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少時取道北魏石刻,求其剛勁,及後又數度親訪龍門石窟,摩挲原石以臨此冊。集張猛龍與龍門諸造象之神意為一,而以峻峭之筆出之。 本書特色: 1 開首具饒宗頤教授的簡介,讓讀者對饒教授有一概括了解。 2 由鄧偉雄先生撰寫序言,以介紹原帖的特色及饒教授臨摹此帖的特色。 3 於帖末附釋文,讓讀者一目了然。 4 附饒教授親撰的跋,簡述其幼習書法至今的心得。
中華民族所包孕的眾多民族,共同在神州大地上生息繁衍,然又各自保持獨有的民族文化與習俗。本集共分 婚喪奇俗 、 服飾禮儀 、 食宿文化 、 藝高技巧 、 其他 等欄。 男婚女嫁,人生大事,各個民族都有充滿喜悅然風格迴異的婚禮形式:滿、回、侗、京、彝、苗、瑤、壯、?佬、僳僳、普米、克木、土家等族的婚俗,竟是如此搖曳多姿,引人遐思。 毛南族的 放鳥飛 ,仡佬族的八月節,苗族的百獅會,彝族的神虎節,蒙古族的 那達慕 ,傣族的潑水節 等凝聚本民族文化特點的節慶,呈現出一派絢麗的神話般的色彩。 特別要指出的是,集內大多篇什均係本民族作者執筆,故能真切生動,絕非那些走馬觀花的獵奇文字可比。
二十世紀,尤其是二十世紀後三十年的香港,無論你是喜歡她,或是不喜歡她,都會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因為她彎化的速度和節奏實在是太驚人了。 香港的發展步履如此急速,且不說外來的遊人,即使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要細說這裡的各種變遷,也絕非一件易事。原因是一般參與創造變化的人,如同戰爭中的戰士,即使是留心觀察、了解的往往也只是戰爭的某一局部。幸好,香港有一羣畫家、攝影家和作家,他們運用圖像和文字,留下了香港不同時期的歷史片段,給予我們許多回憶的罩枣。《素描香港》正是這一類的佳作。 《素描香港》是一套小畫冊,共分四本:都市、鄉鎮叫襄舊和海港。繪畫者是香港著名畫家歐陽乃霑先生,並由資深文化人金依(張初)先生配文。
《功夫熊貓系列》寫一個醉心中國功夫,但好吃懶做,又愛投機取巧的熊貓阿寶,一次誤打誤撞竟然被認定為傳說中的武林高手「龍戰士」,它奉命去對付剛逃獄的魔頭大豹! 一代宗師施福大師因而要面對人生*的挑戰──如何在迫切的時間內,將阿寶訓練成為名震江湖的功夫大師? 假若實現夢想的機會就在眼前,你能把握住它嗎?
Great Artists 系列是一套介紹西方藝術的圖冊,由文藝復興時期到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都會輯入。以藝術家的作品為經,生平事跡為緯,將他們的藝術生命展現在讀者面前,是認識西方藝術的入門書籍。
本院於建院七十週年之際出版本書,回顧過去走過的七十年艱苦歲月,歷經流離遷徙、重建、茁壯、彷彿一首血淚史詩,透過本書,讀者可以更加明瞭故宮的過去與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