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城》 詳細資料 ISBN:9576741890 規格:平裝 / 266頁/ 16k菊/ 14.8 x 21 cm /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作者:西 西 出版社:洪範 出版日期:2010/01/01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我城》是西西的名著,近獲亞洲周刊評為廿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之一。本書風格獨特,無論結構、筆路、章法,皆發前人之所未發,其中寄託著青年的開放、進取、和各種成長之潛力充滿可能性。洪範版《我城》經作者增補萬餘言,是歷來最完整的全新版本,書末附有何福仁〈我城的一種讀法〉,是難得的賞析導讀好文章。 作者簡介 西 西 張彥之筆名,廣東中山人,一九三八年生於上海,香港葛量洪教育學院畢業,曾任教職,現專事文學創作與研究,為《素葉文學》同人;著作超過二十餘種,有詩、散文、小說各類型,包括長
《家變》(新版) 詳細資料 作者: 王文興 出版社:洪範 出版日期:2000/10/01 出版地:台灣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9525676 叢書系列:洪範文學叢書(001-050) 規格:平裝 / 24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華文創作 小說 內容簡介 《家變》為王文興耗時七年所撰之長篇小說,描寫一個現代知識青年在成長期間所遭遇的精神衝突,檢討家庭和社會的問題,更進一步發掘中國文字的多義性,以形式的創造肯定主題的嚴肅;愛之者奉為文學瑰寶,厭之者誣為洪水猛獸;出版以來廣受海內外學術界的注目,被譽為五四以來最偉大的小說之一。本書由作者重新校訂,並撰有洪範版序言。 作者簡介 王文興 福建人,一九三九年生,在臺灣長大。臺北師大附中畢業,入臺大外文系,獲文學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作者: 西西 出版社:洪範 出版日期:2007/07/18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6742859 規格:平裝 / 21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西西在台灣受到注目的第一本書,她熔冶了傳統和現代之長,轉益歐美和拉丁美洲的精髓,結合各種技巧,刻繪這一代人的悲 喜,處處令人驚艷。初版二十餘年來,是華文文學重要作品之一。現經改版新印,更值收藏閱讀。 作者简介 西西(1938年10月7日-),原名张彦,又名张爱伦,香港作家、编辑,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中山县,小学毕业于上海, 1950年定居香港,就读于协恩中学,初中时在中文部,中四后转入英文部。同时并开始投稿香港的报刊、杂志,曾作短篇小说 《玛利亚》,获《中国学
《剪翼史》 詳細資料 作者:王文興 出版社:洪範 出版日期:2016/08/05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6743375 出版地:台灣 叢書系列:文學叢書 規格:平裝 / 20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華文創作 小說 內容簡介 《家變》7年,《背海的人》上下冊共23年 ── 沿循一路以來千錘百鍊、逐字敲打的堅定創作途徑,王文興力作、第三部長篇小說《剪翼史》,再度耗時13年(2003 ~ 2015),苦心獨行之下,終於完成。 小說細述一位拘謹嚴毅的大學教授,面對雲譎波詭的半生困頓,寫校園、家庭、信仰、人生等,反映時代和現實,刻劃入微。其匠心獨運的凝鍊文字,抑揚頓挫,妙盡幽微,墾拓出一方瑰麗的文學新域,令人驚艷。 適值洪範書店創立40年,鄭重推出這一名家精構新著
數年前亦舒停寫《明周》專欄後,就再沒寫新散文了。 本書輯自九十年代未曾出版過的散文。重溫那個年代的人和事,是一份回憶,亦可以是一個時代的印記。 如無意外,這是亦舒的最後一本散文集。
凡是不願隨波逐流的人, 都要耐得住那份寂寞。 張愛玲自傳小說三部曲 逢甲大學張瑞芬教授:「這是一個太悲的故事。 繁華落盡,往事成煙,只留下一個活口來見證它曾經的存在。」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易經》與《雷峯塔》、《小團圓》並列為張愛玲的自傳小說三部曲。好不容易逃出衰落破敗、人心險惡的「雷峯塔」,隻身遠赴香港求學,卻又迎頭撞上席捲而來的戰火,猛地燃起了她的孤絕與恐懼。歷盡前半生的情感顛沛,等待她的會是柳暗花明的新生,還是時移事易的囚局?《易經》不是卜運問卦的天命之書,而是記錄張愛玲多舛一生的「變易」之書,透過「琵琶」這個角色的強烈投射,張愛玲娓娓奏起一首起落無常的生命殤歌,而當最後的故事說完,說故事的人,又該何去何從?
※《雨天的書》是周作人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也是周作人自編集中著名、有代表性的一本。本書於1925年初版,後又增錄數篇,共計五十七篇,其中包括〈故鄉的野菜〉、〈北京的茶食〉、〈生活的藝術〉等膾炙人口的名篇,皆是周作人的性情之作。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周作人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也是懂得生活藝術的作家,他的散文可說是中國白話美文的標準。 ※周作人的文章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親身經歷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等,讀其文猶如讀一本中國現代史。 周作人散文代表作 超越半世紀的經典 詩意的雨化作文字 心裡的雨如何抒發 周作
※本書原名《立春以前》,共收入周作人1944至1945年所作33篇文章(《幾篇題跋》分作八篇計),本書並無序文,另有後記一篇,書中內容有懷念故人的感性之文,亦有探究草木魚蟲的閒談,可謂包羅萬象。 ※讓周作人能立足於文壇之外的是什麼才能?清光緒甲申這年的「立春」對周作人有什麼意義?對中國人來說,這一年又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男人」與「女人」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周作人告訴你女人的禁忌是什麼!中國字充滿了奧妙,神奇的測字真能算出人的未來命運?本書亦可搭配閱讀周作人所著之《苦茶隨筆》與《風雨談》,讓你對周作人更加有感!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周作人被譽為中
周作人散文代表作 超越半世紀的經典 暢談文學畫龍點睛 文人與生活的對話 待與秋風拼一醉,思量黃葉打頭時。 雖然都是些零星小品,篇數總有一百五六十,覺得不能收在一冊裡頭,只得叫他們「分家」,將其中關涉文藝的四十四篇挑出,另編一集,叫作「談龍集」。 周作人 周作人(1885─1967),號知堂。魯迅之弟,周建人之兄。是著名的散文家、思想家,也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他與胡適、錢玄同、蔡元培、林語堂等,共同將當時的文壇注入了一股新的風潮。《談龍集》最初於一九二七年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共收入周作人的隨筆創作(連同序文)四十五篇,文章內容包羅萬象,包括地方與文藝的關係、日本古史、希臘神話,各類詩詞、歌謠的評析以及翻譯上出現的種種問題,從中可看出作者的真性情與不畏輿論敢於批評的精神,即使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