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彩色图谱》遴选500种常用中草药(包括植物、 动物和矿物),涵盖基原识别与中药应用知识,内容涉及药材来源、基原动植物形态、采制、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性味、功能主治、验方等,并配图展示中草药原动植物形态特征及药材性状,是一本实用的中草药教学、生产、检验、贸易以及家庭用药参考书。
邓中甲教授系四川省教学名师,首届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从事方剂学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主编,副主编方剂学教材七部,在方剂学领域中享有益名。在教学中,他善于以大量的书证,严密的说理,新颖的观点,开拓学生的眼界,处处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加之言辞婉雅清新,深受学生欢迎。本讲稿据他在中医药管理局网络远程教学(2003年)和台湾长庚大学中医系授课时(2004至2008年)的方剂学教学录音整理提炼而成,也蕴涵了他在中医基本思维原理,中医方药配伍学、历代名方组方特点及配伍规律等选修课程中的教学精华。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共分十八章,除涌吐剂未收录外,其余章节均按现行中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的体例编排。每个方剂下,一般列有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附方】几项。
本书分类系统与所选药物以《中药学》九版教材为蓝本,引入谐音联想为主的综合趣味记忆法,可帮助读者很快记住400种常用中药的功效,使读者获得学习乐趣,改变学中药枯燥乏味的观念,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记忆法、教学法研究增添新实例,填补中药科学记忆法的空白。本书可作为参加各类中药学考试学生的辅导用书,也可作为中医药学校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张廷模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知名教授,从事《中药学》教学30余年,现为**精品课程《中药学》和四川省精品课程《中药学》负责人,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名师。 本讲稿是在2004年全国《中药学》主讲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的录音为基础,予以整理而成。讲稿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中药和中药学,中药的功效、性能,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各论按功效分为二十二章,介绍常用或有代表性的中药约350味。讲授中不拘于以某一课本照本宣科,而是将不同版本的教材融为一体,展示其精华,评价其利弊;以药物功效为核心,上联性能,下推主治和证候禁忌,分析入微,注重引导将中药基本理论应用于具体药物学习之中,教学方法独具一格,能收到执简驭繁、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同时结合中药学的特点,注重学术传承,又展示个人的独到见解,在阐述中药功效
《细辛与临床(附疑难重奇案七十三例)》的作者刘沛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奈年,谙熟中医经典,临床经验丰富,早年曾创办中医学校在中医界颇有影响。犹在细辛的研宄和应用方面,独辟蹊径,颇有心得,见解独到。本书汇集了刘老长期应用细辛的经验和体会,内容丰富新颖,体现了作者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书中收选疑难重症奇案73例,很有参考价值。由于细辛临床用量古今颇有争议,故临床应用宜慎重,不可盲目效法,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中药的配伍运用是中医临证组方用药的主要形式。是增进临床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保障。《中药的配伍运用(第7辑)》作者为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药的配伍运用(第7辑)》系作者在广泛收集和整理历代临床配伍用药方面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临床体会和临床教学实践,并结合自己配伍用药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共6章.分别从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虚实补泻、脏腑标本、归经引经、方荆组成等理论及其配伍运用规律等方面,阐发中药配伍运用的精义。汲取了历代医家临床配伍用药成果,内容十分丰富。对于指导临床组方用药。提高疗效很有参考价值。《中药的配伍运用(第7辑)》可作为中医临床医生案头的参考书。
《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药性赋白话解(第4版)》原书不著撰人,据考证为金元时代作品。《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药性赋白话解(第4版)》载药248味,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是初学中药者的启蒙读物。由于所著用韵语编写,文辞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此,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纪60年代就出版了《药性赋白话解》一书,深受读者欢迎,屡印不衰,已成为经典中医歌诀白话解之一。为使原著更好地适合现代读者阅读需要,我社对《药性赋白话解》一书进行了多次修订,现已至第4版。本次修订在3版基础上,密切结合现代临床应用的*进展,与时俱进,加强了对药性赋的注释,进一步完善白话解内容,以更准确反映原文主旨,并补充了药物临床应用以及安全用药的相关内容,使《中医歌诀白话解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修订版)》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朱步先、何绍奇研究员等朱老之弟子们整理,1989年出版以来深受欢迎,先后4次重印,仍难满足需求。《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修订版)》语言精炼,行文畅达,内容不袭陈言,不人云亦云,突现出一代名医独到的辨证思路和精当的用药绝技,以及超过前人的老药新用经验。读者可从中熟谙先生临证独特的用药诀窍,继承灵活的配全秘传。
《中药方剂速记手册(中医速记手册丛书)》是中药方剂知识的速查、速记手册。本书先介绍了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然后将中药方剂分为17类,介绍每一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药物加减和注意事项等。全书稿文字简练、扼要,具有易记和便于查阅的特色。适合中医专业学生、中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使用。
《神农本草经译释》的编写是在广泛参考历代对《神农本草经》的整理和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全书分两大部分,*部分为注释部分,是从整体上对《神农本草经》的解读。首先是《神农本草经》的原文、注释、译文和按语 部分:该部分《神农本草经》原文系重新辑佚而成,以《证类本草》为底本,参照以往多种版本;注释力求简要而不繁琐考证;译文尊重经典,以直译为主;按语在序录部分主要为提纲挈领,在药物部分主要为名实考证。其次分别从药物的历代名医汇讲、现代认识、民俗文化等几个部分对《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365种具体药物进行论述,也是首次对《神农本草经》药物进行的一次相对全面的总结和研究。第二部分是对《神农本草经》的研读部分,主要从《神农本草经》其书、《神农本草经》和汉代文化、《神农本草经》奠定了本草学的基础、《神农
本书收录了我国南北方中草药800种,隶属233科,配有彩色图片1500余幅。以分科的形式进行编排,对每种中草药的识别特征、分布生境、药用功效等进行了简要介绍。该书具有彩色图片清晰、识别特征明显、内容丰富、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等特点。可供热爱中草药学的广大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条文的比较分析,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探讨了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常用的50味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每药一般设有原文考证、仲景方根、药证发挥、常用配方、文献摘录等项。书末列有《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总览、本书常用配方汉语拼音索引等附录。全书思路新颖,内容朴实简捷,切合实用,可供中医临床医生、中医院校师生、中医药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学习与参考。
《应考宝典:中药学速记(第2版)》为“应考宝典”丛书之一分册,作者依据教学和临床中的要求和教学中的经验,吧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列出思考题,提出复习思路,并作了解题示范以供复习之用;还总结和载录了一些常用的短句以便记忆,吧知识的严谨和学习的趣味性结合起来,是初学者学得轻松,复习者记得更牢固。
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了中药的配伍与禁忌、中药性能、中药的采集与炮制、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等,各论按照中药的功效不同具体阐述了141种左右中药材的具体功效,包括解表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利尿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药、安神药、补虚药等,每类药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中药材,每种中药材介绍了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配伍方法、使用注意、鉴别用药等,其功效和应用是重点,每种中药材在命名上以2020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及各省市现行中药材标准的名称为正名。
王绵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是现代中医方剂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方剂师资进修班授课时的讲稿被视为珍贵的献资料。今予整理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全书分两部分,上篇总论讲述方剂学的形成、发展以及方剂学总则,下篇分十七章讲解了现代临床常用方剂二百余首。综观之,有两个明显特色:一是重点突出,对一些重要方剂的医理阐释极为详明;二是在讲述时,王绵之先生将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融入其中,方剂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对读者掌握方剂中药物的药性、配伍关系及方剂主旨等颇有裨益。 本书可供方剂学习及教学、研究者参考,对临床医生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也有较大的帮助。
《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第7版)》系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该书介绍了400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内容简要,读之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是初学中药者的启蒙读物。 由于所著用四言韵语文体,文辞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此,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纪60年代就出版了《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一书,深受读者欢迎,屡印不衰,已成为经典中医歌诀白话解之一。为使原著更好地适合现代读者阅读需要,我社对《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一书进行了多次修订,现已至第7版。本次修订在6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白话解内容,以更准确反映原文主旨;按照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原则,适当补充了临床疗效确切的成药剂型内容,体现实用性。同时,以人为本,为确保用药安全,全面修订了药物用量用法的内容。使《中医歌诀白话解
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 普、简、廉、效 。四逆汤为《伤寒论》的方。本书主要分三部分介绍:①经典温习(经方出处、方名释义、药物组成、使用方法、方歌、医圣论方、类方简析、药证与方证、主要药物临床药理学、功效与主治等)。②临证新论(单方妙用、多方合用、多法并用、古今医案)。③现代研究(现代实验室研究、中成药制剂研究、加减传世方简编)。 中国zui美经方丛书 第1辑(共15册),历经三年多的时间,在作者与出版社编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与读者朋友们见面了。 美丽中国有中医,经方在中医药春天百花园里 尤为 美丽! 宋代《太平圣惠方》: 为医之道,尽善尽美。 中医的方剂,尤其是经方 是 数千年来多少代 医生 智慧的结晶, 是中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