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中国阀门信息网(沈阳阀门研究所)组织编写。全书针对阀门用户的实际需求,系统地介绍了各种阀门选型的基本知识、阀门使用及维修等内容,包括闸阀、截止阀、球阀、蝶阀、隔膜阀、旋塞阀、止回阀、柱塞阀、节流阀、安全阀、减压阀、调节阀等各种阀门的选用、安装、操作、防腐、保温、维修等技术内容,可作为设计院所及终端用户采购部门阀门选型,阀门使用者使用或维修阀门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阀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阀门使用维修人员以及设备管理人员的工具书。
本书主要介绍常用的机械零件加工检测检验的方法,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将零件分为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孔类零件、沟槽类零件、齿轮类零件、螺纹类零件、成型面类零件、角度与锥度类零件,依据零件的技术条件和要求(主要是几何精度要求)对零件进行检测,还重点介绍了常用的测量量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第二版修订主要增加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数控加工零件的精度检验,并且对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等内容按照*标准进行了更新。 本书适用于从事技术工人、检验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查阅和使用,而且为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技工学校的学生在生产实习和实践中的参考用书。
本书结合大量工程应用实例,系统介绍了液压伺服与比例系统PLC控制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伺服与比例元件及系统的结构原理、控制技术和应用(涵盖电液伺服阀及控制器、电液比例控制阀、电液数字元件与智能元件、变量泵电液控制技术);PLC基本原理及应用(PLC结构原理与编程、三菱和西门子新型PLC控制应用);液压伺服与比例-PLC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速度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同步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能源监控系统等),以及液压伺服与比例-PLC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人机界面和现场总线。本书取材新颖、技术先进实用、案例丰富,涉及液压与PLC两个专业和多个应用领域。本书可供液压与PLC设计开发、设备使用与维修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和论述了动力装置轴系振动控制技术,包括振动基础理论、轴系扭转振动、轴系纵向振动、轴系回旋振动及其耦合振动控制、轴系振动测试分析、轴系监测诊断与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在动力工程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本书可供船舶内燃机及动力装置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可供汽车与工程车、机车、电力、钢铁等工程技术人员借鉴,也可以用作院校机械与动力专业的参考教材。
本书以24.5吋车用盘式制动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制动系参数选择及制动器的设计计算,开发了制动器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展24.5吋盘式制动器结构强度试验研究,完成关键零部件强度的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开展24.5吋盘式制动器的热机耦合试验研究,完成紧急制动工况和连续制动工况下制动器温度场、应力场分析;开展制动器摩擦材料分析及试验研究,揭示盘式制动器摩擦磨损机理;介绍制动器性能检测技术,研制制动器总成疲劳试验台。
第三版在保持第二版原有结构和风格的基础上,更新和改写了部分内容、应用实例、国内外产品及标准资料,以求全面反映液压阀的*发展和应用成果。本书更具系统性、先进性、全面性和实用性,更加有助于解决液压阀的各类实际问题。 本书第1篇概要论述了液压阀基础知识、共性问题、主流产品及选型要点等,第2篇和第3篇分别介绍了普通液压阀(方向阀、压力阀和流量阀)和特殊液压阀(多路阀、叠加阀、插装阀、电液伺服阀、电液比例阀、电液数字阀、微型液压阀与水压控制阀)的功用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典型结构、技术性能、使用维护要点、故障诊断排除方法、典型产品等内容,第4篇介绍了液压阀组集成方法和液压阀常用标准资料。 本书可供各行业液压技术的设计研究者、加工制造者、安装调试者、现场操作者、使用维护者、故障诊断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行星齿轮传动设计和微型行星齿轮传动设计两方面的内容;其内容丰富完整、简明新颖,图表齐全,实用性较强。并且含有关于行星齿轮传动设计的新方法和新的传动技术。 书中较详细地讨论了行星齿轮传动和微型行星齿轮传动的特点、传动类型、传动比和配齿计算,齿轮传动精度、啮合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传动效率计算,以及均载机构和结构设计等。并且,还撰写了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微型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步骤和设计计算示例,以及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图例。此外,本书还专门编写了封闭行星齿轮传动和行星齿轮变速传动,以及微型行星齿轮传动的模块式组合设计等内容。上述内容均属于我国新近发展的行星传动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传动和机械设计的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
《欠驱动机械系统控制》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工作体会,系统地阐述了欠驱动机械系统控制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欠驱动机械系统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欠驱动机械系统的建模及特性分析,欠驱动系统Acrobot的稳定控制及鲁棒性分析,平面欠驱动系统Acrobot和Pendubot的稳定控制,欠驱动三连杆以及多连杆机械臂的稳定控制,欠驱动系统Acrobot的运动规划及跟踪控制。《欠驱动机械系统控制》反映了近年来欠驱动机械系统控制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教师自学或参考用书,也可供自动控制、机器人及相关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GB/T 19001—2008、GB/T 24001—2004、GB/T28001—2011作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依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第2版)》针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整合的需要,通过解析三个标准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整合的理论依据和相容之处,也关注了三个管理体系的不同功能,同时,结合多体系审核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步骤和方法,为提高标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及促进组织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第2版)》内容详实、操作性较强、指导有针对性、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可供组织的管理人员、内审人员、认证审核服务人员、认证咨询服务人员及
全书共分21章,以液压元件、基本回路与液压系统、应用实例为主线,全面分析了液压元件、液压设备以及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介绍了液压零件表面摩擦损伤和断裂损伤的修复技术,对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与维护、故障诊断方法和步骤作了介绍,同时阐述了液压油的特性、选用以及污染防治技术。 本手册编写内容突出了以下特色:①注重实用性。②实例丰富。③内容适用范围广。④在内容上增加了当代科学技术和制造工业发展的新成果,如插装闷故障排除与维修、电液比例控制阀故障排除与维修、电液数字控制阀故障排除与维修等。⑤书中的插图规范、清晰、美观。⑥液压与气动图形符号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T 786.1-1993)。 本书可供从事液压技术设计、制造、使用与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工作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参阅使用,也可
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李新华主编的《法兰用密封 垫片实用手册/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 系列丛书》以现行*的国内外垫片标准为依据,分 五篇23章重点介绍了垫片密封的基本概念;垫片的一 般结构型式和种类;垫片的性能、参数和设计选用; 非金属平垫片;金属复合垫片;金属垫片;管法兰用 垫片压缩率和回弹率试验方法;管法兰用垫片应力松 弛试验方法;管法兰用垫片密封性能试验方法;非金 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垫片材料拉伸强度试验方法; 垫片材料压缩率回弹率试验方法;垫片材料耐液性试 验方法;垫片材料密封性试验方法;垫片材料蠕变松 弛率试验方法;垫片材料柔软性试验方法;垫片材料 与金属表面黏附性试验方法;软木垫片材料胶结物耐 久性试验方法;合成聚合材料抗霉性测定方法;垫片 材料导热系数测定方法;ISO法兰用垫片
本书针对现行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大中专以上毕业生深入掌握阀门制造工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编写。内容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阀门的加工精度、阀门零件的热处理、阀门密封面的堆焊、阀门阀体铸钢件的焊补、全焊接球阀的埋弧焊、阀门的组装和阀门的型式试验以及出厂检验等方面的工艺知识。以我国各阀门制造企业的实践经验为主,并收集了国外阀门制造方面的一些先进经验,内容详实实用。 本书可作为从事阀门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和企业培训教材,以及相关专业院校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可与《阀门设计入门与精通》配套使用。
由于重大装备持续大型化的需要,世界上出现了一批特大型锻造液压机,中国一重设计制造了世界首台集合多种现代技术的150MN锻造水压机。本书分析了现代锻造液压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系统阐述了该150MN锻造水压机的总体结构,以及横梁、工作缸、立柱等主要结构件的结构设计和强度、刚度计算分析方法;基于组合结构整体性设计的概念,对组合框架及下横梁进行了全面的整体性分析;介绍了水压传动系统及水油联合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系统及其关键控制技术;讲述了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其在压机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本书可作为从事液压机设计、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高校锻压、液压专业教师和研究生的参考资料。
管件是管道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连接件,在管道系统中起着改变管道走向、改变管径以及从主管中引出支管和封闭管道的作用。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石油、化工、石油化工、水利、电力、轻工、制药及核工业等行业的管道系统中。 管件的种类很多,按材料可分为铸铁管件、铸钢管件、锻钢管件、非金属复合管件、铝合金管件、铜及铜合金管件、非金属管件等;按连接方式可分为对焊类管件、承插焊管件、螺纹连接管件、法兰连接管件、柔性接口连接管件等;按结构型式可分为弯头、异径接头、三通、四通、管帽和管堵等。不同种类的管件可分别采用钢管冲压、推制、钢板卷焊、锻造成形或铸造等不同的工艺方法制造。 为使广大读者能够快速、准确、系统、全面地了解、掌握和应用有关标准内容,我们编委会特组织行业技术力量编写了本手
SOLIDWORKS零件与装配体教程》(2015版)是根据DS SOLIDWORKS公司发布的《SOLIDWORKS2015:SOLIDWORKSE ssentials))编译而成的,着重介绍了使用SOLIDWORKS软件创建零件、装配体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以及生成工程图的基础知识。本套教程在保留了英文原版教程精华和风格的基础上,按照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编译,配套教学资料齐全,适于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为推进机械工业标准的贯彻实施,满足广大读者对标准文本的需求,我社对机械工业*标准文本按专业、类别进行了系统汇编,组织出版了《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系列。本系列汇编共由综合技术、基础互换性、通用零部件、共性工艺技术和通用产品五部分构成,每部分又包括若干卷,《滚动轴承用材料和热处理卷》是通用产品部分的其中一卷。 本卷由我社第三编辑室与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选编,收集了截止到2003年12月以前批准发布的现行标准94个。其中,国家标准70个,机械行业标准16个,冶金行业标准8个。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内容包括:滚动轴承零件常用材料,滚动轴承保持架常用材料;下册内容包括: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质量,轴承材料检验方法。
本书是作者所著《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使用》一书的姊妹篇,主要介绍了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性能分析、设计计算与使用维护方法。全书分为三篇:基础篇主要介绍液压控制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常用液压放大元件;设计篇主要介绍液压控制系统的功能原理及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含电控系统设计、用MATLAB及AMESim的模拟仿真、液压站设计等)、实例,同时给出了常用的伺服控制和比例控制回路及典型液压控制系统等资料;使用篇主要介绍了液压介质的使用管理与系统的污染控制方法,以及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故障诊断排除方法等内容。书末的附录给出了液压技术常用物理量及其换算关系,并摘录了液压气动图形符号、液压伺服阀安装面、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电气设备常用基本图形符号四个液压控制系统设计使用相关的常用现行标准
本书主要论述非圆齿轮的设计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非圆齿轮的几何设计、非圆齿轮的动态设计和非圆齿轮的强度设计。 在非圆齿轮的几何设计中,研究了非圆柱面齿轮、非圆锥面齿轮和非圆谐波齿轮三种类型。其中种类型又包括非圆渐开线柱面齿轮和非圆摆线柱面齿轮。这些齿轮都是非圆直齿轮。 非圆齿轮的动态设计和强度设计是针对非圆渐开线柱面齿轮而言的,这是目前工程中业已应用的齿轮类型,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非圆齿轮。 对于非圆齿轮的加工制造、精度分析和技术测量等问题,本书有所涉及,但不完善。 由于节曲线或节曲面的多样性,非圆齿轮的样本不胜枚举。为了使读者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本书也列举了一些示例。对本书中的理论推导,著者基本上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运算。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和从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行星齿轮传动设计和微型行星齿轮传动设计两方面的内容;其内容丰富完整、简明新颖,图表齐全,实用性较强。并且含有关于行星齿轮传动设计的新方法和新的传动技术。 书中较详细地讨论了行星齿轮传动和微型行星齿轮传动的特点、传动类型、传动比和配齿计算,齿轮传动精度、啮合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传动效率计算,以及均载机构和结构设计等。并且,还撰写了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微型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步骤和设计计算示例,以及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图例。此外,本书还专门编写了封闭行星齿轮传动和行星齿轮变速传动,以及微型行星齿轮传动的模块式组合设计等内容。上述内容均属于我国新近发展的行星传动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传动和机械设计的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
本书秉承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历经工程实践,总结了大型机械与结构动力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经验。第1章给出三类连续体动力学变分原理。第2、3章分析力学第二类拉氏方程,建立牛顿欧拉方程。在*类拉氏方程中引入约束微分代数方程,处理刚性问题。第4、5章介绍大型矩阵本征值问题以及线性模态振动。第6章给出模态分析综合的动力子结构方法。本书给出各类复杂系统动力分析的新方法,预测并优化系统的固有特性、响应、稳定性分析,并可另辟蹊径使奇异摄动法成为广泛应用于无自由度和大、小参数限制的工程实际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本书针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模型辨识与先进控制策略研究面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按照线性系统辨识、非线性系统辨识、经典控制理论、模糊控制与非线性控制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
本手册从现代设计、生产和使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图表形式,适当辅以简要说明,全面介绍了包括基本资料、紧固件综述在内的螺栓、螺柱、螺钉、螺母、自攻螺钉、木螺钉、垫圈、挡圈、销、铆钉、组合件和连接件等产品的品种、规格、尺寸、公差、重量以及性能与用途。本手册所涉及的标准均为截止2010年5月底颁布的当前国内*标准。 本手册可供广大从事紧固件设计、生产、采购、经销等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