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為中國哲學之精華所在,各家均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各有建樹。本書所收各篇,文字清晰,思理整然,辨析異同,每多創見,確能使讀者深刻認識各家獨特之精神面貌,出版後廣受學界好評。此次增訂再版,特加入〈荀子言「心可以知道」釋疑〉及〈檢討儒法的價值觀〉二文,以饗讀者。欲認識、研究先秦諸子思想者切不可失諸交臂。 作者简介: 廣東南海人。民國十九年生。香港新亞書院哲學系畢業,新亞研究所碩士,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碩士。曾任新亞研究所研究員及兼任講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師,後旅居加拿大。現任教於香港法住文化書院。著有《剛健的人生》、《先秦諸子論叢》等,並曾參予《唐君毅全集》之編輯工作。
本書分上下兩編,選輯作者近十五年來的主要論文十三篇。作者以嚴謹求真的治學態度和理論勇氣,在中國大陸特殊的年代裏,從考證孔子儒家之儒的形成開始,逐一辨析《莊子?天下篇》的思想史方法論意義、荀學體系結構、張載「關學」思想流變、朱子的「聖賢」人格理想,以及哲學史「方法論原則」、中國現代化與中西文化諸問題,並揭示古今中國知識份子既追求獨立的純學術研究,又胸抱強烈的現實關懷這一「永恆情結」之真締。論證精當,文筆典雅,值得一讀。
「对权力的热爱*为强烈又不容共享,举世尊荣的极致来自天下万众的臣服。」 雄霸一方的光辉国度,伟大不灭的盛世罗马 看人类*威名远播的西方帝国,如何走入堕落、衰亡的命运 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人类历*伟大、惊人的一幕。 这个寿命横跨千年的庞大帝国,深远地影响了后世。 它繁盛时的疆域广阔无比,越过英吉利海峡西进英国,东伐叙利亚、埃及;它丰美的文化跨越国界线,以压倒性的强势姿态,改变了各地的饮食习惯、建筑、艺术,甚至是宗教。 一个帝国的崛起、昌盛与衰亡,罗马世界的祸福安危,除了天时与地利,皇帝的个人素质更是*为人瞩目的重要影响;西泽、奥古斯都、图拉真、君士坦丁 这些声明铄金、骁勇善战的帝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但罗马帝国的伟大不只在光明面,它晦暗的历史也成为提点后世的珍贵教材;暴
《周易》是老祖宗留傳下來的一部智慧寶典,向來被稱為群經之首。從文獻學的立場來看,《周易》的確是經典中的經典,根源裏的根源。不讀《周易》,即談不上了解中華文化。《周易》包含「經」與「傳」兩部分,其基本概念,幾乎全在乾坤二卦中。《繫辭傳》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一陰一陽之謂道。」又說:「乾坤,其易之縕耶!」、「乾坤,其《易》之門耶!」因此掌握乾坤二卦的義理,才能進入《周易》之門,以窺其殿堂之宏偉,寶藏之豐美。本書乃黃慶萱教授繼《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周易讀本》、《周易縱橫談》三書之後,《周易》研究的*力作。依據漢儒費直、鄭玄以傳說經的理念,採用清儒朱駿聲以傳附經的方法,將《十翼》有關乾坤的部分,分別錄置在二卦各卦爻辭之後,目的在「使學者尋思易了」,對古人之說乾坤二卦
「簡易哲學」集筆者在輔仁大學近二十年授課之經驗成果而寫成,此也為輔仁大學哲學概論課所用教材之一。 但一年授課時間總計一僅約六十小時,故不能給學生提供一完整的哲學綱領,於哲學的基本概念亦不能探討透徹。 經十數年與學生在課堂內外的交談,筆者深感學生所最迫切需要知道的,就是對於宇宙及人生等深奧問題的瞭解。本書的目的是欲使學生體會到哲學的目前不在增加人的知識,而在闡明人的知識,同時瞭解人的知識是如何膚淺不足,並使學生瞭解真有些問題是無法答覆的。 哲學的宗旨並不在解答問題,而在澄清問題,因為發現問題是洞悉宇宙的初步,人若根本沒有發現問題,則對於宇宙人生一無所知。在本書內,筆者提出各家各派的學說,是為了闡明即使成名的哲學家,對這些問題亦莫可奈何,因為很多問題根本遠超過我們人類智能所瞭解的
有沒有一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人類從何處而來?又該往何處而去?」 《起源的故事》或許可以提供我們一些答案。 獲選比爾.蓋茲2018年夏季書單,讚譽本書是人類未來發展的指引 入圍Goodreads年度*佳歷史與傳記類圖書 林俊良、孫維新、陳文屏、黃春木、黃貞祥、楊士範、蔣竹山、謝哲青、顏聖紘等諸方學人一致推薦 「大歷史」學派開創者、TED影片點擊九百五十萬次的歷史學家大衛.克里斯欽*新力作! 【內容簡介】 跨越自然與人文學科的藩籬,重新構建你對歷史的認知, 走過一趟一百三十八億年的「歷史旅程」 大多數歷史學家研究的是一小片段的時間,他們凸顯特定的日期、個人及文獻。但研究從大霹靂直到今天,甚至深入遙遠未來的歷史,會是什麼模樣?注視太古以來的時間,又會如何改變我們理解宇宙、地球,以及自身存在的方式
◎進入室內要脫鞋,我穿絲襪怎麼辦?日本人什麼場合都會送禮、都要鞠躬嗎? ◎如何優雅的吃烤魚、蝦、墨魚?可別扒筷、夾筷、淚筷 還沒開動就失禮。 ◎去神社的參拜禮儀:洗手、漱口、過鳥居、搖鈴,你真的做對了嗎? ◎住民宿比住飯店沒拘束?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什麼行為會一秒惹怒眾人? 以上這些都是日本人不說,但外國人一定要懂的禮儀。 本書作者小笠原敬承斎是小笠原流禮法第33代接班人, 在室町時代,小笠原為日本天皇指定的禮儀宗家, 她將告訴你,日本人口中的「盛情款待」,跟你以為的,哪裡不一樣。 ◎日本人的交際應酬: ?6?4日本人多禮所以不停鞠躬?錯: 小笠原流禮法告訴我們 :「行禮不過三」, 打一次招呼鞠躬無數次,反而讓鞠躬變得輕率無意義。 ?6?4送禮必附「熨斗」,奠儀
「瘋癲」一直都是你我生活的一部分。 任何想去看(或已看過)精神科醫師的人都該讀一讀。 德克.威特恩伯恩╱《亦藥亦毒》作者 瘋癲,今日稱為精神疾病。 它象徵社會中的失序,代表群體中的異常。 今日我們如此恐懼瘋癲的出現, 但回溯歷史,它早已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繼傅柯《古典時代瘋狂史》以來*重要的精神醫學史著作 ◎當代精神醫學史權崴,完整梳理古今瘋癲的理論與治療 ◎史詩級*著,集結五十年來*新研究成果 ◎從歷史脈絡檢視前人說法,提供更深度的辯證思考基礎 ◎本書入圍2016年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 ◎收錄172張珍貴歷史插圖、照片 沒有人可以像史考爾一般,將精神醫學史寫得如此華麗,能同時吸引一般讀者與學界人士,這是近二十年來*用心的一本書。 大衛?希利(David Healy)/班戈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本
中國古代遊俠是如何產生的?他們何以有卿相之俠與布衣閭巷之俠,甚至義俠、武俠、豪俠、輕俠、盜俠之分?他們所體現的社會意義是什麼?本書用不同角度對遊俠的起源、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進行了勾勒,並透過對遊俠的社會交往、衣食來源、飲酒縱情、仗義行俠等日常生活及社會活動,描摹出古代遊俠的基本面貌及生活狀態,揭示遊俠階層最終湮滅而俠義精神得以弘揚的社會及文化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