控机制、精准医学、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肿瘤微环境等研究进展构建的西医学体系的异同,构建中医战略指导中西医整合战术并动态评估与调整的恶性肿瘤诊疗要点及路径。下篇 学中习西三十载实践与医案 将上篇的中西医整合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记录并分析典型案例,探讨多疗程扶正祛邪治则及相应中西医整合方案优化组合的临床应用。
本书获得了河南省科技厅专项出版资助。书中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分11章详细介绍了帕金森病相关的解剖及生理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级和评分、影像学、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外科治疗、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及护理等,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对颤证合并不寐、痴呆、郁证、便秘、不宁腿综合征、体位性低血压等非运动症状,根据患者病情、病程及基础病的不同,阐述了辨证施治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案。该书内容翔实,资料新颖,是一本可供临床工作者和广大医学生参考学习的较为系统、全面且实用的帕金森病专病参考书;同时书中语言通俗易懂,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家属和关注者阅读,亦可从中了解、学习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以利于正确认识帕金森病,更好地配合治疗,更好地控制疾
全书分为三部分,首先为绪论,主要介绍中西医结合的源流、进展,中、西医学的差异和中西结合内科学的学习方法。上部为疾病诊疗篇,分别叙述了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代谢与营养、神经系统、结缔组织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所选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中西医结合确人优势的疾病,体例上疾病为纲,主要论述了疾病概述、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预防与调护八个部分,着重培养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思维。下部为病证诊疗篇,选择了中医治疗有一定特色,但又不能归属某一西医疾病的23个病症,按概述、病因病机、辩证论治、辨病思路进行撰写,着重培养学生辩论论治和临床逻辑思维。在编写中参考了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内科学教材及相关专著,采纳了当前*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但对
本书针对54种常见疾病,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对疾病的定义、分类、治疗、护理、健康宣教进行论述,以病人从入院至出院的全程护理为主线,简洁明了地突出整个护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内容,并通过辨证的方法重点叙述了每个疾病的症状护理,便于临床护士掌握。
本书是关于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参考书。全书分上篇(基础篇)、中篇(疾病篇)和下篇(进展篇),内容主要包括功能性胃肠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病理机制、相关检查、中医认识、诊断与治疗、预防调护、常见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名医经验、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本书突出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特色,力求反映近期新研究进展。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实用,可供消化科、肛肠科、胃肠外科等临床医师、相关专业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本书分基础、诊断、治疗、预防与护理共四篇,从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角度,系统地介绍湿疹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几种特殊类型湿疹的预防与护理,并详细地对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方案进行了介绍。
1958年10月11日*同志对卫生部党组向主席并中央写的《关于西医学习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做了批示,明确指出 这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闲视之。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我国广大中医、西医、科技工作者,通过 西学中 或 中学西 ,走上了中西医结合之路,为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时代的贡献。2018年10月11日正是*主席批示60周年纪念日,为了记录和弘扬老一辈中西医结合的开拓者、后继的传承者和发展者,为了纪念 西学中班 6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特由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开拓者、继承者和发展者,如屠呦呦、吴咸中、陈可冀、韩济生、张伯礼、吴以岭等多位院士及知名中西医结合医学教授60人共同编写本书,邓铁涛国医大师亲笔题词。该书包括序言、题词、正文、编后话及附录。正文为60位中西医结合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是以神经外科和神经科学集群为突出特色。《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从临床诊疗实用需求出发,简要概述了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常见与优势病种的概念和中医认识,系统阐述了疾病的西医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成药处方及针灸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和处方,重点突出了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诊断要点、治疗一般原则和用药的基本规律,并推荐一种或几种治疗方案以供参考。本书包含的病种有脑梗死、脑出血、癫痫、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多系统萎缩、肌营养不良、吉兰-巴雷综合征、免疫性脑炎、血管性痴呆、头痛、头晕、失眠、小儿抽动症、硬膜下血肿、脑外伤、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脑积水、颅脑术后发热、焦虑、抑郁等。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前两版《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从出版至今已印刷十余次,其鲜明的中西医结合眼科特点深受各高校好评。但眼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先进技术层出不穷,为体现教材的与时俱进,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指导,并集全国多家中西医院校及众多眼科专家之力,完成了《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的再版修订工作。 本教材积极接受上版教材编写和使用过程反馈的意见,新增近年来眼科临床的新技术、新方法,并适时介绍发展趋势及动态。同时,结合学生、教师及学科特点对上版进行适当精简,力求使再版后的《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更具实用性、先进性及科学性。
本教材内容分为四篇: 篇为常见急症处理,简要阐述如何对常见急症进行快速鉴别和急诊特色的院前急救、现场应急处理,列举了每个急症的中医处理方法,突出中西医结合急救措施。第二篇为中医救治技术和急救方药,详细介绍了急诊确切有效的实用中医技术和急诊常用的口服、静脉、外用中成药在急症救治中的切入点与实用优势。第三篇为现代急救技术,详细介绍了急诊救治危重患者的基础技能和前沿技术,如体外膜氧合(ECMO)等,以培养紧急时敢动手、懂抢救的临床医生。第四篇为急诊传染病防控,主要介绍了急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术,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传染病学知识。为了 好地应用于临床,教材中以二维码形式配了部分技能操作视频,请扫二维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