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初学中医的参考读物。 为了使初学中医者对中医的体系,分为理、法、方、药四个部分,依次叙述中医的基本理论、生理、病因、诊法、治疗法则,以及方剂和药物的组成运用等。由于本书的编写目的,在于使读者在学后对中医治病的基本精神和基本方法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特就中医的医疗特点 辨症论治 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可供目前一般学习中医者作为入门读物之用。本次出版,对书中 辨证 、 某证 等术语未作改动,以供学习中参考。
《脉诊速记手册(中医速记手册丛书)》介绍中医脉诊的方法。书中详细描绘了28脉的脉形、特点和辨别方法,列举了相应的临床常见病证。书稿内容线索清晰,配图精美,文字简练,方便读者学习、记忆和查询。
《伤寒论》是两千年来中医汤液学的基础。目前解读《伤寒论》一般都采取漫谈或者概述的方式来解读。《大医至简 刘希彦解读伤寒论》一书用严谨专业的态度,本着完全尊重原著的立场,逐条逐句解读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汉代经学*的成就是以经解经,完全用经书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来解。本书也继承这一传统,在解读立场上本着严谨的态度,完全尊重医圣立场,绝不引入医圣不涉及的概念。力求将这本经典用现代人的语汇,清晰而准确的传达给今天的读者,为《伤寒论》的研究增添新的内容。
《张庆军病脉证治实训笔记》是一本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中医病脉证治理论和实践的著作。本书是由知名中医学者张庆军病脉证治网络班亲授,张友新中医执业医师进行系统整理。内容涵盖了中医病脉证治的多个方面,包括各种常见病症的脉象特征、辨证要点以及相应的中药治疗方法。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临床实践,深入剖析了各种病症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金匮要略》系汉末张仲景所著,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学习、研究中医学的必读书之一。全书共25篇,介绍了40余种疾病,计260多首方剂。第1篇是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为本书总论;第2~17篇论述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第18篇论外科疾病的防治;第19篇是疝气、蛔虫等病的论治;第20~22篇论妇人妊娠、产后和杂病;还有杂疗和食物禁忌等3篇。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书设有介绍《金匮要略》沿革、基本内容与编写体例以及学习方法的 导读 。
本书主要是帮助读者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之后,在临床上如何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来诊治疾病的。为了便于临床参考,本书就形体部位分为全身证状、头面证状、目证状、耳证状等20类,分别介绍临床常见证状400多种。每个证状各就病因、病机,结合四诊和其他兼证,分析其不同性质,从而详列相适应的治法。篇后附有辨证论治浅说,结合实际病例,说明在临证时,如何抓住主证,探讨病因,确定证候,进行治疗。因此,本书虽从辨析证状着手,但是仍以体现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的特点为主。 本书所包括的病证,以内科为主,兼及妇科、儿科、外科和眼、喉等科,由于内容比较切合临床实际,具有临床手册的作用。本次出版,为保持原貌,对书中证状等术语未作改动,以供参考之用。
本书由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撰,是中医古籍中惟一一部以治法为主要内容和标目的著作。分6卷,依次为礼、乐、射、御、书、数六集。每集之中又以治法为目。全书共论述治法128法,17论,7门,16杂病,内容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诊法,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治原则与常用方药,是一部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治法专著。特点:1以治法为纲,将辨证论治贯穿各科疾病的始终;2阐述中医理论简明精当,易于通晓;3治法具有普遍意义,临床指导性强。本次整理采用*版本,内容准确,撰写导读,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要点。本书是中医各科医生尤其是内科医生的***之书,也可供中医爱好者阅读。
贴敷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的一种,数千年来一直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突出等优点。 三伏贴 疗法作为贴敷疗法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贴敷疗法在外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肛肠科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著疗效。本书图文并茂,收集整理了疗效确切的验方和秘方数百首,介绍了处方组成、制法和使用方法,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本书适用于临床各科医师、药师和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尤其适用于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选方疗疾。
《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中医医案专著,其原撰者为清代名医叶天士,后由其门人华岫云等辑录整理而成。 该书共十卷。卷一至卷八以内科杂病医案为主,兼收外科及五官科医案,卷九和卷十分别为妇科医案和儿科医案。全书序列八十九门,述证八十六种,每门以病证为标目,序列其经治医案,言简意赅,切中肯綮,于学术多有所体悟,于后学启迪甚多。每门之末附有论述该门证治大要的附论一篇,系由叶氏门人分别执笔撰写而成。 《临证指南医案》充分反映了叶天士辨证精细、立法妥帖、处方中肯、用药灵活的学术特点,书中治案大多切于临床实用,其中有关温热病医案的载述甚至成为后世医家编写温病专著的蓝本。 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三十三年卫生堂刻本为底本,对全书重新点校,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病证名索引、方剂索引,使之
本书为仝小林教授学术思想之集成,内容涉及到仝教授在中医理论创新、疾病辨治心法、方药用量心得以及临床医案四部分内容,此外还包括治病策略、养生保健等内容。其中内科心法是主要内容,通过对各个疾病从辨治心法、用方用药、医案举例等角度的论述,使读者能掌握仝教授在内科杂病上有别于传统认识的理论与经验。
医案是医学的第一手资料,也是行医的真实写照。本书根据王幸福及其弟子临床研习及平素授课素材整理而成,旨在总结其中的临床经验、感悟,并自解自析,传教于人。书中所述涉及头面部疾病、心脏循环系统疾病、肺呼吸系统疾病、肝胆脾胃消化系统疾病、肾膀胱泌尿系统疾病、免疫代谢系统疾病、妇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杂病、师徒经验交流等内容,从医案入手细说临证各科疾病治疗经验,详解临床应用要点,以期帮助读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究临床各科疾病最得心应手之诊治,为读者提供研习中医传承思想及经验的便捷途径。全书行文流畅,条理清楚,对内经的内容阐述较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中医药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中医原创畅销丛书 《王幸福临证心悟系列丛书》的分册。全书按秘法薪传、用药传奇、医方真谛、医案解读、辨证心悟、杂谈医话、医林采撷7讲,阐述了作者数十年行医之心法,详细介绍了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对方药的使用方法及疗效、24味中药的新用法、13则经过临床验证的医方新功效、8种疾病的临床辨治方法及用药心得、中医学习途径与提高医术的方法、38则疑难病医案的分析与指要及作者对他人经验的积累与研究等,并配有大量的医案以验证其医学心法与临证思路。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理法方药兼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较高的学术价值,是广大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研习中医的上佳读物。
《温热论》(另一传本为《温证论治》)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编撰。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本书是从事中医温病医、教,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对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均有参考价值。 鉴于本书有《温热论》与《温证论治》两种传本,且两书的文字表述有较大的差异,故本次整理以《温热论》为主,其后附录《温证论治》。前者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卫生堂刻本为底本,后者以乾隆五十七年 (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
本书为幸福中医文库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王幸福(古道瘦马)老师近年的众多医话随笔及医案纪实,涉及学医方法、临证感悟、辨证论治的思路,以及名家医案的经验和高效组方等内容。书中所述的临床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真实有效,是王幸福老师四十余年临床用药遣方心得体会的总结,即注重临床疗效,崇尚大道至简,反对空泛理论,从不迷信权威,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博采众方为己所用。书中还收录了王老师众多门生对常见病的实践感悟,希望对中医工作者研习中医有所启发。本书语言质朴通俗,论述深刻独到,心悟体会兼备,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适合广大中医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皮肤病是指发生于人体皮肤、黏膜及皮肤附属器的疾病。中医皮肤病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传承中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全书共 5 章,先后论述了皮肤病常用药及有效方,临床医案精选解析,名医妙方良药精选和皮肤病外用制剂配方。笔者在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 形诸外,责之内 的原则,对皮肤病进行研治,透过现象探求本质,遵循外病内治的原则,总结出临床实用的专药、专方、特效方。同时守正创新,将经方、时方、验方、专药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临床治愈率。本书汇集了当代皮肤科名家的临床精粹,并结合笔者自身 20 余年的临床经验,集实用性及专业性于一体,适合广大中医师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阅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编写。全书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所收方剂均系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 本次整理,以元版宗文书堂郑天泽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是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以及从事中药炮制、制剂、调剂研究工作的***书籍之一,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中药学、方剂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丛书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全书3卷。卷上论述脾胃学说的主要观点。卷中阐述脾胃病的具体治疗。卷下论述脾胃与天地阴阳、升降浮沉的密切关系,并结合病症提出治疗方法。全书列方61首,其中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方剂,具有较好的疗效,至今为中医临床沿用。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系中医临床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书是一部颇具临床价值的妇产科专著。成书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又名《女科良方》、《女科全集》、《女科》。全书二卷,上卷分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5门,计38篇,39证,载41方;下卷分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5门,计39篇,41证,载42方、2法。附《产后编》二卷,论述产后诸证43种。另附补集。全书论述简要,理法严谨,药简方效,切于实用,且具有创新性,较之其他妇科著作,确有独到之处。 本书自刊行以来,甚为后世所重,多次再版,是中医妇产科学中极具影响、的重要参考文献。本次整理以清同治八年己巳(1869)湖北崇文书局刻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
熊继柏,湖南中医药大学知名教授,*名老中医,湖南省名中医,13岁从祖父习医,16岁单独行医,从医45年,善于辨证施治,精于理法方药,对内科杂病、儿科病及妇科病经验丰富,对急性热病和疑难病证经验独到。熊老学验俱丰,思维敏捷,语言风趣,尤擅讲学,曾8次被湖南中医学院评为优秀教师、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和*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从经典到临床:熊继柏 内经 与临证治验13讲》共13讲,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前3讲是熊教授在;国家第四批、湖南省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理论学习班:上为学员讲授《内经》的录音稿,后10讲是熊教授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师生作的;中医内科临证系列讲座:录音整理稿。熊继柏教授《内经》课的特点是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理论紧密联系临床,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医经典的无穷魅力。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