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的传统,主要就是风雅比兴的传统,这个传统曾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就是到了现代,它也不绝如缕地保存在那些优秀作家的创作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经》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典籍,成为民族精神血脉所系的典籍。阅读《诗经》中那些优秀的作品,对提高中国人的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时隔太远,《诗经》中的作品到今天已不是那么好懂,本书选取《诗经》作品六十篇,加以注释、串讲、点评,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阅读的方便和有益的影响。
2009年哈達出版《回歸大地》詩集,列入世界詩歌年鑒叢書,受到國際詩壇囑目。這是一本描寫蒙古大草原的抒情詩集,充溢著詩人對蒙古一往情深的愛,作者哈達也代表著一部分的蒙古人,出生於被劃歸入中國疆域的故土,但設法移居回到所認同的蒙古故國,這才是他們的大地,接受長生天的撫慰和保佑。台灣和蒙古,相距天南地北,彼此相當陌生,但詩是無遠弗屆的橋梁,心是人與人之間短的距離,透過詩不只體會一個美感經驗、瞭解一位詩人心靈成長的記錄、琢磨一個民族遭遇過的榮辱曲折,還可以審視一個國家興衰起伏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