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法图 是商 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但《汤液经法》原书早已散佚,无法得见,这个图是通过梁 陶弘景所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引而保留下来。《辅行决》是敦煌遗书,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数量众多的各种经卷、绢画、佛像等文化瑰宝中,未被国外强盗掠走的那一小部分,并几经周折流传至今。 汤液经法图 的实质,就是一幅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下中医诊病用药的原理图。但是,与现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有所不同。本书采用讲稿的方式,对 汤液经法图 的基本原理和内容进行讲解,采用 汤液经法图 理论体系,对至少80个常用经方时方的五脏补泻特点进行分析。全书分为25讲,首先解读 汤液经法图 的基本原理,接着按照 肝木 心火 脾土 肺金 肾水 的顺序进行各脏腑治疗方的解析,并在其中穿插讲解五味配伍化合理论、中药五行属性、辅行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早的药物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品,共载药物365种,是传统中医药工作者案头的工具书之一。本书精选《神农本草经》原著中300种草药植物物手绘图,并对植物的根、茎、叶、化、子等部位做详细的解读说明,植物各部位的药性一目了然!此外,本书更是集各家之精华于一体,在阅读此书过程中,读者同时可以浏览到众多医学名著精华。
《汤头歌诀》是清代医家汪昂编撰的方剂专著,全书选方三百余首,以韵文编纂,朗朗上口,便于诵记,对后世影响颇大,被尊为 四小经典 之一。此次出版的是现代版的《汤头歌诀》。把一些艰涩、生疏的古文歌诀加以白话释意,并在程度上对古文版《汤头歌诀》中的用药剂量进行了科学的考证和换算,以全新、科学、实用的药书面貌展现给世人。
本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用一目了然的手绘插图和示意图带读者理清经典中医脉络,人人都能看得懂用得上。
《千金方》是一部系统完善的临床诊疗全集,其中的方剂囊括了妇、幼、内、外、心、肝、脾、胃等各科室病症的治疗方法。本书以图解的形式对古籍《千金要方》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其内容更加丰富,语言更加简练、易懂,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书中同时收入了大量珍贵的金陵古图、草药手绘彩图以及实拍药材成品图,让阅读更为直观。并针对当代人的健康特点,甄选了460余种家庭实用方剂,以及近千种民间疗病验方。
本书以图解和精炼的白话文的方式对古本《本草纲目》进行了全新的编写。将适合现代人养生、治病的实用性功效予以提炼。图文详解,一本书看懂《本草纲目》!512 幅手绘彩图、1024 幅珍贵金陵古图、3000 多条实用附方。提供多元化检索,翻书即查。能帮助读者识对药、选对方。
本书是作者研习《四圣心源》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对*卷 天人解 、第二卷 六气解 与第四卷 劳伤解 逐字逐句的解读,第二卷 六气解 与第四卷 劳伤解 所用药材的解读。人秉一气而生,气秉周流之态。学中医就一个字 气 ,学中医就一个方法 象 。 气 与 象 是本书的主线。本书*的特点是 以经解经 ,即所有对《四圣心源》内容的解读依据均来自于《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以确保对黄师原意的解读。本书对原著内容解读深入、细腻,语言通俗,是一本很好的中医入门书籍,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学生、中医初学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阐述五运六气学说的专题著作。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综合历代运气著作,去芜存菁,整理成章。先述运气学说的由来和产生的科学基础;次述干支甲子的基本知识和对运气学说的意义;再述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以及运气同化诸问题;*后列 运气学说与辨证论治 专节,以《素问 藏气法时论》为范例,阐述运气学说在中医临床中运用的原则和大法,使理论密切结合实际;文后附有 六十年运气交司表 ,以便于读者学习和运用。全书解说明晰,体系清楚,可供学习和研究运气学说者参考。
《中医临床***丛书(典藏版):医宗金鉴(上册)》90卷,是清政府组织太医院院判吴谦等编撰的一部大型医学丛书,也是清代广为流传的医学教科书。《中医临床***丛书(典藏版):医宗金鉴(上册)》将中医内容分门别类,采精发蕴,编成一书15种。其中,上册有《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中册有《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和《幼科种痘心法要旨》,下册有《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和《正骨心法要诀》。内容广泛,涉及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论理深入浅出,颇多圆机活法,语言简明扼要,切合临床实际。《四库全书总目》称赞其 有图、有说、有歌诀,俾学者既易考求,又便诵习。 《中医临床***丛书(典
陈明教授知识渊博,讲授伤寒论时综观古今各家理论,由浅入深,而且有趣生动,使人有透彻领悟真谛之感,备受学生推崇。目前陈明教授的课程已经入选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2011年春季开始录像。《伤寒论讲堂实录(下)》真实地记录了陈明教授为本硕连读七年制班级讲授《伤寒论》课程的全过程,让读者通过阅读此书,能找到现场聆听陈明教授讲课的感觉,帮助学生及伤寒论爱好者掌握伤寒论的理、法、方、药。
本书作者在长期临床,具备治疗大量疑难杂症的经验后,对于内经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的思想有深刻领会,再结合师门传承和理论学习,对艾灸运用有独到心得,尤其推崇宋朝窦材《扁鹊心书》,欲凭此治病救人、授众以渔,故将艾灸网课点滴体会集结,同时以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著名艾灸著作《扁鹊心书》,从而汇成此书。书中对窦材的核心学术观点和医技予以辩证分析,令人从独特视角审视中医内核。由于窦材医术高超,却喜贬低仲景,二者实乃医界一时瑜亮,而盲人摸象,各见其偏,诸子泥执之处,正是深入杏林之路。
陈明教授知识渊博,讲授伤寒论时综观古今各家理论,由浅入深,而且有趣生动,使人有透彻领悟真谛之感,备受学生推崇。目前陈明教授的课程已经入选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2011年春季开始录像。《中医名师讲堂实录丛书:伤寒论讲堂实录(上册)》真实地记录了陈明教授为本硕连读七年制班级讲授《伤寒论》课程的全过程,让读者通过阅读此书,能找到现场聆听陈明教授讲课的感觉,帮助学生及伤寒论爱好者掌握伤寒论的理、法、方、药。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舌脉的诊察。由于本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后世刻本颇多,有些书商将其改名为《辨症冰鉴》等书名。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寿世保元》是继他的《万病回春》等书之后的又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也是集中反映和体现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一部高水平著作。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寿世保元》十卷,脏腑、经络、诊法、治则、药性、病证(内外妇儿)、方剂、民间单验方、急救、气功、食疗、养生、杂治、救荒本草、灸法等内容无所不包,其中有很多是 内府之珍藏,方外异人之秘传 ,有些是他 百投百效 的治疗经验,读起来真正感到是一部切切实实的好书,难怪刊刻后被医家所推崇而广泛流传。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寿世保元》名曰 寿世保元 者,意为保得人身之元神、元气,从而达到 仁寿之域 。书中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学术观点,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人们治病、防病和养生的方法。兹点校出版,更适合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及广大群众阅
《本草备要(典藏版)(精)》是 中医临床***丛书 系列之一。本书为清,汪昂撰于1683年,增订于1694年。书名《本草备要》,意即所载药物学内容既完备又扼要。该书据汪昂增订原本整理。全书精选常用中药479味,分列8部(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虫鱼、人)。各药内容简要实用,用大字重点突出药物的功效特点与主治范围,又用小字随文简释该药取效的原理,主治疾病的特点,临床用药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同类药物的作用比较等。书中穿插与该药疗效相关的医案、典故等,读之令人趣味盎然,方便记忆。各药之后,还筒述药物的产地、鉴别、炮制等相关内容。 该书自初刊以来,深受医家欢迎,已经翻印,200多版次,是翻印次数*多的中国古代本草著作,该书影响经久不衰,至今仍为学习中药*入门书,以及临床用药的实用参考书。此次整理精选底本,
《任应秋讲〈黄帝内经〉》主要根据1978 年任应秋在中医首届研究生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包括25 篇《素问》文献的全文讲解、《灵枢》大部分文献的提要讲解和提问答疑。对没有讲课录音的部分,依据任应秋主编的《黄帝内经章句索引》进行整理。本书将《黄帝内经》的段落结构及其段意完整地展现给读者,比较系统地反映出任应秋治《内经》的主要方法、成果和学术观点。本书以《内经》系统的文献结构为线索进行整理,有较强的可读性;同时把篇解、全文讲解、分段提要、提问答疑等内容结合起来编排,又使此书具有拓展思维的功能;在书后还收录了任应秋对学习《内经》方法的指导,可供读者参考。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参考了史上《黄帝内经》的大量研究成果,不但将原有经文翻译成了现代人容易理解的白话文,而且结合生命科学、道家养生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中或隐或显的思想采用图解的形式进行全方位解读。本书可以为您扫清阅读中的外围障碍,解读更深入、更透彻,力求使您轻松读懂每一句话。破解生死迷津,掌握健康根本,阴阳调和看四季!汲取智者千年养生精华,百病从此不再生!
《本草纲目拾遗/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清。赵学敏撰。十巷,另卷首一卷。初稿完成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卷首列有小序、凡例、总目、正误、目录等项。正文载药921种(其中正品716种,附品205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各、蔬、器用、禽、兽、鳞、介、虫等八部,大致按《纲目》次第排列,将金石细分为金、石两部,增加藤、花两部,删去人部。各药阐述,不分项目,无格式,基本包括引述文献与个人心得两方面内容。阐述范围颇广,有药物生态、形态特征、性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炮制及制药法、使用经验等,对性味功能、药物质量与药性关系进行广泛引证、讨论。全书参考、引据医药文献282种,经史书籍343种,其中不少书籍今已亡佚。所载药物有716种《本草纲目 未曾收载,其中不少药物疗效显著,直至现在仍
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