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物的化学与药理学(第二版)》是对目前正在使用或处于临床试验晚期的所有抗癌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全面调查,包括生物疗法。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癌症的根本原因、治疗模式和癌症药物研发策略,汇集了与所有抗癌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化学和药理学相关的广泛信息,包括癌症治疗前沿方面的最新信息,如生物标记物、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新增 抗癌疗法的发展 基于抗体的疗法 和 癌症化学预防 章节。
《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汇集了535种中药的化学、药理学、临床研究的*成果,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每种饮片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进展。《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在《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年出版)的基础上,增补近10年国内外有关中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文献,力求更好地反映中药现代研究的*进展和研究热点。在品种选定方面,基本涵盖了传统中药(含民族药物)、现代中药与创新中药三大部分,削减了近年来药理作用研究偏少、尚难对其临床应用提供准确定位的药物。 为方便读者检索,《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还编制了汉语拼音、动植物拉丁学名和拉丁药名索引。本书可为从事中药临床、教学、科研和生产等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可作为一本案头书检索使用。
《中华本草》是我国中药学宏大的基础工程,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0多个高等医药院校及科研院所协作编纂。全面总结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 《中华本草苗药卷》是《中华本草》民族药卷之一。由贵阳中医学院、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贵州省中药产业现代化科技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纂。是以“继承发扬,整理提高”为宗旨,全面系统反映苗药使用情况和科研成果,是当代苗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中华本草苗药卷彩色图谱》是对《中华本草苗药卷》所收录的391味苗药,经过考核辨识配以原植物(原动物或矿物)彩色图片,使读者及相关人员对《中华本草苗药卷》所收载药物能很好辨认,促使苗药研究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使之更好地发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配套丛书之一。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系统介绍了中药的发展历史、遣药组方规律以及
本书介绍了实验动物主要器官和组织发生的自发性、药物引起的毒性组织病理病变,主要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造血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及附属器、神经系统、眼、骨关节肌肉等在内的自发性和毒性改变,也包括部分疾病动物模型的病理变化,着重介绍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内有1800余张高质量病理图片。本书写的是病理形态的内容,看的是有特色的病理图片,分析的是病变之间的关系,联系的是临床病理生理的变化数据指标,重点解决的是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标准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配套丛书之一。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了中成药的命名分类组成、常用剂型、
这本书是ICH的指南。综合了ICH指导方针、药物如何开发、如何做战略规划和决策以及对产品营销的策略等。为药物开发战略规划和决策,以及对市场产品的影响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对多学科国际会议主题的内涵和实际实施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指导药物发展战略规划和决策的综合观点。通过案例研究解决ICH指导方针的解释、培训和实施需求。为ICH指南的解释和实际执行提供重要参考。用案例研究来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ICH指南。
中国中成药名方药效与应用 丛书包含3种子书,共10卷。子书一以现代病症分类介绍我国中成药名方,共8卷:分①心血管神经精神,②呼吸消化,③内分泌代谢、风湿免疫、泌尿男生殖,④外科皮肤科,⑤妇产科,⑥五官科,⑦肿瘤血液,⑧儿科;子书二共1卷,为子书一的精华本;子书三共1卷,为子书二的英文版。该丛书是由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教授、主任医师等科研和临床一线的几百位中西医药工作者合作编纂的大型专著丛书,英文版邀请了中医药大学的专业英语教授担任翻译。 本丛书将中成药药效与现代医药学基础理论相结合,将中成药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成果相结合,使读者在理解药效原理基础上,正确使用中成药。书中有药效机制示意图,图文并茂,体例新颖。
本书由外的针灸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王雪苔编著,共分三篇。上篇收载《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繁体字校注本、简化字厘定本及作者的校注厘定说明;下篇收载作者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调查与考证的论述;附篇收集了有关《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资料选编。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和深入的研究,对这部重要的中医药古籍加以校勘整理,对继承和挖掘中医药宝库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中的脏腑辨证用药法则及众多处方对今人临证用药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和实用价值。本书内容珍贵、考证有据,适于临床医师、中医药研究和教学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