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临床药物类工具书,书中所收录药物以西药为主,共收载临床常用药物2228种,药物收载原则以国内外临床及常用药物为主。全书针对每种药物均列出其中英文通用名、药物别名,并对其药理作用与用途、体内过程、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制剂规格等内容进行详细收录记载。本书药物分类主要根据其药理作用进行划分,药物处方中常用拉丁文缩写、药物剂量单位、不同年龄药物用量计算法、液体疗法中常用溶液所含离子的摩尔数等内容则收录在附录中。书末附有药品中文索引,方便使用者检索。 本书可供临床医护人员、药剂师、患者等在用药时参考查阅。
着社会的进步和医药科技的日新月异,医院所用药品品种繁多,更新换代快,使一线医务人员很难掌握所有药品资料,也不清楚医院现有药品品种。有鉴于此,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组织编写了这本《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三版),介绍本院现使用的西药、中成药和医院制剂,以供医务人员参考。 本书依据药品说明书和其他权威资料,以介绍临床一线日常处方所需要的药品基本信息为主,包括商品名、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给药说明等项目。书后还附有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峰谷血药浓度范围、常用药物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及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本手册着眼于如何问病荐药,让一线药店人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的诊断标准、处理原则,以便为顾客提供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手册涵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养生等7大版块,超100种药店常见疾病。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临床药物类工具书,书中所收录药物以西药为主,共收载临床常用药物2223种,药物收载原则以国内外临床*及常用药物为主。全书针对每种药物均列出其中英文通用名、药物别名,并对其药理作用与用途、体内过程、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制剂规格等内容进行详细收录记载。本书药物分类主要根据其药理作用进行划分,药物处方中常用拉丁文缩写、药物剂量单位、不同年龄药物用量计算法、液体疗法中常用溶液所含离子的摩尔数等内容则收录在附录中。书末附有药品中文索引,方便使用者检索。 本书可供临床医护人员、药剂师、患者等在用药时参考查阅。
本书收录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中成药部分共1238种(含民族药88种)以及2017年7月13日新增的5种中成药,以现代医学病症大类为主线,以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每味中成药正名之下设【药物组成】【方解】【剂型规格】【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特别提示】等栏目。重点介绍药品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对指导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医保药品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以新颖、实用、深入、系统为基本宗旨,从控制药物释放的速度、位置、时间三个方面介绍药物的控释新剂型。全书共上篇十三章,包括加快药物释放速度的口腔崩解片、分散片、滴丸剂、自乳化释药系统等口服快速释放制剂,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口服缓释与控释制剂、经皮给药控释制剂、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注射用缓控释制剂等缓释、控释制剂,口服定位控制释放系统、非胃肠道黏膜用控释制剂、植入型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定位控制释放制剂,脉冲式控释药物制剂、自调式控释药物制剂等定时控制释放制剂。对每一剂型均全面介绍了其历史沿革、含义、特点、分类、适用药物、新辅料、新工艺、释药机理、实例等。附录中列出了口腔解片、缓控释制剂、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新药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本书对提高药物制剂和剂型研究与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各地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破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机制,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促进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提高基层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行基本药物理念,确保基本药物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所必需的基础性技术文件,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载体。 今年3月,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正式发布,目录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补充了抗肿瘤和血液病用药等类别,优化了结构,规范了剂型、规格,初步实现标准化,能够更好地适应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为做好目录的实施,国家卫生计生委适时启动了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的修制订工作。 按
《药品说明书撰写指南》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组织,一线药审人员编写。本书共20章,详细介绍了药品说明书撰写的建议,并列举案例进行说明。前16章介绍说明书各相关项目的撰写建议;后4章介绍对4个不同类别药物的特殊撰写建议。在撰写上,各章首先介绍撰写要点,包括撰写的主要内容、格式和注意事项;然后列举说明书案例,指出存在的问题,列举正确的撰写案例,使读者从正反两方面认识撰写要点; 介绍我国和欧美有关法规与指导原则,扩大读者视野,从而使读者获取 多的撰写灵感。 《药品说明书撰写指南》适用于医药企业药品说明书撰写、药品注册有关人员。
阻燃剂、灭火剂和洗消剂是消防领域中重要的三类药剂,贯穿于防火、灭火和洗消处置全过程。《消防药剂效能评估与应用》主要介绍了阻燃剂、灭火剂和洗消剂的效能评估与应用,每一章中又重点介绍了药剂的效能评价方法和实际应用实例。通过对本书知识的学习,能增强对消防三类药剂的使用、分类、效能评价、应用及发展趋势的系统了解。《消防药剂效能评估与应用》适合作为大中专院校的消防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化工和材料等专业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企业、研究院所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读物。
战略问题对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特别重要。这是因为开发一种新药需要10年甚至20年,花费10亿美元以上,不得不给予更多注意。在学术界与工业界的交叉领域、强与弱、老与新、战略与战术交织混杂之处,市场力量如何运作?对以上问题,本书都将涉及。对领导和管理的科学基础,项目管理中从研究到开发的转换,哪些依托单位内部完成和哪些依靠外部资源进行,哪些知识产权在本单位创造,哪些由*交易获得,都从实用角度一一讨论决策。挑战与机会、管理科学家、领导、企业家与雇员,以及促进创新,都全方位给予思考。本书对比了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怎样审查、如何及为何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怎样对待肽类或肽模拟物,生物电子等排体或手性药物,或者下一种令人倾倒的先进技术。后还讨论了公司对治疗领域药物靶标如何选择决策(包括相关背景信息),以及
本册是《药物化学百科Ⅱ》该书以几类重要靶标为背景,系统介绍了靶标策略和药物研究。 本册分为两个部分,共9章。部分:选择单一靶标与选择治疗领域的策略比较(第19章):介绍了现代制药业中生物技术的驱动性作用以及新药研发中主要的靶标选择的策略;明确了新药研究中靶标相关的几个概念,包括靶标、分子靶标、治疗靶标、可用作药物的靶标、药物靶标;客观评述了“基因组学泡沫”对药物靶标发现的影响;同时在可实践的水平介绍了基于不同的靶标选择策略建立研发公司的类型及新靶标中的知识产权的情况。第二部分:8类重要的药物靶标的背景与药物研究(第20~27章),从通用命名法、分子生物学分类、蛋白质结构、生理学功能、信号途径、原型药物药理学、原型药物治疗学、与疾病的遗传相关性和今后研究方向等方面依次介绍了8类药物靶标及其药物
本书是为普及用药知识而编写的实用性参考书,内容包括抗感染药,抗肿瘤药,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神经系统疾病用药,精神障碍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等近300种常用药物。分别介绍了这些药物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有效期、贮藏方法、适应证、作用特点、相互作用、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特别提示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应该做什么,什么情况下要咨询医生,怎样服药,忘记服药或服药过量怎么办等细节问题。内容通俗易懂,写作角度独特,适合各级医护人员、患者阅读查阅。
自药品审评中心在网站上开设“电子刊物”栏目以来,受到注册申请人的广泛关注和欢迎。我们认为,“电子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之所以受到关注和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文章来自审评实践,因此更加切合我国药品研发之实际状况,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借鉴意义。 电子性质的介质具有其特有的传播和利用方式。为了丰富传播和利用的形式,我们认为有必要把经典的传播方式加以利用,以扩增交流的平台。这就是我们编辑出版《药品技术评价文集》的基本考虑。 继去年的《药品技术评价文集》辑出版后,我们又对药品审评中心网站2006年“电子刊物”进行了再次精选,编辑出版了《药品技术评价文集》第二辑。我们期望这个纸质的交流平台能够持续不断地维护和发展下去,也期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文集中的文章直接
本书收载有岭南中药18种,每个品种均以中药的正名为辞目,下设条目有: 【异名】列出岭南地区常用异名,按出处年代排列。 【释名】解释命名含义,探求语源,为正名辨物提供依据。 【本草记载】通过历代本草文献,结合当今药物调查,论证古今用药的延续或变迁,考订药物品种,澄清混淆。 【来源】描述原植(动)物所属科、属、种名及其药用部位;或为何种类族的矿石。对有2个以上来源品种。且属于同一科者,按品种的主次分别描述。 【原植(动、矿)物形态】描述原植(动、矿)物的中文名称、拉丁学名、形态特征,并附有彩色图片。 【生境分布】描述资源的分布情况,包括野生、家种、规范化种植基地等。 【栽培(饲养)技术】简要描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育苗方法、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动物的生活习性
《2010年版中药标准物质分析图谱(上卷)》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所选定的药材为基础,对其中所涉及药材的分析项目进行规范提取、分离、分析,并将结果汇编成图谱集。 《2010年版中药标准物质分析图谱(上卷)》记录药材配制中的每个细节和注意事项、色谱分析的条件和流动相配制方法、检测过程的注意事项等,以便给检测分析人员提供一个直观的检测分析实录。 本图谱集中的分析方法均按照药典的要求进行,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本书由壮文和汉文两种文字组成。有关药物的名称是用壮文编写。本书是我国部壮医药专业词典,是一部查检壮医药名词术语的综合性工具书。它详细介绍了各味壮医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方法,具有目的明确、方法规范、择优有据、务实求是、科学实用、间有创见、种类繁多、检索方便等特点和优点。本书还介绍了壮医药的历史、著名的壮医师、壮医药机构、壮医药的基础理论、壮医针灸、壮医推拿按摩以及护理学等。 勤劳智慧的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经验,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医药 壮医药。为了抢救和发展壮医药,使之更好地为壮族人民和世人服务,广西民族出版社会同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现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发掘整理编辑出版了本
本书针对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的药材及饮片部分所收载的全部品种,结合作者多年从事中药学研究及对2010版《中国药典》修订的实验工作体会,逐项加以简明扼要的辅助说明。特别是将新版药典与2005版进行了系统对比,指出其变更之处或变更的依据。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新版药典的各项相关规定,并有利于在各自的工作实践中更准确地执行国家法典的相关要求与规定。 本书适用于中药药检、中药生产购销、中药科研与教学等领域的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内容分三大部分:部分是用药须知,主要以问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非处方药的相关知识以及合理用药的有关常识。第二部分是西药介绍,共编入西药制剂543个;第三部分是中成药介绍,共编人中成药制剂1694个,全书共收载西药制剂和中成药制剂2239个。本书所引用的资料主要根据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1—20册),并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等出版的权威药学书籍,另有部分资料来源于非处方药药品说明书。全书依照国家先后公布的两批非处方药的品种目录,对每个品种的药物按药物剂型逐一进行介绍。书末附有附录和索引。索引分为中文药品索引、西药英文索引、中成药汉语拼音索引。
本书邀请国际著名的药物化学家Jacob J Plattner教授和Manoj C Desai教授任主编,具有权威性;同时本书作为抗肿瘤药、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的药物化学大全,还具有内容新颖、系统、全面的特点。本书以药物作用的靶点或药效分章,以药物作用的分子机理为基础。由于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决定其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类型和强度是呈现药理活性的基础,也决定其理化性质,所以本书以药物的构效关系为主线,讨论各类药物的发展和药物研究开发中应用的药物化学原理。本书各章着重从化学结构出发,讨论药物的性质,药物作用的分子机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与活性及毒、副作用等。由于近年来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酶、受体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书也从药物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某些药物的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