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對於人類精神生活的健全是必要的,就跟其他更明顯的活動一樣,例如經濟與戰爭。──比昂 凡是人都須寓居團體生活:親友團體、企業團體、**團體 我們以為自己在團體中表現/表達了自己,但我們的表現常常受到潛在的團體動力所引導。 比昂是探索團體動力的先驅,他的洞見來自他曾是軍隊裡的精神科醫師,在戰時帶領軍中精神病人進行團體**的啟發。 這本書收錄了比昂最精華的團體動力學說。他以身為「團體專家」卻在所帶領的團體裡不受歡迎為例,一步步抽絲剝繭,發掘潛藏在一群人之間的動力究竟是怎麼運作。 在比昂的理論裡,團體有「依賴」、「戰或逃」、「配對」三種基本假設,再加上「原始心智系統」(proto-mental)、「共價鍵」(Valency)等概念導入,比昂找到團體如何面對基本假設,進入能夠執行**功能的「工作團體」的關鍵
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這位老牌的美國現象學家, 自1964年出版《胡塞爾形構觀念的形成》以來,就一直是現象學界中的*尖人物。1996年春天,由於與一位數學教授的一場談話,激發他寫作這本認識現象學的入門書,引領讀者認識這門「既是簡單明瞭,又是錯綜複雜」的學問。 什麼是現象學?索科羅斯基指出,現象學是一個重要的哲學運動,也是二十世紀主要的哲學發展方向。它發端於二十世紀的初始,在步入二十一世紀初的今天,我們剛好能夠看到這一百年來現象學的發展。一般而言,二十世紀的西方哲學可分為英美的分析哲學,與歐洲的歐陸哲學,現象學即是二十世紀歐陸哲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現象學是對人類經驗的探索 ,是對事物在經驗中向我們顯現之方式的探索。 現象學不只影響重要的學術潮流,如詮釋學、結構主義、文學形式主義、
影響了全球千萬人生命的《與神對話》三部曲一次全收錄 全新編輯成7本?讓經典也能隨身閱讀 這是一部非比尋常的文獻, 一部向你顯示了你自己和全人類面目的三部曲。 ◎已譯成34種語文,全球銷量逾1200萬本,蟬聯《紐約時報》排行榜100多週。 ◎知名藝人金城武、劉德華、王力宏、蔡健雅等公開在媒體上推薦本書,各界名人南方朔、徐仁修、孟東籬、張德芬、李欣頻、JC、周介偉等大力推薦! 這些對話,既迷人又騷亂,既具挑戰性,又有提升力。 這些對話,是我們從未見過,甚至極少想過的。 一個結過五次婚、有九個小孩的男人,在個人事業不順遂時,寫了一封憤怒的信給神。 他在信中問道: 我的人生為什麼事事不順?我到底得做什麼才能讓它順? 為什麼我無法在親密關係中找到快樂? 是否我永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