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是一个离公众十分遥远却实际息息相关的群体。他们不直接治疗特定疾病、不关注单一器官部位,但从一个婴儿的呱呱坠地,到生命的尽头,麻醉医生参与了人生全程的守护。本书揭开麻醉医生的神秘面纱,让大家了解这个职业在做什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本书也提供认识医学和疾病的全新视角: 战胜疼痛是科学赋予的人权 一台平稳的手术背后其实暗流汹涌 守护年轻的生命是责任,护送临终的生命也是责任 通过本书传递全新角度的健康认知,提供少见的医学场景。
本书第二版2012年5月在我社出版,历经六年的出版周期,一直销量良好,累积印数36000册,已回款近25000余册。本次再版计划的原因是作者提出要新增内容,同时考虑到第2版的周期已有6年,很多词汇内容可以进行增补。目前编者们已着手修订。
本书精心挑选了上百个引人入胜的医疗案例,以故事化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患者在孤独、疾病和死亡面前的心灵挣扎。在患者的人生至暗时刻,医生们如何运用叙事的方式,深入挖掘患者的故事,洞察他们的身心痛苦,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将人文关怀融入医疗服务,以共情之心理解患者,从而制定出个性化、全面、暖心的治疗计划。作者不仅对每个案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对生命、疾病和医疗实践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叙事医学在抚慰患者、疗愈心灵、提升生命质量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且强大的魅力。
本书在介绍灵芝崇拜和灵芝文化、中医药对灵芝的论述以及灵芝现代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引用大量文献资料,科学地介绍灵芝防治疾病的临床研究及其药理基础,以便读者了解有关灵芝的科学知识,合理应用灵芝防病治病。集科普和专业于一体的写作风格,使得它成为灵芝业者和广大读者乐见的灵芝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案头参考书。最新第4版选择了一些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较好、有对照组的研究报告,补充到第4~12章中,包括灵芝防治支气管哮喘、高脂血症、稳定型心绞痛、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肿瘤、带状疱疹、结节性血管炎、艾滋病等的临床研究报告。同时,第13章增补了灵芝对亚健康和中老年人群保健的人体试验报告,如灵芝增强成年健康志愿者的免疫功能以及抗氧化应激的人体功能试验报告。新编写的第15章 正确选择和服用灵芝产品小常识 ,以回答
"北医三院重症医学科专家、生命守护者薄世宁医生重磅新作,一部生命关怀之书。 20多年ICU一线亲历,19个生死徘徊的真实故事。被丈夫放弃的妻子、唤醒孩子的母亲、想要回家的老人……他们经历病痛,却未曾放弃好好活着。这些故事中有面对疾病的逃避与抗争,有亲人的不舍和愧疚,还有危难时人性的幽暗与光辉。 作者以医学科普和人文叙事双重视角,还原ICU真实紧急的救治过程,科普危重症医学常识,探讨当我们面临疾病冲击时,如何做好生死攸关的关键决策:省钱还是保命、放弃还是坚守、如何做zui优决策、如何建立医患信任等。这本书不仅是一位医生的人文思考和人生体悟,更是让大家重新认识事关生死的困境与危机,并从中寻求更好的应对方式。"
本书全面介绍了健康、影响健康的因素、现代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技巧。 本书共分三大的部分。*部分即*篇:健康、群体健康及影响因素,包括1~6章,第 章 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第二章 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第四章 行为与健康,第五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第六章 卫生服务与健康;第二部分即第二篇,包括7~11章,第七章 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与步骤,第八章 医院健康教育,第九章 社区健康教育,第十章 家庭健康教育,第十一章 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第三部分即第三篇,包括12~16章,第十二章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策略与社区卫生服务,第十三章 社区预防服务与临床预防服务,第十四章 传染病预防控制,第十五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 大学生是家庭的骄傲、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大
在本书中,吴国盛教授先是梳理当代中国人的科学观念,然后阐述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科学,并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又从两个方面讨论现代科学的产生:第一、宗教直接助力现代科学产生;第二、数理实验科学塑造了现代科学的标准。此外,吴国盛教授还讨论另一科学传统——博物学(自然志),并由此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坦言虽然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没有科学,但是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有科学,并由思考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
本书所访谈的25位世界*生命科学研究者,包括先后获得2011年和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拉尔夫 斯坦曼、詹姆斯 艾利森和本庶佑,都是癌症免疫疗法领域的先驱。科研创新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宽敞笔直。在求知的过程中,他们同样苦恼不堪,但也在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困难,日以继夜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直到醍醐灌顶的那一刻。这是一本生命之书,也是人生之书。
《科学究竟是什么?》是英国著名学者A.F.查尔默斯论述当代科学哲学的代表作。提起查尔默斯,相信许多读者对他的名字并不陌生。1982年,他这部著作第一版的中文版首次在我国出版,是当时国内最早全面而系统地介绍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各流派的重要著作,它对科学哲学在学术复兴后的中国的传播、对我国科学哲学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术研究的开展,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有不少人正是读着《科学究竟是什么(第3版)》走人科学哲学的殿堂的。《科学究竟是什么?》是国际上较流行的一部优秀的科学哲学教科书。作者在书中介绍了 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大家,如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等人的主要学术思想,还介绍了20世纪最后20年科学哲学的近期新发展。
为推动控烟工作深入开展,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在2012年《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邀请控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公共卫生等领域权威专家,编制《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进一步科学解读吸烟和二手烟对健康的危害,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本书介绍了吸烟及二手烟健康危害的流行病学,通过大量坚实的科学依据论述了吸烟及二手烟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关系,以及电子烟的健康危害。
日本脑科学家恩藏绚子的妈妈在65 岁时被确诊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本书是她对整个照护过程的记录。恩藏绚子照顾着妈妈,也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她们的故事证明,即使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渐渐失去记忆,生活能力受到影响,病人也不会失去情感,家属和病人完全可以在疾病面前结成坚实的共同体。 本书故事被日本 NHK 电视台专题报道,引发感动和思考。
平行病历是医务人员以人文关怀的理念去记录病人的疾病故事、生活境遇、心理感受和内心痛苦,为医务人员理解病人、感悟生命、抚慰心灵、反思医疗行为提供参考。医学具有多重属性,人文性是医学的本质属性,平行病历正是彰显医学人文属性的一个重要工具。本书收录了吴中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行政人员和职工家属书写的66篇平行病历,有疾病叙事,有医患共情,有人文关怀,有用心反思,再现了医患心灵的碰撞,体现了医学人文的价值,展示了吴医人心系患者、敬畏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守护人类的精神与文化的博大情怀。
本书是一位被美国患者尊称为 明星医生 的家庭医生/全科医生。作者将多年行医经验总结了 明星医生生存法则 ,通过严格执行这12法则,作者赢得了许多患者的称赞、吹捧和追随,获得了许多的 粉丝 。本书不仅可作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行医准则,还可作为新入职医生的岗前培训教程。 明星医生法则 1.任何时候与患者相处, 都要记住你是在 舞台上 2.在有疑问时,要常常问问自己: 这符合患者**利益吗? 3.时刻准备着为患者服务 4.学会表达同理心 5.倾听你的患者 6.让 问题清单 成为你*好的朋友 7.学会通过观察获取身体检查结果 8.健康维护:融入到每次看诊中 9.尽量增加医患面对面时间 10.你不需要知道所有的答案,只需要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它们 11.不要低估自己的工作 12.把心理健康当做重中之重
本书《医学与人文交响曲》是基于2015-2016年复旦大学与全球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 智慧树 网联合创办的《人文与医学》共享视频课及见面课的内容。全书共分两部分:*部分为视频课的讲解内容,第二部分为向国内多所学校直播的见面课内容。学生们通过新颖的学习方式,与难得见面的专家们互动,师生都有丰硕的收获。 虽然医学的人文要素如音乐中*根本的七个音符 do,re,mi,fa,sol,la,sl 经久不变,但医学的人文核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与更新。当前医学与人文的各种乐曲正在由各个不同领域、不同人物创作出更美妙的新篇章。目前,我们身边有德艺双全、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救治患者的模范医生,有不怕脏不怕苦、尽心尽责护理患者的先进人物,有夜以继日奋斗在科研一线、率先确定突发传染病病因的科研人员,也有为了献身国际卫生医疗事
《营养学导论》主要论述了人体的蛋白质(氨基酸)、糖、脂类、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营养原理,全书共十四章,分别从营养源、消化生理、水的营养、蛋白质的营养、糖的营养、脂类的营养、食物能量、维生素的营养、矿物质的营养、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类食品的营养特点、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食欲与进食量的调控进行阐述。概述了各类食品的营养特点,介绍了人体对各种养分的适宜需要量以及养分缺乏和摄入过多的后果,并对营养保健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作了简要阐述。 《营养学导论》适合社会各界人士阅读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程的教材。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急诊、重症监护、感染科、中医科等临床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及护理法律与法规、基础护理、基本护理技术操作等知识,以问答的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全书收集了临床专科护理方面的近1600个问题及近300个护理技术操作,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条理清晰,便于记忆,具有广泛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本书适于各专科临床护士,尤其是临床经验较少的低年资护士学习参考,也可用于各专科护士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