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不只是一種研究工具。 「田野」更是不確定年代的處世技藝! 田野是什麼?「田野」一直在改變。 今日,在許多意想不到的空間,越來越多人在「做田野」。不論是在紐約華爾街、西方與非西方的科學實驗室、世界各地的電子工廠、醫院診所、瀕臨絕種的紅毛猩猩棲地、「第二人生」的線上虛擬遊戲,甚至是殘酷的戰場邊緣。有越來越多領域伸臂擁抱「田野」,期待「田野」能帶來更正確的市場評估、更精準的受眾認識,協助解決更多社會問題。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不只強調演算法的大數據夯;與大數據精神完全相反,強調「純手工、親體驗」的田野工作,也正夯。 反觀已經強調「田野工作」一百年的人類學者,卻丟出了一個個對「田野」的疑惑。什麼是田野的典範?傳統田野強調的長期浸淫,在今日高度破碎化的社會中還
一本你我、企業、學界、醫界、政府,都該閱讀的重要著作! 對女性不友善的體制與設計多不勝數,有些甚至出人意料。 且看英國得獎自由人quan活動家佩雷茲一一道來,提出可行解方! 立法委員 王婉諭‖圖文作家 吉娜兒‖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成令方‖律師、作家 呂秋遠‖ 社會學家、作家 李明璁‖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祕書長 周于萱‖律師娘 林靜如‖ 吾思傳媒、女人迷創辦人暨執行長 張瑋軒‖中国台湾中国台湾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專任教授 畢恆達‖ 作家 蔡詩萍‖律師 賴芳玉‖立法委員 賴品妤 重磅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2019年《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年度*佳商業圖書獎 2019年英國皇家學會科學獎 2019年英國Books Are My Bag讀者票選獎得主 《泰晤士報》2019年時事類*佳書籍 《新政治家》、《觀察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