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排球运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一项新型的群众性排球活动,集运动、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深受中老年人健身和青少年群体活动的喜爱。2017年,气排球已成为天津全运会19个群众体育比赛项目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气排球基础教程》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本教材,着眼于培育和发展气排球人口数量,促进高校气排球运动的普及推广。 在《气排球基础教程》编写过程中,编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我国排球统编教材的优点,汇集气排球运动新发展动态,重点介绍了气排球运动的基础理论、教学训练方法,以及气排球竞赛编排和裁判工作。每章节后有思考题,力求使《气排球基础教程》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满足气排球爱好者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
本书由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起草小组专家编写,是压力容器操作工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用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压力容器操作工应学习掌握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全书共分两部分,部分是压力容器操作工安全技术培训内容,包括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压力容器的基本结构、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压力容器常用介质及其特性、压力容器带压密封、罐车充装及安全管理、气瓶充装及安全管理、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与管理、压力容器事故与应急预案。第二部分是压力容器操作工安全技术考核复习题及试卷实例。 本书除作为压力容器操作工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教材外,还可作为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干部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高职高专热能动力类专业规划教材:泵与风机》是针对高职高专热能动力类相关专业而编写的,全书以火力发电厂中常用泵与风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为主线,重点介绍了离心泵与风机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检修、故障处理与节能,并提供了一定的实例及分析。同时,对火力发电厂常用轴流泵、喷射泵、罗茨风机等作了简单介绍。每章均附有习题,大部分章节之后还安排有相应的实训项目,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 《高职高专热能动力类专业规划教材:泵与风机》可作为高职高专、中职院校热能动力专业、电力技术和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火力发电厂的运行人员和专业人员培训使用,还可供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基本知识、工程机械液压元件的结构与维修、工程机械液压基本回路、典型工程机械液压回路和液压系统的安装使用及维护等。书中内容以模块教学为主体,以单元导入为引子,系统地介绍了工程机械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其中校企链接介绍企业*应用实例。本书采用*标准编写,并配套电子课件、习题参考答案等资源。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工程机械类专业的教学教材,也可供机电类与机械工程类学生使用,同时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压力容器的知识和技术做了系统介绍。前三章介绍了压力容器常用的条例和规程、压力容器基础理论知识和设备设计知识以及压力容器的材料知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般容器、高压容器、低温容器、钢制管壳式换热器、钢制球形储罐、钢制塔式容器、钛制压力容器、铝制焊接容器、钢制管壳式废热锅炉等各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和维护、设计管理和安全防护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石化、化工等行业从事过程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性资料,也可作为压力容器设计校核人员的培训教材,亦可供中高职、高等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梅荣娣主编的《气压与液压控制技术基础(第3版)》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训练法优化教材内容。 《气压与液压控制技术基础(第3版)》分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元件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训练;基本回路的组成、应用和训练;围绕数控车、铣的中级工技能等级中有关气压、液压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应用选取数控机床中典型的气压和液压系统的实例及故障分析。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选取了一些其他机械设备中的气动和液压系统分析等内容。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275:2006《传动与输送用双节距精密滚子链、附件和链轮》(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1275:2006。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采标过程中,还纠正了ISO 1275:2006中“5.2.3.2小齿槽形状”和“5.2.3.3*齿槽形状”计算公式的错误。将5.2.3.2中的“re min=0.12d,(z+2)”改为“re max=0.12d1(z+2)”;将5.2.3.3“re max=0.008d1(z2+180)”改为“re min=0.008d1(z2+180)”。 本标准是对GB/T 5269—1999《传动与输送用双节距精密滚子链、附件和链轮》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 5269—199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图ld)带卡簧的连接链节; ——对3.4做了技术修订,调整了部分内容; ——对3.5做了技术修订,将原来的预拉载荷值为小
本书是“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机电类”系列教材之一。 全书共九章,内容包括:绪论、液压与气动的基础理论、液压传动基本元件、液压系统基本回路、典型液压传动系统、气压传动基本元件、气动系统基本回路、典型气压传动系统,以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使用及维护等。 本书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简化过多的理论介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国家标准,加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尽快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安装、调试、保养与维修的基本技能。另外,在每一章的后面还附有学习指导和一定数量的、不同题型的习题,可供学生课后参考和进行练习。 本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还可作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机电类专业的教材和在职职工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有关技术人员的
本书从压力容器设计需要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与容器设计相关的力学基础知识及标准应用。重点讲述了基本概念,避免大量数学推演。同时,本书还系统地介绍了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概念与方法以及相关的力学知识。本书是压力容器设计与审核人员的技术资料;同时,本书对从业人员考取执业资格证书也有直接帮助。
本书主要介绍了压力容器的弹性分析设计方法和弹塑性分析设计方法。第1章介绍了弹性应力分析方法,包括应力分类、极限设计法和安定状态。第2章介绍应力分类结果的线性化,主要介绍了等效线性化法,应力线性化方法,并给出了有限元应用实例。第3章弹塑性分析法,介绍了考虑材料应变强化效应的本构模型方法,ANSYS材料模型,载荷组合情况及弹塑性分析,ANSYS非线性分析等。第4章介绍压力容器的应力疲劳设计,包括疲劳曲线与方程式,平均应力对低循环疲劳的影响,结构对低循环疲劳的影响及疲劳设计规范。第5章介绍应变疲劳分析及循环计数法,主要内容有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应变疲劳寿命估算,雨流循环计数法及应用实例。第6章简单介绍疲劳用统计学基础。第7章主要介绍疲劳的有限元评定方法,包括弹性应力分析的疲劳评定和弹塑性应力分析的疲劳评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液压概述及液压维检人员的安全规程、液压传动流体力学基础、液压传动系统实例及设计、液压控制系统、气压传动系统概述、气动元件、气动回路。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从燃煤、燃油、燃气工业锅炉、电热锅炉的工作性能、特点及其相应的燃烧设备的原理和使用要求,锅炉的维修和锅炉各种缺陷及其修理技术,燃煤锅炉的燃气改造和节能技术改造等几方面,有重点地做了较为深入的介绍,为提高我国工业锅炉的使用,维修管理水平,提供了一本较为成熟的先进的技术书籍。 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理论又有实例;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本书供从事设备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使用。
本书是根据*机电类专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全书共13章,第1章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及其工程应用,第2章介绍液压介质及其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第3~6章主要介绍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和液压辅助元件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第7章介绍液压基本回路的分类、构成和功能,第8章介绍典型液压系统的原理、特点及分析液压系统的方法,第9章介绍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第10章介绍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液压伺服阀和液压动力机构的结构、特性及其分析方法等,第11~13章介绍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源装置与气动元件、气动基本回路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及设计方法。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机械类、机电类、动力工程类等各专业,也可供从事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的工程技
本书是与《液压与气压传动》配套的学习指导和习题集,在内容上与教材一一对应,每章均设有学习要点、例题和习题,在附录中还有综合测试题。本书内容丰富,例题分析清楚易懂,习题有易有难,分不同层次跨度,是广大师生和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合适参考资料。 本书有较为详细的习题参考解答,免费向授课老师提供,需要者可根据书末的信息反馈表进行索取。
旋转压缩机性能优良、结构紧凑、零部件少、工作寿命长,广泛应用于房间空调、制冷器具、汽车空调及压缩气体装置。本书介绍了旋转压缩机的发展与现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着重介绍滚动活塞压缩机和滑片压缩机的基础理论、工程设计方法、结构优化、计算机模拟、加工装配及典型结构;对近年来为提高性能和适应环保要求而提出旋转压缩机的一些新颖结构也作了介绍。 本书是目前国内系统全面论述旋转压缩机的专著,适合压缩机、制冷、空调、流体机械及化工机械等专业中等以上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液压与气压传动》全书内容包括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两部分,共分12章。第1章至第9章为液压传动部分,内容包括: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述,液压油与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液压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 ,液压传动系统设计计算。第10章至第12章为气压传动部分,内容包括:气源装置、辅助元件及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及气动基本回路,PLC与气压传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及其他近机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讲述与内燃机工作过程有关的专门知识。本书共分12章,分别讲述:中国内燃机业的发展;2020年轿车动力装置和燃料;进排气管内的一维不定常流动;气缸内的湍流;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和燃烧;压缩点火发动机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和燃烧;排气的后处理技术;内燃机中的传热;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燃料电池与混合动力以及内燃机研究的新进展;。 本书主要供动力机械及工程、车辆工程及相关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等内燃机原理”必修课教材之用,也可供上述学科、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博士生和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综合了我国市场上国产、引进、进口柴油发电机组产品的技术现状,以常见的系列柴油发动机组为主体,兼顾各型产品,详细地介绍了柴油发电机组的柴油机各系统、发电机及AVR、专用控制器、配套设备及附件等的结构、环保技术、安装规范、操作使用、维护保养、故障排除、修理检测等方方面面的实用技术、实用诬蔑主法和经典做法。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本书可供从事电源研制、设计、生产、使用、维护、修理和管理的人员阅读,也可供即将从事电源工作手的大中专技术院校学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特别适合技术人员学习柴油发电机组技术。
本书为《现代生产安全技术丛书》(第二版)的一个分册。 本书共分九章,从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到使用、管理、定期检验及安全附件等各个环节阐述了压力容器安全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做法。针对压力容器的破坏形式、事故及危害等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列举了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本书结合我国当前压力容器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就压力容器的选用、安装、使用、管理以及定期检验等各个环节提出了防止事故应采取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本书可供压力容器使用单位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作为培训、教育、自学的专业用书,也可供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安监及其他有关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4年6月23日颁布了《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2004年9月23日开始实施。与原《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相比,《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有较大的修改。本释义由《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修订组的专家编写,包括修订过程、原则、主要内容解释和条文解析,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具体条文的目的意义、来源、依据或背景、如何操作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和说明,是压力容器检验人员、管理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新检验规则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标准代替JB/T 10094-1999《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JB/T10094-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定为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钢制锅炉,并对锅炉的压力容量范围作了适当的调整(1999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锅炉热效率指标根据不同的燃烧方式列表提出,且作了适当调整,取消了燃烧劣质煤的热效率指标(1999版的2.2.4;本版的3.1.4); ——增加了过热蒸汽锅炉过热器入口蒸汽湿度的考核要求(本版的3.1.2.1); ——增加了锅炉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和排烟温度的考核要求(本版的3.1.5和3.1.6); ——增加了锅炉可靠性的考核要求(本版的3.1.8); ——增加了锅炉设计的基本要求的规定(本版的3.2); ——增加了锅炉配用辅机及附件的要求(本版的3.4); ——增加了锅炉检测与监控仪表及装置的功能要求(本
《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介绍了机械类各专业通用的液压与气压控制技术的基本内容,为了适应拓宽专业面的需要,在教材中吸收了一些汽车液压和液力传动的拓展内容,为相关专业学生直接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书中内容包括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辅助元件、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及实例、气压传动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图文并茂。 《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或近机械类专业的有关液压与气压传动及控制内容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高等职业院校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