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择集前人常用方剂二百多首,结合个人经验方数十首,共分为十讲。第1讲谈临床运用方剂需要注意的问题;第2讲谈治气、理血、补养的方剂;第3讲谈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第4讲谈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第5讲谈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第6讲谈除痰、消导、攻下的方剂;第7讲谈涌吐、涩固、杀虫的方剂;第8讲谈重镇、解毒和具有抗癌作用的方剂;第9讲谈妇儿科常用的方剂;第10讲介绍我的一些经验方。 为了能够突出各个方剂的不同特点,便于密切结合我运用方剂的心得体会,比较生动灵活地进行阐述,所以文中每个方剂下除将“药物组成”部分首列于方剂名称之后外,其他内容的叙述顺序均不刻板画一,亦不列标题,而是根据各方剂的不同情况,有的先谈配伍原理或特点,次述运用体会,应用范围……;有的则直接谈其主治病证,继
彭怀仁、王旭东、吴承艳、孙世发编著的《中医方剂大辞典(第2册第2版)(精)》在保持《中医方剂大辞典》原有的基础上,主要对该书中的脱、衍、倒、讹,86年以后至今正式出版的方书及有价值的中医药著作中确实有值得收录研究的方剂,以及86以后的方剂研究的新成果如方剂的实验研究成果等,从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多种角度,分别进行考证、校勘、辑佚、辨伪等研究与补充,按辞书形式归类整理、使之系统化、工具化、实用化、现代化,编纂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完整的方剂专书,全面反映每首方剂的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历史成就和现代成就。
本手册着眼于如何问病荐药,让一线药店人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的诊断标准、处理原则,以便为顾客提供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手册涵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养生等7大版块,超100种药店常见疾病。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和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药学》(第七版)为参考,精选了233种临床常用且疗效确切的中草药。从别名、来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便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应用;同时,本书还精选了1000多首单方验方,以使人们在阅读本书之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化地发挥本书的传承、传播效应。此外,本书所选的图片均为手绘图片,图片清晰,容易识别。
本书收录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中成药部分共1238种(含民族药88种)以及2017年7月13日新增的5种中成药,以现代医学病症大类为主线,以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每味中成药正名之下设【药物组成】【方解】【剂型规格】【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特别提示】等栏目。重点介绍药品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对指导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医保药品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书分为基本知识篇、重点法规解读篇、监管实务篇3篇,重点论述了药品监管与立法、生产监管、流通监管、科研监管、注册监管等相关内容。 本书旨在为药品监管部门及相关人员履行药品安全监管职能提供系统性参考,全书内容详尽系统、实用性强,可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提升监管水平。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常用药物,收载1670余种临床常用药物(西药及复方制剂)。主要内容有药物中文、英文名称及制剂规格、作用与用途、用法与剂量等。中篇为“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以各器官系统疾病(采用西医病名)为纲,分成14章,收载药品340余种,多数为《中国药典》(一部)所收载,采用表格形式(分3项),介绍其组成、功能与主治、用法与剂量。下篇为常见病的药物治疗。内容包括“诊断要点”与“药物治疗”两个部分,对各器官系统常见病的诊断依据作扼要论述,并结合病证介绍对因与对症治疗的用药。 本书内容新颖、充实,便于携带,是实习医生、各级医院年轻医生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治病的工具书。
《药品说明书撰写指南》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组织,一线药审人员编写。本书共20章,详细介绍了药品说明书撰写的建议,并列举案例进行说明。前16章介绍说明书各相关项目的撰写建议;后4章介绍对4个不同类别药物的特殊撰写建议。在撰写上,各章首先介绍撰写要点,包括撰写的主要内容、格式和注意事项;然后列举说明书案例,指出存在的问题,列举正确的撰写案例,使读者从正反两方面认识撰写要点;*后介绍我国和欧美有关法规与指导原则,扩大读者视野,从而使读者获取更多的撰写灵感。 《药品说明书撰写指南》适用于医药企业药品说明书撰写、药品注册有关人员。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围绕骨科的纸版口袋书。结合当前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防治指南,按照疾病简述,症状和体征,诊断,外科治疗及所涉及的临床用药,分项阐述。方便做笔记及翻阅。具体而言,本书拟结合当前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防治指南,介绍骨科临床相关用药,全书拟初步分为: 第一部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 第二部分:术后感染及开放性伤口给药方案 第三部分:疼痛评估及镇痛方案 第四部分:围手术期抗凝及血栓的处理 第五部分:骨质疏松管理 第六部分:神经修复用药管理 每个部分按照疾病/状态简述、症状和体征、诊断、外科治疗及所涉及的临床用药,分项阐述。
本书包括了第1章 抗生素、第2章 化学合成抗菌药、第3章 植物类抗菌药、第4章 抗结核病药盒及抗麻病药、第5章 抗真菌病类药、第6章 抗病毒类药……等等。
全书分为基本知识篇、监管实务篇、重点法规解读篇3篇,重点论述了保健食品及其生产经营的概述,保健食品的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管法规体系,保健食品的原料和注册与备案的管理,对生产经营企业和广告的监督管理等相关内容。 本书旨在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相关人员履行保健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提供系统性参考,全书内容详尽系统、实用性强,可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提升监管水平。
一、本书为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医师处方时的本院药品速查手册。内容以日常处方所需的药品基本信息为主,而详细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内容则省略,注意事项亦仅列出重要者。本手册仅供医生参考,不作法典使用。 二、各药品商品名项下从左至右为厂家名简写、剂型(医保类别)、规格和价格。 三、由于药品同类品种繁多,本手册亦列出商品名和相应的厂家名供医生参考。为节省篇幅,厂家名仅为简写,如需全名,可查阅相关产品说明书等资料。 四、为方便医保病人处方,本手册列出药品所属甲、乙类医保药物类别及药品价格。由于药品价格时有调整,故其仅供医师处方时参考,切不可作为购药的价格依据。 五、药品规格含义。固体制剂:每片(粒)的药品含量X小包装数量[如每盒(瓶)多少片(粒)]。液体制剂:每支(瓶)的药品含量:液体体积。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以问答的形式讲解自我药疗、合理用药、特殊人群用药、家庭药箱、用药误区等方面的知识。不涉及深奥的专业理论,讲解的都是大家平时关心的、常见的用药方面的问题。旨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本书通俗易懂,准确生动,适合关心自身健康的百姓阅读。
《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丛书:中成药慢病管理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为《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丛书》分册之一,按照丛书编写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在此书编写过程中,我们首先归纳整理了在用药咨询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中成药慢病管理方面的问题,力求着眼于中药合理用药的各个关键环节;然后,按照咨询问题涉及的病证进行分类总结,包括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肿瘤,失眠,便秘、腹泻,糖尿病,每一类疾病又涉及药品选择、药物治疗方案优化、用法用量选择、不良反应预防等不同问题类型;后,结合国内新指南共识、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文献,逐一对每个问题进行标准化的解答并编辑成册。 《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丛书:中成药慢病管理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编者均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在中成药慢病管理用药咨询方面
为了方便临床医师应用抗感染药物时查阅,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常用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方法、相互作用及特殊情况下的应用,针对不同致病原抗感染药物的治疗及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制作成口袋工具书形式,具有方便读者携带、实用性强等特点,供临床医师参考阅读。
《国家医保手册2017年版》分为西药部分和中成药部分,西药部分包含了2017年版国家医保目录全部的药物以及36种增补药物,分别从 药物组成 剂型规格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等方面对纳入国家医保的西药、中成药(含民族药)进行详解。 本书按照医保目录编码方式进行章节设置,编号也全部保留了医保目录的编号,以便对照查询。
该书共分22章,对临床各科常见急症的诊断依据、治疗措施及药物应用等加以详细介绍,使临床医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和选用有效的药物,使病人转危为安,避免因诊治、用药不当造成失误,从而切实提高医疗水平和质量。 急症涉及到各临床科室,范围广,且各科急症之间、各系统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进步,临床各学科领域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本书力求达到新颖、先进、科学、实用,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写作严谨,深入浅出,精简扼要,通俗易懂。可作为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的参考书,亦可作为医药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之用。
为配合每年一次的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指导应试人员参考,我们组织了具有多年培训经验、全国知名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专家编写了本书。 全书内容紧扣大纲、覆盖全部考点,并力求简明扼要,层次分明。每章均分为考点进阶详解、真题模拟与解析两大部分。每本书末都附有三套全真模拟题,以帮助考生迅速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考试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随着国家药品管理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百姓自我药疗观念的日益增强,药房店员和普通消费者都需要了解非处方药物知识来指导合理购药与用药;本书即为满足这一需求而编写。全书分为常识篇、化学药品篇、中成药篇及索引四部分。常识篇主要介绍了非处方药物知识以及本书使用说明;化学药品篇和中成药篇收集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1~6批以及*修正的非处方化学药品700余种、中成药2400余种,分别介绍了每种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及用药须知,在介绍每类药物之前都对该类药物所治疗的疾病的病症特点做介绍,每类药物末的健康小贴士向读者说明了使用该类药物需要注意的事项;索引部分将化学药品(西药)与中成药分别列出,并标明了部分药品的商品名,便于读者查询。本书以药物所治疗的病种为药物分类依据,使得普通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病情及
本卷介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毒性的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本书为“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毒性的研究方法”的上册,本册可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ADMET生物学与整体研究,包括转运体的生物学、药物代谢的生物化学,以及致毒、解毒研究等章节;第2部分:ADMET体外研究生物学技术,包括各种组织、细胞、亚细胞等体外研究模型与技术,并重点探讨这些体外研究技术与整体研究的相关性;第3部分:ADMET物理化学研究技术,涵盖了许多目前用于研究与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相关物化特性的测定技术,同时强调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本书重点是介绍药物应用的新进展和联合用药。根据近年有关文献报道,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其重点是增加了有关药理作用的介绍,特别是中药研究的新成果。读者从中可以了解药物新用联用的药理机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新版将药物新用联用归为一项,主要介绍药物在各种病症中单独应用和联合用药的方法和效果,其中包括中西药物的“老药新用”、单方验方和民间疗法。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是个例报道,可重复性比较差,另外有时同一种药物疗法在不同的文献报道中有效率差别较大,只能作为参考。在新用联用这个栏目中,介绍了药物的应用范围和多种联合用药方案,可供选择和比较。关于“老药新用”,仍应按照“概述”中提出的原则和方法,严格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