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病理生理与药理学家韩启德院士以 医学的温度 为主题,结集了近些年对医学的本质、医学史、叙事医学、精准医学等的人文思考,阐述了对癌症、传染病、中医、死亡等的独特看法,对癌症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人们习以为常的医学观点提出质疑和建议,对全速发展的现代医学技术及其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审视,提出应回归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医疗、不能忘记医学的来路和归途等观点。本书对人们重新认识现代医学乃至重新认识自我都极具启发意义。
麻醉医生是一个离公众十分遥远却实际息息相关的群体。他们不直接治疗特定疾病、不关注单一器官部位,但从一个婴儿的呱呱坠地,到生命的尽头,麻醉医生参与了人生全程的守护。本书揭开麻醉医生的神秘面纱,让大家了解这个职业在做什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本书也提供认识医学和疾病的全新视角: 战胜疼痛是科学赋予的人权 一台平稳的手术背后其实暗流汹涌 守护年轻的生命是责任,护送临终的生命也是责任 通过本书传递全新角度的健康认知,提供少见的医学场景。
本书为北京协和医院青年医生、毕业生共同创作的医学人文故事,执笔人均为协和高人气作者,所设栏目包括 凌晨四点 心术 都是天使惹的祸 白色剧场 向死而生 历史的蛛丝马迹 ,这些栏目下的文章由 协和八 公众号推送后,在医圈受到好评,广为流传。作者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不仅刻画了医院的场景,还用心观察和体会人情百态,真实再现了鲜为人知的协和故事,记录了一个个幸运与不幸交织的生命,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协和医生,展现了生死救护背后的爱恨博弈,折射出生命断面的真实思考。本书书名以一句 医生你好 的问候拉开序曲,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院长亲自撰写序言,历数协和家珍,为本文所传递的医者情怀点赞。 本书是一部在新媒体时代脱颖而出,抚慰患者心灵,慰藉医者神圣职责,传递医学正能量的医学人文故事读本。书籍编排
本书在前三章中着重讲解大脑的组成、各个区域的功能、成长过程中大脑的具体变化以及能量代谢对大脑生理和功能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我们了解了正常大脑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环境后,就比较容易理解当大脑工作出现偏差时,我们个体会出现哪些问题。中间三个章节主要讨论常见的大脑出错所导致的功能障碍和情绪障碍,这包括常见的注意缺陷 多动障碍(ADHD)、焦虑症和抑郁症。后三章讲大脑在准备罢工前其实会给我们的发出很多的警告,比如噩梦,让我们引起注意并远离对我们产生伤害的环境。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身体、心理状态处于糟糕的状态时,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和调整.
本书为引进版图书,由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李海主任主译。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本书首先向读者介绍CBT,其次告诉读者如何通过CBT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本书涉及心理健康, 包括抑郁、焦虑、愤怒等情绪问题,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增强自尊等。本书内容实用,便于理解,尤其对于需要进行CBT练习的患者、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人来说,该书更是简明实用的入门参考读物,可以快速掌握保持内心平静和情绪健康的一系列技能。
本书记载的是发生在某个江南小村的疾病故事。这些故事初闻有些不可思议,但背后却承载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这些生活智慧在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融会贯通为一套较为系统的地方性知识。它告诉人们如何判断自己得的是真病还是假病,又该如何预防、治疗,同时还教会了人们如何在这片与祖先、鬼、神共享的土地上始终怀抱着希望,顺利地生活,无惧地死去。
本书在介绍灵芝崇拜和灵芝文化、中医药对灵芝的论述以及灵芝现代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引用大量文献资料,科学地介绍灵芝防治疾病的临床研究及其药理基础,以便读者了解有关灵芝的科学知识,合理应用灵芝防病治病。集科普和专业于一体的写作风格,使得它成为灵芝业者和广大读者乐见的灵芝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案头参考书。最新第4版选择了一些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较好、有对照组的研究报告,补充到第4~12章中,包括灵芝防治支气管哮喘、高脂血症、稳定型心绞痛、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肿瘤、带状疱疹、结节性血管炎、艾滋病等的临床研究报告。同时,第13章增补了灵芝对亚健康和中老年人群保健的人体试验报告,如灵芝增强成年健康志愿者的免疫功能以及抗氧化应激的人体功能试验报告。新编写的第15章 正确选择和服用灵芝产品小常识 ,以回答
本书主要介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生男孩、生女孩的方法,包括记录基础体温表、确定准确排卵日等方面内容。内容详细具体、方法简单易行,为想要生男孩或生女孩的夫妻提供参考。
本书从保守治疗的角度对脊柱侧弯患者生命全周期内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针对不同年龄段脊柱侧弯患者的发病特征、治疗方法、患者关心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加以说明。内容涉及早发性侧弯、青少年特发性侧弯、体操训练、支具佩戴、疼痛管理、心理健康、侧弯预防等多个话题,每个话题都辅以相关的矫正案例及医学文献进行说明,可以让广大患者、医疗人员更加准确地了解脊柱侧弯可能带来的相关危害以及矫治方法。
智商是天注定的吗? 到底怎么吃,才能让大脑更聪明? 午睡有必要吗? 夜猫子工作法可取吗? 怎样睡觉,大脑才能更高效? 记忆可上传吗? 永生能靠大脑实现吗? 火爆的AI将如何改变你的日常生活? 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探索宇宙已不足为奇,可是我们对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器官——肩膀上的大脑却知之甚少。 在现实生活当中,常常会看到:有人不断熬夜,过度刷手机,作息极不规律,严重损伤了大脑的健康,也损害着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也有人无法掌控情绪,和身边的人相处不好,常被取笑为智商超高而情商超低;更有一些患者因为不孕不育或者视力不好四处求医,却不知道自己是因为脑子生病…… 作为一名有近20年临床经验的脑外科医生、脑科学工作者,作者在书中结合医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通过大量案例,拆解对普通人很
精神疾病数理诊断学是数学原理与方法在精神医学领域应用的跨学科科学,是医药信息学的分支。由于精神活动具有多种复杂属性,难以精确定量研究,因此,数理诊断方法的理论探讨与实际应用都是目前精神医学领域的薄弱环节。本书系统地讨论了概率论、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在精神疾病诊断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通过大量应用实例探讨和验证了各种诊断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介绍了诊断数学模型的效度、信度检验方法,同时详细论述了数理诊断系统的建立过程与方法。
远古*中,竟然隐藏着癌症的信息;猫咪、野外的马也会急火攻心,突然晕倒;经常在半夜偷偷潜入鸦片种植场大嚼特嚼的窃贼,居然是小袋鼠;很多动物身上出现 刻板行为 其实很像人类的强迫症;鹦鹉喜欢拔自己的羽毛,直到鲜血淋漓,它可能也有自虐倾向;动物也有性高潮,马会做出 性感 的凹背姿势 人类许多行为和病症的奥秘深植于动物身上,动物也会和人一样患心脏病、多度肥胖、厌食症、癌症。 我们与动物的关系历史悠久且深刻。从身体到行为,从心理到社会,形成了我们日常生存奋斗的基础。人兽同源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医生和患者都需要让思考跨越病床界限,延伸到农家院、丛林、海洋和天空。因为这个世界的健康并不只取决于我们人类,二是由这星球上素有生物的生活、成长、患病和痊愈来决定。
为什么我们的医院总是人满为患?为什么我们的医生总是忙忙碌碌?为什么患者总觉得医生没有在认真看病?为什么有人说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心内科主任江隆福医生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与细腻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病人求诊的故事,对何为健康、何为医学以及医疗的意义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思考。作者看到了我国医疗深层面的严重问题,并发出了一声 呐喊 ,告诉我们真正的健康还包括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保持健康并不能完全依赖医疗;告诉我们完整的医学还包括人文关怀,治病救人并不能只依靠冰冷的医学指标和检测仪器。
"北医三院重症医学科专家、生命守护者薄世宁医生重磅新作,一部生命关怀之书。 20多年ICU一线亲历,19个生死徘徊的真实故事。被丈夫放弃的妻子、唤醒孩子的母亲、想要回家的老人……他们经历病痛,却未曾放弃好好活着。这些故事中有面对疾病的逃避与抗争,有亲人的不舍和愧疚,还有危难时人性的幽暗与光辉。 作者以医学科普和人文叙事双重视角,还原ICU真实紧急的救治过程,科普危重症医学常识,探讨当我们面临疾病冲击时,如何做好生死攸关的关键决策:省钱还是保命、放弃还是坚守、如何做zui优决策、如何建立医患信任等。这本书不仅是一位医生的人文思考和人生体悟,更是让大家重新认识事关生死的困境与危机,并从中寻求更好的应对方式。"
本书在励建安、张通主编的《脑卒中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修订,对脑卒中康复治疗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增加了脑卒中功能预后及影响因素、感觉障碍的康复、偏侧忽略症的康复、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情感障碍的康复、大小便功能障碍的康复,以及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如挛缩、复合性区域疼痛综合征、骨质疏松、疲劳、睡眠障碍的康复等章节,全书详细地阐述了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理论,包括国内外的进展;通过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规范化的脑卒中康复方案使患者在卒中后恢复时间内得到充分的持续康复,将患者的功能障碍降至水平,使患者限度地获得生活自理能力。
在本书中,吴国盛教授先是梳理当代中国人的科学观念,然后阐述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科学,并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又从两个方面讨论现代科学的产生:第一、宗教直接助力现代科学产生;第二、数理实验科学塑造了现代科学的标准。此外,吴国盛教授还讨论另一科学传统——博物学(自然志),并由此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坦言虽然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没有科学,但是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有科学,并由思考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
2015年,我有幸给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首都国医名师李曰庆教授当秘书,同时在中国中药协会中医药适宜技术专业委员会承担一些基层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随着时间的深入、对基层医生的了解,也越来越觉得这项工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开始做基层医生相关工作后,我心境更加以平静和踏实,也逐渐坚定了未来工作和发展的方向 基层医生和基层中医药发展。 其实,我写基层医生的故事这想法在2015年就产生了,次年,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梳理赤脚医生、乡村医生等素材,也开始在日常工作之余深入了解基层医生的所思、所想。7年左右,我其实已经积累了很多基层医生的故事,而且是动态更新的,有新故事的时候,我就增加到文中。所以就有了今天的《我是一名基层医生》。 我非常希望通过书里这些朴素的文字,让更
为推动控烟工作深入开展,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在2012年《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邀请控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公共卫生等领域权威专家,编制《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进一步科学解读吸烟和二手烟对健康的危害,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本书介绍了吸烟及二手烟健康危害的流行病学,通过大量坚实的科学依据论述了吸烟及二手烟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关系,以及电子烟的健康危害。
复杂多样的自然界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八堂自然课——大自然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是一本跨学科的自然哲学书,堪称一部现代版的《瓦尔登湖》。作者涉猎广泛,引用生物学、医学、化学、量子物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的新近研究成果,教授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八堂精品课。这些课有关相互依存、生物多样性、性别平等、动物如何让我们更聪明、年长的植物如何使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等内容,读后令人刻骨铭心,足以改变人生。这本书就像一只手,牵着我们走进大自然。接着它又教我们如何用眼、用耳、用心去体会。书里不但有自然界的生灵,还有希腊神话、欧洲传说、北美原住民的生存之道和中国道教的养生之法。这是一部只有博物学家才能写就的精彩之作。它将以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真诚,撼动你的心灵。
本书全面介绍亚健康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简要论述亚健康的分类、检测、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中医体质、中医症候分型、干预方法、干预手段等。 本书符合医学发展趋势,社会百姓和学生关注度高,且已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