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是临床工程师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于2016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征集医疗设备维修案例,以促进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在医疗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交流与分享。为了更好地传承经验智慧,本书吸纳了5年来所有的优秀维修案例,并按类别分为超声类、放射类、呼吸类、监护和输注类、手术麻醉类、消毒类、检验类、血透类、医用内镜类、牙科专用类及其他等设备,分别进行了介绍与案例展示,以期为医工同仁们提供参考,提供维修故障解决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医工同仁们技术提升。
《制药设备与工艺验证》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验证概述、设备/设施/系统确认与验证、计算机化系统验证与数据可靠性、QC实验室确认与验证、工艺程序验证、制药工艺验证和制药工艺验证支持活动。该书基于药品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确认与验证活动,从验证对象的特性阐述入手,由浅入深,涉及制药行业中原料药、固体制剂、无菌制剂、生物制剂和中药生产的工艺设备、公用设施、辅助设备、计算机化系统的验证工作;同时涵盖了风险管理、实验室系统、数据可靠性、清洁验证及工艺验证等国内制药行业重点关注的主题。在各类不同对象的确认与验证活动讲解中,融入了ICH Q9质量风险管理的理念,体现了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经过风险评估确定的风险管理理念。《制药设备与工艺验证》可作为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制剂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
本次修订将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要求,对现有的教材品种和内容规划进行补充和调整。同时将同步启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在建设网络增值服务的基础上,在纸质教材中全面引入二维码,加入优质的数字资源,实现我社教材与其他竞争社产品的差异化发展,以更先进的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医疗设备使用安全风险管理》根据广大医院医技人员和临床医学工程人员的需求,结合国内外的*进展,由资深临床医学工程人员总结多年经验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风险的因素、医疗设备使用安全风险分析、医疗设备使用安全风险分析实例、医疗设备使用安全风险评估、医疗设备使用安全风险控制、医疗设备使用安全风险管理与作业指导、医疗设备使用安全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等。 《医疗设备使用安全风险管理》可为各级医院医疗设备临床使用人员和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开展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帮助,以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由迪恩R.赫斯《机械通气精要(第3版)(精)》由集临床实践、科学研究、教学和写作于一身的专业人士写就,其观点来自于超过75年的实践经验,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关于临床机械通气的专业书籍。不同于其他同类主题参考书,本书根据对机械通气实施者如呼吸治疗师和危重症医师等的专业要求而编写,针对性地提供了机械通气的相关知识和临床思路,并且涵盖了常见疾病的机械通专原则。
本次修订将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要求,对现有的教材品种和内容规划进行补充和调整。同时将同步启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在建设网络增值服务的基础上,在纸质教材中全面引入二维码,加入优质的数字资源,实现我社教材与其他竞争社产品的差异化发展,以更先进的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该套教材共18种,其中修订l2种(更名3种:卫生检疫字、临床检验字基础、实验室全与管理),新增6种(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卫生检验检疫实验教程:卫生理化检验分册/卫生微生物检验分册、化妆品检验与安全性评价、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全套教材于2015年春季出版。
本书主要介绍了ECMO 概况,ECMO 设备组成,ECMO 原理与生理基础,ECMO 模式,ECMO 治疗指征、适应证和禁忌证,ECMO安全上机,体外心肺复苏技术,重症超声基础,ECMO 超声评估,超声指导ECMO 容量评估,ECMO 期间药物应用,ECMO 的监测和护理,ECMO 安全转运,ECMO 患者相关并发症防控,ECMO常见机械故障及处理,ECMO 安全撤机等内容,末尾附有ECMO 典型病例解析和ECMO 上机、撤机操作视频。 本书的编写融入了大量临床经验,应用性强,可作为重症医学ECMO 医生、护士培训用书,也希望能够为开展ECMO 技术的重症医学同道提供帮助。
本书从监管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等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详细地介绍了医疗器械行业的现状、发展和医疗器械的立法管理;阐述了医疗器械产品管理,包括医疗器械的标准管理、注册管理和信息管理;书中还重点介绍了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的内容以及检测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专科、高职高专医疗器械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教学、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工作参考书。
本书分5篇28章,由国内50余位年富力强、工作在临床线的中青年介人专家共同完成撰写工作。分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基本概念、相关临床概念、植入技术、随访及程控、新兴起搏技术5篇。对心脏电刺激、除颤的细胞电生理学、感知和检测、电极导线工程学、植入式传感器、电池系统等基本知识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方便了解起搏器临床应用的不同选择策略。在临床方面,着重介绍植入技术、临床试验结果、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和无导线心脏起搏的*临床运用、器械植入并发症处理等。而对生物起搏器,也从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角度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进展。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张澍、华伟两位教授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审阅部分章节,提出宝贵意见;胡大一教授欣然为本书作序,让我们备受鼓舞,在此谨致深切的谢意。 由于编者们大多承担繁
本书由多年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的专家编写,全书共20章,主要介绍了手术器械的种类、用途、回收、清洗、消毒、保养、包装、灭菌、储存、使用及器械追溯管理系统的应用等,分各专科手术器械仪器的使用维护及保养,手术器械包的配置,手术器械的配套使用、摆放及布局等内容。本书供收集手术器械图622幅,图片清晰,文字详细,图文并茂,直观易懂,便于外科医师和手术室护士辨认、正确使用及管理手术器械,是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读物,也可作为医学生、外科医师及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喻洪流、石萍著的《康复器械技术及路线图规划 》对康复器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做了较清晰的界定, 对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市康复器械 技术路线图规划为主线,对康复器械 技术与产业的重点发展子领域、重点目标产品方向、 关键技术体系、技术路线图以及产业发 展的对策与政策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与论述。本 书是国内康复器械领域本技术 路线图研究专著,可以作为康复器械行业的企业管理 者、工程技术人员、相关政府管理部门 工作人员、高校相关领域的师生参考阅读。
本书共分10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生命监护仪使用与维护;第3章至第8章介绍各系统常用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9章介绍常用急救输液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第10章介绍其他常用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每种仪器设备自成一节,分别介绍仪器设备原理、临床使用适应证和禁忌证、仪器设备的基本结构及性能、使用操作规范、常见故障及处理、清洁消毒与日常维护。《常用急救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编写以文字为主,插图为辅,图文并茂,突出使用,适用于从事重症医学、急诊、呼吸、麻醉、心血管与各科危重病救治的医护工作者,也可供专科、大专、本科、研究生、进修生作为重症医学选修课的教材和参考读物。
《成品输液的安全配置与合理使用》共分16章,围绕PIVAS常用的成品输液263种,根据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每种药物的基本信息如结构式、药理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对药物制剂的成分、给药剂量、给药方式、溶媒等进行了详细描述;鉴于目前药品说明书的信息缺陷,针对配液说明、滴速、成品输液的稳定性和配伍禁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重点介绍。本书编写人员为长期从事PIVAS审方和配液的药师、临床药师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得到了多年从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专业资深药师的悉心指导,旨在为各医疗机构PIVAS成品输液的安全配置提供指导,也为临床医生正确开具医嘱和病区护士安全输液提供有益帮助。本书为PIVAS成品输液安全配置与合理使用的参考
丁勇主编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体系、医疗器械监管机构体系、医疗器械产品管理、医疗器械生产管理、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医疗器械进口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再评价。本教材主要供全国高职高专医疗器械类各专业(医疗器械营销、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医用治疗设备应用技术、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与维护等专业)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也可供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张卓莉主编的《风湿性疾病的肌肉骨骼超声--标准化操作及应用》介绍的重点内容是:肌肉骨骼超声的标准化操作规范及其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书中对全身各重要关节进行超声检查时的标准体位、探头位置、正常与异常超声改变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配合了大量清晰的图片。另外,针对肌肉骨骼超声在多种常见风湿病中的应用以及引导关节腔穿刺等方面也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本书是国内*本关于风湿性疾病肌肉骨骼超声检查的教材,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恳请同行们给予建议,共同促进肌肉骨骼超声技术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完善和发展。
本书是关于医疗器械注册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用书,内容循序渐进,对医疗器械注册前到注册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适用性。本书适用于医疗器械注册、生产、经营许可、日常监管及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人员的阅读使用。
本书系统介绍磁共振成像是继CT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影像学新技术。周康荣教授主编的《体部磁共振成像》是中国部详尽介绍此项技术的而专著。本次再版,组织了医学影像学领域权威专家,把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整合进来,实用性强,帮助广大读者学习和使用。本册为其中的胸部分册,共分5篇,依次为:胸部MRI成像技术及进展,肺部,胸膜、胸壁及膈肌病变,纵隔病变,心脏大血管。该书图例丰富,讲解详细得当,实用性强,可提高医生临床诊断水平,适合广大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学习和使用。
《血液净化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介绍了血液净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和常见血液净化设备的基本结构与技术指标,血液净化设备的质量管理,并对血液净化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几种常用血液净化设备质量控制检测仪以及质量控制检测操作方法和步骤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血液净化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适用于医院医学工程人员、血液净化中心技术人员等对血液净化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的检测,也可用于医疗卫生装备相关专业的教学和参考。
黄祥国、李燕主编的这本《医学影像设备学》共 分十一章。章绪论,简要介绍了医学影像设备的 发展历程和分类;第二章至第七章,对各类X线机、 CR、DR、DSA、CT等X线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电路分析、使用与维护等作了重点阐述;第八章至第 十章分别介绍了磁共振、超声和核医学成像设备;第 十一章对PACS作了简要介绍;为满足不同学历层次读 者的学习要求,书后还附有相关知识拓展和部分X线 机电路图。全书在内容上力求把握主题,选材适当, 同时注重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使读者具 有较为系统和扎实的医学影像设备知识结构,具有较 强的设备操作和使用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从 事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SPECT与γ照相机的质量控制和SPECT与γ照相机的参考规程。部分着重介绍了有关质量的一些相关概念、核医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放射性药物和SPECT与γ照相机的质量控制以及显像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些重要环节等。第二部分详尽地介绍了当前临床常用的放射性核素SPECT和γ照相机显像的内容,同时也介绍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其他规程、书籍未能过多涉及的目前已在临床应用成熟的相关内容,如双血标本法测定GFR。该规程内容简洁、实用,结构独特,非常适于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参考使用,尤其中小医院的核医学医师和技师,同时也是核医学专业研究生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书籍。
《仪器分析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配套教材》保持一定的系统性和独立性,题型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业技能考试等题型一致,并根据近年来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仪器分析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自学考试等的要求和难度,采用目前通用的标准化试题方式进行命题,以满足学生复习、自学及参加考试的需要。在内容的组织、题型的设计、难度的把握上,力求能充分反映仪器分析考核的特点和要求,体现学习和考核并重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