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30元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脾胃论》白话解
    •   ( 22088 条评论 )
    • 李杲 /2019-06-30/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脾胃论》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杲所著。李杲(1180-1251),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曾从著名医学家张元素学医。《脾胃论》成书于李东垣晚年,是东垣的代表著作,强调 人以胃气为本 ,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是补土派的代表性著作。先哲赞曰: 东垣先生之方,医门之王道也。 可见后人对其学术思想的认识和推崇。 内伤法东垣,外感用仲景 ,然因医学背景与今日不同,《脾胃论》一书之行文、用药与今有异,故晦涩难通,学习时多有费解之处,难以登堂而入其室。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对《脾胃论》进行了解读,以白话对原文进行语译,对难点进行释疑,辅以大量表格、图示,将晦涩之文字化为一目了然之图表。尤其是本书依据五行、六气、升降浮沉的整体观,首创 方阵图 ,以药物在方阵中的 点位 对《脾胃论》方剂进行表达,为中医方解之首创,可使用药

    • ¥17.5 ¥35 折扣:5折
    • 神农本草经(中医经典掌中宝)
    •   ( 4975 条评论 )
    • 佚名支晓娟 整理 /2022-02-02/ 广东科技出版社
    •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 《本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也是已知早的中药学著作,对后世影 响巨大。《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 分上、中、下三品,卷一为上经,载上 药一百二十种,为君;卷二为中经, 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卷三为下 经,载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左使。本书以清代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 为蓝本,以梁朝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 别录》、柳长华及吴少祯主编《神农本草经》 等为参考,仅留本经原文,编制字母索引,便 于随手翻阅、查找。明显错字,径直修改,不 再出注。

    • ¥5.7 ¥12 折扣:4.8折
    • 金匮要略(中医经典掌中宝)
    •   ( 2675 条评论 )
    • [汉]张仲景赵立凝 整理 /2022-02-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著,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本书以清代徐忠可著《金匮要略论注》为底本,参照清代李彣著《金匮要略广注》、沈继泽主编的《文白对照中医古典名著精品丛书 金匮要略》以及张家礼主编的《金匮要略》,对《金匮要略》原文进行整理,篇为总论,第二至第十七篇为内科病,第十八篇为内容简介外科病,第十九篇为数种疾病合论,第二十至第二十二篇为妇产科疾病,第二十三至第二十五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全书共二十五篇。前22篇共载40多种疾病、200多首方剂。

    • ¥7.2 ¥15 折扣:4.8折
    • 随息居饮食谱
    •   ( 8989 条评论 )
    • (清)王士雄宋咏梅 张传友点校 /2022-07-29/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随息居饮食谱》成书于清 咸丰十一年(1861),是一部著名的营养学专着。《随息居饮食谱》共一卷,列食物331种,分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等七类,每类食物多先释名,后阐述其性味、功效、宜忌、单方效方甚或详列制法,比较产地优劣等。论述清晰,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是研究中医食疗学、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一本参考书。

    • ¥12 ¥25 折扣:4.8折
    • 黄帝内经·素问(中医经典掌中宝)
    •   ( 2463 条评论 )
    • 佚名黄永秋 涂新莉 整理 /2022-02-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 《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我国现 存早的一部医学专著。该书以黄帝和 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其成书时间 大约在春秋战国至两汉之间。《黄帝内 经 素问》原书共9卷,81篇,内容广 博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主要论述 了人体养生气功理论、人与自然相应学 说、治未病的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 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脏腑 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以脉学为主的望闻问切诊 断,针砭灸摩、汤液醪醴之运用,治病求本统领 下之标本缓急先后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治则, 以及对咳、疟、痹、风、厥、痿及热病、奇病等 具体疾病之认识等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

    • ¥7.2 ¥15 折扣:4.8折
    • 四象脉诊
    •   ( 3358 条评论 )
    • 罗松 /2019-11-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四象脉诊起源于巴蜀道门,历经数百年传承,以道家传承为核心,脉诊术为操作应用技法,并整合了中医辨证、西医辨病之特长。学习者通过习练道家养生功法学习道家脉诊,不仅能准确获取病患脉象,且对医者自身亦有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实为道家千年秘传之 心法 。

    • ¥23 ¥46 折扣:5折
    •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
    •   ( 4721 条评论 )
    • 吴雄志 /2016-01-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以六经气化为基础,融通历代各家代表性学说,形成了以“五法”(标本法、聚类法,抓独法、平脉法和截断法)为代表的中医理法方药一气贯通,以简驭繁的实战性极高的辨证论治模式。同时,本研究特别强调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起同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希望借此研究成果的更多临床实践和运用,终实现中医学理论方面的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甚至中西一统。

    • ¥28.8 ¥60 折扣:4.8折
    • 《濒湖脉学》白话解口袋书
    •   ( 37824 条评论 )
    • 张大明 /2016-04-01/ 中原农民出版社
    • 中医诊病讲求 望闻问切 四诊合参,而脉诊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中医独特的诊断技艺,有悠久的历史。然自古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为讲明脉诊,历代医家著书写文,各有贡献,其中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为其中出类拔萃者。《濒湖脉学》既博采历代各家之长,提炼归纳,又有个人见解,发展提高了中医脉诊,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医学三字经》的作者陈修园称其 颇佳,今医多宗之 。其已经成为学习脉学的著作。书中的歌诀形象生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俗而不浅,利于初学,故成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 为普及中医知识,本书选取《濒湖脉学》中的精华部分,即27脉七言歌诀,做白话解说。白话解说既参考原书的注文,又不拘于注文,力求简明流畅,适合口袋书精简的要求。前面先简要介绍

    • ¥1.3 ¥3 折扣:4.3折
    • 黄帝内经·灵枢(中医经典掌中宝)
    •   ( 1717 条评论 )
    • 佚名曾召 整理 /2022-02-02/ 广东科技出版社
    • 《灵枢》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也是如今中医学者的经典著作。全书分为12卷,共计81篇,主要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法等内容,其中关于经络腧穴和针刺疗法的论述颇为翔实,是后世针灸学发展的基础。

    • ¥7.2 ¥15 折扣:4.8折
    • 黄帝内经太素
    •   ( 5211 条评论 )
    • (隋)杨上善 /2016-10-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黄帝内经》是中医 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对后世影响深远。《内经》书名早见于《汉书 艺文志》。晋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首次提到《内经》包括《素问》九卷、《针经》九卷(后世称为《灵枢》),共计十八卷。唐代王冰将《素问》改编为二十四卷,对《内经》的传承起到了重大的贡献。宋代史崧将家藏的九卷本《灵枢》改编为二十四卷,成为了现存行世的《灵枢》版本。今世所通行的《内经》,以此两种版本为多。原本的十八卷本《内经》,由于宋代战火,典籍大量散佚,早已湮没无闻。 《黄帝内经太素》,隋代杨上善撰,是分类注释《黄帝内经》的早期典籍。原书三十卷,早在南宋便已失传, 19 世纪才在日本发现了唐钞本,现仅存二十五卷 ( 缺卷一、卷四、卷七、卷十八、卷二十,共五卷 ) 。《太素》所注释的《内经》为十八卷本,且成书

    • ¥23.4 ¥52 折扣:4.5折
    • 蠢子医
    •   ( 3145 条评论 )
    • [清]龙之章 /2019-12-31/ 中原农民出版社
    • 本书是清末河南名医项城龙之章,恐诸孙业薄无以为养,根据古人方略和自身经验,以诗歌形式汇编而成的中医启蒙读本。共分四卷:卷一专论脉理变化,卷二论述用经验,卷三论述杂病证治,卷四分述妇、儿、眼及外科诸病。语言通俗,便于记诵。

    • ¥24.7 ¥55 折扣:4.5折
    • 伤寒论白话图解
    •   ( 3672 条评论 )
    • (汉)张仲景 原著,何赛萍 编著 /2009-01-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伤寒论白话图解》参照中医院校历版伤寒论教材的内容,选取宋,林亿校正《伤寒论》原文22篇中的10篇,条文398条,基本上以明代,赵开美复刻宋本为依据,具体参照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书中选取了398条原文,每条原文都配有注解、白话图解和按语,对原文中的生僻难解的字进行了解释,对一些中医临床症状配上了通俗易懂的图片,按语中详细解释了该条原文的含义以及笔者的一些临床经验。每条原文改用简体字印刷,便于广大读者阅读。

    • ¥14 ¥28 折扣:5折
    • 世补斋医书
    •   ( 3199 条评论 )
    • 陆懋修 著 /2014-10-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世补斋医书》括六大部分:《文》16卷为医学论文集,集中了陆懋修的医学观点,内容涉及广泛。其主要内容是论述天理论、伤寒学说、六经病方说、温病、瘟疫学说、各科疾病以及对各家学术观点的评价。《不谢方》一卷记载了陆氏自创的28个方剂,大多取法伤寒,而用又比较平和。多以祛邪为主,绝少补益之品。《伤寒论阳明病释》四卷记载了陆懋修对阳明病的见解。前两卷是陆懋修依据《伤寒论》原文对阳明经病、阳明腑病所作的发挥,后两卷是陆懋修总结了前人对阳明病的论述而作的集解,分为阳明经病集释、阳明腑病集释。《内经运气病释》九卷(附《内经遗篇病释》一卷)是陆懋修依据《内经》有关运气的论述而作的注解和发挥,在深入研究了运气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 六十年一气之大天 的观点,说明在的时期内,可以推

    • ¥28 ¥56 折扣:5折
    • 外经微言
    •   ( 1099 条评论 )
    • 陈士铎 /2015-09-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外经微言》共九卷、八十一篇,分述养生、经脉、脏腑、阴阳、五行、四时、运气、病机、治则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医理论性作。其理论基础主要本于《内经》,其中有很多养生的论述,十三篇专门论述五脏六腑的生克关系和宜忌常变的原理,以及脏腑病变的治疗原则,并对《内经》的经络学说及六气学说等论述都有所阐发。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习儒术,初为乡间诸生,后因仕途不成,遂弃举子业,乃究心医学,治病多奇中,从不计酬。喜爱书立说,以惠后学,其作颇丰。

    • ¥21 ¥42 折扣:5折
    • 中医入门丛书——《伤寒论》入门精讲
    •   ( 1041 条评论 )
    • 郑丰杰汤阳 编著 /2023-06-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初学中医,绕不开四大经典,《伤寒论》 六经辨证之先河、众方之祖,条文字少简洁,但却难懂。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元丰主编,以宋本为基础,原文 重点词注释 白话讲解 现代临床应用,再辅以大量图表,呈现出极简条文背后的意义,助你了解六经辨证的过程、辨证论治的精髓、治病租房的原则,理、法、方、药俱全,通过通俗易懂改的语言,实现从中医理论到临床应用的跨越。 全国名老中医高益民推荐的中医经典入门书。

    • ¥24.9 ¥49.8 折扣:5折
    • 图解遵生八笺(白话精华版)随查随用 阐释养生理论与实践
    •   ( 2408 条评论 )
    • 高濂凤凰含章出品 /2020-04-08/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图解遵生八笺》是明代养生经典《遵生八笺》的白话精华本,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侯学思历经两载反复翻译、整理而成的,以帮助更多读者通畅地阅读、全面地理解。 《遵生八笺》一直以来被奉为中国名仕养生的*经典,内容不仅包括卫生健康、健身锻炼、饮食起居等生理养生知识,逸游山川、四艺怡情、古玩养性等心理养生理论,更涵盖儒学、释典、道籍、经史杂著和传统医药理论等丰富的文献,调身养心、陶情养性的养生理念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直至今日,依旧值得借鉴。书中文笔隽永,意趣高雅,读者阅读时不仅可以增长养生知识,还可以丰富文学艺术审美情趣。

    • ¥26.1 ¥58 折扣:4.5折
    • 《药性赋》白话解口袋书
    •   ( 9384 条评论 )
    • 张大明 余晓珂 /2016-04-01/ 中原农民出版社
    • 《药性赋》,又名《雷公药性赋》《珍珠囊指掌药性赋》,为初学医者学习中药的传统启蒙读物。此书的作者不详,约为金元时代作品。作者精选二百余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以赋的形式编写成文,分为四卷。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将中药的性能主治等以赋体表达,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所以此书颇受历代初学中药者的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成为中医四小典之一,现在仍有学习价值。而赋毕竟是古代文体,现代初学中医者理解尚有障碍,且限于文体,对药物性能的表述未免简略。故笔者根据现代对中药的认识,以现代白话对其加以解说,以助初学者、爱好者理解原文,更为全面地了解药物的功效。

    • ¥2.7 ¥6 折扣:4.5折
    • 《汤头歌诀》白话解口袋书
    •   ( 4964 条评论 )
    • 张大明 陈晓燕 /2016-04-01/ 中原农民出版社
    • 方剂又称 汤头 ,运用方剂治疗疾病,是中医的特色。而组成方剂的药物常是多味,且古今方剂数量巨大,记忆大量方剂成为初学中医者的沉重负担。为解决此问题,清代著名医家汪昂精选名方二百多首,编成《汤头歌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了记忆负担。汪先生编的《汤头歌诀》选取的方剂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基本覆盖了常见病,分门别类地掌握了这些方剂,即可应对一般的疾病,大大减少了初学方剂的数量,并且避免了初学方剂的盲目性。该歌诀为七言韵语,言简意赅,读之朗朗上口,利于记忆。故此书深受初学中医者的欢迎,成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久行不衰,时有增补。但由于年代久远,文体所限,现代初学中医者理解尚有困难,故将其以现代白话解说,说明组方之意、功能、主治、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以有助于理解记忆

    • ¥5.4 ¥12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