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赖、相互制药,以增强疗效的两味药组方治病。本书由老中医施金墨的亲传弟子吕景山编写,较详细地介绍 了施今墨临床常用对药370余对,包括对药的组成、单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病症、常用剂量及临证经验。组方简便,疗效确切,按其功效分类编排,是学习、应用中药和方剂颇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各级临床医师、基层卫生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参阅。tt tt
本书精选近代名医之秘、验方1400余首,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男性等临床各科,既有常见病、多发病,又有疑难重症。所选方剂均为祖传秘方或名医验方,疗效确实可靠,针对性强,有较高的实用性。其编写以临床分科为纲,以病症统方,每方按药物组成、制剂用法、适应病证、病案举隅、资料来源、评按分条缕析。广而不杂、井然有序。 本书既可作广大医药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作广大家庭自诊自疗及保健的参考书。
本书收录了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管领域发生的典型案例,分为药品(33例)、食品(54例)、医疗器械(31例)及化妆品(23例)等4类。每个案例分3部分: 案情简介 、 处罚依据 案例评析 。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剖析,用以指导基层监管人员的日常工作。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林外史》是一本从社会、文化、人文思想等角度探讨中医药学发展脉络的专著。 从古到今,社会上不断出现一波又一波时髦的用药风潮,就像演戏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出出戏的导演并不是医生,而是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和思潮。坦率地说,历代本草书记载的共物功效,并不全来自医生的经验。三教九流,都曾或多或少地对药物的使用产生影响。同样的药物,医学用来治病,道家用于长生,染家用来染色,江湖术士用来变把戏…… 古代文人学士,也不时借助药名玩弄些文字游戏,各种药名诗应运而生。乡曲之间,还流传着药物剧,于是一个个草木虫鱼之类的药物,被塑造成不同性格的人物,演绎着一部《草木春秋》。还有诸多小说中出现的蒙汗闷香、仙草灵芝,就如同武术中的点穴、气功一样,神神秘秘,似真似幻。
《毒性中药的配伍与应用》内容包括:解表毒性中药、清热毒性中药、泻下毒性中药、安神毒性中药、收涩毒性中药、抗癌毒性中药、外用毒性中药等共17章。
通过本草文献考证,首次提出石斛、黄草、枫斗等名称的历来;全面介绍了石斛的传统产地、入药品种、采收、加工、炮制、服用方法及临床应用;介绍了石斛濒危的现状、原因、对策及我国石斛属植物的分布情况;全面综述了石斛生药学、种植、化学和药理方面的现代研究;展示了作者对于石斛种植、铁皮石斛变异体、化学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主编是从事石斛种植20余年及承担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石斛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该书是迄今关于石斛内容详实的专著,对于临床、教学、科研的专业人员和养生保健的民众,都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收载了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91种原生种石斛及变种(现有资料均认为我国只有76种),同时收集了近年引进作为观赏的200多个新种(包括变种、白化种和杂交种),使石斛的品种达到了400种,又是迄今收录石斛品
五运六气学说是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脏腑功能的影响,并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一门学说。它将中医学“天人相应”思想由理论拉进临床实践,是“整体观”的生动体现。五运六气对人体的影响贯穿于生命活动生、长、壮、老、已的各个环节,其中出生时的五运与六气对人体体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书系统介绍了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及其对体质形成的影响。重点论述五运六气影响下,六十甲子年体质特点及其选方用药指导,对五运六气学说的临床应用做了初步的探索。在《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六十甲子年,即六甲年、六乙年、六丙年、六丁年、六戊年、六己年、六庚年、六辛年、六壬年、六癸年出生人群的五运体质推演、六气体质推演和运气相合体质推演,并在综合分析体质状态的基础上,阐释临证治疗原则及具体选
本书设医理药理篇、辨证论治篇、鉴方别药篇和辨体用药篇。“辨证论治篇”为本书重点,主要介绍了一百余种常见疾病的疗法和一千余种临床常用的。书中所列的病证均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多为治疗有较好疗效者;书中所选的均为市场有售、治疗有验者。为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的自身特点,书中使用中医病证名,对西医病名则予以适当联系。
本书是世界上高水平的经典教科书。本书不仅是美国等国家药学院临床药学教育的共用教科书,也是许多临床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本书为《临床药物治疗学》第8版之《妇产科疾病》篇,具体内容包括避孕、产科药物治疗、畸形形成和母乳中的药物等。该书还同时采用了大量临床病例,列举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及治疗效果评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了如何进行正确的临床思维,对培养临床医学生、药学生、临床药剂师及其他临床工作者获得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另外,本书后还附有英中文药物名对照表,使得医学专业学生及医务工作者查询更为方便。
享有盛誉的经典著作“牛津医学手册系列”之一的本书涵盖了大量与临床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实用技能等重要主题和内容,是一本兼具科学性、性和实用性的临床药学参考书。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胡欣教授带领老中青三代临床药学工作者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精心翻译而成。全书语言简练,结构清晰,通俗易读。书末还附有常用、必需的参考数据等附录和详细的索引,方便检索。 本书适用于药师、医师、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等医药相关工作者。
“国医圣手”是对传统医学领域医疗水平、技艺者的尊称。《国医圣手经验良方赏析丛书》收入的施今墨、孔伯华、蒲辅周、岳美中等诸多中医临床大家,就是现代国医圣手的杰出代表。《国医圣手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国医圣手蒲辅周经验良方赏析》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汇集了国医圣手蒲辅周先生52种常用的经验良方,由中医科学院等多单位高年资的学者专家列出功用、适应证,还从解读和赏析的角度精选了蒲辅周先生的部分临证心得并做出阐发和提示,力求能够体现其临床用方特点及辨证思路。《国医圣手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国医圣手蒲辅周经验良方赏析》对中医资料整理、研究和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供中医师、中医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研究、选用。
药品是临床治疗疾病的有力武器,随着医药工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每年不断有新的药品推出上市。药品并非越新越好,越贵越好,也不是所有新药都能替代老的品种。 本书是在第2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对第2版的71个品种进行了更新和补充。全书共收集了112个药物,每章节开头列有“提要”便于读者了解该章节的主要内容;个药物末尾列出参考文献,使于读者查阅;对于收载药物的治疗新用途力求介绍较新的资料,当然对于老药增加新的适应证,还应经过严格的对照研究,本书收载了新用途仅供临床研究的参考,而不作为临床用药的依据。 本书文笔流畅易懂,是一本适合临床医师和药师以及医药院校学生阅读参考的好书。
《名中医验方选集》收集了从1995年以来由金华市卫生局评定的34位名中医专家经无数次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验方148首。《名中医验方选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