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行星齿轮传动设计和微型行星齿轮传动设计两方面的内容;其内容丰富完整、简明新颖,图表齐全,实用性较强。并且含有关于行星齿轮传动设计的新方法和新的传动技术。 书中较详细地讨论了行星齿轮传动和微型行星齿轮传动的特点、传动类型、传动比和配齿计算,齿轮传动精度、啮合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传动效率计算,以及均载机构和结构设计等。并且,还撰写了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微型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步骤和设计计算示例,以及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图例。此外,本书还专门编写了封闭行星齿轮传动和行星齿轮变速传动,以及微型行星齿轮传动的模块式组合设计等内容。上述内容均属于我国新近发展的行星传动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传动和机械设计的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
本书由中国阀门信息网(沈阳阀门研究所)组织编写。全书针对阀门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介绍了各种阀门选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各种阀门的结构、技术特点、应用场合及选用原则等内容,阀门种类包括闸阀、球阀、蝶阀、截止阀、止回阀、旋塞阀、柱塞阀、隔膜阀、电磁阀、节流阀、蒸汽疏水阀、减压阀、安全阀、调节阀、放料阀、塑料阀门、陶瓷阀门以及供水管网、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工业、油罐、炼化装置、高炉炼铁等专用阀门。可作为设计院所及终端用户阀门选型使用,也可供从事阀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阀门使用维修人员以及设备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由国内阀门制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力编写,全书共25章,内容涵盖了阀门制造的全过程:既包含了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表面处理及无损检测等特殊过程,也包含了各类阀门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成品装配工艺过程,例如阀体类零件的加工、阀盖类零件加工、关闭件加工、阀杆加工以及阀门其他零件加工。另外,对一些常用或特殊的阀门的制造工艺单独进行了详细讲解,例如球阀制造工艺,蝶阀制造工艺,阀门密封面研磨、滚动珩磨及抛光,橡胶衬里阀门制造工艺,氟塑料衬里阀门制造工艺,陶瓷阀门制造工艺等;对阀门的配合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阀门的无损检测,阀门装配,阀门的试验,阀门的涂漆,阀门的安装、维护及常见故障等其他重要问题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该书内容十分丰富,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可供阀门行业各制造厂(公司)、大
本书是《阀门选用手册》(2009版)的修订版。本书主要介绍了阀门选用所需的基础知识(如用途、分类、参数、型号编制等)、选用阀门的基本原则(如密封性、材质、流量等)、各种驱动阀门的选择(如闸阀、蝶阀、球阀、结婚自发、旋塞阀、隔膜阀、核电阀)、各种自动阀门的选择(如安全阀、蒸汽疏水阀、减压阀、止回阀、调节阀、水力控制阀、油气管道关键阀)等,以及相关技术资料(如国内外现行标准、阀门垫片及填料参数、阀门材料化学及力学性能、阀门涂料等)。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和论述了动力装置轴系振动控制技术,包括振动基础理论、轴系扭转振动、轴系纵向振动、轴系回旋振动及其耦合振动控制、轴系振动测试分析、轴系监测诊断与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在动力工程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本书可供船舶内燃机及动力装置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可供汽车与工程车、机车、电力、钢铁等工程技术人员借鉴,也可以用作院校机械与动力专业的参考教材。
本书论述了磁力耦合传动技术及装置的基本原理、工程设计及设计的基本思路、基础理论、技术特点、结构形式、运动状态及其应用领域和主要用途;介绍了物质的磁性、磁性材料、磁性材料性能、磁路排列规律和磁场的场形分布;用二维和三维方法分析了永磁体耦合场的力学状态和作用机理、磁耦合场的数值分析方法和计算及其工程应用上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书中还阐述了磁力耦合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基础和设计技巧,收集了工程应用的部分检测试验数据、图表等,是优化设计的参考资料。
叶君主编的这本《实用紧固件数字化手册(附光盘)(精)》从现代设计、生产和使用的实际需要出发,全面介绍了包括基本资料、紧固件综述在内的螺栓、螺柱、螺钉、螺母、自攻螺钉、木螺钉、垫圈、挡圈、销、铆钉、组合件和连接件等产品的品种、规格、尺寸、公差、重量以及性能与用途。 本数字化手册具有方便快捷的资料查询功能,可按目录查询、索引查询、搜索查询、数据表查询等方式,准确、快捷地查到所需要的数据;独特设计的计算公式,只需输入数值就可轻松得到正确的运算结果。 本数字化手册可供广大从事紧固件设计、生产、采购、经销等人员使用。
齿轮传动装置的振动噪声会严重影响装备的性能、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这类装置的低噪声设计一直是 外研究热点。本书总结作者三十余年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激励、响应和传递三方面深入地介绍齿轮传动装置低噪声设计理论和方法。全书共12章,主要介绍齿轮传动装置噪声产生机理、类型和传递方式,动态激励的定义、内涵及主要计算模型和方法,平行轴、行星、功率分流和多输入多输出齿轮传动系统与齿轮箱体结构动力学响应计算模型和方法,低噪声齿面优化修形与齿轮箱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安装在弹性支承结构上的齿轮传动装置振动传递分析模型和方法,齿轮参数与结构参数对齿轮传动装置振动噪声的影响规律, 总结归纳齿轮传动装置低噪声设计准则和方法。
陆培文主编的《实用阀门设计手册》第2版自2007年8月出版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标准化组织及世界各国及我国的阀门标准在不断地修订,书中引用标准有些已被新颁布的标准替代,其内容及设计要求和制造要求也随阀门使用中的问题,在不断改进和更新。特别是欧洲诸国已采用统一的欧洲标准(EN),并以全新的面貌脱离本国旧的阀门标准体系。美国部分阀门标准也逐步在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靠拢,所有基础标准如法兰、结构长度、压力-温度额定值等都改为以米制为主、以时制为辅的共存版本。由于世界核电、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工业的发展,对阀门产品的材科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新标准的制定在阀门的设计、材料性能、焊接、热处理、质量要求、试验与检验方面有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本系列标准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文)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石化协科发[2007]144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组织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编制。 本系列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HG 20592-20635-1997《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本系列标准是对HG 20592-20635-1997《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系列标准的修订。 本系列标准主要参照ENl092-1:2002(《法兰及其连接件 管道、阀门、管件和附件用圆盘法兰,PN标识一第1篇:钢制法兰》、ASME B16.5-2003《管法兰和法兰管件》等国外先进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修订而成,包括了国际通用的两大管法兰、垫片和紧固件标准系列:PN系列(欧洲体系)和Class系列(美洲体系)。
机械零件是构成机器产品的单个制件,若干零件又可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部件。零部件的标准化不仅成为为专业化集中生产提供合格的、可互换的零部件产品的依据,同时也带来了很高的生产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为此,零部件及相关标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满足广大读者对标准文本的需求,我社和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对机械工业通用零部件及相关标准进行了系统汇编,同时收集了相关的材料等标准,组织出版了《零部件及相关标准汇编》系列。法兰卷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法兰卷共分2册出版,收集了截止到2007年5月底以前批准发布的法兰及相关标准共96项。 鉴于本汇编收集的标准发布年代不尽相同,汇编时对标准中所用计量单位、符号未做改动。本汇编收集的国家标准的属性已在目录上标明(GB或GB/T),年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
本手册是在吸收、综合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并根据*液压国家标准,融合了作者们多年来从事液压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具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查找方便等特点。 手册共分六篇,内容涉及液压工程师常用的设计资料,液压介质的分类、代号、性质和选用,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典型产品、加工工艺、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步骤及设计实例,液压系统的安装、冲洗、调试、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液压系统的检测和测试常用的传感器及测量装置的基本原理、使用特点以及各类液压元件的测试回路、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等。 本手册可供从事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以及液压设备的制造、使用、维护、管理、监测与检测等工作的液压工程师使用,也可供工科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在行业内受到认可和好评,对机械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标准的宣传贯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出版的《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管件与管接头卷(第二版)》,除保留了版有效的标准外,又增收了1999年至2005年2月底以前批准发布的管件与管接头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1项,同时取消了被替代的标准。 本卷由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三编辑室与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选编,收集了截止到2005年2月底以前批准发布的现行管件与管接头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170项。其中,国家标准130项,行业标准40项。
带传动作为机械传动中三大传动形式之一,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价格低廉、不需润滑、可缓冲吸振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农机、汽车、纺织、家电、办公自动化、轻工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创新、高效、节能、环保、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带轮与带的应用材料、生产设备、工艺水平、检测能力等得到不断提高,使用性能大大增强,逐步向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高可靠性、长寿命、低噪声、低振动方向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带轮与带型式尺寸、技术条件、试验方法以及相关基础标准。 为满足广大读者对标准文本的需求,我社和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对带传动及其相关标准进行了汇编,组织出版了《零部件及其相关标准汇编 带传动卷》。
齿轮传动装置的振动噪声会严重影响装备的性能、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这类装置的低噪声设计一直是 外研究热点。本书总结作者三十余年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激励、响应和传递三方面深入地介绍齿轮传动装置低噪声设计理论和方法。全书共12章,主要介绍齿轮传动装置噪声产生机理、类型和传递方式,动态激励的定义、内涵及主要计算模型和方法,平行轴、行星、功率分流和多输入多输出齿轮传动系统与齿轮箱体结构动力学响应计算模型和方法,低噪声齿面优化修形与齿轮箱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安装在弹性支承结构上的齿轮传动装置振动传递分析模型和方法,齿轮参数与结构参数对齿轮传动装置振动噪声的影响规律, 总结归纳齿轮传动装置低噪声设计准则和方法。
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编著的《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阀门卷上第4版)》为基础、材料、试验与检验,共收录国家标准30项,机械行业标准20项。本卷汇编适用于从事阀门设计、生产、制造及检验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机械工业标准是组织产品生产、交货和验收的技术依据,是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的技术保障,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推广和应用标准化技术,认真贯彻实施标准,对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控制产品制造质量、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至关重要,对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规模经济、推进专业化协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推进机械工业标准的贯彻实施,满足广大读者对标准文本的需求,我社对机械工业*标准文本按专业、类别进行了系统汇编,组织出版了《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系列。本系列汇编共由综合技术、基础互换性、通用零部件、共性工艺技术和通用产品五部分构成,每部分又包括若干卷,《阀门卷》是通用产品部分的其中一卷。 本卷由我社第三编辑室与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编录,收集了截止到2000年6
键与花键是重要的机械零部件之一,它广泛运用于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冶金、矿山、仪器仪表、风电、核电、铁路、航空、航天、船舶、工程机械、汽车、农机、机床、轻工印刷等领域。 近年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了18项键与花键标准,占键与花键标准总数的55%。为满足广大读者对标准文本的需求,我社第三编辑室和全国机器轴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编录了《零部件及相关标准汇编 键与花键联结卷》。 本汇编收集了截止到2009年1 2月底以前批准发布的键与花键联结标准共33个。其中国家标准32个,行业标准1个。 内容主要包括:平键、半圆键、楔键、切向键、矩形花键和渐开线花键等。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行星齿轮传动设计和微型行星齿轮传动设计两方面的内容;其内容丰富完整、简明新颖,图表齐全,实用性较强。并且含有关于行星齿轮传动设计的新方法和新的传动技术。 书中较详细地讨论了行星齿轮传动和微型行星齿轮传动的特点、传动类型、传动比和配齿计算,齿轮传动精度、啮合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传动效率计算,以及均载机构和结构设计等。并且,还撰写了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微型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步骤和设计计算示例,以及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图例。此外,本书还专门编写了封闭行星齿轮传动和行星齿轮变速传动,以及微型行星齿轮传动的模块式组合设计等内容。上述内容均属于我国新近发展的行星传动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传动和机械设计的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
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以下简称“三基”)是装备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水平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而标准是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是制造产品的依据,是产品质量的保障,因此标准的贯彻实施,对提高“三基”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为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的贯彻落实,并为满足广大读者对标准文本的需求,中国标准出版社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合作,拟出版“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系列丛书。 本汇编为“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系列丛书的一部分,收集了截止到2012年9月底以前批准发布的现行法兰
本书采用手册与三维图库相结合的形式,常用滚动轴承的数据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依据,手册和图库可以独立使用,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和方便性。书中主要内容包括滚动轴承的分类、代号和结构,滚动轴承的材料及热处理,滚动轴承的特性,滚动轴承的选用,常用滚动轴承计算,滚动轴承应用设计,常用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与数据,国内外轴承代号对照,以及软件的安装、卸载与使用等。基于三维CAD/CAM软件Pro/ENGINEER建立的常用滚动轴承三维标准件库,内容包括各类常用滚动轴承的标准数据和相应的三维模型。使用手册和三维图库进行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可以避免设计者繁琐的标准件绘图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设计的标准化程度,降低错误发生率。 本书内容实用、使用简捷方便,可供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
本书秉承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历经工程实践,总结了大型机械与结构动力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经验。第1章给出三类连续体动力学变分原理。第2、3章分析力学第二类拉氏方程,建立牛顿欧拉方程。在*类拉氏方程中引入约束微分代数方程,处理刚性问题。第4、5章介绍大型矩阵本征值问题以及线性模态振动。第6章给出模态分析综合的动力子结构方法。本书给出各类复杂系统动力分析的新方法,预测并优化系统的固有特性、响应、稳定性分析,并可另辟蹊径使奇异摄动法成为广泛应用于无自由度和大、小参数限制的工程实际非线性动力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