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刺血治疗疾病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郭相华大夫从资深西医师的角度研究实践这一古老疗法多年,积累出比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总结成书,令人瞩目。本书从中医临床快速治痛经验积累出发,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十四经脉的偱经诊断和治疗方法,简洁清楚,病例详实,是一本具有临床实践参考价值的实用图书。
数值分析是培养学生算法意识和能力的基本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科学计算能力出发,本书采用数值分析与科学计算并重的思想,重点介绍了方法基本思想以及在MATLAB平台上的使用,其目的在于通过数值实验提高学生的对算法的“鉴赏”能力,使学生熟练使用标准的计算机软件,了解各种算法的优缺点,最终能“拥有”这些算法。书中每小节后面的习题可以使读者加深理解本小节所介绍的基本问题;MATLAB部分介绍了与本小节内容相关的MATLAB命令以及相应的数值实验,使读者通过数值实验获得对科学计算的直观认识;附加题有的难度,读者可有选择地完成。 本书结构合理,可读性强,除了可以作为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的“数值分析”教材,对以科学计算为工具的科技人员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有关设计领域的符号学美学的研究成果,并经多年研究生教学实践的补充。书中从广博的人文知识背景出发,对语言符号学、广义符号学和艺术符号论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浅出的分析。从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不同层次对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造型语言进行了阐释,着重探讨了功能与意义的关联、设计创意的构思方式和产品意义的解读。本书对于设计教学和艺术设计实践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金匮要略》一书,乃中医经典之一,与《伤寒论》合称《伤寒杂病论》,均为张仲景所著述。为经方传承的重要典籍,也是历代中医临床之圭臬。本书即是对《金匮要略》一书的增补完善和释讲。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学习经方所的基础知识,因源头不明,终难入法海。下篇乃金匮要略内容增补及具体阐释,以伸景六经大法为主线,辅以五证,将杂病内容以经方思路进行条分缕析,使得学习者终得其要。本书一承《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风格,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耳提面命之效,可谓是传统师承教育的现代演绎,为经方爱好者、中医临床人士所。
《中华名医特技集成(第2版)》系20世纪90年代全国首批国家名老中医以师带徒传承中医的经验总结,记录其中有代表性的219位中医药专家的治学特色、诊疗绝技,反映了刘渡舟、关幼波、赵绍琴、祝谌予、李辅仁、高辉远、焦树德、贺普仁、程莘农、朱良春、何任、罗元恺、方药中、石学敏、李济仁、刘柏龄、张镜人、干祖望、邱茂良、周仲瑛、金世元、唐祖宣等中华一代名医在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针灸、骨伤等学科的学术成就、精湛医术。全书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是一代名医宝贵经验的集大成之作,医者可学,患者可参,适合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乡村基层中医及广大中医爱好者和普通患者阅读参考。
《2003年度海军院校重点教材:通信侦察与干扰技术》以无线电通信对抗为背景,较全面地介绍了通信侦察与干扰的主要技术、分析方法。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通信对抗的基本概念、通信侦察与测向、通信干扰以及通信对抗的组织实施等。 《2003年度海军院校重点教材:通信侦察与干扰技术》内容丰富,概念清楚,取材新颖,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了近年来通信侦察与干扰技术的发展。可作为高等院校无线电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材或研究生参考书,也可作为军队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通信指挥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简要介绍了玻璃的定义与结构、性质、用途、制备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玻璃制造用原材料及配合料制备,玻璃熔制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玻璃制造设备及主要性能参数。结合不同的玻璃产品类型,分别详细介绍了玻璃制品成型原理、成型设备、加工工艺、功能特点及应用领域。既包括平板玻璃、瓶罐玻璃、管状和棒状玻璃、玻璃纤维等普通玻璃制品,又包括玻璃砖、太阳能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等新型特种玻璃。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玻璃制品研究开发的技术人员以及玻璃制造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紧跟生物制药业发展的趋势,以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书共分11章,全面地介绍了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的基础、总图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设计通用规定、工艺与管路系统的计算,生物药物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生物药物生产车问工艺布置,生物制药工艺用水用气的制备与净化,生物制药工厂安全与环保设计,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实践。各章既自成体系、重点突出,又相互联系。特别是第11章分别给出了天然药物生产车间、生化药物生产车间、生物技术药物生产车间、抗生素生产车间等车间的工艺设计以及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的实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化工、药学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上述专
《黄帝内经人体解剖学》介绍大多数人认为中医没有解剖学,这是个错误的认识。『解剖』一词出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162篇中,有117篇与解剖有关,占72%。这里所指的解剖不包括病理解剖和生理,只是与人体正常解剖相关的内容。 《黄帝内经》解剖学以天人合一、阴阳和五行为理论核心,以人体仿天地观为逻辑归纳演绎,并根据当时实际的解剖事实和人体数据为基础,构成完整的、的解剖体系。必须强调的一点,这个体系不是像既往所认识的那样,以为是幼稚和模糊的。 发掘整理《黄帝内经》的几个重大发现,《黄帝内经人体解剖学》将一一为您呈现。
本书汇集近15年来全国各期刊杂志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而疗效确切的验方近3000首,在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方剂学的风貌、发展和成果。所治病症广泛涉及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皮肤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疾病。本书衷中参西,以西医病名为纲,以当代验方为目,次列呼吸、消化、循环等各科系统疾病验方,以便于有针对性地选择查阅。同一疾病在其发生、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中医辨证学中不同的证,“同病异证”则当“异治”,加之各临床学者经验所得不同,故每一疾病之下选录有多少不等的验方若干首,既体现了“同病异治”的特点,又汇集了各名家临证经验之长。每一验方一般列有处方、来源、功效、主治、用法、加减、现代研究和疗效诸项。其中“现代研究”项,主要选录了方中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的内容,在中医理、法、方
《东医宝鉴(精)》是一部综合性医书,朝鲜·许浚原著,成书于我国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 年)。 全书共5篇,23卷,分为内景篇、外形篇、杂病 篇、汤液篇和针灸篇5类。是书以《黄庭经》有内景之文,医书亦有内外景象之图,故 先以内景精、气、神、脏腑为内景 4篇;次取外形头、面、手、足、筋、脉、骨为外形4篇;又采五运六气、四象三法、 内伤外感诸病证,列为杂病11篇;最后为汤液3篇、 针灸l篇。每篇又分子目,共计 104项。 《东医宝鉴(精)》在朝鲜医家所撰的汉方医著中最负盛名,对指导临床和文献研究都颇具参考 价值。
作者祝华英将数十年研究《黄帝内经》的所得公诸众,首次向世人揭示了十二经脉运行的奥秘,打破了几千年来世人对十二经脉运行的固有认识,并将以此为理论基础的脉诊、针灸、按摩、遣方用药等临床诊疗经验总结贡献出来,供中医中药界人士、人体科学界人士、养生及自然疗法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为《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第三版,在前两个版本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部分内容,调整了章节次序,使书的内容条理清晰、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美国中医学院与专家组织的这套《中华针灸临床精粹系列丛书》覆盖近700个病种,总结古代现代临床经验,涵盖医学各科,浩浩10卷,洋洋500万言,是针灸医学书籍的典范。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骨伤科疾病针灸治疗学》分册,具体包括了:胸背部软组织损伤、肩部软组织损伤等内容。
恽铁樵先生是恽铁樵中西汇通学派的开山鼻祖。《恽铁樵全集》以铁樵先生学术思想为纲,学术著作为目,从岐黄溯洄、长沙接武、本草传薪、温热点睛、博涉知病、医案医话、中西汇通、文坛蜚声八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展示恽铁樵先生学术成就。
《中草药与民族药药材图谱》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以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中草药与民族药标本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该项目荣获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收集的药材标本为依据,按照“文-图-标本”三位一体、互为印证的思路,进行文字描述和照片拍摄而成。《中草药与民族药药材图谱》共收载中草药和民族药910种,每一种都论述了其来源、主产地、性状特征、品质和性味功效、附注、鉴定人和编号等。
中医防治疾病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就是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选方和加减化裁。有关中医方剂的组方原则,配伍规律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是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然而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给我们留下了更仆难数的有效验方;如果方剂组成的药味较多,欲研究其配伍规律及临证主治等有关问题,颇有无从措手之叹,考历代名医临证处方,都十分注意精选药味,以发挥其的治疗效应。 对广大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来说,借助于《中医病证小方辞典》不但可以研讨中医小方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主治范畴的发展变化,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可据中医病证选方用药,以有益于临证拓展思路。这就是本书一反通常方剂辞典按照笔画多少次编次的惯例而采取以病证分类编纂的缘由。
经典阐释是中医文献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干百年来,无数贤达之士前仆后继,奉献一生,就是想告诉后人:经典在说些什么。然而,注释越来越多,道理越讲越玄,后人越学越难。尤其是《伤寒杂病论》,仁智各见,莫衷一是,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阐释、发挥、演绎、创新后,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伤寒学派。严格意义上讲,它已经不再是《伤寒杂病论》了。为什么后世要把它加在张仲景的名下呢?在这里,我提出一个中医人不可回避的问题:经典难道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