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病例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将基础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界限,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导向式学习。该概念中突出了PBL两方面的特性:(1)以问题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强调解决临床上发生的相类似的真实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建立在真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零乱的问题基础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综合自己和他人的智慧,寻求问题答案;(2)以学生为中心: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知识建构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存在。在PBL的实施过程中,从决策者到实践者再到评价者,尽管充当的角色不同,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对于再版
本教材分中医哲学基础专论、中医藏象理论专论、中医气血理论专论、病因理论专论、病机理论专论、预防与治则理论专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专论、运气学说专论八个部分,基本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难点内容。 本教材在编写内容和思路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论和系统相结合。在编写构架上以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为依据,从中医理论的本源去阐述基本思想和理论观点,、以便学生在提高的同时总结以往而有所发现。二是点和面相结合。以系统研究为依据,选择重点、难点、疑点和研究热点进行专论,以便学生回顾以往的学习和研究,解决未通未懂之处,发现新的研究课题。三是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在系统阐述专题的基础上,设立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专章,要求对研究中的亮点要说深说透,启发和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卫生技术评估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领域,是对卫生技术利用所产生的短期及长期的社会结果进行评价的一种综合政策研究形式。卫生技术评估涵盖对卫生保健中使用的药物、设备、医疗和手术程序以及对提供这些服务的机构、信息和管理等支持系统的技术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伦理及社会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卫生技术评估所提供的科学依据已成为卫生决策者和临床决策者进行循证医学和循证决策的工具之一。国际上卫生技术评估已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治指南、合理配置医学装备、确定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卫生技术服务价格的制定、卫生技术及机构的准入等领域。 党中央响亮地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预示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跨入了历史新阶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在这个宏观背景下,我
近年来全球媒介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新兴媒介技术变革带来靠前的采编实务。本教材追踪业界前沿话题和高端业务,以深度报道、财经新闻报道、新媒体采编、无人机航拍、移动直播、VR、数据新闻与可视化报道、新闻评论等新闻采编实务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其内涵与特征、入门途径、采编技巧,并结合典型案例讲解如何避免误区。全书瞄准新闻采编实务领域的前沿热点和学术空白展开相关论述,既理论联系实际,又具有前瞻性,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
本书是本以“卫生监督”为书名的研究生教材。卫生监督是国家管理社会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的卫生监督理论教育,增强他们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卫生监督质量的必要前提。本书由卫生监督基础理论(卫生监督的概念、卫生监督依据、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卫生监督行为、卫生行政许可、卫生监督检查、卫生行政处罚、卫生行政强制措施、卫生监督的法律救济和卫生监督责任),卫生监督范围(公共卫生监督、健康相关产品监督、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监督)和卫生监督文书三部分内容构成。 本书由长期从事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教学、研究和卫生监督实践的专家共同编写。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繁简适度,论述简明扼要,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卫生监督人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本教材面向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及综合性大学中药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及相应的中医药工作者,是中药炮制学教学、生产、管理和科研的*高层次参考书,同时也可供国外中医药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使用。 全书共分十五章,围绕中药炮制学科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等设置主题。每章一个专论,各章节既有一定关联性,又有相对独立性。本书从中药炮制学导论、中药炮制科研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炮制文献研究、炮制与临床疗效的研究、炮制理论研究、炮制对中药物质基础影响的研究、炮制的药理研究、炮制解毒增效研究、中药材产地加工研究、中药炮制辅料的研究、中药炮制方法和工艺的研究、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研究、中药饮片相关产
本书为研究生教材,旨在为研究生撰写课题设计、实施课题研究、进行资料处理及统计学分析提供帮助,同时又可作为预防医学科研工作者和流行病学工作者的参考书。在此次正式出版前,本书已在研究生教学中使用了十余年,颇得好评,曾获原上海医科大学教材一等奖。 本书共含17章,内容涉及流行病学的原理(如病因论、偏倚、混杂和效应修饰等)及方法学(如生存分析、Meta分析、批质量保证性抽样及经济决策分析等)。另外,有些内容已形成独立单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等。
《金域行:英诗教程》是一部系统讲授英国诗歌知识的教程。全书四部分,分别讲述:1.英诗的性质和分类;2.英诗的节奏和格律;3.英诗的用韵及其发展;4.英诗的欣赏和翻译。《金域行:英诗教程》可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和研究生教材。已重印出版。
本教材是各位教员在长期从事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活动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是他们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该领域*研究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培养基础知识;多种细胞培养技术如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技术、单细胞和球体细胞分离培养技术、肿瘤细胞培养、神经细胞的分离与培养、造血干细胞及其分离培养技术等;多种细胞操作技术如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及研究相关技术、杂交瘤细胞系建立(细胞融合、克隆化培养、单克隆抗体的筛选与鉴定、细胞株的冻存及抗体纯化等)、细胞原位PCR技术、细胞转基因方法、细胞染色体制备等;细胞的多种仪器设备使用技术如原子力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及应用、细胞膜片钳技术及应用、流式细胞术以及系列显微摄影技术等。本教材的特点是理论与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即生成各类天然化学成分的代谢顺序,从而为天然产物化学、生药学等相关课程奠定基础。本书运用基本化学原理,论述了天然药物中不同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因此也为天然产物提供了一种推理论证的描述方法。此外由于天然产物结构复杂,本书还侧重于将复杂结构转化为简单片段,即将其分而解之。书中各个小节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生物合成步骤将各种结构类型进行合理的排序。书中还大量使用化学结构或化学反应图解和反应机制介绍,对其进行详细注释且在书中进行要点讨论。另外,书中还给出了大量参照物以强调其相关性和相似性。 本书以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概述了生物合成天然产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反应机制,以及生物合成途径的推导,并分别论述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乙酸途径、莽
本书是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教材。内容包括:统计描述,常用的t、F、X的平方、秩和、协方差分析等假设检验,多元回归、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生存分析等多元统计,此外还有科研课题的选择、总计设计和论文写作等。 本书旨在针对研究生的论文课题选择、总体设计、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及论文写作等方面作全面的指导,是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水平的优秀参考书。本书亦可作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人员进行统计处理的参考书。
本书紧紧围绕为发展中医骨病学这个大方向服务,尽可能反映骨病领域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成果,同时由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十分明显,更新周期愈来愈短,很多新理论、新技术已经为中医骨病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技术、生物力学、材料学、组织工程学、基因技术、影像诊断技术、关节镜技术、微创外科技的手段,诊断和治疗水平亦显著提高,这些新进展、新技术在专题介绍中也有所反映,以满足研究生求知、进步的需求。 全书共十六章,章绪论,第二至十六章包括了骨病学的主要专题,各章节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历史回顾:介绍疾病的概念、流行病学情况、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历史、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情况;2.研究现状:包括病因病机、临
《医学统计学习题解答》(第3版),是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研究生教学用书”,是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和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修订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医学统计学》(第3版)的配套教材。 医学统计学教学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后实践两个重要环节完成,而学生解答习题是实现课后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统计学》(第.3版)教材中所有练习题,以及附录六中的模拟试题,在本配套教材中都作了解答。 第3版各章练习题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分析题;附录六(模拟试题)中有执业医师考试中的常见题型Al、A2、A3/A4和Bl型题。对各章*选择题,除提供答案外,还有部分题的解答评析;对简答题的解答仅供读者参考;计算分析题一般要使用教材第四
中医药基础理论是一门系统闸发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本教材内容包括绪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学说、人体的物质基础、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中药学基础理论、预防与治则、养生保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等十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研究进展。本书的特点是:知识要点明晰,理论概括性强,简明扼要;中医与中药紧密联系,系统和相关性强;广泛吸收和展示了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对科研有较好的启迪作用。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医药类研究生、留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中医药爱好者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通过新护士岗前培训,使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热爱护理专业,责任感、事业心强,具有为病人服务的热情、耐心和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行为举止符合职业行为规范要求;熟悉护理法律、法规和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增强法律意识与防范意识;熟练掌握护理核心规章制度内容及要求,自觉遵守执行;熟练掌握常用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流程;从而达到缩短临床适应期,尽快进入护士角色,成为合格护士。本书内容突出实用性特点,可作为医院新入职护士基础培训教材推广实用。
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关于《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原则与要求》的精神,本教材的编写立足于中医药研究生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针对学生信息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当前重要的信息资源和检索工具,阐述文献信息获取与利用的“方法”。教材以“实用”为特点,突出当前中医药科研实践中,有效地获取信息及如何合理地利用信息。又以工具为核心,方法为重点,所含8个章节的内容概括为四个部分:部分为信息源(第1章)。即对中医药相关信息源及其载录之信息特点的全面展示,使学生能对当今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第二部分为方法原理(第2章)。即从应用角度,阐述信息检索的一些基本原理与规则,为检索工具操作和检索方法的学习奠定一定基础。第三部分为检索工具(第3~7章)。即本书
彭瑞云、李杨主编的这本教材是针对病理学硕士研究生《形态计量和图像分析学》教学而编写的,是各位教员从事教学经验和科研活动工作的总结,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该领域*进展和新技术。内容分图像分析和形态计量学、医学体视学和生物医学图像信息技术三篇。篇介绍形态计量和图像分析学的诞生与发展、基本概念、形态计量学的理论和实践、定量病理学及其应用、形态计量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第二篇介绍体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体数据的预处理、数字图像处理与图像三维重建、体图形学、体视化硬件与典型体视化系统等。第三篇介绍图像信息基础理论、生物医学图像基础知识、生物医学图像采集、处理、分析和管理技术等。《形态计量和图像分析学》内容丰富翔实、实用性强,是从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临床医学乃至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等
本书为W.Schwarz和J.Rettinger所著的 Foundations of Electrophysiology 一书第二版的中文翻译本。书中介绍了电生理学的创立、发展历史和近年来的进展;概述了电化学的基本原理,涉及整体动物的电生理测定到应用膜片钳微电极技术在单个细胞电生理测定的基本方法;描述了细胞膜主要电导通路的相关特性、细胞膜兴奋性的本质、载体转运区别于通道转运的3大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电生理方法进行细胞膜蛋白质功能特性的研究;列举了许多例子阐述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知识,以及对构成细胞功能基础的膜通透性进行结构、功能和调控的研究。 本书对生命科学、医学,以及对生物学感兴趣的物理学、化学和数学领域内的学生、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来说,可作为教材和参考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