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線:十九世紀的世界與中國 內容簡介 本書討論中國對白銀的需求如何與十九世紀前期拉美人民的獨立運動以及其他世界經濟變化交互影響,從而使中國從清初的鼎盛走向了近代的衰落。 在討論十九世紀上半葉中國白銀外流的影響之外,亦關注其對思潮起伏的影響。在經濟史與思想史之間,若干前輩學者曾探討思想對經濟的影響,而本書特別觸及:當經濟對十九世紀上半葉中國人的生活形成特別嚴峻的挑戰時,知識人如何在傳統中國累積幾千年的知識倉庫中,尋求不同的奧援而彼此競爭,從而在政治權威與社會自主、國家與市場之間,呈現可與西方媲美的多元思維。 作者介紹 林滿紅 林滿紅,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博士。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及
文創是行走的,需要跨域對話成一股力量,在地串聯成一種態度,釋放文藝想像成一方風景,於是,台灣的美好亮點處處。 本書分為「樂活」、「旅行」、「創藝」、「空間」、「聚力」五部,收錄25個以跨域整合匯聚力量的文創成果,同時,也是25個用文創努力築夢的故事。故事的初衷,多萌芽於一顆想好好生活的心念;即使旅行或假期,也要玩得別出心裁,傳承在地的溫度;他們是創意集結的大本營,也是藝術群聚的生發地;他們為空間妝點奇景,讓創作與大眾相遇並貼近;他們是一項經營、一種生活態度、一個不斷行走的有機體……。書
做好财务管理是现代人的重要课题,无论身为员工、管理者、投资人或企业主,掌握基本的会计原理正是看懂报表、做好财务管理的关键要素。然而,初学者常为了会计学里艰深的术语与费解的数字而头痛、甚至望之却步,错失这项财务管理的工具。其实,会计将财务资讯一清二楚地转化为数字,可说是一种简单的「数字语言」,只要了解基本的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业主权益」以及「借贷法则」,便能解读财务报表中隐含的重要资讯。 《图解会计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配合清楚的图解分层解析,从基本会计原理「借贷法则」开始,到会计科目的意义、会计入帐的流程、终产物四大报表的编制直至财务比率的判读,再到企业经常发生如并购、编列预算、公司重整等事务的会计处理,将会计学转换为人人都能懂的简易概念,并藉此研判企业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