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全面地更新、修订,《免疫学》第六版正式出版。本书前半部分——基础免疫学较前几版做了全面的组织调整。所有章节均附有思考题,并在本书后附有详尽的解答。在临床免疫学部分,为了达到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思考题中还附有必要的临床检验数据或插图。本书引用了250幅高质量的照片,使临床免疫学的讲解更加直观;400幅讲解性图表,使复杂的免疫过程一目了然。结合网上教学(.fleshandbones.),本书是一本真正有价值的教学与学习工具。
公共卫生监督学是研究卫生监督制度的卫生监督实践,揭示卫生监督工作的一般规律的综合边缘学科。公共卫生监督学的理论基础是预防医学、卫生法学、监督学、社会学等学科。公共卫生监督督学的脱颖而出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顺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合乎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其研究对象的选定,是有其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的。
经全面地更新、修订,《免疫学》第六版正式出版。本书前半部分——基础免疫学较前几版做了全面的组织调整。所有章节均附有思考题,并在本书后附有详尽的解答。在临床免疫学部分,为了达到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思考题中还附有必要的临床检验数据或插图。本书引用了250幅高质量的照片,使临床免疫学的讲解更加直观;400幅讲解性图表,使复杂的免疫过程一目了然。结合网上教学(.fleshandbones.),本书是一本真正有价值的教学与学习工具。
本书为高等医学院校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据临床检验学科的发展和现代管理模式,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做了较为系统地论述。内容主要有:临床实验室建设、组织建制和人员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的质量管理、实验误差与质量控制、计算机在实验室中的应用、科学研究与论文撰写、临床实验室的认可和评审等,书后附医学检验正常参考值。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新颖,可供医学院校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参考书,以及各类医院临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者的参考书。
《生物医学导论》是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相关专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系列教材之一,旨在为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提供医学的重要基础——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生物医学导论》强调了从生物角度研究医学,或将生物学原理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去的概念,围绕医学的生物学基础展开。针对在医学院校中开设医学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医学相关课程的课时有限的格局,本教材在编撰上力求删繁就简,尽量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着重从医学入门课程的层面入手,介绍生命或生命现象的若干生物学基础,希冀对后续医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引导的作用。 全书共分8章,以基础与前沿兼顾的原则,简明地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细胞、遗传、生命的自我调节和适应、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与环境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本书系统地描述了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原理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详细论述了组织的光和热特性、组织蚀除的各种类型、光致破裂效应的基本概念以及使用的数学工具如Monte Carlo Kubelka-Munk理论和光动力学疗法、激光诱导组织间质热疗法等。同时本书总结了激光在现代医学中应用于眼科、牙科、妇科、泌尿科、神经外科、心血管成形术及学、皮肤病学、矫形学、耳鼻喉及肺科领域中的多种诊断与治疗方法,并在全书最后一章给出了激光安全的现代标准。 本书可供化学、物理、电子 技术和生物医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技术人员参考。
经全面地更新、修订,《免疫学》第六版正式出版。本书前半部分——基础免疫学较前几版做了全面的组织调整。所有章节均附有思考题,并在本书后附有详尽的解答。在临床免疫学部分,为了达到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思考题中还附有必要的临床检验数据或插图。本书引用了250幅高质量的照片,使临床免疫学的讲解更加直观;400幅讲解性图表,使复杂的免疫过程一目了然。结合网上教学(.fleshandbones.),本书是一本真正有价值的教学与学习工具。
由A.C.Guyton和J.E.Hall主编的《医学生理学》是国外经典的医学生理学教科书之一,从1956年的版开始,每5年修订出版一次。的0版内容涵盖了生理学的各个主要部分,全书分15篇84章,有850余幅插图。根据生理学教学的不同要求,作者把本书的内容分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以及需要了解的内容,仅需要了解的内容中又分三类:相关内容的复习;有关临床的内容;学生感兴趣,愿意深入了解的内容。在每章最后,附有参考资料供学生和教师进一步学习参考。 本书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采用了大量简明但具有概括和启发性的模式图、示意图,图文并茂,是医药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生理学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外语水平的生理学教材。
《生物医学导论》是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相关专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系列教材之一,旨在为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提供医学的重要基础——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生物医学导论》强调了从生物角度研究医学,或将生物学原理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去的概念,围绕医学的生物学基础展开。针对在医学院校中开设医学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医学相关课程的课时有限的格局,本教材在编撰上力求删繁就简,尽量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着重从医学入门课程的层面入手,介绍生命或生命现象的若干生物学基础,希冀对后续医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引导的作用。 全书共分8章,以基础与前沿兼顾的原则,简明地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细胞、遗传、生命的自我调节和适应、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与环境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由A.C.Guyton和J.E.Hall主编的《医学生理学》是国外经典的医学生理学教科书之一,从1956年的版开始,每5年修订出版一次。的0版内容涵盖了生理学的各个主要部分,全书分15篇84章,有850余幅插图。根据生理学教学的不同要求,作者把本书的内容分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以及需要了解的内容,仅需要了解的内容中又分三类:相关内容的复习;有关临床的内容;学生感兴趣,愿意深入了解的内容。在每章最后,附有参考资料供学生和教师进一步学习参考。 本书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采用了大量简明但具有概括和启发性的模式图、示意图,图文并茂,是医药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生理学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外语水平的生理学教材。
本书是根据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及其他高等医学院校协编教材的内容,由全国20所高等医学院校的教授执笔编写的。全书分为19章,每章由教学大纲要求、基本纲要、习题、参考答案等部分组成。全书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内容全面系统,重点突出,题量较大,对学生系统复习、重点掌握本科理论知识和应对考试,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适于医学研究生、本科生、成教学生及专科学生复习参考。
和版相比,第2版教材总字数减少33%,编排、模型选取等也有较大变化。教材内容涵盖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相关基础知识和制作动物模型基本技能,理论讲授和具体动物模型制作并重。刘恩岐主编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共16章、110节。1~4章为总论部分,5~16章为各论部分。在总论部分中增加了通识类课程:章节增加了动物模型与生物医学研究内容,扼要介绍了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基础知识及其研究进展,供学生了解生物医学研究与实验动物关系;基因修饰动物是目前人类疾病研究的核心动物模型,所以单独成章(第3章);动物实验结果临床转化近年来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热点,在第2版第4章中专门讨论动物实验结果推演以及如何准确服务于临床实践。各论部分按照人体系统分类,重点介绍了影响人类健康的85种重要疾病动物模型制作原理、制作方法、模型特点、模型
疼痛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对于同一种疾病来说,不同的病人可以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疼痛;即使是同一类型的疼痛,不同病人所表达的描述语可以各不相同,这不但受年龄的影响。而且还因文化素养的不同而各异。 《疼痛学》(第三版)内容极为丰富。全书共三个单元,18篇,81章,几乎包括了有关疼痛的基础理论、各专科主要疾病的疼痛特征和机制、疼痛的各种治疗原则等各个方面。该书的内容包含了有关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化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临理学、临床医学各专业、社会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心理学等诸领域。该书结构严谨,每章就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系统地论述,同时又是全书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成分。本书不仅是疼痛领域研究专业人员的不可多得的教材,也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和心理学专业
本书是由组织工程学著名专家组织国内知名学者编写的实验技术方面的专著,反映了该领域的新进展和新动向。全书共3篇18章,上篇为细胞培养,主要介绍其基本原理、技术、种子细胞的获取与鉴定及分子细胞学技术;中篇为生物材料,重点介绍了组织工程学中常用的生物材料及其合成与制备技术,并阐述了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相容性;下篇为组织构建,详细论述骨、软骨、肌肉、肌腱、神经、角膜、皮肤、血管和喉软骨等组织的构建技术,并对组织工程学在临床的初步应用进行了介绍。该书内容翔实,论述全面、系统,对生物组织工程学实验操作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适合生物医学、医用生物材料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医学研究生阅读参考。
本教材自1988年版及1997年第二版出版以来,为我国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段历史可予以佐证。如今二版教材已使用6年,尤其在此期间人类又跨越新的世纪,针对医学本科教育在21世纪的新要求,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的领导下,医学检验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和全体编者共同努力下,新一版的检验专业系列教材即将与广大师生见面。第三版教材的变动较大,首先是书名的变化。为突出检验专业特点,缩短与临床医学的距离,决定将原书名“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更名为“临床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检验”。另外根据医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总体变动,坚持“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不论是临床医学中的什么专业方向,前三年都要上同样的基础课程,后两年才突出专业特点。按此要求,在前四年已学过《医学微生物学》。为避
本书为《等离子体辐射的电磁散射》1975年版的 新版,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工业和热密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测量和仪器、集体汤姆孙散射与技术等内容。《BR》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等离子体散射的基本概念、描述与测量方法,以及在各行业的应用。本书正文共12章,第1章为概述,第2章介绍了等离子体散射功率谱的基本概念、散射功率谱与等离子体密度涨落之间的关系式,第3章推导了集体行为非磁化、准平衡态等离子体的通用散射谱表达式,第4章推导了等离子体的非集体性散射,第5章分析了等离子体的集体性散射谱的实验结果,第6章讨论了利用散射技术进行等离子体诊断存在的局限与问题,第7章介绍了光学仪器函数、光谱仪与光学校准,第8章结合一些具体应用讨论了如何利用汤姆孙散射技术,第9章讨论了工业等离子体、高能离子散射与聚变等离子体, 0章推
经全面地更新、修订,《免疫学》第六版正式出版。本书前半部分——基础免疫学较前几版做了全面的组织调整。所有章节均附有思考题,并在本书后附有详尽的解答。在临床免疫学部分,为了达到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思考题中还附有必要的临床检验数据或插图。本书引用了250幅高质量的照片,使临床免疫学的讲解更加直观;400幅讲解性图表,使复杂的免疫过程一目了然。结合网上教学(www.fleshandbones.com),本书是一本真正有价值的教学与学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