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包含《面包板电子制作130例》四色印刷图书和全部配书电子元器件套件,内涵电子基础知识、130个电子制作的原理、装配说明以及配套的电子元器件,读者使用本套装,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还能亲自制作出电子产品,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实验采用面包板,即插即拔,安全易操作。本套装无年龄限制,适合任何一位电子爱好者,是小学生科技特长、中学生课内外兴趣班以及电子爱好者从新手到高手的良师益友。
本书包含拓扑、磁路与电路设计、典型波形、开关电源技术的应用4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开关电源常用拓扑的基本工作原理、变压器和磁性元件设计、电力晶体管的基极驱动电路、MOSFET和IGBT及其驱动电路、磁放大器后级稳压器、开关损耗分析与负载线整形缓冲电路、反馈环路的稳定、谐振变换器、开关电源的典型波形、功率因数及功率因数校正、电子镇流器、用于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低输入电压变换器等。
本书是《电力工程设计手册》系列手册中的一个分册,是按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要求编写的实用性工具书,可以满足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主要内容包括架空输电线路电气、结构的设计原则、设计要点、设计计算、设备材料选择与布置、设计内外接口、设计注意事项等。本书是依据*标准的内容要求编写的,充分吸纳了交直流超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熟技术,广泛收集了线路设计的成熟案例,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架空输电线路建设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列入了大量成熟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和技术数据。
全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电力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的发展趋势。第2章研究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 双碳 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辩证关系,分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第3章结合我国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的现状和潜力,研究电源、电网、负荷的转型路径,展望未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总体格局。第4至6章分别结合电力系统规划构建、运行控制、仿真分析的总体工作流程,分析演变趋势、研究应对措施、提出关键技术需求。
随着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与占比的不断提高,新能源并网稳定运行成为新能源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自2009年起,国内外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振荡事故频繁发生,导致新能源脱网、设备损坏、弃风弃光增加等严重后果,其分析与抑制成为世界性难题。 本书围绕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振荡分析与抑制,通过4篇18章的内容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第1篇为换流器小信号建模,分4章介绍了频域小信号建模方法,以及两电平、模块化多电平和晶闸管换流器3类电力电子设备常用基础变换器的阻抗建模等内容;第2篇为新能源发电与直流输电阻抗模型及特性分析,分6章介绍了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双馈风电机组、光伏发电单元、静止无功发生器、常规直流、柔性直流的阻抗模型与特性分析等内容;第3篇为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分3
《EtherCAT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从科研、教学和工程应用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EtherCAT工业以太网的通信协议、EtherCAT从站控制器(ESC)与硬件系统设计、从站信息规范与XML文件的编写、伺服驱动器控制应用协议、常用的EtherCAT主站、EtherCAT从站驱动与应用程序设计及其移植方法和调试,力求所讲内容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先进性、系统性、应用性及资料开放性,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EtherCAT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工业以太网概述、EtherCAT通信协议、EtherCAT从站控制器、EtherCAT从站硬件系统设计、EtherCAT从站评估板与从站栈代码、EtherCAT从站信息规范与XML文件、CANopen与伺服驱动器控制应用协议、EtherCAT主站、EtherCAT从站驱动和应用程序设计、从站增加数字量和模拟量通信数据的方法和主站软件安装与从站开发调试。全书内容丰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近30年来该领域全球和作者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详细讨论了该领域的许多前沿问题和挑战及其解决方案,并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应用成功实例。 本书由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诸自强教授等编写。主要内容包括: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无刷交、直流驱动控制;单三相、双三相、开绕组电机;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无位置传感器方法,包括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观测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及模型预测控制;非凸极电机的磁链法和反电动势法,以及凸极电机的有效磁链法和扩展反电动势法;在不同坐标参考系下,根据电流或电压响应的脉振与旋转高频正弦和方波信号注入方法,以及注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选择;基于检测反电动势波形过零点或
在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本手册紧紧围绕着国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宏伟目标,坚持创新思维,立足于电气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使现代电气先进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着眼于未来科学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吸收国内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本手册内容在第3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涉及的电气工程科技知识更新颖、更先进、更实用。本手册主要内容包括:通用数据资料和数学公式,电气工程理论基础,电工电子功能材料和光电线缆与绝缘元件,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信息化基础,可靠性技术、环境技术和电磁兼容,电气测量和仪器仪表,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和电容器,开关保护设备,自动控制,电气传动,通信,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其他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建筑电气与
本书是一部环境工程技术工具书,主要介绍除尘器基础知识,除尘器分类、性能和选用。介绍重力除尘器、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空气过滤器、复合式除尘器和其他特殊类型除尘器的分类、、基本工作原理、构造特点、主要性能、基本形式、设计方法、选型要点、维护管理以及除尘器的测试技术等内容。 全书内容翔实,侧重实用,图表完整,查找方便,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设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共12 章。第1 章介绍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电力与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概念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多目标优化方法、不确定优化方法及分布式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第2~5 章介绍规模化新能源并网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高维多目标机组组合方法、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算法的随机经济调度方法及基于场景解耦算法的随机经济调度方法。第6~11 章介绍电力与能源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海上风电集群并网系统、主动配电系统、微电网、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法,以及考虑管道能量传输动态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和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最优能量流计算方法。第12 章介绍电力与能源系统中的协调优化调度方法,主要是输配系统协调优化调度方法。本书对所提出的各种算法均从模型建立、算法实现等方面进行
《光机系统设计(原书第4版)》分两卷、共19章。本书为卷Ⅰ,由11章和附录组成:第1章光机设计过程;第2章环境影响;第3章材料的光机性质;第4章单透镜安装技术;第5章多透镜组件安装技术;第6章光窗、整流罩和滤光片的设计和安装技术;第7章棱镜设计和应用;第8章棱镜安装技术;第9章小型反射镜的设计和安装技术;第10章挠性装置的运动学设计和应用技术;第11章光机设计界面分析。 本书提供的技术内容与实例能够对军事、航空航天和民用光学仪器应用中的设计概念、具体设计、开发、评价和使用提供有益指导。 本书可供在光电子领域中从事光学仪器设计、光学设计和光机结构设计的设计工程师、光机制造工艺工程师、光机材料工程师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用书。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能人员专业培训教材》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能人员模块化培训课程的体系要求,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技能人员岗位能力培训规范》,结合生产实际编写而成。 本册为《 继电保护及自控装置运维(220kV及以下)》,全书共6个部分32章50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二次回路,保护、安自装置的安装、调试及维护,厂站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变电站直流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规程、规范及标准。
本书是一本为贴片陶瓷电容器用户答疑解惑的应用宝典。主要内容包括贴片陶瓷电容器发展史简介、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和定义、静电电容器构造方案简介、贴片陶瓷电容器的结构组成及生产工艺简介、MLCC陶瓷绝缘介质分类及温度特性介绍、陶瓷绝缘介质的电气特性介绍、贴片陶瓷电容器规格描述、MLCC的测试和测量标准、MLCC质量评审、元件寿命和可靠性的相关理论、MLCC常见客户投诉及失效模式分析、MLCC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知识。 本书适合作为电子产品的设计人员、电子产品制造的工程和品质人员、MLCC售后服务人员、MLCC技术型销售人员和技术型采购人员的参考用书,也适合作为MLCC厂家相关部门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1~4章)。主要介绍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失效行为,以及弹塑性理论基础、破坏力学基础和基于小变形及大变形的力?化耦合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为失效机理(5~7章)。主要介绍高容量电极材料的力学失效机理,包括应变梯度塑性理论下电极材料的损伤和断裂机理,以及辐射环境下高容量电极材料的失效机理等内容。第三部分为锂离子电池热管理(8~12章)。主要介绍柱式和方形锂离子电池器件在力?热?电?化多场耦合条件下的物理场,包括温度场、应力场、应变场等方面,特别是对锂离子电池器件在极寒和高温条件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系统阐述,并针对锂离子电池单体电池和电堆散热性能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为帮助电气设计师高效执行有关的国家标准(如 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和有关 IEC 标准,让设计人员好理解、上手快、减少繁琐推演,切实做到 快出图、出好图 ,特编写本书。 本书分为 10 章,分别为低压配电设计基本原则、低压配电系统接线、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等电位联结、电击防护、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低压配电系统的热效应防护、低压电器选择、配电线路导体选择。为减少设计师大量的搜资工作,本书特提供部分企业断路器的允通能量(I2t)值、封闭电器外壳的防护等级与应用、电气设备外界影响特性分类 3 个附录。 本书内容十大亮点: 1. TN系统多级配电故障防护解析和免计算方法。 2. TT系统故障防护解析和参数(I△n和RA)确定。 3. 辅助等电位联结的意义、设置条件(R 50/Ia)和免计算图表。 4. 短路保护的概念和免计算方法。 5. 各级断
本书在综述高效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和新型钙钛矿太阳电池进展的基础上阐述钙钛矿/晶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技术,是一本全面反映钙钛矿/晶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研究和技术进步的著作。本书首先介绍了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研发进展和钙钛矿太阳电池制造工艺与技术,然后系统阐述了钙钛矿/晶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基本物理问题、制备工艺技术、精确性能测试与稳定性表征以及模拟与发电量预测等内容,最后讲述了钙钛矿与其他晶硅及薄膜叠层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对输电线路进行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是提高其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方法,它也是状态检测、状态巡检、状态检修的基础和前提之一。黄新波等编著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第2版)》详细分析各种当前主流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原理、进展状况、实现方法和应用效果,并针对输电线路微气象在线监测、现场污秽度在线监测、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导线温度在线监测及动态增容技术、图像/视频监控、输电线路覆冰雪在线监测、输电导线舞动在线监测、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输电线路风偏在线监测、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在线监测、输电导线弧垂在线监测、输电线路雷电定位等关键技术及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具体工程应用的实例。 本书是推行和实施状态监测、状态检修的应用型参考书,可作为从事输电线路技术研究、设计、制造、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及诊断技术(第三版)》以我国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诊断技术的丰富实践经验为基础,根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2021)等国家及电力行业新标准、规程、规范,结合当前电力设备试验及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新技术发展而编写的,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和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故障诊断新技术。其中包括常规停电试验、带电测量和在线监测;着重介绍各种测试方法的原理接线、使用仪器、测试中的异常现象及对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判断等。再版时增加了大量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新成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全书共分两篇二十八章,篇为预防性试验基本方法及在线监测故障诊断通用技术,第二篇为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及在线监测故障诊断方法。附录中介绍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技术、电力设备在线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能人员专业培训教材》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能人员模块化培训课程的体系要求,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技能人员岗位能力培训规范》,结合生产实际编写而成。 本册为《设备调试》,全书共14个部分74章,主要内容包括保护装置调试及维护,油化部分,厂站自动化设备调试,电测仪器仪表的检定、调修,电测计量标准装置的检测与建标,线圈类设备的绝缘试验,线圈类设备的特性试验,开关类设备试验,套管、绝缘子试验,架空线、电缆试验,电容器试验,避雷器试验,接地装置试验和专业规程规范。
本书立足于钠基电池,针对钠基电池的发展历史、主要原理与结构、前沿进展以及工程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介绍。本书主要针对钠离子电池正极、负极等材料的角度出发,根据结构和元素等特征从不同的分类标准科学地将目前的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材料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以及优化以及具体的应用潜力;除此之外,本书还针对新兴的钠金属电池、全固态钠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的工程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另外,在本书中,作者还结合自身的研究工作,加入了钠-氟化碳、钠空等新型钠基电池体系的相关内容。
本书以直流电力开关装备领域多年的研究工作成果为基础,力图反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全书共13章。第1~3章以直流开断基础为主,主要包括直流开关电器作用及发展现状、直流开断基本原理及方案、放电等离子体及直流电弧;第4、5章介绍机械灭弧式直流开断方案,包括接触器和直流断路器;第6~10章介绍多支路换流型直流开断方案,内容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的直流开断应用与自激振荡式、电流注入式、混合式、阻尼式直流开断方案;第11~13章为直流开断共性技术,内容包括直流短路故障电流限制、识别方法与直流高速机械开关。
太阳能光热发电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能源革命的重要技术支撑。本书是作者结合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在带领团队开展的15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主要研究成果整理著述而成。本书按照太阳能光热发电过程中光能-热能-热功转换过程依次展开,介绍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原理、技术发展历程、聚光器设计原理;详细阐述了作者提出的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与有限容积法相耦合的光热模拟方法、太阳能吸热器光-热-力耦合特性的快速预测方法及其在集热器性能分析和优化中的应用;介绍了研制的典型储热器的工作原理、数值建模与性能优化方法;最后以塔式太阳能集热与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耦合系统为例,给出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光-热-功一体化整体系统建模、多参数多目
本系列图集是为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 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5]1899 号)和国家能源局《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 2020年)》(国能电力[2015]290号)的贯彻落实,满足 **线工程技术人员的急需而编写的。系列图集共分 四套,每套分上、下册。系列图集分别为:《架空线 路与电缆线路工程通用标准图集)(上、下册)(附CAD 光盘)(设计.加工安装.设备材料),《变电配电工 程通用标准图集》(上、下册)(附CAD光盘)(设计.加 工安装。设备材料),《电气二次回路工程通用标准 图集》(上、下册)(附CAD光盘)(设计.加工安装。设 备材料),《现代建筑电气工程通用标准图集》(上、 下册)(附CAD光盘)(设计。施工安装。设备材料)。本 系列图集所有图都刻录在CDROM多媒体光盘中,因而 可操作性强,不仅具有参考价值,而且具有实际使用 价值。本系列图集可供
本套专业培训教材是以各岗位小类的岗位能力培训规范为指导,以国家、行业及公司发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等为依据,以岗位能力提升、贴近工作实际为目的,以模块化教材为特点,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专业术语完整准确,适用于培训教学、员工自学、资源开发等,也可作为相关大专院校教学参考书。
《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三版) 新能源发电卷》为《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三版)》九卷之一,全书共7个分支327条释文。条目内容涵盖新能源概论、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海洋能发电、氢能发电、燃料电池发电、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