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操作维护知识;并结合生产运行和维修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排除设备隐患、稳定机组运行的技术性、管理性措施。机组的检修内容、施工程序和方法以及检修质量的控制标准,也作了全面的介绍。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对搞好机组的安全运行、日常维护和科学检修等工作均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设置管理、检修和生产维护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阅读。
《看图学液压维修技能》(第二版)以 用图说话 的方式,以大量的图、表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喻来阐述液压维修技能,内容主要涉及各类液压元件的外观、工作原理和内容结构等基本知识,各种液压元件、回路及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拆装方法、修理方法等基本技能。
《应用型本科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工程类:应用液压系统设计指导》是为机械类本科学生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编写的。全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了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第2章介绍了液压系统设计的步骤;第3章介绍了液压缸的设计;第4章介绍了液压泵站的设计;第5章介绍了液压油路的集成化设计;第6章介绍了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的两个实例和三个题目。从而保证一个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圆满完成,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换。《应用型本科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工程类:应用液压系统设计指导》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说明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工程类:应用液压系统设计指导》是机械类学生的理想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 十二五 规划系列教材,按照* 十二五 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意见编写而成。本书由液压与气动基础、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三篇共15章组成。*篇液压与气动基础主要介绍流体力学基础;第二篇液压传动主要介绍液压传动动力元件、液压传动执行元件、液压传动控制元件、液压传动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液压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第三篇气压传动主要介绍气源装置、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气动辅助元件、气动基本回路、气压传动系统、气动程序控制系统的设计。各篇内容前后相互照应,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每章均附有小结和一定数量的习题。本书内容精简,突出工科教学特色,注重加强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训练。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大类专业本科学生教学用书和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工程
本标准是GB/T 9126——2003《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 尺寸》和GB/T 2502——1989{船用法兰软垫 圈(四进位)》的整合修订版。 本标准和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Ⅱ型突面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尺寸系列; ——增加全平面法兰、突面法兰、凹凸面法兰、榫槽面法兰的型式图; ——将垫片尺寸按公称压力等级PN系列和Class系列分别列表; ——增加PN2.5和PN6的DN600全平面法兰用垫片尺寸;增加PN25全平面法兰用垫片尺寸; ——增加突面法兰用垫片PN2.5、PN6、PNl0的DN2200~DN4000的尺寸;增加PN63突面法兰用垫片尺寸;增加PNl0凹凸面法兰用和榫槽面法兰用垫片的尺寸;增加船舶法兰专用的DNl75,DN225的系列垫片尺寸; ——参照欧共体标准EN 1514—1修改了PNl6全平面法兰用垫片DNl600、DNl800和DN2000的螺栓孔径;修改了PNl6突面法兰用垫片DNl600、DNl800和DN200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0 12303:1995((滑动轴承 质量特性 机器能力及过程能力的计算》。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6)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显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宁波轴瓦厂、临安东方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本标准代替JB/T 7048-1993《滚动轴承 工程塑料保持架 技术条件》和JB/T 6638-1993《滚动轴承 保持架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6 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JB/T 7048-1993和JB/T 663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两项标准合并为一项标准,两项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合并,而JB/T6638的其余内容纳入本标准的附录A,原附录A改为附录B; ——按GB/T1.1规定,调整了编排格式; ——扩大了塑料保持架的使用范围(见第1章); ——修改了玻璃乡纤维增强聚酰胺66-25的缩写代号(见第1章); ——增加了符号Hc、P、Dw、Lw,修改了术语保持架径向拉伸强度的内容(见第3章); ——增加了材料(见第4章); ——增加了5.1常用的保持架结构型式,增加了保持架产品图样9幅(见第5章); ——在技术要求第5章中,修改了技术要求的有关内容(见5.2、5.3、5.4)
本标准对应于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Ⅷ,焊接和钎焊程序、焊机和钎焊机、焊接和钎焊操作者鉴定》。本标准仅涉及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Ⅷ》中表面加硬层金属堆焊和耐蚀堆焊。本标准与ASME第八篇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华惠阀门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武汉锅炉集团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立龙、陈勇、陈荣斌、王晓钧、吕召政、冯燕。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1834:1999《起重用短环链 验收总则》(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1834:1999。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对ISO1834:1999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有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相应的国际标准,未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直接引用国际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杭州武林机器有限公司、杭州现代起重机械制造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南阳市起重机械厂、浙江安吉长虹制链有限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13203:2005((链条链轮术语》。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在第2章术语表的“标准编号”一栏中,增加等同采用相应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编号; ——在参考文献的“标准编号”一栏中,以等同采用相应国际标准的双编号形式代替原国际标准编号。 本标准代替GB/T 9785—1988《链条、链轮术语》。 本标准与GB/T 9785—1988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删除了原标准中有关学术性、理论性和概念性术语及所涉及词条的所有解释性文字; ——原标准的术语是按链条和链轮分类,本标准的术语是按链条的结构和用途、链条零件、链轮以及和链传动装置相关的辅件来分类; ——原标准的术语词条仅有中文和英文,本标准增加了法文和德文的术语词条; ——本标准增加了参考文献,以及中文(以汉语拼
GB/T 11348《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50 MW以上,额定转速1 500 r,/min、1 800 r./min、3 000 r/min、3 600 r/min陆地安装的汽轮机和发电机; --第3部分:耦合的工业机器; --第4部分:燃气轮机组; --第5部分:水力发电厂和泵站机组。 本部分为GB/T、11348的第2部分。 GB/T 11348的本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7919-2:2001《机械振动 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第2部分:50 Mw以上,额定转速1 500 r/min、1 800 r/min、3 000 r/min、3 600 r/min陆地安装的汽轮机和发电机》(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SO 7919-2:2001重新起草。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与ISO 7919-2:2001相比,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修改了原标准名称。 本部分与ISO 7919-
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 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是对GB/T 19410--2003《螺杆式制冷剂压缩机》的修订。本标准与GB/T 19410--2003相 比变化如下: ——本标准名称改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明确规定本标准不适用于单机双级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及其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 ——对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及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的名义工况作了修改,同时对其设计与使用条件也作了相应修改。 ——气密性试验检漏方法增加了制冷剂检漏仪检漏和真空氦检漏仪检漏。 ——对压缩机壳体等受压零件强度试验的要求作了修改。 ——对检验项目作了调整。 ——抽样检验增加了抽样台数的规定。 ——取消了附录A(资料性附录)《压缩机及压缩机组型号表示方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19410--2003。 本标准附录A~附录E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代替GB/T 12238—1989《通用阀门 法兰和对夹连接蝶阀》。本标准与GB/T12238—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更改为:“法兰和对夹连接弹性密封蝶阀”;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公称尺寸范围,扩大到DN4000; ——修改和增加“蝶阀的性能”的内容; ——修改了部分“阀座小直径”数据; 一一修改了“蝶板和阀杆”的技术要求; ——修改了“轴承和轴封”的技术要求; ——修改了“操作”的技术要求; ——修改了“材料”的技术要求; ——修改了“试验方法”,增加“检验规则”; ——修改了“阀体标志”内容,增加“铭牌”标志内容的要求; ——修改了“涂漆、包装和储运”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轴承试验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包括职业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轴承检查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
本书是根据*机电类专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全书共12章,第1、2章主要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概念、液压介质和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第3~6章主要介绍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液压阀和液压辅件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第7章介绍液压基本回路的分类、构成和功能,第8章介绍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特点、分析及设计方法,第9章介绍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液压伺服阀和液压动力机构的结构及特性、液压位置控制系统及其分析方法等,第10~12章介绍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源装置与气动元件、气动基本回路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及设计方法。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机械类、自动化类、动力工程类等各专业,也可供从事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液压传动系统》的延续,重点介绍电液伺服控制、电液比例控制等工程实用电液控制技术。在内容上,本书扩展了范围,既重点介绍电液伺服控制和电液比例控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也介绍构建电液控制系统涉及的信号检测和信息转换等基础技术及液压控制系统油源装置、污染控制、振动与噪声控制等相关技术;为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推进新技术应用,还专题介绍了电液控制新技术,如电液控制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液数字阀及系统应用技术、水压控制技术和电/磁流变流体控制技术等。与同类教材相比,突出了“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强化液压技术”的宗旨,面向工程实际,跟踪科技发展前沿,采取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电-液-计算机控制知识相结合,原理阐述与工程应用实例相结合,技术运用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