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着眼于如何问病荐药,让一线药店人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的诊断标准、处理原则,以便为顾客提供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手册涵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养生等7大版块,超100种药店常见疾病。
本书收录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中成药部分共1238种(含民族药88种)以及2017年7月13日新增的5种中成药,以现代医学病症大类为主线,以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每味中成药正名之下设【药物组成】【方解】【剂型规格】【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特别提示】等栏目。重点介绍药品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对指导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医保药品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编写者刘坚、石磊均是从事多年临床医疗和医院药学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和推动合理用药工作展开的目的,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多部专著,在体现“三基”的基础上,强调了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全书共分三篇,、二篇为基本药物目录,第三篇为合理用药指南,实现了基本药物目录和用药指南的协调统一。全书突出新颖实用的特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所述内容对临床医师、药学人员和医药院校在校学生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药品说明书撰写指南》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组织,一线药审人员编写。本书共20章,详细介绍了药品说明书撰写的建议,并列举案例进行说明。前16章介绍说明书各相关项目的撰写建议;后4章介绍对4个不同类别药物的特殊撰写建议。在撰写上,各章首先介绍撰写要点,包括撰写的主要内容、格式和注意事项;然后列举说明书案例,指出存在的问题,列举正确的撰写案例,使读者从正反两方面认识撰写要点;*后介绍我国和欧美有关法规与指导原则,扩大读者视野,从而使读者获取更多的撰写灵感。 《药品说明书撰写指南》适用于医药企业药品说明书撰写、药品注册有关人员。
本书共23章,收载2000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的基本药物770种从结构、性状、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体内过程、用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及用量、制剂及规格、贮藏等,对每个药物品种作了介绍。本书主要供广大医、药工作者和医药卫生主管部门、科研单位、医药院校、医疗卫生单位、制药企业的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共六章。前五章分别介绍了絮凝剂、缓蚀剂、阻垢剂、杀生剂、清洗剂五类共200余种工业水处理药剂的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物化性能、合成方法、产品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及其在工业水处理领域中的用途、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特点和注意事项,对药剂的安全卫生与防护、包装与储运作了详细说明,并推荐了生产厂家。同时,还介绍和推荐了国内外*研究的并且有开发价值的新品种及对环境友好、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第六章根据国内外水处理工作者的科研与实践经验,编排了有协同增效效应的各类水处理复合配方共300余条。 本书内容丰富,叙述详细,可供从事水处理科研和生产的技术、工程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在第4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修订,删除了不常用药物50余种,增加了近年投入临床的新药200多种,收载的药物约2600种。?按药理作用分类,介绍每种药的作用与用途、用法与剂量、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配伍禁忌和剂型等。书末附有儿童和老年人剂量折算法、药物相互作用、用药与饮酒、药物与性功能、药物与听力,以及中、外文药名索引。本书内容新颖,载药品种多,简明实用,可供临床医师、药师及其他医药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由壮文和汉文两种文字组成。有关药物的名称是用壮文编写。本书是我国部壮医药专业词典,是一部查检壮医药名词术语的综合性工具书。它详细介绍了各味壮医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方法,具有目的明确、方法规范、择优有据、务实求是、科学实用、间有创见、种类繁多、检索方便等特点和优点。本书还介绍了壮医药的历史、著名的壮医师、壮医药机构、壮医药的基础理论、壮医针灸、壮医推拿按摩以及护理学等。 勤劳智慧的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经验,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医药 壮医药。为了抢救和发展壮医药,使之更好地为壮族人民和世人服务,广西民族出版社会同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现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发掘整理编辑出版了本
李幼平主编的《循证用药手册——基本药物(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分册》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遴选的品种,收载医院基本用药229个(未纳入注射用水、消毒防腐剂及特殊辅助治疗制剂等,如腹膜透析液、复方氯化钠(林格)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升华硫、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碘酊、药用炭、乙醇等),逐一编写用药专论而成。
你会用药、找药吗? 《家庭用药手册》是一部全世界使用广泛的家庭用药指南书,介绍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用药信息。此书出版至今已有30多年,每两年更新一次内容,保证提供的用药知识是*的,准确的,被上千万的读者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誉为权威的家庭***药品查询书。 2010年第14版完整版:在第13版的基础上增加了20多种新药和12种品牌特效药。 三十多年以来,全球上千万读者为信赖的用药手册!《家庭用药手册》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誉为权威的、家庭***的用药指南:提供一千八百多种普通的处方药,每一种药都提供容易理解的药品详细说明。当你对某一种药物心存疑虑时,本书可为你提供权威的指导。
1.调整收载的药物品种。补充了初版应该收载而遗漏的药物品种以及近几年来国内已上市的国产和进口的新药品种,删除了由于不良反应或毒性而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淘汰的药物。 2.更新和充实了相关内容。根据编者的要求及临床的需求更新和增补了适应证,对个别药物方案内容表述做了删繁和调整,使之更加简明、准确和富有条理性。 3.完善药品标注。为使医药护工作者便于了解哪些药物属于(或列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收载品种,在相关药品名称的制剂中分别标注。 本书共分两大部分,收集常用中西药品。上部分为化学药品,下部分为中成药。该书限于篇幅小,力求便利、简练,省略了其他如作用特点、药理学等类分型,其编排方式为:①药物名称,包括中文
现代物理药剂学是以物理化学原理与实验方法为主导,研究和阐述现代药物制设计、成型和质量评价基本理论及技术的一门药剂学分支学科。本书分为两个单元: 单元阐述药物与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原理,包括药物的溶解、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性质、表面现象、剂型的物态分类体系及特征、电学性质,以及生物物理学有关理论知识,即物理药剂学的基础理论部分。 第二单元讨论现代药物制剂前处理过程的单元操作、成型技术、新型释药技术、工艺优化设计、药物新剂型的设计要点、质量评价方法中的分析技术、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体外溶出度评价,即现代药物制剂和新型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部分。 为了便读者参考和使用,每章附有参考文献;正文后面设有“术语英汉对照”和“符号与计量单位”。
不同国家对药品注册的技术要求和形式不尽相同,这不利于病人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亦不利于国际贸易及技术交流,同时还造成生产和科研部门人力、物力的浪费。欧共体、美、日三方政府药品注册部门和药品生产研发部门于1989年起协商成立“人用药品注册的技术要求取得了共识,制定出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共同技术文件,并已在三方的药品审评中得到应用。这无疑可促进药品的国际贸易,缩短新药的审批时间,降低新药研制成本,使新药能及早地用于病人。 我国已成为WTO成员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势在必行,因此研究ICH有关技术文件,了解国际新药注册的动向,对促进我国新药开发及管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至关重要。由此,在有关专家倡议和默沙东公司支持下,决定组织力量将全文翻译成中文。于2000年起分别就ICH译文出版了质量、安全和有效性三个分
本书是为普及用药知识而编写的实用性参考书,内容包括抗感染药,抗肿瘤药,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神经系统疾病用药,精神障碍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等近300种常用药物。分别介绍了这些药物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有效期、贮藏方法、适应证、作用特点、相互作用、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特别提示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应该做什么,什么情况下要咨询医生,怎样服药,忘记服药或服药过量怎么办等细节问题。内容通俗易懂,写作角度独特,适合各级医护人员、患者阅读查阅。
本册是《药物化学百科Ⅱ》该书以几类重要靶标为背景,系统介绍了靶标策略和药物研究。 本册分为两个部分,共9章。部分:选择单一靶标与选择治疗领域的策略比较(第19章):介绍了现代制药业中生物技术的驱动性作用以及新药研发中主要的靶标选择的策略;明确了新药研究中靶标相关的几个概念,包括靶标、分子靶标、治疗靶标、可用作药物的靶标、药物靶标;客观评述了“基因组学泡沫”对药物靶标发现的影响;同时在可实践的水平介绍了基于不同的靶标选择策略建立研发公司的类型及新靶标中的知识产权的情况。第二部分:8类重要的药物靶标的背景与药物研究(第20~27章),从通用命名法、分子生物学分类、蛋白质结构、生理学功能、信号途径、原型药物药理学、原型药物治疗学、与疾病的遗传相关性和今后研究方向等方面依次介绍了8类药物靶标及其药物
基本药物制度是一个全球化概念,是一个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世界卫生组织(WHO)从1977年开始全球性的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工作,现在全球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近年来,厦门市在全国率先进行了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积极探索。2007年10月,厦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改革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决定》(厦委[2007]51号),决定实施“医疗重组”计划,建立三级甲等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为此,在国家尚未出台基本药物目录的情况下,我局组织编制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基本用药目录(试行)》,建立了社区基本药物目录,并在全国率先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实行社区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社区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实行统一招标、集中采购、统一
本书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本书的编写工作以《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为指导,力求拓展医学生的知识面,并为他们在医学领域的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在注重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体现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及学科间交叉融合,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适应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以药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基础,吸收现有教材精华并参照国外的相关教材;坚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原则。本书内容着重于基础药理学的经典代表药物,并注重与基础及临
战略问题对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特别重要。这是因为开发一种新药需要10年甚至20年,花费10亿美元以上,不得不给予更多注意。在学术界与工业界的交叉领域、强与弱、老与新、战略与战术交织混杂之处,市场力量如何运作?对以上问题,本书都将涉及。对领导和管理的科学基础,项目管理中从研究到开发的转换,哪些依托单位内部完成和哪些依靠外部资源进行,哪些知识产权在本单位创造,哪些由*交易获得,都从实用角度一一讨论决策。挑战与机会、管理科学家、领导、企业家与雇员,以及促进创新,都全方位给予思考。本书对比了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怎样审查、如何及为何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怎样对待肽类或肽模拟物,生物电子等排体或手性药物,或者下一种令人倾倒的先进技术。后还讨论了公司对治疗领域药物靶标如何选择决策(包括相关背景信息),以及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部分介绍药物相互作用概述,下篇为个论部分,共分16章,包括186种疾病,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常见疾病及中毒抢救等内容。每个病种首先在【概述】中简要介绍疾病定义、分类、病因、流行病学、预后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推荐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分条目简单列出,并突出基本医疗需求,疾病治疗用药收载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相关药物及其他常用药物。后,将【常用药物及联用宜忌】以表格方式列出,简单明了。适宜联用和不宜联用既包括药物-药物联用,也包括药物-食物、药物-酒精及药物-烟草等联用时可能出现的适宜或不适宜情况。同时,对每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用法用量和适宜配伍的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禁忌配伍的药物之间、药物与
随着我国医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药物的品种不断地更新和增加,有些药品的通用名称也在不断地进行修改。近几年我国规范的药品名称就有近千种,进口药品的品种也不断地增加,药品名称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通用名、别名、还有商品名和化学名),特别是近几年,同种药物不同商品名称的现象到处可见,给医药工作者带来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医药工作者提高业务,自1997年出版发行了《现代英汉药物词汇》,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欢迎。 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各词条约“药理作用”进行了补充,对近几年国内外出现的新药进行了尽可能地收载,对OTC部分药物也进行了收载,同时增加了词汇量,在原来5万词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3000余词汇,总数达到73500余条。 本书采用英汉词汇形式,一个英文名称可对照多个中文药名。本书载
本书针对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的药材及饮片部分所收载的全部品种,结合作者多年从事中药学研究及对2010版《中国药典》修订的实验工作体会,逐项加以简明扼要的辅助说明。特别是将新版药典与2005版进行了系统对比,指出其变更之处或变更的依据。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新版药典的各项相关规定,并有利于在各自的工作实践中更准确地执行国家法典的相关要求与规定。 本书适用于中药药检、中药生产购销、中药科研与教学等领域的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