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抗生素是目前抗菌谱广、抗菌活性甚强的一类抗生素,是临床重症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优先选择药物。本书围绕该药类物在临床药理与应用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加以阐释,包括临床药理篇与临床应用篇两部分,涵盖碳青霉烯抗生素在基础与临床方面的近29个专题展开简明扼要的阐述。力求反映该领域的新进展和成果,全面涵盖新的重要的基本公认的知识内容。
本书详细介绍了有关PIVAS的建置理论、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管理模式、质控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共6章,主要阐述了静脉液体治疗,包括液体治疗的历史、液体治疗护理、液体治疗监测、液体并发症防治、体液失衡治疗;中篇共5章,主要阐述了全静脉营养药物治疗、抗生素治疗、肿瘤药物静脉治疗及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下篇共23章,主要阐述了国内外发展、设置、人员、配备、任务、服务、标准、面积和设施、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管理规范、检查标准、人才培养、工作细则等。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重要的条件保证。教材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新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的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根据国家“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和*有关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坚持质量与特色办学立校的理念,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新形势,以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为依托,通过立项形式进行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有特色教材进课堂,以保证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教师根据
本书从有机化学的视角来讲述药物设计、药物作用,这实际上代表了现代药物研究的方向,即从小分子(配体)作用于大分子(受体)的分子水平来研究药物的作用,从揭示药物的作用出发来设计研究新药。第二版新增内容包括:药物发现、设计和开发的新方法,与受体、酶的抑制和失活、药物代谢、前药和药物传递系统、作用于DNA的药物等内容相关的新进展。 本书的内容系统、全面。全书由作者一人撰写,风格一致。文字简洁,阅读轻松,概念清梦,实例丰富,内容从基础到前沿的都有介绍,是同类书中的佼佼者。它既可以用于入门的学习,也能成为药物研究工作者的案头书。本书讲授的知识对开发创新药物十分重要,相信会受到本行业的专业人士和准备进入本行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欢迎。 特别应指出的是,本书中各章都附有相当数量的根据研究文献改
《抗生素的应用》第8版积淀了前7版的精华,介绍了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治疗药物,涵盖了565种临床感染性疾病综合征、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HIV感染和AIDS的治疗药物、儿童感染性疾病治疗、抗生素使用要点和注意事项、150余种抗微生物药物概述、抗生素预防用药与免疫接种以及胸部X线片图集等主要内容,并阐述了各类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是一套简明、实用、权威的临床感染性疾病治疗指南。本版将抗生素使用原则及临床治疗方法作了全面、深入、细致的介绍。书中所载诊疗方法精要、指导性强,既适合于临床医师诊断后合理选用抗生素,也适合药师监督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本书内容广泛,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包括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传染科等300余种常见病的西医药治疗处方。书内针对每一种疾病的常用处方进行了精心的选择。为使大家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处方中药物词条的要旨和核心,还对每一种疾病分设“概要”、“处方”、“简释”三大项目加以阐述,旨在围绕本“处方”核心部分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定义每一种疾病基本概况、治疗原则、治疗处方用药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因此,本书提纲挈领、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强,适合于在校医学生和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阅读。
阿司匹林从早被研制的纯水杨酸到经霍夫曼改进的乙酰水杨酸,直至后来的阿司匹林被拜耳引入医疗领域,一路走来已有百余年历史。阿司匹林既是处方药又是非处方药(OTC),此药可影响下丘脑内强致热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体温中枢恢复调节体温的正常功能。阿司匹林还具有镇痛、消炎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已处于重要的基石地位。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已经被充分评估和证实,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国外抗栓临床试验协作组荟萃分析表明,抗血小板治疗 可使严重血管事件的联合终点,如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血管性死亡等风险减少1/4,对急性心梗、心绞痛、急性缺血性卒中/TIA、外周血管疾病和房颤等血管事件均有防
本书针对目前全国各大医院开展PIVAS工作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难题进行精析,包括PIVAS常见差错事故及其防范措施、人员素质、PIVAS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管理、各临床科室专业药物安全配置质量控制、PIVAS重大事件处理应急预案、PIVAS在医院整体效益分析研究等,对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建立PIVAS工作带来极大帮助,对已建立PIVAS的医院做好相关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本书可供医院药学人员和护理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中国保健协会组织众多健康科普专家精心编撰而成,内容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人体的健康机理和应该遵循的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介绍了虾青素的营养健康信息,虾青素的广谱保健功效、虾青素的来源及制剂等内容。 本书适合研究虾青素科技发展的科学工作者、传播天然虾青素健康知识的工作者以及普通大众阅读使用。
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中毒病例等资料大多散在于医师的临床实践中,或各种医学期刊杂志,或综合性医学书籍中,读者参阅起来极为不便。作为临床医疗工作者,《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与救治(西药分册)》作者王树青、鞠伟华和周宣秀等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及药物说明书,在药物的不良反应、中毒救治与监控预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常见药物(新特药)不良反应与救治为重点,以较强的理论性、创新性、针对性、实用性介绍了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重要器官系统损害救治处理原则以及正确认识和对待药物不良反应等内容。本书条理清晰,层次鲜明,方便读者阅读,为急性药物不良反应与中毒救治提供更多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与救治(西药分册)》根据药物不良反应与急救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强化应对
武谦虎编著的《常用治疗肝病西药/临床用药手册丛书》本着易懂、便捷、实用的宗旨,从临床药师的角度快速解答肝病科临床医师和患者关注的常用治疗肝病西药临床应用问题,在介绍药物适应证、临床研究进展的同时,侧重介绍了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并特别介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患者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在临床药师提示中介绍了需要医师及患者特别关注的用药安全知识。 《常用治疗肝病西药/临床用药手册丛书》适合肝病科和消化科临床医师、药师和医药院校师生参考,也对肝病患者的用药有提示和指导作用。
2007年12月,卫生部确定42家医院作为临床药师制试点单位,由此开始探索临床药师的准入标准、工作模式、岗位职责等。这无疑给我国临床药师参与抗凝治疗工作带来契机。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一本适合于临床药师工作需要的关于华法林抗凝治疗方面的专业书籍。为此,本书编者借鉴国外抗凝工作模式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编写《华法林抗凝治疗临床药师指导手册》,以期为从事抗凝治疗管理的临床药师提供参考。 在编写中,本书参考了国际行业学会或各专业研究学会制定的治疗原则,并注意吸取现代医药科学领域中关于华法林治疗策略的新理念,力求做到应用基础药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凝药物。 本书主要面向从事临床药学或抗凝治疗的药师、医师、护士,亦可作为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参考目前国际上主要的三大药敏试验判断标准,包括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药敏委员会(EUCAST)以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发布的标准,汇总近年来我国自主制定的抗细菌新药流行病学折点数据。在此基础上,推荐介绍可供实验室检测重要耐药细菌的实用方法和新兴检测技术,并列举40种典型细菌药敏试验报告给予示范解读。本书权威性和实用性均较强,可供国内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开展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选择抗细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阅读参考。
临床中药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成都、北京、上海、南京、黑龙江等11所中医院校临床中药学专家精心编写。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以掌握中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常用药物的应用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方剂学”和临床课程打下基础。全书共26章。总论4章,介绍中药及其相关概念,中药学及其发展概况,中药功效和性能理论,以及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各论分述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等22大类共508种中药的基本知识,包括各药的性能、功效、应用及用法。 本教材的特点如下:①与现有本科教材相比较,吸收了其优点,质量有明显提高,全书的结构和分类更为合理、名词术语更为规范,并首次对功效术语进行了界定,总论及各论概述部分,分项论述,条理清楚,便于学习和记忆。②对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阐述更加简明扼要,能符合教改地要求。③
20年前,由于墨尔本教学医院(Melbourne Teaching Hospitals)耐药菌数量增多,为此,我们出版了版《抗生素治疗指南》。研究表明,过量和不恰当的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耐药性发生的重要因素。抗生素的过量使用还可产生不良反应。《抗生素治疗指南》收集了世界文献推荐的一些适宜且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由有经验和学识丰富的澳大利亚专家们整理出版。 《抗生素治疗指南》一书旨在帮助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书中的建议并不是强制性的,而只可根据情况对治疗进行调整。本书的治疗建议,尽可能地采纳已经批准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但偶尔仍有推荐使用证明有效但尚未包括在药品信息中的抗菌药。 医院的实践表明,《抗生素治疗指南》与其他诸如药物使用评价、专项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一起,可使药物处方趋于合理。近,社区抗生素的使用量从原有高得不可接受的
本书是一个近年来肿瘤治疗的药物开发与发展概要,介绍抗癌药物开发的临床研究成果及其检测审批制度,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基因组科学在怎样影响着肿瘤的检查和治疗,这种影响怎样改变着肿瘤治疗的社会经济与管理。 《癌症研究进展》系列丛书展示癌症研究取得的*成果、展现这一飞速发展的领域。本书是该系列丛书的一个专题卷,专门讨论抗癌药物开发中的基因组学问题。书中各章论述了该领域的前沿进展,涵盖了以下主题: 采用基因组学方法发现上皮性卵巢癌的生物标志;质谱:阐明用于肿瘤诊断的蛋白质;微阵列法:确立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应用siRNA技术研究肿瘤生物学,应用核糖酶技术鉴定和确证癌基因靶标;基于肿瘤细胞基因组的小分子筛选;肿瘤抗原:作为替代性标志、治疗性靶标和肿瘤疫苗;小鼠肿瘤模型在抗癌药物发现中的应用;分子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美国从事癌症研究的学者,汇集世界大量研究文献和临床报告作为佐证编写的。主要介绍天然菇类舞茸的提取物D-fraction(地复仙)与传统放化疗的互补效应,即两者的配合所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既能赋活免疫功能,又有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还能提升抗癌药物的化学敏感活性。这为经历放、化疗之苦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方案。可以说“舞茸”是大自然对人类智慧的馈赠、是免疫强化剂和癌症防治剂。它的介入将使人们在借助外力之余,有效地调动自身的健康资源,发挥其抗癌的巨大能量。 本书也对舞茸地复仙以及其他成分在防治艾滋病、糖尿病、X综合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专章介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广大临床医师、药师、癌症研究人员、癌症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