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八章八十八节。上篇为总论,分别从中西医老年医学发展史、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及干预、老年心理、老年康复等方面介绍了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发展源流及关键技术。下篇为各论,按照老年器官系统疾病,从老年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与代谢系统、老年泌尿系统、老年风湿免疫系统、老年血液系统、老年骨关节等对常见老年病的中西医诊疗方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本书不但保留了中医老年医学的学术精华和诊疗特色,而且还吸纳近几十年来中西医老年病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比较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了目前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最新水平,是一部既能体现传统又极富时代特色的实用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专著。
本书分为上篇总论、下篇各论和附录三部分。总论主要介绍青光眼的基本知识、中医对青光眼的认识、青光眼相关的解剖及病理生理、青光眼的检查与诊断、中西医治疗概要、预防与调护等。各论从中医与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治疗、专方专药、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预防和调摄、预后和转归、疗效评定标准、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研究进展、古籍精选、评述等方面介绍各种类型青光眼的诊疗,并介绍了青光眼的相关诊疗标准(共识)和临床指南、青光眼的相关研究进展。附录主要介绍眼科有关正常值、与青光眼相关的中医文献摘录等。 本书适合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医师、学生和科研人员使用。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饿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便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本草学和临床学尤为突出。
本书是对丁樱教学术生涯的一个精选汇总,依次分为学术思想、经验用药、临床经验、临床研究、基础实验、综述、教学建设这几个板块,从不同方面展现丁樱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团队带领理念,特别是她在中医儿科学科领域特别是肾脏风湿免疫方向的治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高的学术造诣,反映出丁樱教授从医52年的学术理想和医学成就以及为医学事业不断研究、进取奋斗的过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一名老医学工作者从一名基层医师到有名医学专家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探索的历程和贡献,对后学提高临证能力及中医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本书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影响医疗卫生和中医行业的重要政策方针调整、重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对中医政策形成与调整、医学教育与中医教育、中药材生产供应和研究整理、中医药参与防疫、疾病社会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充分利用一手史料,力求还原历史场景,厘清历史脉络,解决理论研究上悬而未决及尚未触及的问题,消除当代医学史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史上许多问题的长期误读,对于更真切地理解新中国医学史尤其是中医药行业演进与事业发展的历史,并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政策依据,为中医高等教育、中国传统医学当代史研究提供事实确凿、逻辑清晰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详细介绍了骨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和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和医嘱等内容;在治疗部分将治疗处方或治疗方案及方剂组成及用法等实用内容单独列出,并做重点介绍,同时按照典型病例列出了常规医嘱以供读者参考。本书适合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专业、西医专业医师及基层医师参考阅读。
广东省中医院创建脑病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中医与西医结合、内科与外科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急救与康复结合、内治服药与外治及练功结合。坚持人本主义,体现人文关怀。对中风病的防治,依照卒中单元理念,穿透各类多层面多环节的疾病时空,将现有的康复手段加以整合,不仅强调早期介入康复,并且注重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以预期实现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与精神状态的恢复,还要减少并发症的目标。本书是由主编陈红霞、黄燕教授与谢仁明博士等专家群体认真搜集相关信息资料,汇总分析,撷取精神,结合国人国情所需编写而成的。
这是一部当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著,全书160万字,内容除了通常属于内科学的篇章外,还增加了“急腹症”、“肿瘤”等具有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的篇章。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临床上的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此次再版将本书内容重新修订整合,重新增加一些新篇章,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诊疗研究》在参考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系统讲述了脓毒症休克的中西医诊治。《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诊疗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阐述了现代医学对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认识,包括基本概念、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检测手段及治疗手段;下篇详细介绍了古代中医对脓毒症休克厥脱证的认识、医案及现代中医对其基础和临床的研究进展。《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诊疗研究》从基础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从文献研究到临床医案,从古至今、从中到西、由浅入深的写作特点别具一格。《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诊疗研究》临证思维新颖,理论创新,对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有很强的参考及指导意义。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行业 十三五 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是在第二版教材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材编委会在肯定上版教材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在编写模式、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编写章节、内容作了调整和修定。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包括总论及各论两部分,以及三个附录的内容。在编写过程中,力争遵循以下五个原则:①概念表述力求准确;②编写体例规范统一;③推陈出新,及时反映新的知识点;④严格贯彻中医医结合思维方法;⑤紧密结合临床实用性等。
本书分三大部分:部分为基础篇,重点论述中医学的元气、阴阳、五行及脏腑学说等与现代免疫学的关系,以及与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的汇通关系;第二部分为中药药理学和治疗篇,主要论述中药的药理作用,重点论述了中药与西药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免疫性疾病,两类药物联合应用既可以相互提高疗效,也可以消除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提高治疗的成功率;第三部分为疾病篇,纳入的病种包括人体各个系统免疫性疾病。每个病种的编写体例包括病名、发病机制、中医病机、中医病机、临床表现及中医辩证论治,附加西药治疗。
本书是一部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以中医为主,有机结合西医,衷中汇西,以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内科专著。 上篇西医疾病.选择中医具有特色或优势的西医病种,按西医病名,分10章介绍了近百个疾病,包括概说、病因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中医证治枢要、辨证施治、特色经验探要、西医治疗、中西医优化选择、饮食调护等栏目;下篇中医证候,介绍了30个中医病证,避免上下篇病、证之间重复,栏目设置与上篇略有区别.突出中医临床特色。 本书着眼干临床,体例新颖,内容充实而有深度,切合临床实用,读者关心的主要临床问题均有专题探讨,中西医优化选择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和借鉴,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用书。 本书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各级医师和教学、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研究生学习参考之。
本书是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编纂的**部微创骨科权威性专著。本书全面总结了中西医结合骨科领域微创治疗理论、治疗方法和治疗技术方面的经验,分析指出目前临床存在的问题,提出前沿的各种可供比较参考的疗法。书中将传统的接骨手法原理和生物力学原理相结合,尤其规范了目前使用广泛的“孟和支架”的使用方法,正本清源,以达到规范行业操作的目的。
本书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实用老年医学丛书》之一。全书分为14章,主要介绍中西医疗法在常见老年病中的应用,分别叙述了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血液、神经系统的疾病,并选取部分外科、妇科、皮科、五官科等中西医结合确认优势的疾病。体例上以疾病为纲,主要论述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预防与调护等,着重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辨病治疗两种方法。 本书可作为医学院校师生及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本书系对我国现存之宫廷医学载体——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上自顺、康,下迄光、宣,作出的全面系统整理研究。包罗历朝帝、后、妃、嫔、王公大臣之病情医事,涉及内、外、儿、妇各科诸疾,分门别类,有案、有方、有评、有论。本书次将先期出版之相关专著悉数汇集,以成全璧,勒为300余万字之巨著。本书全面展现了清一代宫廷医学的医疗特征以及高峰水平,从中不仅可窥见有关长寿、种子、美容、养生等大内秘方,尤可学习到当年御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可供今日临床工作者之借镜。此外,禁苑秘辛、皇家医事并有与政治风云相关者,也可供今日史学之研究,或可澄清某些历史疑云。 本书适合医学院校师生,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史学研究者以及一切对中医学和清代宫廷史感兴趣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