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法律史 作者:勞倫斯傅利曼 原文作者:Lawrence M. Friedman 譯者:劉宏恩,王敏銓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09/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847628 規格:精裝 / 904頁 / 16.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不只是美國法律史,也是美國社會生活史 一本影響美國法律史及社會史研究的劃時代巨著 榮獲「美國年度最優秀法學著作獎」及「崔尼爾書獎」 訴求人人平等的美國如何面對種族歧視的歷史? 作為民主大國為何採用繁複耗時的總統選舉制? 美國女性如何爭取曾經無緣的社會與政經權力? 為何即便犯罪頻仍槍枝管制依然受到層層阻礙? 想了解美國社會文化,必須先了解美國的法律 《美國法律史》是傅利曼於1973年出版的法律史巨著,多次增補、再版
誰說解決糾紛一定要打官司?打官司一定得請律師? 律師究竟提供哪些服務?該如何從律師那裡得到幫助? 訴訟關鍵,當事人的認知與作為,比律師的角色更重要! 馬特拉案、威盛案、四汴頭案等眾所周知的官司背後,運籌帷幄的重要操盤手張冀明律師,再度現身說法。《律師不會告訴你的事(2):訴訟糾紛全攻略》將再度揭開律師不會告訴你的重要內幕與技巧。 很多糾紛其實並不需要走到訴訟的地步,因為訴訟涉及風險管理、時間與金錢成本,而這些事情是一般律師在接案前不會分析給你聽的。 一旦真的步入訴訟,我們該如何找對律師?如何判斷律師是否適任?怎麼跟律師溝通?對律師要抱持什麼樣的期待?律師在每個訴訟階段可以提供哪些幫助?這些都將在本書中一一揭露,並提供實用指引。 掌握以下四大關鍵,一次搞定訴訟
死刑是一種誘惑。 有正義感的人, 多少都曾經把死刑當作是一種實現正義的方式…… 我們心裡都有一把尺,衡量罪惡與正義。 但是當我們執行了死刑,我們還能保住好人與壞人之間那一點點的差別嗎? 始於法務部長王清峰下台,2010年死刑議題自此開始延燒,媒體與大眾輿論在殺與不殺之間擺盪。作者張娟芬親身採訪死刑犯,讓大眾看見死囚在罪刑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並於此書回溯沸沸揚揚的2010年,剖析台灣司法制度在執行死刑上尚存在的缺失與不健全,讓大家深思以暴制暴之下暗藏的問題。本書提供一個空間更寬廣的思考平台,讓社會大眾能以更多元的角度來衡量生命的重量。 本書分為三部分,開闢這個議題更寬廣的思考路徑: 部 思考 死刑議題不是非黑即白。它牽涉到深層的價值選擇,也牽動深刻的情緒。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