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中药学方面的大型工具书。版《中药大辞典》出版后,蜚声海内外,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医药及相关领域工作人员重要的参考书目之一,曾被数百种图书及学术论文所引用,并被翻译成香港繁体字版、台湾繁体字版、日文版、韩文版在海外发行。被誉为当代中医药学术经典之作,1978年被评为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95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辞书类一等奖。《中药大辞典》第二版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全共收载中药6008种,按照正名、异名、来源、原植(动、矿)物、栽培(养殖)、采收加工、药材、成分、药理、炮制、药性、功用主治、宜忌、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参考文献各项,逐一进行介绍。与版相比,删减了一些不常用、名实不符的药物,新增了新开发的药物;删去了报道失误和重复的内容,新增了自1979年以来在化学成分研究
电热针是以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针灸 焠刺 (火针)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而改进的一种针刺方法,对经络学说的探讨、针麻原理的研究、针刺手法的改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扩大针灸的治疗病种都有一定的价值,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深受患者的欢迎。 为了临床、教学及科研的需要,《电热针临床应用指南(汉英对照)》作者将多年的临床、教学、科研经验总结出来,编著成《电热针临床应用指南(汉英对照)》,以便电热针疗法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2016》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具体组织编写的资料性工具书。全书分为 专论 校院长论坛 学术进展 记事 索引 等几个部分,全面反映了2015年度全国中医药发展的学术动态、业界大事及新理论、临床研究成果,是中医药专业学习者、从业者重要的参考书。附光盘一张,包含 2015年新订中医药规范、原则、标准 2015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 2015年中医药科研获奖项目 等内容。
对学术进展的选条,密切追踪各学科重大项目的连续性报道。如基础性研究条目突出反映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各项实验研究,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各科栏目,重点反映中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疾病的治疗特色和用药经验。本卷《年鉴》引用公开发表中医药期刊杂志,含国家 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资助项目的论文6300篇.
本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民族文献整理的实用性工具类图书之一。全书共收录了有关现代各少数民族医药图书,并已公开出版者180部,近30多年来有关少数民族期刊文献1118篇。本书内容特色之处是:①首次公布4年来文献研究、整理分析的结果,确认当前全国少数民族使用药物总数为7736种,其中植物药7022种,动物药 551种,矿物药163种。涉及使用的有53个少数民族(附录一);②能快速有效地进行相关民族、药用品种和效用三者间的比较;③全面介绍了各少数民族所用矿物药的种类,并与汉族所用相类似者做了比较(附录三);④全面介绍了各少数民族所需进口药物(药材)的种类和在有关民族中使用概况(附录四);⑤增加了大量少数民族医常用名词术语注释(正文内)和增补了17个少数民族医常用术语简释约1600余条(附录五);⑥千余篇现代文献的引
本书是《中药大辞典》第二版的缩印本。《中药大辞典》第二版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修订,特别是增加了药物条目,调整了部分药物品种来源,增补了近30年来有关栽培(饲养)技术、药材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现代临床研究等方面的中药研究成果,反映了当代中药学的研究水平。全书分上、下两册,收载药物6008味,每一味药物下设异名、基原、原植(动、矿)物、栽培(饲养)、采收加工(或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药性、功用主治、用法用量、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等内容。
本书是《中药大辞典》第二版的缩印本。《中药大辞典》第二版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修订,特别是增加了药物条目,调整了部分药物品种来源,增补了近30年来有关栽培(饲养)技术、药材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现代临床研究等方面的中药研究成果,反映了当代中药学的研究水平。全书分上、下两册,收载药物6008味,每一味药物下设异名、基原、原植(动、矿)物、栽培(饲养)、采收加工(或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药性、功用主治、用法用量、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等内容。
《2012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具体组织编写的资料性工具书。全书分为“专论”“校院长论坛”“学术进展”“记事”“索引”等几个部分,全面反映了2011年度全国中医药发展的学术动态、业界大事及*理论、临床研究成果,是中医药专业学习者、从业者重要的参考书。
为推动卫生标准的实施,满足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业务管理、执法监督的实际需求,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中心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标准汇编》,并按专业分卷,本次包括6卷9册。
本辞典是由近百名著名医学专家用10年之久的时间编写而成,收词近10万条,内容涉及63门学科,是一部收词全面、释义准确、内容详尽,容纳医学百科信息的大型工具书。它不同于一般医学工具书的是,不但载入大量近年来涌现的新词,而且收载了一定数量的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科技常用词。所搜集的术语涉及临床各专业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各基础科学共63个学科。其词汇的涵盖面很广,包括医疗科学研究、先进诊断技术和卫生保健各项发明。 本辞典提供了外文拼写、汉语译名(包括港台医学用词)、注释、缩写及符号,以及中英文同义词等多种信息。它是医药院校师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医药科研人员,以及翻译工作者的工具书。
《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初的本意是要进行患者教育,履行希波格拉底誓言,一切从患者出发,通过教育让患者作出接受治疗的决定。20世纪以来医疗知情同意书的内容逐渐走向法律文本,较多的篇幅用于风险交代,而忽视了增强患者对疾病认识的教育。 在分析了当前的医疗环境,研究了美国、德国等国部分学科的知情同意书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务会通过了动员全院的骨干医务人员,对以往的医疗知情同意书进行全面修订的决定。整个修订工作历时近三年,其间进行了多次补充和完善,终形成了这本《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 本书的主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重疾病知识教育,特别是对疾病的危害、治疗的获益和治疗方式选择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讲述可能出现的风险及规避风险的措施等,以增强医患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所
卫生标准是保障健康的基准,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的产物。卫生标准与卫生政策、卫生法规共同构成卫生行政管理和卫生行政执法的基础,是各类卫生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执业,规范自身行为的重要技术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已发布实施了1800余项卫生标准。为推动卫生标准全面、正确实施,满足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业务管理、执法监督的需要,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将于每年上半年出版卫生标准汇编,汇集上一年度颁布的卫生标准。为方便读者查询,汇编的标准将分为下列20个专业: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防护、学校卫生、化妆品、消毒卫生、职业病诊断、放射性疾病诊断、传染病、临床检验、血液、医疗服务、医疗机构管理、医院感染控制、卫生信息、病媒生物控制、寄生虫病、地方病、食品添加剂。 本汇编收录了2007年颁
《英汉医学大词典》是我国医药领域有影响力的辞典《英汉医学辞典》(陈维益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的编撰团队历经十余年编撰而成的医学辞书巨著,是一部权威、标准、精确、全面、易查的*版医学双语词典。 本词典收载词目约20万条,涵盖医学基础及临床各科,收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医学新词,重点增补国外*出版的Dorland、Stedman两种大型医学词典中出现的新词和词组,收词全面,涵盖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各科,许多在其他版本的词典上难以查询的词条均可在本书中查得;译名标准、规范,释义准确,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词汇框架;编撰时在推进译名规范化的同时,对译名进行了仔细的甄别与校正;编排时以一级词条编排,更利于检索。 本词典是医药研究机构、高校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书,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
《中国中医药年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综合反映中国中医药工作各方面情况、进展、成就的史料性工具书。《中国中医花年鉴》前峰《中国药年鉴》,1989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年鉴》,自1983年起已连续出版26卷。2002年《中国中医药年鉴》分为行政和学术两卷出版。本卷《中国中医药年鉴》,收编内容截至2009年底。为增加《年鉴》实用性,本卷收藏了2010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的相关内容。
本书广泛收集和精心编写了大量的新词条,既有医疗技术发展中出现的新词汇,也有在国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产生并在医疗领域中经常涉及的新词汇。这本书的多数编撰者工作在临床一线,为确保准确,在编撰过程中,他们不辞辛劳,结合实践,反复校正,并邀请国内有关专家进行审核。
本书是由白血病治疗专家陆道培院士主编,全书共分五篇二十八章,详细介绍了白血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的基础与临床;重点介绍了白血病的分类、化学治疗、骨髓移植。本书权威、实用性强,可供血液临床医生、研究生,以及检验科的相关医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