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学基本知识、热处理基本原理及工艺、机械工程常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有机高分子材料、机械零件选材及工艺路线分析等。 本教材主要面向机械冷加工,兼顾机械热加工。常用工程材料以金属材料为主,本教材介绍时注重工程应用,注意内容更新,反映材料领域的新发展,对广东地区使用较多的外国材料也作了介绍。本教材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使用,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参考。本教材参考教学学时为48~64学时。
本书的编写按照*提倡的教学改革“宽口径、少学时”的新要求,以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适应性为目标,突出应用。 本书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两个部分,工程材料部分可根据本专业工程材料课程的设置和先修情况在教学中选用。工程材料部分主要包括工程材料的性能、二元合金与铁碳合金相图、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部分主要包括铸造、塑性成形、焊接、切削加工和先进制造技术。每一章都设有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引例、特别提示、知识链接、本章小结和习题等内容,以便于教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工科非机械类专业教材,还可作为企业中从事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的工程技术
铝电解惰性电极技术可实现Hall—H6roult工艺原铝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零排放,降低直流电耗,而惰性阳极材料技术是其核心与难点。本书简要介绍铝电解Hall—H6mul工艺及相关电极材料近年的发展概况,铝电解惰性阳极的电化学过程,重点介绍以铁酸镍基金属陶瓷为代表的惰性阳极制备工艺、材质构成与优化、电极性能、电解腐蚀行为以及与惰性阳极相适应的铝电解槽结构和低温电解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是中南大学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 本书主要适合从事铝电解技术和电极材料研究与开发人员阅读,也可供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冶金专业的师生参考。
徐婷、刘斌主编的这本《机械工程材料》系普通 高等教育机械工程学科 十二五 规划教材,根据高 等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结合当前教学和教 材改革的精神精心编写而成。全书分为机械零部件对 工程材料的要求,机械工程材料的结构、组织和性能 ,机械工程材料的改性处理,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机 械工程材料的选用五章。重点讲解零部件对其材料的 性能要求,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工程材料的成 分、组织与冷热加工工艺及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并 以实例说明如何根据零部件的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进 行合理选材。本教材在编写顺序上,按照由浅入深、 再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教学的思路,注重学生 获取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 ,以及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及近机
《机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的辅导与题解》是《机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申荣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3)的配套参考用书,内容包括该教材的各章内容提要与习题、习题解答、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自测题及参考答案等部分。《机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的辅导与题解》可作为大专院校机械工程类各专业学习“机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材料学概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等课程的辅助或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研究生考试的辅导资料。
《农业机械材料失效与控制》是《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丛书之一。国家不断推出的惠农政策使得农业机械的购置和使用越来越广泛,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农机使用寿命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书结合作者团队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对农机材料失效和控制问题进行论述,分析农机使用环境对设备材料失效的影响,阐述设计、制造和使用环节材料防护的要点和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农业机械的科技工作者,农机专业师生,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工作者,高校及研究单位材料专业的科研和开发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欧盟、国际电工委员会、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所颁布和现采用的主要材料阻燃性能测试方法与标准,包括材料的点燃性及可燃性、火焰传播速率、释热性、生烟性、热烈解和燃烧气态产物的腐蚀和毒性6大类。每一种方法都叙述了其标准号、设备、试件、测定程序、评定标准及应用范围。另外,本书详细地评述和分析了材料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发展、特点和国际化进程。书中每章末及书末的附录收集了为数众多的高分子材料上述6方面阻燃性能实测数据极富参考价值。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供从事材料科研、教学、生产及应用的人员,特别是从事材料阻燃性能测试和材料阻燃标准制定的人员参考。
本教材是为了适应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高等学校机械制造类专业的特点而编写的。本书主要介绍机械工程材料的基础理论、力学性能及应用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结构与结晶、合金的结构与二元相图、铁碳合金、金属的塑性变形、钢的热处理、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和其他常用工程材料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师生用书,亦可供机械设计和生产部门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机械工程材料(双语版)》主要包括两部分:部分是基础部分,包括材料的性能、结构与组织,相图与相变,使学生一般性地建立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工艺间的联系;第二部分是应用部分,介绍常用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工艺间联系,也是对部分知识的巩固。每一章节前面以通俗的例子开始,逐渐引人专业概念,每章后有供学生讨论的问题,以使学生迅速建立材料的科学基础,同时将所学知识尽可能与实际和应用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由齐民统稿并后定稿。
本标准中5.2.1、6.4.3、6.5.2、8.3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是对GB 3531--1996《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进行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 3531—1996《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废止。 本标准与GB 3531--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扩大钢板的厚度规格,*厚度由100 mm增加到120 mm; ——钢板的厚度负偏差由一0.25 mm变为-0.30 mm; ——降低钢中硫含量,各牌号硫的质量分数上限由0.015%降低为0.012%; ——冶炼方法增加炉外精炼要求; ——提高各牌号低温冲击功,由≥27 J提高到≥34 J,厚度 36 mm~60mm的16MnDR冲击试验 温度由-30℃降低为-40℃。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总公司
本书从材料成形工艺出发,着重介绍各种成形技术的应用及特点,根据材料成形技术发展的趋势,介绍了快速成形技术常用方法,以拓宽余学生的知识面。 本书主要讲述:金属的液态成形、金属的塑性成形、材料的连接成形、非金属材料的成形、材料成形方法的选择、快速成形技术简介。每章后附有适量的复习思考题。 本书内容简明扼要,突出实用性,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及非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是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3版)一书相配套的课程设计教材,也可结合实际教学独立使用。 关慧贞、徐文骥编著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立足于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基础理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使读者可以在较低起点下进行高效的机械装备设计实践。书中主要包括普通机床或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移动机器人设计和机床夹具设计三部分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和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设计时参考。
本教材经过不断修订和逐步完善,特色日益凸显: 1.致力于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既体现教材的理论特点,又尽可能使其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本书在理论知识的编写上吸收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力求做到全面、科学、系统、准确;同时,密切结合工程设计的实际需要,列举了许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应用实例。 2.体系完整,结构合理 本教材按照性能-结构-凝固-加工工艺(塑性变形、热处理)一常用工程材料一选材的顺序编排和讲解。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第1~5章)、各种常用工程材料的特点与应用(第6~12章)、零部件的失效(第13章)等内容。 3.编写精练,适合课时普遍减少条件下的教学要求 本教材虽然字数不多,但内容体系是众多编者精心设计的,力求在尽可能少的学时里达到教
本书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求并遵循机械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精神,在总结近年来的探索、改革和实践经验的基本上编写而成。 本书对传统金属工艺学内容进行了精选,全书分材料、工艺两大部分。材料部分除介绍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及其结构外,还重点介绍了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组成、性能、制备、应用和发展趋势,材料的强化方法和改性,产品设计与选材关系等;工艺部分以介绍各种毛坯的成形方法为主,强化工艺设计,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大篇幅增加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内容,如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其成型,高能率成形,精密焊接,各种成形方法的发展趋势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及机电类本科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有《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一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常用机械工程材料》主要介绍了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复合材料、非金属材料等。《现代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学基本知识、热处理基本原理及工艺、机械工程常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机械零件选材及工艺路线分析等。 本教材主要面向机械冷加工,兼顾机械热加工。常用工程材料以金属材料为主,本教材介绍时注重工程应用,注意内容更新,反映材料领域的新发展,对广东地区使用较多的外国材料也作了介绍。本教材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使用,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参考。本教材参?教学学时为48~64学时。
本手册提供了机械制造行业中常用的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选择应用的详细内容。在钢铁材料部分,对各钢种的每一牌号均介绍了特性、用途、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加工工艺性能及尺寸规格等内容,并将钢的热加工及热处理作为一项主要内容进行重点介绍。在有色金属材料部分,也详细说明,每一牌号的性能、特点、尺寸规格及必要的热加工、热处理方法。在非金属材料部分,则重点介绍,其性能及适用范围。 材料的选择应用是使用者需了解的。本手册对每种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都说明了用途,而且专门对钢的选择作了整体阐述。对一些品种多或者性能特殊而难以选择的钢种,在本手册相应的章节中还作了要分析和举例说明或具体选用建议。
本书是依据*颁的“高职高专教育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总结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成果,结合参编人员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写的。 本书共分13章,系统阐述了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与复全材料,铸造、锻压、焊接的成形工艺,机械零件的毛坯成形综合选材与工艺路线等内容。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与练习题。本书的材料牌号、单位、名词术语等均采用国家新标准。 本书为高等职高专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教材,也适合职工大学、业余大学、中等专业学校选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车工职业操作技能为主线,通过38个具体的实例,以简洁的语言,贴近现场的指导,对操作过程进行了直观明了的解析,达到了读图学习技能知识的目的。全书突出“图解化”和“呈技巧”等特点,不仅可供各阶段读者自学,还可作为机械制造企业技术工人的学习读物,也可以作为各职业鉴定培训机构和职业技术院校的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