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精心挑选和提炼出1000个具有代表性的液压维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系统详尽的解答。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重点讲解新型液压元件、回路、系统的结构原理和特点,以及国内外不同液压产品之间的细微差别和易出故障的部位,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介绍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及维修操作步骤等。本书可供生产一线的液压维修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使用,也可作为企业培训教材以及相关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以ZL50系列轮式装载机为主线,按照了解基本知识,掌握使用方法,知道构造原理,熟悉维修工艺,学会故障排除的思路,首先概要说明了现代轮式装载机的用途、分类、型号编制、主要性能参数及总体构造,并给出了现代轮式装载机驾驶、作业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等;其次运用图解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装载机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行走系统、工作装置、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的结构原理、维修工艺及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内容。 本书内容系统、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可供装载机管理、操作、维修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工程机械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化工分析工》为《石油化工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系列之一,共分为三篇,其中,篇为初级工、中级工技能训练,第二篇为高级工技能训练,第三篇为技师、高级技师技能训练。主要内容包括化工分析工基本能力要求、多种分析方法及分析技术、仪器的安装调试与日常维护、异常现象的诊断与处理等。书中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文字通俗易懂,易于操作。 本书是化工分析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教材,也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基本信息 书名: 现代装载机构造与使用维修 作者: 张育益 开本: *: 89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6-01 书号: 9787122251237 印刷时间: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张育益,军事交通学院军事物流系全军后勤装备维修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1974年12月入伍,1980年从事军事教育工作。1996年毕业于解放军运输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96年和1997年各荣立三等功一次,2004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 入伍35年
叉车是物流机械化系统中的重要设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市场对电动叉车的需求日趋高涨。本书针对电动叉车,结合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其总体构型及关键零部件特性,针对电动叉车的行走系统、重力势能电气式和液电复合式能量回收及电动重型叉车的关键技术等展开详细介绍,并对电动叉车的发展趋势从系统构型、关键零部件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书适合从事电动叉车及其他电动工程机械和能量回收等行业的设计、开发、使用与维护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还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用书。
本书是为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而撰写的,全书共16章,分上?下两册? 上册为第1~7章?第1章为全书总纲性导论,第2~7章系统深入地 阐明传热基本方式的导热?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 包括对流分析的理论基础?注重明确的物理概念,并且严格地由过程的物理模型建立起相应的数学 模型,着重启示工程应用?分析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演习数理方程的解法? 下册为第8~16章?第8~15章主要介绍自然对流受迫对流换热,相变传 热传质,多孔介质热?湿迁移,换热器的热计算,高速气流与稀薄气体的传热传 质,微尺度传热传质?第16章对现代传热领域中一些专题进行介绍,着重考虑 传热基本方式有机组合的分析原理?前后呼应,力求达到全书风格的统一?注 意求实地介绍当前高新技术发展中的前沿性研究动态,以开阔视野?
本部分为GB/T 24811的第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4308-2:1998《起重机和起重机械 钢丝绳选择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利用系数》(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 4308-2:1998。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叉车是物流机械化系统中的重要设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市场对电动叉车的需求日趋高涨。本书针对电动叉车,结合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其总体构型及关键零部件特性,针对电动叉车的行走系统、重力势能电气式和液电复合式能量回收及电动重型叉车的关键技术等展开详细介绍,并对电动叉车的发展趋势从系统构型、关键零部件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书适合从事电动叉车及其他电动工程机械和能量回收等行业的设计、开发、使用与维护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还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用书。
《工程制图习题集》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 本习题集采用*国家标准编写,与《工程制图》主教材配套使用,既兼顾基础类和启发类习题的搭配,又突出应用型本科工科专业的特点。本习题集内容包括项目引入、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法及基本几何要素的三视图、工程形体的三视图、组合体、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制图共9章的习题,在安排上力求循序渐进,便于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和课后自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能力。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7)归口。
本标准代替GB/T 14695-1993《臂式斗轮堆取料机 型式和基本参数》。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1.2”中明确了含“臂式混匀堆料机”; ——在“1.3”中明确了含“由臂式堆料机参与组成或由臂式堆料机及臂式斗轮取料机两个部分组成在圆形料场用设备”形式; ——图示做了更新调整和补充; ——在“2.1”中对几种平衡型式增加了简要说明; ——取消了“交叉式尾车”; ——在“2.3”中的“动臂堆料机”中明确了有“单臂堆料机”和“双臂堆料机”; ——在“2.4”中对“混匀堆料机”做了简要的说明; ——增加了“2.5……圆形料场用设备”和“臂式堆料机及臂式斗轮取料机用于圆形料场的组合”图示; ——在“2.6”中将轻、重物料的线切割阻力进行了调整; ——在“2.7型号表示方法”中的个别项代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4518:2005《起重机对试验载荷的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14518:2005。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对ISO 14518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用已采用为我国的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7)归口。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4518:2005《起重机对试验载荷的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14518:2005。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对ISO 14518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用已采用为我国的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春晖、陈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