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麻瓜,不會通靈,不會「與神對話」。 對我而言,那個神就在我心裡,祂的愛充滿我,讓我感覺非常自由、非常快樂——我可以「與神同心」。 依著我的心,依著我因愛而生的喜悅,在接下來的時間好好生活,這個體悟讓我非常感恩與甜蜜——我會一直「依愛隨行」。 她從小家教嚴謹,是個「不會笑的小孩」。一直以來,她是個多愁善感、「耽美」的文藝人。後半生接觸新時代思想後,如魚得水,從埋首成為「塔裡的女人」,到蛻變成偶而作怪但不失氣質的「辣嬤」…… 多數人大概想像不到,以上說的是指新時代之母王季慶(王姐)。唸建築系出身的王姐,過去因引進與翻譯《與神對話》、賽斯書而深受推崇,治學嚴謹,為許多嚮往心靈成長的讀者開啟了新視野。這次,她在科學背景出身的理性中放進了更多美學的感性,除了坦白
《幹校六記:及將飲茶等篇》 內容簡介 一本口碑之作《我們仨》,楊絳讓華文讀者再度重溫舊時代文人的豐厚和氣度。她在〈孟婆湯〉裡寫著,人死後,陰魂走在黃泉路上,都要進孟婆店去喝碗孟婆茶。此茶喝後,就把人生所經歷統統都遺忘。為防來日的遺忘,楊絳將某些不應當或捨不得忘記的人和事寫了下來,《將飲茶》是這樣的文章,曾經一時洛陽紙貴的話題之作《幹校六記》亦是。 讀楊絳散文猶如品茗,還魂回甘,越讀興味越佳。《幹校六記》寫下放幹校的生活紀實,寫文革不自憐自怨反小趣叢生,文字雅潔,讀過難忘。《將飲茶》寫父親、姑母、丈夫,寫中國社會舊時教養,更寫出一個獨特的人格者所經歷的不凡時代。 作者簡介 楊絳,本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1932 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年與
《洗澡(精)》 內容簡介 《洗澡》是楊絳寫於一九八○年代的長篇小說,與其夫婿錢鍾書的名作《圍城》,皆為文壇重量級著作。 本書描寫中國解放後,知識份子第一次經受的思想改造,當時泛稱「三反」,又稱「脫褲子、割尾巴」。因為知識份子聽不慣「脫褲子」的說法,因此改稱「洗澡」,亦即西方的「洗腦」。 全書分三部,第一部寫新中國不拘一格收羅的人才,第二部寫這些人確實需要「洗澡」,第三部寫運動中這群人各自不同的表現。楊絳以平實的筆觸,樸素,甚至不動聲色,寫盡一個動盪時代對人心靈的衝擊,以及人們內心的改變。 楊絳寫散文,文字舉重若輕,寫小說,語文流利純潔,易讀耐讀,餘韻無窮。《洗澡》是她的長篇代表作,寫中國知識份子在三反五改的嘴臉,字裡行間透著對世情的了然,卻又處處是令人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