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液压缸设计与制造技术和作者30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本书按照标准、全面、准确、实用、新颖的原则,介绍了液压缸参数及其计算示例;液压缸及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现在液压缸设计与制造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重点、难点问题,液压缸及液压缸试验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液压缸机械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液压缸试验、使用及其维护方法,以及作者设计、审核、制造、试验、验收、安装、使用和现场维修过的多种液压缸等。 本书不但提出了问题,而且能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其中,缸筒小壁厚计算公式的确定,双作用液压缸无杆端缓冲装置设计,针对液压缸行程终端活塞杆偏摆问题的修改设计,可调行程液压缸结构设计、精度设计、优化设计、简化设计、试验方法与精度检验以及缸体和活塞杆机械加工工艺,缸筒车加工用工艺装备设计 定心胀
《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系统》分为液压卷与液力卷。本书内容以工程机械为载体,密切关注液压与液力传动的典型系统组成与****动向,在充分说明经典理论与应用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的技术应用,如液压传动的负荷传感技术、液力传动的流动数值模拟与可视化等。液压卷包括基础知识、液压控制阀、液压回路、液压泵与执行元件、负荷传感液压系统及控制,以及典型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与控制实例等。液力卷包括液力传动基础、液力变矩器与液力偶合器、液力元件设计、液力机械分流传动、液力传动装置、液力传动的试验等。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的经验,使本书形成了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基本概念、典型元件、系统组成与应用都进行了深入阐述,思路清晰,言简意赅,易于读者理解。 本书可供液压、液力传动技术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科研和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从液压系统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保养各个环节入手,详细介绍了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元件及其相关基本回路产生的常见故障、诊断方法和处理措施,重点分析了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使用维护中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实例。
本书着重介绍利用AMESim仿真软件进行液压元件及系统模型的建立和使用该软件进行数字仿真的基本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介绍了用AMESim进行系统仿真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常用技巧;后,通过液压系统及液压元件的建模实例,讲解了用AMESim仿真软件进行液压仿真的参数设置方法和建模技巧。 本书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特别是从事液压系统仿真的科研人员学习和参考。
本书是对液压缸设计与制造技术和作者30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本书按照标准、全面、准确、实用、新颖的原则,介绍了液压缸参数及其计算示例;液压缸及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现在液压缸设计与制造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重点、难点问题,液压缸及液压缸试验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液压缸机械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液压缸试验、使用及其维护方法,以及作者设计、审核、制造、试验、验收、安装、使用和现场维修过的多种液压缸等。本书不但提出了问题,而且能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其中,缸筒很小壁厚计算公式的确定,双作用液压缸无杆端缓冲装置设计,针对液压缸行程终端活塞杆偏摆问题的修改设计,可调行程液压缸结构设计、精度设计、优化设计、简化设计、试验方法与精度检验以及缸体和活塞杆机械加工工艺,缸筒车加工用工艺装备设计——定
近20多年来,全国有一大批地方电厂、企业自备电厂和热电厂的6~350MW火力发电机组相继投产,检修岗位新职工和生产人员迅速增加。为了搞好检修生产人员岗位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按照部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电力行业》、《电力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火力发电厂检修岗位规范》以及检修规程的要求,突出岗位重点、注重操作技能、便于考核培训等,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编写了《地方电厂岗位检修培训教材》,分为锅炉设备检修、汽轮机设备检修、电气设备检修、热工控制检修、电厂化学检修、燃料设备检修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7册。 《地方电厂岗位检修培训教材:锅炉设备检修》共分4篇23章,篇锅炉检修概述,介绍锅炉检修工作内容、工作过程、锅炉钢材、常用材料、常用工具、生产管理和相关知识;第二篇锅炉本体检修,介绍锅炉本体
《液压气动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工程》是“先进液压气动技术丛书”之一。本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液压气动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的数学基础、建模分配及预计、设计、分析、试验与评定、管理、工程实例以及新近研究专题。本书将可靠性与维修性合并阐述,具有较完整简明的理论知识体系;结合液压气动系统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工程实用性;加入了作者完成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理论延伸性,例如模糊可靠性与维修性、T—S故障树及重要度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可靠性与维修性微粒群优化等。 本书可供工矿企业、科研院所从事液压气动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管理、维护维修的工作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机械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为更好的理解和执行国家标准GB50431-2008《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而编制。内容涉及设计规范相关规定的进一步解释与说明。介绍了国内外大型工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情况;对国内外的设计标准的延续与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着重于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和部件选择方法,并对带式输送机工程的环保、安全、电气控制、带式输送机动力学等进行介绍,本书是执行国家标准的指导性书籍。全书分18章。概述、输送带、滚筒、托辊组、驱动装置、拉紧装置、制动和逆止装置、清扫器和输送带翻转装置、输送量、运行阻力与驱动功率、输送带张力与启动加速与减速停车计算、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分析、安全保护装置、辅助设备、电气与控制、 消防与粉尘防治、输送机布置、机架与系统结构等。
本书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编写共有13章,第1章介绍液压可靠性的重要性和可靠性的基本定义,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第2章至第6章介绍液压元件工作原理,液压基本回路和系统,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故障及排除,常规的液压系统设计方法;第7章至第11章介绍液压系统可靠性设计及评审,模糊可靠性设计,储存可靠性;第12章至第13章介绍可靠性设计准则500条和液压元件可靠性评估方法。 本书可供机械和液压工程从事可靠性设计和液压故障诊断工作的科研、设计、运行和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还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用书。
天然气压缩机组基础知识与运行维护》编委会编著的《天然气压缩机组基础知识与运行维护》从天然气压缩机组的基础知识出发,系统阐述了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动力机(燃气轮机、电动机、燃气发动机)和压缩机组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介绍了压缩机组运行维护技术,并就压缩机组典型故障案例进行了分析。 本书主要作为各天然气管道分公司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的员工和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刘宝权、王军生、张岩、刘相华编著的《带钢冷连轧液压与伺服控制》介绍冷轧机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对各液压伺服系统的功能进行详尽的理论分析。全书共9章。第1章介绍了液压传动和液压伺服系统的发展,轧机厚度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机型的演变。第2章介绍了液压伺服系统组成、电液伺服阀的分类、伺服阀的特性和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和相关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第3章介绍了冷轧机辊缝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控制方式、非线性特性。第4章介绍了冷轧机工作辊弯辊液压系统和中间辊弯辊液压系统组成、动特性、非对称性,弯辊控制系统。第5章介绍了冷轧机窜辊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第6章介绍了冷轧机辅助液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和液压传动系统设计方法。第7章介绍了冷轧机标定原理和标定过程。第8章介绍了液压伺服系统Simulink仿真方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为创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几何模型;第2章为划分网格:第3章为炼油厂制氢装置PSA吸附器的低周疲劳分析;第4章为压力容器3D模型的应力分析;第5章为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缺点;第6章为EN 13445-3:18疲劳寿命的详细评定;第7章为公式法计算许用循环次数;第8章为技术评论;第9章为ASMEⅧ-2-2015附录3-F设计疲劳曲线。 第8章仅对三本专书[5]、[14]、[20],一本译著即文献[6]和两篇论文即文献[8]、[16]进行了技术评轮,它们只占压力容器用书和用文的极少的一部分,但通过本书分析可知,这些书中或文中的错误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9章对于JB4732移植ASMEⅧ-2:5-1995的图5-110.1的C-1,原用到1E6,而现在用到1E11,规范对双对数插值公式也不再使用。 本书适合压力容器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及相近专
唐颖达编著的《液压缸设计与制造》是对液压缸设计与制造技术和作者30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本书按照标准、全面、准确、实用、新颖的原则,介绍了液压缸参数及其计算示例;液压缸及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现在液压缸设计与制造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重点、难点问题,液压缸及液压缸试验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液压缸机械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液压缸试验、使用及其维护方法,以及作者设计、审核、制造、试验、验收、安装、使用和现场维修过的多种液压缸等。 本书不但提出了问题,而且能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其中,缸筒 小壁厚计算公式的确定,双作用液压缸无杆端缓冲装置设计,针对液压缸行程终端活塞杆偏摆问题的修改设计,可调行程液压缸结构设计、精度设计、优化设计、简化设计、试验方法与精度检验以及缸体和活塞杆机械加工工
刘宝权、王军生、张岩、刘相华编著的《带钢冷连轧液压与伺服控制》介绍冷轧机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对各液压伺服系统的功能进行详尽的理论分析。全书共9章。第1章介绍了液压传动和液压伺服系统的发展,轧机厚度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机型的演变。第2章介绍了液压伺服系统组成、电液伺服阀的分类、伺服阀的特性和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和相关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第3章介绍了冷轧机辊缝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控制方式、非线性特性。第4章介绍了冷轧机工作辊弯辊液压系统和中间辊弯辊液压系统组成、动特性、非对称性,弯辊控制系统。第5章介绍了冷轧机窜辊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第6章介绍了冷轧机辅助液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和液压传动系统设计方法。第7章介绍了冷轧机标定原理和标定过程。第8章介绍了液压伺服系统Simulink仿真方
本书分两篇共十二章,系统地阐述了工业除尘设备设计、制作、安装与管理。篇(章至第七章)重点介绍了工业除尘设备的设计总则和机械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除尘器壳体结构设计与输灰设施的设备设计;第二篇(第八章至第十二章)分别介绍了设备制作、设备安装、设备验收、设备运行和技术经济。并按实际工作需要,将工业粉尘特性、工业气体特性和排放标准等技术资料作为附录列于书后。本书是一本大气污染控制的实用技术工作手册。 本书可作为工业企业、科研院所从事环境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刘宝权、王军生、张岩、刘相华编著的《带钢冷连轧液压与伺服控制》介绍冷轧机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对各液压伺服系统的功能进行详尽的理论分析。全书共9章。第1章介绍了液压传动和液压伺服系统的发展,轧机厚度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机型的演变。第2章介绍了液压伺服系统组成、电液伺服阀的分类、伺服阀的特性和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和相关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第3章介绍了冷轧机辊缝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控制方式、非线性特性。第4章介绍了冷轧机工作辊弯辊液压系统和中间辊弯辊液压系统组成、动特性、非对称性,弯辊控制系统。第5章介绍了冷轧机窜辊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第6章介绍了冷轧机辅助液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和液压传动系统设计方法。第7章介绍了冷轧机标定原理和标定过程。第8章介绍了液压伺服系统Simulink仿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