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机械图样绘制基本知识为基础,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实用图例为中心,从工程设计实际出发,归纳展示了350例常用机械零部件和工业产品的设计图样。 书中把设计、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材料、成形工艺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图例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制而成,复杂图样采用二、三维同时表达的方法,降低了识图门槛,便于快速读图。对于复杂装配图,采用3D图形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装拆顺序等。 书中图例均来自生产实践,可直接用于生产加工;各种零部件图样具有示范作用,可作为设计表达过程中的参考。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业设计领域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机械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从工业机器人设计及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案例较为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工业机器人设计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对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多类工业机器人操作机进行研究与设计,特别对容易被忽视的部件连接与结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比较,提出了机器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原则性解决方案。 本书本着 理论 设计 应用 的写作思路,共计6章。分别是:第1章导论;第2章工业机器人整体设计;第3章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与驱动;第4章工业机器人控制装置;第5章典型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第6章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结构设计。 本书以设计案例为中心,以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转动机构、升降机
《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及计算实例》是编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纳机械设计领域中的新标准、新工艺、新结构和新方法编写而成。在编写中力求体系合理,信息量大,突出实用性和使用方便性。 《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及计算实例》分上下两篇。上篇在介绍机械零部件结构工艺性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的基础上,以大量的图例介绍了铸件、锻压件、冲压件、切削件、热处理零件和粉末冶金件、工程塑料件、橡胶件、焊接件等零部件的结构工艺性,以及零部件设计的装配与维修工艺性;下篇以通用零部件为主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常用连接件、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典型零部件的选用和结构设计,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
《实用紧固件手册(第3版)》根据市场上常见的紧固件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资料编写而成。手册共四篇。篇介绍与紧固件知识有关的基本资料;第二篇介绍与紧固件基础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内容;第三篇按国家标准,分别介绍螺栓、螺柱、螺钉、螺母、自攻螺钉、木螺钉、垫圈、挡圈、销、铆钉、紧固件一组合件和连接副、焊钉等12类标准紧固件的具体品种、规格、尺寸、公差、重量,以及性能和用途等内容,另外,又介绍了市场上常见的紧固件新品种(其他紧固件)的规格、尺寸、重量以及性能和用途等内容;第四篇为附录,是本书引用的紧固件国家(行业)标准的索引,以及每个紧固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ISO)程度。《实用紧固件手册(第3版)》可供广大从事与紧固件有关的采购、经销、设计、生产和科研等工作的人员使用,也可供需要了解、学习紧固件知识的
本书结合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将机器视觉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典型案例详细讲解机器视觉的基础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并尝试解决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化的相关问题。本书共12章,主要包括机器视觉概述、硬件构成、硬件选型、图像处理技术、缺陷检测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尺寸测量技术、目标定位技术、机器视觉软件CKVisionBuilder基础及实战、机器视觉软件In-Sight基础及实战。本书图文并茂、由浅入深,特别适合机器视觉的初学者学习或参考,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企业相应岗位的培训教材。
陈继文、范文利等编著的《工程机械电气控制系统》全面介绍了工程机械的电气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以电工、电子技术及工程机械构造为基础,系统讲述了常用工程机械电气控制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维护及检修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启动机、点火系统、照明及信号系统、仪表与报警系统、辅助电气设备、全车电路总线、施工现场供电及安全用电、故障诊断技术。本书内容比较丰富全面,且在叙述上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同时注重结合工程实践、实例说明、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突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工程机械电气控制系统》可供从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与试验人员及有关管理与维护保养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程机械及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是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阐述了液压传动与控制的基础理论,全面介绍了液压元件,分析了液压基本回路和典型液压系统,讲授了液压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概述了液压伺服控制及PLC控制。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液压传动概论,第二章液压传动介质,第三章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第四章液压泵,第五章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第六章液压辅助元件,第七章液压阀,第八章液压基本回路,第九章典型液压系统,第十章液压系统设计与计算,第十一章伺服控制与PLC控制。本书内容全面、取材新颖、图文并茂,并附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机械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专门为液力偶合器生产现场和服务一线的技术人员而编写的。全书分为8章:第1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原理、优点、相关标准等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的制造技术与工艺;第3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生产制造过程的检测、检验要求;第4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交付验收与调试的内容和要求;第5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的使用与维护要求;第6章,介绍了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案例;第7章,介绍了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案例,第8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的常用计算公式。
本书采用大量典型案例介绍液压泵、液压阀、液压执行件与液压辅件等安装、调试、维护、测试、故障诊断与排除、修理、技术改进的思路、措施、技巧、要领与策略。本书以“用图说话”的方式,借助图形符号将液压装置与故障及维修过程与方法等进行图解转化,使其更加简洁、清晰、形象、直观,内容浅显易懂,更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掌握。 本书可作为从事液压元件与系统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以及设计制造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工科院校机电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以及高职高专类液压维修技术的培训教材。
本手册是机械零件设计通用工具书第2版,内容包括常用机械零部件设计计算方法、规范及现行标准。全书共23章,包括常用资料和数据,基础标准,机械工程材料,螺纹联接,键、花键、销及过盈联接,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锥齿轮传动,圆柱蜗杆传动,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轴,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弹簧,搬运机械零件和操作件,润滑与密封,常用液压及气动元件,减速器,交流三相异步电动机,小功率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等。 本手册可供广大机械工程技术人员使用,而且配合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学,也可供普通高校、电大、职大、函大,以及中等专科学校师生使用。
本书共分7章。主要介绍国内外工业管道及阀门的现状与发展;工业管道及阀门维修、安装的基本知识;管道布置和常用管材、管件及附件;介绍管道和阀门的修理及安装;管道的试压与防腐保温;管道故障及维护。附录还介绍管路系统图形符号和图例。 本书可供管道、阀门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内容与我国同类课程相近,涉及机械设计概论、工程力学、轴、弹簧、螺旋运动、铆焊连接、润滑、轴承、齿轮和蜗杆传动、过盈配合连接、飞轮、受冲击载荷的零件设计、凸轮设计、工程材料等。本书附有一张光盘,其中约有50个计算程序,可进行多种设计计算。本书的习题和例题兼有公制和英制,并给出了换算表,使用很方便。书中例题、习题丰富,内容广泛实用,启发性强,同时增加了现代机械设计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从事机械工程设计、制造方面的教师、大学生、研究生使用的教材,对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学习工程英语的参考书。
本书共分四篇二十一章,书中提供了各类液压元件、介质、辅件和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理论分析、结构特点、设计方法、静动态特性及分析、使用与维护方法等;同时也反映了该学科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工程应用性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方向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本书也可从从事液压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高等工科院校有关师生学习和参考。
本教材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整合了机械制图、零部件测绘、AutoCAD和UG的内容,打破了传统机械制图课程的理论体系。 本教材以典型机械零部件的测绘及造型为载体,以AutoCAD和UG三维造型为工具,依据认知规律、借鉴零件成组分类法形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包含几个实际案例,每个案例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熟悉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工具使用,实现掌握制图知识、具备二维和三维软件应用技能、提高绘制和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能力的目标。 本教材根据工作过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序化,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整合,重构了体现机械零部件的图样识读、产品造型、产品测绘
朱增宝、朱如鹏、王传礼、潘地林著的《封闭差动人字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及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介绍了封闭差动人字齿轮传动系统(大型舰船主减速器) 的均载和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领域的研究成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封闭差动人字齿轮传动系统两级啮合齿轮的各种相位关系,人字齿时变啮合刚度与中间浮动构件人字齿轮接触切向刚度,传动系统两级各齿轮误差转化到啮合线等效位移,封闭差动人字齿轮传动系统静力学与动力学模型以及主要参数对传动系统静力学与动力学均载特性的影响,主要参数对传动系统动力学浮动特性的影响,多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的封闭差动人字齿轮传动系统的多自由度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以及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阻尼、综合误差对传动系统非线性动态特性的影响。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设计、机械传动等领域研究的科技
《陆工谈液压维修》结合作者陆望龙四十余年的液压维修工作经验,以讲谈的形式,并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喻和丰富精美的彩色图片,来阐述 液压维修技能。 《陆工谈液压维修》力求将“枯燥的”的技术内容尽量变得通俗易懂,不仅可以*限度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可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体会液 压维修工作的乐趣,从一名普通的液压维修工人快速成长为高级液压维修技师。
本书是根据市场上常见的紧固件的现行国家标准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十三章,即:紧固件的基本知识、螺栓、螺柱、螺钉、螺母、垫圈、木螺钉、自攻螺钉、销、挡圈、铆钉、紧固件一组合件及连接副,以及焊钉等,分别介绍各类紧固件的特点和用途,对每种紧固件则分别阐述其结构型式、规格(主要尺寸)以及质量(每1000件钢制品的质量)。 编写本书时,在内容上力求新、准、全;在文字上力求简明扼要;在形式上力求多用图表,使其尽可能做到实用、可靠、查找方便。 本书可供广大从事与紧固件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维修人员,采购、管理人员阅读。
极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一本图册,经过数十年搜集与总结,提供了多类型设备中的上千张机构装置图,以及实用的关键数据和方程。 帕姆利编著的《机械设计零件与实用装置图册》按照装配、动力传输和单体零件三大部分安排内容,第1章―第5章包括精巧结构,创新装配,连杆,连接,锁紧装置与方法;第6章―第10章图解了机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与齿轮传动,离合器,链、链轮和棘轮,带和带传动装置,轴与联轴器;第11章―第20章收录了标准机械零件的常规用法和创新用法,包括螺纹元件,自锁螺钉,销,弹簧,凸轮,橡胶垫圈、垫片和衬套,垫圈,O形密封圈,挡圈,滚珠,轴套与轴承。 《机械设计零件与实用装置图册》供快速查阅,工作时借鉴,目的在于解决机械设计师工作中的各类设计问题,并激发产生创新设计思路。
《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复合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了国内外近年来针对机电液一体化系统采取的先进控制 策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指出了 研究的必要性。 对研究所涉及的无源性控制、键合图、系统辨识等先 进技术的国内外 研究现状与应用进行了分析。 (2)将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根据功能划分为驱动 子系统、液压子系 统与测控子系统三个子系统,研究了系统整体结构、 各子系统功能结构以及系统实现方法,为每个模块更进一步的分析奠 定了基础。 (3)根据耗散性、无源性及其相关理论,对部 分电力电子和机械 系统进行无源性分析,建立了交流电动机的端口受控 的耗散哈密顿系统模型,并在此模型之上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IDA— PBC的无源控制模 型。该模型基于系统的能量特性,通过配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