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八章八十八节。上篇为总论,分别从中西医老年医学发展史、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及干预、老年心理、老年康复等方面介绍了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发展源流及关键技术。下篇为各论,按照老年器官系统疾病,从老年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与代谢系统、老年泌尿系统、老年风湿免疫系统、老年血液系统、老年骨关节等对常见老年病的中西医诊疗方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本书不但保留了中医老年医学的学术精华和诊疗特色,而且还吸纳近几十年来中西医老年病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比较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了目前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最新水平,是一部既能体现传统又极富时代特色的实用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专著。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饿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便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本草学和临床学尤为突出。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一门重要主干课程,是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本书的总体形式和分篇构架与上版教材基本相同,全书仍分为绪论、疾病诊疗篇和病征诊疗篇三个部分。涉及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ppt以及动画的应用能够解决部分难以理解的难点问题,可以更生动直观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这是传统纸质教材无法解决的,而数字化教材建设为这一特点提供了更便利、更优质的平台。
西苑医院多年来在心血管疾病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有很多著名的该领域内的专家。陈可冀编著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精)》精选了150篇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方面的文章,这些论文也是对该领域很好的经验总结,对于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来说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总论,主要叙述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包括发病原因、病理基础、辨证大法、内外治法;中篇为各论,主要叙述中医外科常见病证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等,内容包括疮疡、皮肤病、肛肠疾病、乳房疾病、走陷证、瘿、瘤、岩、急腹症及其他疾病等。下篇为心悟篇,叙述了作者的一些心得体会,倡导 传承是宝,创新是金 。书中融进作者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治疗手段进行了阐述。全书将中医外科理论与临床结合,突出临床应用,是一部可读性强的中医外科临床用书。
广东省中医院创建脑病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中医与西医结合、内科与外科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急救与康复结合、内治服药与外治及练功结合。坚持人本主义,体现人文关怀。对中风病的防治,依照卒中单元理念,穿透各类多层面多环节的疾病时空,将现有的康复手段加以整合,不仅强调早期介入康复,并且注重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以预期实现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与精神状态的恢复,还要减少并发症的目标。本书是由主编陈红霞、黄燕教授与谢仁明博士等专家群体认真搜集相关信息资料,汇总分析,撷取精神,结合国人国情所需编写而成的。
本书主要分四篇。第一篇医药圆融创新纵论,重在探讨新时期下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挑战与对策;第二篇中药新安全观及实践,全面展现了主编团队在中药安全性研究方面的认知理论创新、技术方法突破及转化应用成果;第三篇中药大质量观及实践,系统阐述了主编团队在中药质量研究领域的创新思想、关键技术和主要成果;第四篇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重点介绍了主编团队在中药药性研究领域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及转化应用情况。
为落实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专业中(初)级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在总结几年考试工作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与政策法规司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有关专家,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及《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主要参考教材,并合理兼容其他有关教材,对2003年版《全国中医药行业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进行了修订,并配套编写了考试指南。 2006年版《全国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其内容涵盖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16个专
本书是由主编与国内一批学有所成的专家和中青年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者共同编纂而成,是中西医结合骨科近50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为体现本书的实用性,在总论中由各相关专家撰写,各相关章节中均由临床一线的专家完成,针对骨折、畸形、骨病的发生部位(骨干、干骺部、关节内)、类型、移位或畸形程度.进行分析之后,提出相应治疗措施。为使读者明确书中的技术特点与学术思想,对每种骨折、畸形、骨病有全面、清楚、系统的认识,均对实际病例的治疗过程进行扼要的描述,之后对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加以分析与讨论。本书所列举的内容,均是应用中西医结合外国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病种。本书提倡:”医生要做该做的手术,不要做想做的手术。”凡能应用闭合手法整复、矫正,就不必应用切开的方法矫正;凡是能用外固定的,就不必用内
本书分三大部分:部分为基础篇,重点论述中医学的元气、阴阳、五行及脏腑学说等与现代免疫学的关系,以及与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的汇通关系;第二部分为中药药理学和治疗篇,主要论述中药的药理作用,重点论述了中药与西药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免疫性疾病,两类药物联合应用既可以相互提高疗效,也可以消除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提高治疗的成功率;第三部分为疾病篇,纳入的病种包括人体各个系统免疫性疾病。每个病种的编写体例包括病名、发病机制、中医病机、中医病机、临床表现及中医辩证论治,附加西药治疗。
本书系对我国现存之宫廷医学载体——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上自顺、康,下迄光、宣,作出的全面系统整理研究。包罗历朝帝、后、妃、嫔、王公大臣之病情医事,涉及内、外、儿、妇各科诸疾,分门别类,有案、有方、有评、有论。本书次将先期出版之相关专著悉数汇集,以成全璧,勒为300余万字之巨著。本书全面展现了清一代宫廷医学的医疗特征以及高峰水平,从中不仅可窥见有关长寿、种子、美容、养生等大内秘方,尤可学习到当年御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可供今日临床工作者之借镜。此外,禁苑秘辛、皇家医事并有与政治风云相关者,也可供今日史学之研究,或可澄清某些历史疑云。 本书适合医学院校师生,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史学研究者以及一切对中医学和清代宫廷史感兴趣者阅读参考。
《屡试屡效方》张锡纯遇难治之证,历试成方不效,乃自拟治法,用之有效,且屡次用之,皆能随手奏效。临证日久,积累愈多,辑为此书,方后缀以诠解与紧要医案,又兼采西人之说与方中义理相发明。《中药亲试记》本书为精研药性所著,于中西药物皆备其要,而于中药尤能独辟新义,于寻常讲解之外另有发明。凡书中所记载的中西药品气味与他书不同的,都是作者亲自尝试而得,确认其能力性质,并附注讲解。附录为作者以《本经》为主、佐以实验的对药物的讨论。《中医论说集》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中医之理。凡医家难治之证,作者莫不融汇中西,参以己见,论说至为详细周到,凡医理深奥之处,均昭然尽揭,专方用之必效,而又时参以哲学,兼为养生家指明方针。《医案讲习录》本书为张锡纯的临证医案汇编。各案详述病因、证候、诊断、处方、复(三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随着疾病谱 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传统中医药理论思维和辨证方法的 特色优势得以进一步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 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 发的《 十四五 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 结合,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长沙市中医医院 (长沙市第八医院)经过 60 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独具特色的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医院中西医结合事业得到了全面发 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对中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行业 十三五 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是在第二版教材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材编委会在肯定上版教材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在编写模式、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编写章节、内容作了调整和修定。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包括总论及各论两部分,以及三个附录的内容。在编写过程中,力争遵循以下五个原则:①概念表述力求准确;②编写体例规范统一;③推陈出新,及时反映新的知识点;④严格贯彻中医医结合思维方法;⑤紧密结合临床实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