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802《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分为7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总则 一一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一一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一一第4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双壁波纹电缆导管 一一第5部分:纤维水泥电缆导管 一一第6部分:承插式混凝土预制电缆导管 一一第7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本部分为DL/T802的第7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上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先进、张鸿、毛秀钢、李大治、王贤灿、陈凝玲。 本
本部分为GB/T 5023的第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 60227—1:2007《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1部分:一般要求》第3.0版(英文版)。 为了便于使用,GB/T 5023的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了IEC 60227-1:2007的前言;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 本部分代替GB 5023.1—1997《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本部分与GB 5023.1—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3.1.1中标志的连续性; ——删除了4.1.1中“任一多芯电缆均不应使用红色、灰色、白色”的要求,增加了条文的注“宜避免使用红色和白色”; ——删除了4.1.2中注“无护套双芯平行软线的绝缘线芯无需识别”,修改了三芯、四芯、五芯电缆的色谱; ——将4.1.3注中
《电气绝缘实验与分析/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介电参数的测试、局部放电的测量、介质的热刺激电流原理及其应用、热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导热系数测量技术、热膨胀系数测量技术、红外热像仪及其应用、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转矩流变仪及其应用、界面张力测量技术、粉体粒度的测量与分析、纳米粒子和Zeta电位的测量、液体介质理化性能参数的测量、光谱法及其应用、气相色谱法及其应用、材料显微结构分析技术。《电气绝缘实验与分析/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重点论述了测量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实验方法和分析技术。 《电气绝缘实验与分析/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科研院校及从事电工、电子产品设计、制造试验以及电力系统运行相关人员
本标准修改采用IEC 60137 Ed.6.O《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绝缘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电瓷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西安西电高压电瓷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高压研究院、沈阳变压器研究所、传奇电气(沈阳)有限公司、南京电气集团公司、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北京诺德威电力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泛美雷特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党镇平、彭宗仁、刘晓亮、刘燕生、李希、吴光亚、胡文歧、王文英、周晓琴、刘杰、宋伊力、何平、李西育、李婷、张姝、王钰、孙闻峰
一、本价格以《电力建设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2006年版)》为基础,结合典型工程的工程量综合计算生成。 二、本价格适用于35-750kV电网建设工程,其他电压等级可参照执行。 三、本价格与现行的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和费用标准配套使用。
2004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了对国家标准的清理工作。GB/T2341--1998在这次清理中的结论为由国家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本标准即是根据这一结论对GB/T2341--1998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GB/T2341--1998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一一增加了设备线夹型式及分类的内容,取消了设备线夹具体尺寸规定。 一一增加了设备线夹材料及工艺规定。 本标准由GB/T2341--1998转化为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架空线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02)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辽宁锦兴电力金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宝强、刘长青、王景朝、周立宪、尤传永、郑乐飞。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872号文)的安排制(修)订的。 DL/T802—2007《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第4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双壁波纹电缆导管。 ——第5部分:纤维水泥电缆导管。 ——第6部分:承插式混凝土预制电缆导管。 本部分为D/T 802~2007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书是在1981年版本的基础上,吸取了近20年来电力电缆安装运行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重新组织编写的。作者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针对生产现场的工作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重要的问题,系统介绍了22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的结构性能、敷设施工、各种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工艺、电缆线路的电气试验与故障测寻技术和运行维修及技术管理方面的理论、方法与经验。 本书可供从事电力电缆安装与运行职业的技术人员、工人以及有关学校师生参考。
本标准规定了铜包铝母线的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交货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工用铜包铝母线(俗称铜包铝排、铜铝复合排)。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苏州华铜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丹阳利华电子有限公司、苏州市南方欣达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华北华铜电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西川、张坚华、方之川、郭振友、黄吉祥、曾伟、王诗勇。
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总地了国内外学者和作者近年来对聚合自物中电树枝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电树枝的引发理论、陷阱理论和生长理论;不同电压波形、叠加电压对电树枝生长规律的影响;不同聚合物材料结构对电树枝生长特性的影响;玻璃态、无定形态聚合物中电树枝的导电特性;半结晶高聚物中的不均匀结晶、残存应力对电树枝的生长规律的影响;电树枝生长与施压频率的关系;电树枝生长过程中的局部放电特性;有关电树枝的近代研究方法;电树枝的抑制方法等。 本书主题突出,脉络清晰,图文并茂,对于电介质理论发展具有重意义;对进一步研究电树枝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超厚绝缘高压聚烯烃电缆的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书起点较高,适于作为电介质材料电老化性能的研究、电价质理论的研究、高压电缆的设计和
JB/8735《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分为二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 一一第2部分:通用橡套软电缆: 一一第3部分:橡皮绝缘编织软电线。 本部分为JB/T 8735的第]部分。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厂、交流变电站的埋地钢管、接地网防腐蚀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管理,其他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可以参考采用。2007-12-01实施。
本标准是根据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计划,对GB/x12316-1985进行修订的。 依据标准化工作导则,对GB/*2316-1985进行修订时,保留了其中实践证明适合我国电力金具发展,又不妨碍标准化工作导则的内容,对标准化工作导则所规定的不得使用在标记中的字符进行了改变,以适应我国电力金具产品型号命名的需要。 本标准规定的各项规则,用来保证电力金具标准编写时及新产品出现时产品型号的统一,不论其技术内容如何,都尽可能以相同的形式表达。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2316-1985。 本标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架空线路(电力金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书是“反习惯性违章培训教材”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低压电工安全常识、低压电工反习惯性违章安全要求与禁忌、低压电工反习惯性违章案例。 本书可供低压电工、安监科管理人员以及专门从事电力安全技术培训的职业院校师生阅读与使用。
GB/T 5023《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 ——第4部分:固定布线用护套电缆; ——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 ——第6部分:电梯电缆和挠性连接用电缆; ——第7部分:二芯或多芯屏蔽和非屏蔽软电缆。 本部分为GB/T 5023的第3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 60227-3:1997《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第2.1版(英文版)。 为了便于使用,GB/T 5023的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了IEC 60227—3:1997的前言。 本部分代替GB 5023.3—1997《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 本部分
本标准代替GB/T 7598——1987《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 本标准与68/T 7598—1987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将本标准的名称修订为《运行中变压器油水溶性酸测定法》。 ——修改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对原标准中的pH标准缓冲溶液、pH标准比色溶液和指示剂增加了有效使用期。 ——对原标准中的指示剂做了修订。 ——对原标准增加了pH标准比色溶液的配制步骤。 ——对原标准中的比色步骤做修订。 ——对比色法的精密度进行了修订。 ——将原标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重新编排。 ——在附录中增加了酸度计法和该方法的精密度。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丽萍、肖秀媛、
本手册共分八章,系统地阐述了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和发电厂的金具系列、品种、结构性能、使用范围、技术条件;简要叙述了金具的安装、试验、验收方法及制造工艺标准;并编入了大量的绝缘子串典型组合。附录中还编入了有关金具设计、制造用金属材料、紧固件、导线和绝缘子规范数据等,以方便查用。 本手册可供从事送变电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运行和金具制造等方面的人员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电力电缆施工运行与维护》围绕电力电缆的施工、运行与维护进行介绍。首先介绍了电力电缆的发展、分类、结构及特性等基础知识,接着重点介绍了电力电缆的敷设、电缆附件的制作和安装、电力电缆试验、电力电缆故障测寻,以及电力电缆的运行管理与维护。此外,本书的一个亮点是给出了电力电缆各种作业的标准、质量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列举了电力电缆施工的方案、故障查找的案例分析。《电力电缆施工运行与维护》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可供电力电缆运行与维护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学习参考。本书由沈黎明主编。
本部分为GB/T 5023的第2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 60227—2:2003《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分第2.1版(英文版)。 为了便于使用,GB/T 5023的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了IEC 60227—2:2003的前言; ——删除了2.3、表1及3.4中“扁形无护套软线”的相关内容。 本部分代替GB 5023.2—1997《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 5023.2一l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9.1中取消了“将一段绝缘线芯试样浸入水银中,直至绝缘变得松弛,能把导体抽出”方法; ——删除了2.3、表1及3.4中“扁形无护套软线”的相关内容”; ——3.1曲挠试验作了以下修改: 1)3.1.1总则中修改为“本试验也不适用于线芯标称截面积大于2.5 mm2多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TS61934:20066电气绝缘材料和系统在瞬时上升和重复冲击电压条件下的局部放电(PD)电气测量》(版,英文版)。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IEC/TS61934:2006无差异。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a)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b)把第二章中的“IEC60270:2000”改为已等同采用其转化的“GB/T7354--2003”。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气绝缘材料与绝缘系统评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江晟电机厂有限公司、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巨峰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哈尔滨电机厂交直流电机
《电气绝缘系统重复脉冲产生的电应力》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电老化评定的通用方法 ——第2部分:当前技术发展水平 本部分是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 62068-1:2003《电气绝缘系统重复脉冲产生的电应力第1部分:电老化评定的通用方法》(第1版,英文版)。 本部分在技术内容上与IEC 62068-1:2003无差异。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气绝缘材料与绝缘系统评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1)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毕捷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江晟电机厂有限公司、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巨峰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