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儿科推拿是发生、发展在上海这一特殊地域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儿科推拿学术流派。本书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基本知识、常用手法、常用穴部、常见疾病治疗、儿科保健五个方面,把海派儿科推拿的理论和经验做了完整的阐述。书中配有高清穴位图示和操作视频,更形象更直观。
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以山东青岛地区已故名老中医、青岛市中医院李德修为代表人物。本书除介绍三字经派手法的相关基础知识、常用穴位和基本手法外,书中还收录了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在近百年临床运用中治疗得效的30余种小儿常见疾病,每种疾病下详细叙述了辨证分型及对症治疗,配合高清图片和丰富的操作视频,使得读者对手法的学习和小儿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容易。
这是一本针灸通俗读物,也是一本探讨身心健康的生命通识教育读本。内容转化自左常波教授举办的一个为期5天的线下课程“极简针灸——开启针灸之门”。作者经过长期的针灸实践,基于对传统中医的思考,创造了一套自己的针灸模式,这种针灸模式在技法上极其简约,疗效也非常好。本书中,作者正是抛开复杂的中医理论,换个角度带我们去理解关于针灸的一些最真实的东西,了解针灸的真实意义,也换个角度来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关于生命的一些真相,涉及我们的身心、疼痛、焦虑、疗愈等等。全书图文对照,即使一个中医小白,也一定获益匪浅。
《穴位配对按摩祛百病(全面升级版)》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推拿学博士、上海市中医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执笔。 《穴位配对按摩祛百病(全面升级版)》所选手法简单易学、易掌握,只求简单有效;推拿专家精选按摩治疗效果好的疾病和证型,不求大全,只求有用;所选穴位少而精,只需按照【定位有方】就可快速精准定穴;【简易分步按摩法】,一步一图,精准操作,轻松应对疾病,缓解症状! 零基础就可学会的推拿按摩书!一本在手,全家无忧!
黄帝内针 (简称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灵枢·九针十二原》之易用难忘,其效则每能如拨刺、如雪污、如决闭、如解结。时下,多以疗效评品医学,黄帝内针之问世,当能为中医展现其鲜活的生命。 本书是为了配合《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的学习和使用所整理编著的,将《黄帝内针》一书中所涉及的三焦同气、经络同气、主要穴位等主要内容做了提纲挈领的简要介绍,还加上了如何进针(指按)、具体案例等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推荐的知识技能简要说明,以真人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求便于黄帝内针学人尤其是经络基础薄弱的中医“小白”能按图索骥,随查随用。
张汉臣派小儿推拿,以山东已故名老中医张汉臣为代表人物。本书是在张汉臣小儿推拿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内容扩充,主要介绍了张老常用的诊治方法(如望诊法)、手法、穴位及常见病的临床推拿治疗与应用体会。此外,不仅有穴位图示还增加了操作视频,更形象更直观,减少了文字描述、静态图像带来的误读或者理解偏差。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是 创始人葛献宝在实践《易筋经》拳术基础上,结合 易筋经疗法 和 少林拳术 精义钻研而成的一套通过捏筋、按摩、正骨、拍打而治病的疗法。本书作者葛氏第四代传承人葛凤麟 携其子第五代传承人葛少侠,结合其 40余年正骨按摩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家庭保健的 常见病 治疗手册。本书的施治手法不同于一般推拿按摩,施治部位也有异于传统穴位,让你对中医按摩有新的科学的认识。简明易学、操作便捷、疗效显著、取材低廉,让你在家通过自学轻松解决日常常见不适,如头痛、牙痛、颈肩痛、肌肉关节损伤等。是一本的家庭中医按摩指南。
本书作者长期精研践行董氏奇穴,深有体会,结合他人经验,全面细致地讲解了董氏奇穴的穴位及董氏针灸确有疗效的疾病治疗方案,且穴位附以彩色真人图谱,内容全面翔实,图片清晰直观。本书适合董氏针灸研究者、广大针灸师、中医院校学生、针灸爱好者参考阅读。
《中医方剂速速强记法》为 掌阅中医课程系列 丛书组成之一,主打 多重记忆 理念,以国家规划教材《方剂学》和《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蓝本,章介绍方剂入门的基础知识,第二至二十一章参照教材采用功效分类法,对200余首教材要求掌握或者熟悉的方剂进行深入系统介绍,每首方剂介绍方名、来源、歌诀记忆、功效主治、立体记忆(以思维导图分析方义)、临床要义、使用注意等,同时,每章后面均附有同类方剂的比较记忆,将其异同点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此外,文前彩插附有中药材图片形象记忆,呈现常用中药材形态特征,让读者识药用方两不误;文末附有一级方剂的填空记忆等内容。本套丛书配伍掌上电子读物,使读者能够耳濡目染学习方剂,加深记忆。本书总结、归纳方剂学课程知识点,整理简明有力的 多层记忆法 ,条理清晰,产品形式创
本书为 掌阅中医课程系列 丛书中的一本,以 十三五 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为依据收载经络、腧穴的知识点。开篇以彩插形式展示十四经脉的经脉循行图,并配有循行视频二维码,形成图片、视频形象记忆。正文共分十七章,、第二章介绍经络腧穴入门知识;第三章至第十七章分别介绍十四经脉的经脉循行、脏腑联络、经脉主治,以及各经脉上腧穴和经外奇穴的穴名深意、标准定位、取穴技巧、功效主治、常用配穴和针刺方法。其中,经上腧穴以歌诀形式串联,具体腧穴又有歌诀概述其定位、功效等知识点,且以二维码的形式配取穴视频。文后配腧穴笔画索引,便于查阅。
经方大家胡希恕运用“六经一八纲一方证”的经方医学体系,让您真正读懂《伤寒论》,步入清代医家柯韵伯所说的境界:“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经方医学,大道至简胡希恕先生一生研究《伤寒论》的成就,以《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为指导,摆脱《伤寒论》研究目前的某些误读,又紧密联系临床实践,解读《伤寒论》每条条文和方证,并进一步探讨每一方证的六经归属,使读者能够读懂《伤寒论》
为了更好地继承中医脏腑按摩,作者对目前我国各个地区主流脏腑推拿流派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整理,将临床常用的且行之有效的脏腑按摩手法进行了广泛地收集,并加以规范的分类、表述和图片拍摄,形成了这本《脏腑按摩基础手法图解》。1.本书重在表述脏腑按摩手法的技术特色,共计手法136种,各手法均按基本操作、特点与功效、操作技巧三方面进行细致表述,表达清晰、内容完整、实用性强。2.本书的一大特色是以操作部位为主线,分腹部、胸部、头面部、背腰部和脊柱矫正技术等几方面进行手法介绍,突出了临床性,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为便于读者理解,全书对每一手法均拍摄有1-3张图片,全部拍摄过程均由专业医师操作完成,确保了图片的规范、清晰、易懂,与详细的文字表述相结合,相得益彰。3.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增加了脏腑按摩练功章节,
本书适用于耳穴初学者,分四个章节和附录五个部分,四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耳穴诊疗法概述、第二章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定位、第三章耳穴诊疗总论和第四章耳穴诊疗临床应用,附录收录了《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耳穴》等多个附件资料供读者延伸学习参考。第一章主要对耳穴诊疗的定义、渊源与发展、特点和理论依据进行概述介绍;第二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定位》(GB/T13734-2008)为基础,通过真人耳部彩图介绍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定位,对于穴位的功能采用联想记忆法和歌诀的形式学习,方便初学者记忆;第三章耳穴诊疗总论的内容除繁从简只介绍了常用的诊断、治疗方法;第四章耳穴诊疗临床应用上,不仅给出了取穴建议,而且详细介绍了取穴依据,注重初学者临床学习思维的建立。附录部分收录了多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别从耳穴
孙重三孙老以林氏的手法为基础,又精研了《小儿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厘正按摩要术》等专著,集众家之长于一体,结合个人的临床实践,于1959年编著《儿科推拿疗法简编》出版问世,颇受国内同仁赞誉,并作为山东中医学院本科教材试用。于1960年,他又编著《通俗推拿手册》付印发行,进一步系统地总结了他多年来推拿治疗儿科疾患的经验。于1974年医院组织力量,拍摄了他的 小儿推拿 教学片,延用至今。 孙重三先生推拿主要传自林椒圃老中医,通过孙老的继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山东小儿推拿三大流派之一的孙重三流派。孙重三流派以山东省中医院为主要传承地,跟随孙重三先生学习的毕永升、程本增、张素芳等专家也成为孙重三流派第二代传人。本书为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的精华。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是针灸推拿学主干课程之一。伤科推拿是目前全国推拿学科的主流领域。其临床应用与规模在整体推拿学科占有重要地位。伤科推拿也是与传统中医外治法处方配伍应用最为密切、最能体现中医内外兼治特点的推拿领域。本部教材分成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基础篇,主要包括伤科推拿作用机制、常用经穴及适应证和禁忌证;中篇为治疗篇,主要包括项痹痛、腰痹痛、胯痹痛、肩痹痛、肘痹痛、腕痹痛、膝痹痛、踝痹痛;下篇为拓展篇,主要包括传统外治疗法、现代外治疗法及伤科疾病常用外用方药。本部教材整体编写框架是以中医病名为纲,以西医病名为分型的创新编排模式,并以《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为蓝本,保留传统伤科推拿的中医思维,在推拿为主的前提下,融入临床最为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杂合以治,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则向读者展现胡希先生对经方以病位类方的探讨。几本书互参解读,将有助于经方理论、方证的研究、发展,有助于解读《伤寒论》。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著名《伤寒论》研究家、中医教育家、临床实践家,是中医经方派的一代宗师。无论是年轻学习中医时,还是20世纪50年代主办中医学校时,或是在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时,皆全力研究和讲授《伤寒论》。此前整理了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的研究经验,分别出版了《经方传真》《经方传灯》《张仲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经方》《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解读张仲景医学》等书,基本展示了胡希恕先生对经方《伤寒论》的研究成果、学术特点。
五行针灸源自《内经》,因其重感通而轻逻辑,故历代口传心授,不见于文献。因缘所使,上世纪中叶传入西方,由华思礼教授集其大成,并于欧美弘播。2010年以来,英国五行针灸大师诺娜·弗兰格林及弟子龙梅、盖·凯普兰已多次莅临中国传授五行针灸,培养了一批五行针灸师。 五行针灸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护持一行,救助护持一行,就可以极大的促进人体自愈能力,所以说五行针灸不是 在治病,而是在治人。
本书为中医药行业 十二五 *规划教材。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一门技能性、操作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本书内容主要涉及推拿的原理、操作、具体病症的治疗等。其内容贴近临床,切于实用。本书适用于各大中医药院校学生、临床医生及相关从业者。
中医整骨,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一直广泛的流传在中国民间,为广大劳动人民大众解除了不少骨伤之痛苦。中医整骨取材简捷,使用方便,疗效明显,所以流传了数千年,经久不衰。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党的中医政策,发掘整理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号召西医学习中医,医院领导选派我与李宗民、韩志鸿三人,调往中医科学习中医。我有幸接触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大内科、中医眼科、中医骨伤科、针灸、推拿、按摩、正骨,各科,并参与了中医各科的诊断治疗的临床实践,勘称中医全科,由此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六十多年,对于 中医整骨 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应他人要求,曾经合作编写出版了《中医正骨手法》一书,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在这四十多年的变化过程中,又积累了不少新的理论经验和治疗体会
《经方误案得失录.2》由陈日含著
本书对经典经方学术体系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学习到溯本归源的仲景经方理法,为中医的临床工作开拓了思路。书中追溯了经方源流,上篇阐释生理病理,中篇解惑六经病机,下篇辨明六病方机,构建了理法完备的“病机方机解伤寒”经典经方学术辨治体系。
一指禅推拿历史悠久,自扬州丁凤山创建以来已近百年历史,在丁氏家族及其后辈们的共同努力下,一指禅推拿已由*初的少林一指禅功的武学,发展成为医学;从早期简单的民间治疗,走进了当今的医学殿堂。是现代中国推拿学的代表性技法,成为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编辑入全国高等院校中医专业教材,是从事中医推拿专业人员的必修科目之一。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家族传承的所谓诀窍不外传,故一指禅推拿的文字记载面世的并不多。目前,已经出现能够学习和使用一指禅推拿的医师日见其少,而能在推拿专著中见到的,基本就只有一指禅正推法的简单描述,或许作者也不能够完全了解技术内涵与运用方式。现有传承方式的改变,中医院校的松散教育培养模式,导致能把一指禅推拿手法完整做好的也越来越少。一指禅推拿历经百多年发展,
为适应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促进中医医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国际中医医师队伍的学术地位和整体素质,保障其合法权益,增加社会认可度,保证中医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文件。本文件的制定,既要重视与世界各国医师管理法律法规相协调,又要充分反映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诊疗规律,既要考虑世界各国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实情况,又要利于未来国际中医医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既要与国际中医医疗市场需求相适应,又要有利于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事业发展。本文件规定了腰椎滑脱症的术语与定义、诊断、辨证、治疗等内容。
龙江医派是在黑龙江省特有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在动荡不安、不断更迭的历史条件下,相互碰撞争鸣、撷取交融,所形成的风格独特、蕴育了北寒地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优势与特色、在我国北方地区崛起的医学流派。 本书为“龙江医派丛书”的一个分册,整理汇集了我国现代中医推拿界资深专家、龙江医派著名医家王选章教授的著作、医论、医案等,分为医家传略、学术思想和特点、著作撷粹、医论辑要、临床经验、医案撷菁六个部分。本书内容丰富、求真务实,系统总结了王选章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