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凯编*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是全国 高等学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 学》(第3版)的配套教材,由全国24所重点高等院校 的38位教师参加编写。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多所院校编写的医 学微生物学实验教材,并结合编者自己多年的教学经 验,既保留了大多数传统、经典的实验内容,又根据 微生物学的新进展,增加了一些新的实验内容。全书 分为三篇,包括了细菌学、病毒学及其他病原微生物 的53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介绍具体,具有良好的可 操作性。书后的附录列出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常用试 剂配制和培养基制备的方法、微生物菌种的常用保藏 方法及实验动物管理的相关内容,便于广大师生查阅 参考。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是为了纪念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而举办的全国性赛事,至今已有20年了。在这20年来,全国已有数千万计的中小学生参与了这一赛事。不可否认的是,这项活动激发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普及了数学科学知识,不在拘泥于课本的那些条条框框,让有数学天赋和勤奋用功的孩子有了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如果你的孩子或是你自己对此正好感兴趣,那么选择一本适合你的辅导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那么,就从这里开始,铺起你的奖杯之路吧!
本书包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修养》。分别写于朱光潜的青年和中年时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青年们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谈读书、谈升学与选课、谈作文、谈情与理、谈修身、谈社会运动、谈爱恋,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培养能力,要有理想,勿随了世俗贪图近利。《谈修养》是作者十年后,任教职多年,对青年、对人情世故多了一些思考体验而总结出的做人的道理,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征进行了深刻剖析和谆谆引导。读这些文章,就如同与一位亲密的朋友对面畅谈,诚恳亲切,如沐春风。
本教材的教学对象以中度智障学生为主,按一至九年级分上、下册编写,共18册。教师在使用时应充分结合地域及学生实际水平,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删减、补充和调整。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比较、概括、推理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飞向太空港》记录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书中既向读者展示了中美专家在大山深处的共事和情谊,也展示了中西两种文明在发射场上的碰撞与冲突。作品纵横捭阖,节奏紧凑,全面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开创了中国文学书写“空间文明”的先例,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傲人成果,被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的开山之作。
为了配合实验诊断学新教材的出笼,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教研室及部分第2版实验诊断学教材编委(尚红、张丽霞、郭晓临等),共同编写了《实验诊断学病案与实习指导》作为主教材《实验诊断学》的配套教材,供高等医药院校5年制、7年制及8年制学生实验诊断学实习课使用。 本教材包括四个部分:部分为课堂内容,有10个不同内容的病案讨论分析和25个与病案相关的、常用实验项目的操作、示教与见习;第二部分为练习内容,可用于课堂及课后练习及学生自学,包括24个典型病案实验诊断分析和165道练习题(含选择题、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并附有答案;第三部分为常用临床检验仪器简介(含10种自动化分析仪),可作为实验课学习参考;第四部分为相关图像或图示(共198幅)。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共分为四篇,即细菌学总论、细菌学各论、其他微生物、微生物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本实验教程在内容上力求体现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相结合,通过实验验证理论,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得到微生物学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为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使学生通过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获取更深层次的知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书中每次实验后均附有相应的分析思考题。为适应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本书适当选择了部分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本实验教程内容特点为简明实用,为方便学生学习,相关实验后的坠毁录中加入了常用试剂、培养基的配方等内容,可作为学生今后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参考。
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领导与帮助下,为适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长学制教学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教材第2版的编写扩大了参编单位,增加了新的编委,特别是加强了预防医学专业的力量,因而,使得我国的循证医学教材在临床医学实践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相结合、临床医学实践的防治结合、临床医学循证实践与临床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三大特色!
英文病例的书写和英语查房是内科学双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当今医学生和医师对外交流能力的途径之一。针对目前我国七年制和八年制医学生床旁学习和教学的需要,我们组织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系各临床科室主任编写这本临床中英文对照的病例分析,作为医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时辅助材料及英语查房范例。我们根据内科学各系统疾病设计编写大纲,选择病种编写典型病例。在编写时以症状为题,给予初诊时的临床资料,然后逐步深入,根据所给资料和临床思路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再给予治疗方案,后给予点评,是以临床问题为线索的床旁学习。同时用中英文对照形式书写,使读者在训练临床思维过程的同时,了解英语病例书写方式,熟悉英语专业词汇及用法,如能配以朗读可提高英语会话能力。本书也可作为临床医师及研究生的参考用
《中学生阅读行动读本》围绕我国普通中学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借助多领域的阅读,全面提升中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跨学科核心素养,将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文献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关于如何查找文献、知识和信息的工具性课程,它被人们喻为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当你在临床医疗、科学研究或学习生活中遇到任何疑难问题,都可以尝试通过检索来获取知识信息、寻找问题答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交流的日益普及,21世纪步入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信息化新天地。信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新型劳动者的基本生存与发展能力,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人才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不仅为现代教育模式注入了全新的内容,也对教育环境整体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书是在国家*和卫生部的支持下,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在编写过程中,全体编者精诚合作,怀精品意识,下精细功能,力求使本书能在符合“三基”、“五性”原则的基础
《统编语文阅读书目导读(八年级上)》由沪上语文教师集体编撰,精选适合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目,通过罗列书单的形式,为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精准指导,同时每篇内容都附以名师导读,帮助学生在阅读名家名篇的同时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能够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获得高效的阅读体验。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青年朋友的信,对青少年关心的话题——读书、升学、作文、做人、修身、谈情、爱恋等做了亲切而全面的探讨,长期以来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作品主要谈人生修养,更重哲理,但所谈的哲理是经过“情”熔炼而派生的,是含情之理。当读这些信时,不仅为其所讲之理所折服,更为其字里行间流淌洋溢的情感所打动,反过来又更信服这含情之理。
本教材是在全国7年规划教材的基础上,针对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遵循“更新”、“更深”、“更精”的要求,并坚持“三基”、“五性”原则,按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有关规定程序组织编写而成的。 全书内容仍然从“纵”、“横”两个方向展开。1-7章介绍医学心理学各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是教学中重点选择的内容;8-14章介绍医学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在医学临床和社会各方面的应用问题。 与以往各版《医学心理学》教材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本教材除了加强基础知识,还特别重视实际应用,为此专门组织编写了配套教材《心理问题学习指导》。
生物信息学是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发展起来的一门前沿交叉学科。近十年来,生物信息学方法和结论正在悄悄改变人们研究生物医学的传统方式。几乎所有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都会赞同,我们研究生物的方法、探索生命奥秘的途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现在的研究人员也许很难想象,如果不用计算机、不使用很多设备中集成的软件、不使用遍布网络的关于人类和其他模式生物大量已有的实验数据和结论,我们该如何从事生物医学的相关研究。因此,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结论对.临床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全面提高科研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生物信息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是卫生部“十一五”全国高等学校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规划教材《生物信息学》的配套读物。各章的章名和顺序与主教材保持一致。每一章首先
精良版本,名师领读 天文科普的“常青树” 四十多年,魅力永远 语文八年级上册自主阅读图书 作者全新修订,精选拓展阅读文章12篇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天文学科普著作,为我们系统展示了历代天文学家如何兢兢业业、利用各种巧妙方法测量天体距离的历程。从近处的月亮,到遥远的河外星系,从三角视差法,到光谱线的“红移”,作者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层层推开,娓娓道来,把读者吸引进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空间的艰巨行程之中。本书语言生动,趣味盎然,不只介绍知识,也启迪思维,再辅以构思巧妙的插图阐明文意,为毫无疑问的科普读物中的佳作。 本书的出版得到作者卞毓麟先生的大力支持,书出版前,卞先生又对全书进行了全新修订,尤其是补入了有关“嫦娥五号”和“天问一号”的有关知识,形成了此书的可谓定本。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