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产业一线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指导 ?光储一体化系统架构与应用 ?图文并茂的现场施工步骤展示 ?丰富的数据资料收录 ?贴合现行国家标准和政策 ?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运维人员bi读 《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施工与运维手册 第3版》是一部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施工、应用与运维方面的知识性、技术性和资料性图书,着重体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从技术理论到落地实操的对应与转化。 《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施工与运维手册 第3版》紧密结合光伏产业新形势、新技术,与产业人才的知识需求和岗位需求相匹配,在介绍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原理、构成与应用、投资收益和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先后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项目申报及站址勘察、系统集成设计、并网接入设计、系统整体配置、设备部件选型
由于当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们迫切呼吁建立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结构逐渐取代以污染严重、资源有限的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新能源发电变流技术则是新能源发电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关键技术。本书面向具有一定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以典型新能源发电技术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述和讨论新能源发电概述、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并网光伏发电及逆变器技术、风电变流器及其控制、微网逆变器及其控制、储能功率变换系统及其控制、新能源发电中的孤岛效应、新能源发电并网导则及故障穿越等内容。
本书以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指定使用的设备为依托,设计了涉及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的19个实训项目,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的基础知识,如光伏组件跟踪装置的组装与控制、光伏组件输出特性、蓄电池充放电特性测试、风场的组装与控制、侧风偏航的控制、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特性、逆变与负载、监控系统与组态软件应用等。这些实训项目可以检验学习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巩固和拓宽知识面。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能源类、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及相关专业的实训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发电厂及变电站二次回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内容包括二次回路的基本概念及接线图、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测量回路、同步系统、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电路、隔离开关的控制和闭锁电路、中央信号及其它信号系统、发电机及变压器的二次回路、操作电源系统等。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方便读者选择学习阅读。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电气工程等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广大从事电气二次回路设计、安装、运行和调试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以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讨论了太阳能光伏系统及其应用技术,将光伏发电技术基础知识、光伏发电系统类型及工作原理、光伏电池与阵列、储能装置、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能变换技术、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与管理、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光伏电站的建设与运行维护有机结合,以供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本书通俗易懂,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可作为高等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是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人员的读物。
本书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丛书》之一,共14章,主要内容包括:1章 风电场建设管理绪论、第2章 风电场建设管理程序、第3章 风电场建设管理模式 、第4章 风电场建设设计管理、第5章 风电场建设采购管理、第6章 风电场建设合同管理、第7章 风电场建设投资控制、第8章 风电场建设质量控制、第9章 风电场建设进度控制、第10章 风电场建设安全管理、第11章 风电场建设信息管理、第12章 风电场建设项目生产准备、第13章 风电场建设工程验收、第14章 风电场建设项目后评价。
本书主要介绍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各种预测技术。主要包括概述、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特性、气象监测技术、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短期功率预测技术、超短期功率预测技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等各个方面。本书主要适用于相关方面的工作人员。
本书作为太阳能光伏产业重要和经典、高水平的科技图书,曾荣获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介绍光伏发电技术及其应用新成果的技术专著。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基础篇,下篇为应用篇。上篇系统阐明太阳辐射能的特点、测量和计算;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构成及其分类;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地面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屋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应用;光伏发电系统构成的主要和关键部件,即太阳电池、逆变器、控制器、储能装置、直流汇流和交流配电系统以及监控测试系统、辅助电源、整流充电设备、升压变压器等辅助设备的知识。下篇则详细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具体应用内容,重点介绍典型案例与分析,以飨读者。 本书是广大太阳能光伏发
安全员作为企业基层安全工作人员,其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安全工作的成效,关系到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现代安全管理不但要求安全员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还要求其掌握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并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了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掌握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及安全管理方法,已成为每位安全员的迫切要求。赵秋生主编的《电力企业安全员工作指导》共分六章,介绍了企业安全员的角色认知、现代安全管理、商贸服务企业安全知识、职业健康知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事故现场应急等相关知识。《电力企业安全员工作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依据现行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内容翔实可靠,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适合于安全员、班组长、基层安全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工会劳动保护监
本书首先介绍能源的基本知识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讨论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地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并介绍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密切相关的功率变换技术与电力储能技术。本书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技术成果。《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适合作为理工科高等学校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的参考教材,还可供从事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研究开发、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DL/T 302《火力发电厂设备维修分析技术导则》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可靠性维修分析; ——第2部分:风险维修分析。 本部分是DL/T 302的第l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站金属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耀君、范长信、孙玺。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火力发电机组运行人员现场规范操作指导书 脱硫除灰分册》《火力发电机组运行人员现场规范操作指导书》包括锅炉、汽轮机、电气、脱硫除灰、化学、燃料共6个分册,涵盖了火力发电机组各专业的内容。本套丛书按照目前火力发电企业生产流程和一般管理界限,以岗位运行知识为基础,以提高操作技能为目的,根据电厂生产一线人员在运行维护过程中总结的经验,详细介绍现场规范操作,包括巡回检查、现场操作、监盘等常规运行工作。为《火力发电机组运行人员现场规范操作指导书 脱硫除灰》内容包括对电除尘器、除渣系统、气力除灰及系统、脱硫设备及系统等的介绍,以及各系统的运行操作和故障处理。
车孝轩编著的这本《太阳能光伏发电及智能系统》介绍了太阳能光伏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国内外的 *技术、*成果、*课题以及未来展望。内容包括太阳能,新型太阳电池及组件,太阳能光伏系统 及系统电气设备,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应用、安装、检查与试验、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课题和未来展望 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及智能系统》可作为太阳能光伏系统方面的大专院校教材、科技工作者以及爱好者 的参考书。
本规程适用于以燃气为一次能源,发电机总容量小于或等于15MW,新建;改建、扩建的供应冷、热、电能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2011-03-01 实施
本书介绍风力发电机组控制与测试技术研究的基础内容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与风力发电控制技术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风力机的能量转换.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工况与约束条件 然后介绍风力发电机组的特性和建模.在此基础上介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控制目标、控制策略与控制方法 接下来介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工具软件的应用,再讨论双馈异步发电机和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并网技术及对电网的适应性控制技术.*后介绍风力发电机组的状态监测与性能测试技术,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讨论了太阳能光伏系统及其应用技术,将光伏发电技术基础知识、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光伏电池与阵列、储能装置、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能变换技术、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与管理、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有机结合,以供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本书通俗易懂,注重科学性、针对惭口实用性的有机结合,是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人员的读物,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经典科技图书和教学参考书,多所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选用此书作为教材,畅销五年,全新改版新装上市,内容更全、技术更新、实用性更强!
本标准修改采用IEC 60045-1:1991《汽轮机规范》。 本标准根据IEC 60045-1:1991重新起草。为了方便比较,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EC 60045-1:1991《汽轮机规范》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EC 60045-1:1991《汽轮机规范》时,本标准做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了便于使用,对于IEC 60045-1:1991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汽轮机规范”改为“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删除了IEC 60045-1:1991规范的“本出版物的修订版前言”、“序言”和“说明”;该规范中三处有关“除非合同另有规定”、“除非另有协议”等假设条件的短语,由于在叙述,中得到肯定而被删除。 ——删除
电力安全标准汇编生产与运行火电分册汇编了《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电力作业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性能检验规程》等。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2]973号文)的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标准的建议和意见可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反映。 本标准是在超滤技术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外文献及相关技术资料而制定的。本标准起草过程中在查阅了ASTM和儿s以及大量国内相关标准基础上,参考了其中ASTM F316—2003《泡点压力法和平均流速法测定滤膜孔尺寸特性方法》、ASTM D1294《用自动液体孔率计检验滤器中膜的孔径特性的测试方法》、ASTM E一1343—1990《截留分子量评价超滤膜的试验资料》ASTM D—5090—1990《超滤渗透流速标准化标准试验资料》、JIS K—3821—1990《超滤组件纯水透过率的试验方法》及JIS K3802—1989《膜及膜过程术语》等内容。 本标准的附
本部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要求而编制的。 本部分是规定变电站通信结构的DLA 860标准之一。规定变电站通信结构,在于提供类和服务的抽象定义,使得整个系列标准与专门的协议栈、实现以及操作系统无关。抽象类和服务到通信栈的映射超出了本系列标准第7部分的范围,在本系列标准的第8、9部分加以说明和规定。 DL/T 860.71叙述变电站分层通信结构的概貌,DL/T 860.73标准定义了与变电站应用有关的公用属性类和公用数据类,公用数据类属性可由DL/T 860.72标准规定的服务访问,DLT860.74标准利用公用数据类规定兼容数据类。 为达到互操作性目的,对数据模型中所有数据在句法和语义方面应严格定义。这些数据的语义主要由分配给逻辑节点的名称和其所包含的、在DLT60.74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