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STS×社會理論,迸出哪些新滋味? 眾多技術物案例,捕捉社會與「非人類」的交引纏繞 人類世時代必讀的科際研究入門書 「人性始於物。」──賽荷(Michel Serres) 「若是物質性、人造的世界不存在……我們這些解剖學意義的現代人類,幾乎不可能慮及社會。」──拉圖(Bruno Latour) 何謂技術?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是新技術的出現,無情地推動社會變革,抑或,技術僅僅是社會的工具,受到人類意圖的擺佈,正所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上述兩種想法分別反映出技術決定論及社會決定論的觀點。前者對科技抱持「反人文主義」(anti-humanism)的立場,認為技術具有絕對的自主性,位於社會關係之外,技術帶給文化的後果則是線性的,像是「網路必能摧毀極權政府」之宣稱即屬
世界遺產每年經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後,都會陸續增加或刪減,截至2012年為止,全世界共有962座世界遺產,分佈在5大洲、157個會員國或地區,其中745座屬於文化遺產,188座為自然遺產,29座則是綜合遺產。 MOOK在「世界遺產」這個領域長期耕耘,多年來始終享有口碑,這本全新的《世界遺產全書》,收錄了截至2012年止,全世界962座世界遺產,也是市場上*、完整的世界遺產專書。 除此之外,由於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有不少具有名列世界遺產條件的地點始終無緣被世界看見。文化部從文建會時代便陸續召集國內專家、地方政府、文史工者開會,以符合世界遺產推動之標準,多年來共提出18處潛力點,作為未來提報世界遺產的參考依據。為了讓台灣讀者能從台灣瞭解世界遺產,本書也特別收錄這18個潛力點。 這本新版世界遺產主要分成四大部
《中國文化傳統的六個面向》 內容簡介 對於專業或非專業的讀者來說,李歐梵教授的這本新書都是了解中國文化不可錯過的精彩讀本。他選擇了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國文化傳統的六個面向─英雄本色、政教道 統、江河歲月、飲食男女、魑魅魍魎、魂兮歸來,並在每一面向中選取一二篇代表性的古今經典文本,從文學、音樂、電影、藝術等角度暢談他對中國文化理解與感受。 李教授在中外古今的廣闊視野之下講解中國經典,融匯數十年眼見學識,旁徵博引、不落窠臼,加上他性情中人的風趣痛快,使講稿豐富多元,趣味盎然。他還邀請香港中文大學的專家學者一同講授與對話,並在數講之後增寫「續論」,進一步闡發講稿中的精彩之處。 作者簡介 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冼為堅中國文化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作家、
美國亞馬遜5顆星好評推薦! 用觀念學數學,十堂課讓你練出數學競爭力! 誰說社會組就一定學不好數學? 其實,擅長文字思考的人就該用自己的強項學數學! 《社會組也學得好的數學十堂課》幫你全面破解數學語言,從零開始掌握重要觀念,具備出色的數學力! 想把數學學好,卻始終不得要領?有四十五年教學經驗的杰瑞.金教授告訴你:別把數學想複雜了,所有的數學都來自基本原理!數學不是一大套複雜的法則,也不是死背硬記公式的學問。只要切實通曉重要概念,就能深入你想學的、或必須了解的任何數學領域! 作者也指出,我們也常以「數學」做為區隔的概念,將人分成不懂數學的人與懂得若干數學的人--就如同我們高中會區分社會組與自然組。這本書要解決的,就是盡量消除兩者的鴻溝,讓想學數學的文科學生,可以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