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针是以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针灸 焠刺 (火针)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而改进的一种针刺方法,对经络学说的探讨、针麻原理的研究、针刺手法的改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扩大针灸的治疗病种都有一定的价值,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深受患者的欢迎。 为了临床、教学及科研的需要,《电热针临床应用指南(汉英对照)》作者将多年的临床、教学、科研经验总结出来,编著成《电热针临床应用指南(汉英对照)》,以便电热针疗法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2016》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具体组织编写的资料性工具书。全书分为 专论 校院长论坛 学术进展 记事 索引 等几个部分,全面反映了2015年度全国中医药发展的学术动态、业界大事及新理论、临床研究成果,是中医药专业学习者、从业者重要的参考书。附光盘一张,包含 2015年新订中医药规范、原则、标准 2015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 2015年中医药科研获奖项目 等内容。
对学术进展的选条,密切追踪各学科重大项目的连续性报道。如基础性研究条目突出反映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各项实验研究,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各科栏目,重点反映中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疾病的治疗特色和用药经验。本卷《年鉴》引用公开发表中医药期刊杂志,含国家 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资助项目的论文6300篇.
本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民族文献整理的实用性工具类图书之一。全书共收录了有关现代各少数民族医药图书,并已公开出版者180部,近30多年来有关少数民族期刊文献1118篇。本书内容特色之处是:①首次公布4年来文献研究、整理分析的结果,确认当前全国少数民族使用药物总数为7736种,其中植物药7022种,动物药 551种,矿物药163种。涉及使用的有53个少数民族(附录一);②能快速有效地进行相关民族、药用品种和效用三者间的比较;③全面介绍了各少数民族所用矿物药的种类,并与汉族所用相类似者做了比较(附录三);④全面介绍了各少数民族所需进口药物(药材)的种类和在有关民族中使用概况(附录四);⑤增加了大量少数民族医常用名词术语注释(正文内)和增补了17个少数民族医常用术语简释约1600余条(附录五);⑥千余篇现代文献的引
本书是《中药大辞典》第二版的缩印本。《中药大辞典》第二版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修订,特别是增加了药物条目,调整了部分药物品种来源,增补了近30年来有关栽培(饲养)技术、药材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现代临床研究等方面的中药研究成果,反映了当代中药学的研究水平。全书分上、下两册,收载药物6008味,每一味药物下设异名、基原、原植(动、矿)物、栽培(饲养)、采收加工(或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药性、功用主治、用法用量、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等内容。
本书是《中药大辞典》第二版的缩印本。《中药大辞典》第二版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修订,特别是增加了药物条目,调整了部分药物品种来源,增补了近30年来有关栽培(饲养)技术、药材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现代临床研究等方面的中药研究成果,反映了当代中药学的研究水平。全书分上、下两册,收载药物6008味,每一味药物下设异名、基原、原植(动、矿)物、栽培(饲养)、采收加工(或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药性、功用主治、用法用量、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等内容。
《2012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具体组织编写的资料性工具书。全书分为“专论”“校院长论坛”“学术进展”“记事”“索引”等几个部分,全面反映了2011年度全国中医药发展的学术动态、业界大事及*理论、临床研究成果,是中医药专业学习者、从业者重要的参考书。
为推动卫生标准的实施,满足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业务管理、执法监督的实际需求,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中心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标准汇编》,并按专业分卷,本次包括6卷9册。
《英汉医学大词典》是我国医药领域有影响力的辞典《英汉医学辞典》(陈维益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的编撰团队历经十余年编撰而成的医学辞书巨著,是一部权威、标准、精确、全面、易查的*版医学双语词典。 本词典收载词目约20万条,涵盖医学基础及临床各科,收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医学新词,重点增补国外*出版的Dorland、Stedman两种大型医学词典中出现的新词和词组,收词全面,涵盖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各科,许多在其他版本的词典上难以查询的词条均可在本书中查得;译名标准、规范,释义准确,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词汇框架;编撰时在推进译名规范化的同时,对译名进行了仔细的甄别与校正;编排时以一级词条编排,更利于检索。 本词典是医药研究机构、高校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书,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
《中国中医药年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综合反映中国中医药工作各方面情况、进展、成就的史料性工具书。《中国中医花年鉴》前峰《中国药年鉴》,1989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年鉴》,自1983年起已连续出版26卷。2002年《中国中医药年鉴》分为行政和学术两卷出版。本卷《中国中医药年鉴》,收编内容截至2009年底。为增加《年鉴》实用性,本卷收藏了2010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的相关内容。
本书是由白血病治疗专家陆道培院士主编,全书共分五篇二十八章,详细介绍了白血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的基础与临床;重点介绍了白血病的分类、化学治疗、骨髓移植。本书权威、实用性强,可供血液临床医生、研究生,以及检验科的相关医生使用。
《临床检验装备大全(第1卷):标准与法规》系《临床检验装备大全》之第1卷,《临床检验装备大全(第1卷):标准与法规》共分4章。*章为体外诊断产品管理情况概述;第二章介绍了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对体外诊断产业的监管体系概况;第三章介绍了上述国家和地区体外诊断产品的相关法规;第四章介绍了体外诊断产品标准体系概况,重点对中国相关标准化管理机构及其标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欧盟标准化组织、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进行了概述。 《临床检验装备大全(第1卷):标准与法规》编写理念新颖,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可供IVD产业研发、市场和管理人员,医学实验室技术和管理人员,医疗机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国家IVD产业领导和监管人员参考。
《中国药学主题词表》作为药学工作者信息交流的工具书,是我国部涵盖药学及其相关学科主题词的主题词表,填补了多年来国内药学词表领域的空白。它的诞生,标志着药学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工作已跨入了标准化、电子化时代,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有利于推动国内外药学信息的交流。它覆盖面广,对医药科学知识的传播,新学科的开拓,新理论的建立,国内外科技的交流,学科和行业之间的沟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科技图书文献的自动化标引和智能化检索,科技情报的传递等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本书由魏金明主编。
张爱萍等编著的《无菌药品》是《药品GMP指南》丛书之一,为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提供全面、深入、实用的科学参考。 《无菌药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编写,紧扣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参考美国、日本、欧盟、世界卫生组织等的相关文件。介绍无菌药品的GMP相关知识,包括背景介绍、法规要求、技术要求、实施指导、实例分析、要点备忘等板块,具体内容包括质量风险管理、生产管理、人员、清洗和准备、药液的配制、灌装、冻干、轧盖、灭菌方法、药品的终处理、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清洁和消毒、环境监控、无菌检查、吹灌封技术、隔离技术及实施案例等。 《无菌药品》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药品生产企业做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可供药品生产企
《临床检验装备大全:即时即地检验(第4卷)》系《临床检验装备大全》之第4卷《即时即地检验》,共3篇24章,包括总论、POCT的临床应用、POCCT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临床检验装备大全:即时即地检验(第4卷)》内容涵盖了POCT的发展史、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理与质量控制;详细阐述了POCT在系统疾病的临床检验、食品安全、检验检疫、药物滥用等领域的应用,从具体的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检测原理、厂家产品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 《临床检验装备大全:即时即地检验(第4卷)》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可为即时即地检测领域相关的医学临床检验专家、实验室诊断专家、高校科研院所人员、企业研发与管理人员等提供具有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参考。
本词典收录、编译词条约85000条,囊括了医学基础、临床和药学各学科的常见日语外来语词汇。保留了《医用日语外来语词典》(邹元植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和《日英汉对照医用日语外来语词汇》(李恩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中的大部分词条,加以重新进行中文译注;增加了源于《日中英医学新略语词典》(池谷田鹤子、康熙雄主编,财团法人日中医学协会内部发行,2000年)和近90种近年出版的日文医药学相关书籍中所见的约24000条新词条,编入了对医药科技工作者、专利事务工作者和医药院校日语专业学生非常有用的20个附录。本词典收词广泛、附录丰富、专业性和实用性强,填补了近20年来医药学日语外来语工具书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