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2]973号文)的安排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绝缘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安排,对DL474.1-1992进行的修订。 DL474.1-1992《现场绝缘试验实施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是我国电力行业专家根据多年现场工作经验编写的。此次仅从其现行相关标准的衔接、试验仪器更新的现状、现场试验中出现的新问题等方面考虑作了局部修订,对个别用词和印刷中的差错进行了相应的更正。 直流主电压度难: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文)的安排,对DL474.2-1992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的和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原标准对中直流高电压测量准确度的要求和由测误差改为容许偏差,与GB/16927.1~2高电压试
为更好地总结了近年来特高压交流工程线路物资、铁塔材料的科研设计、加工制造以及现场应用的*成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组织专家团队编写了《特高压交流工程线路物资制造及质量控制》(包括《电气材料》《铁塔材料》2个分册)。本分册为《电气材料》,包括导地线、光缆、金具和绝缘子,分为5章,即概述、架线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架线材料生产与质量控制、质量通病控制措施、提升质量管控的技术方向。
李宏仁编*的《高压开关现场技术精要》从现场 工作的需要出发,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简明地介绍了高 压开关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各种开关在应用 中的注意事项,并对高压开关一些热点问题和容易引 起混淆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希望读者能在不花 太多精力的情况下,就能对高压开关有一个比较清晰 的总体把握,较好地掌握高压开关的相关知识,并能 较好地处理现场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高压大容量静止无功补偿器应用技术》丛书是基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的“中高压、百兆伏安级链式及多电平变流器与静止补偿器研制”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而编写的,丛书全面总结了高压大容量STATCOM装置产学研用的全过程理论与实践,为STATCOM装置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本套技术丛书共分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原理、设计、安装与验收、调试试验、运行与维护6个分册。本书为调试试验分册,主要内容包括百兆级链式STATCOM试验调试总体要求,RTD数字仿真试验,并网系统调试与验收,STATCOM装置的过负荷试验及短路试验。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安排对SDJ 5-198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的修订。 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SDJ 5-198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自实施以来,在电力工程配电装置的设计选型、设备布置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发电厂、变电站配电装置的设计、优化、创新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随着国内外电气技术和电力建设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在配电装置中的应用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的进一步修订,SDJ 5-1985中制定的设计标准及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和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 本次修订工作,是根据当前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结合近20年来电力工程建设和运行经验进行的。与SDJ 5-1985相比,除保留了其适用的条文外,还补充增加了以下内容:
本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10kV固定式开关柜检修维护、10kV手车式开关柜检修维护、GIS设备检修维护、GN22隔离开关解体检修、GN22隔离开关整体调整、GW5隔离开关解体检修、GW5隔离开关整体调整、GW6隔离开关解体检修、GW6隔离开关整体调整、GW6隔离开关解体检修、GW6隔离开关整体调整、GW16隔离开关解体检修、GW16隔离开关整体调整、LW6型液压机构打压频繁消缺技术、LW10B-252型断路器检修工艺、瓷瓶超声波探伤技术、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维护等内容。
火力发电厂是电能的生产单位,同时也是耗电大户。发电厂大量的风机、水泵是节能改造的*设备,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随着厂网分家、竞价上网政策的实施,发电厂纷纷对主要辅机设备进行节能改造,从而降低厂用电率,降低发电煤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将产生巨大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风机、水泵节能改造,尤以变频调速改造为*方案,节能效果好。本书主要讨论了采用高压变频技术对发电厂风机、水泵进行节能改造时所涉及的生产工艺要求、系统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分析和可靠性措施以及谐波干扰等方面的问题,并辅以大量的工程应用实例。本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将会对发电厂辅机节能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以及调速系统的性能测试等方面起到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本书可供从事风机、水泵节能改造的专业技术人员
《快脉冲电压下的沿面放电》针对电气设备绝缘系统中薄弱环节的沿面放电问题,重点阐述固/液体介质复合绝缘系统在快脉冲电压作用下的沿面闪络。介绍了快脉冲电压下闪络研究的进展,以及固/液体介质交接面在快脉冲电压作用下闪络的实验方法、结果及分析,并且深入分析固/液体介质交接面闪络的物理特性,讨论闪络的进展过程与相应的闪络机理,终建立了快脉冲电压下固/液体介质交接面闪络的物理模型。 《快脉冲电压下的沿面放电》可以为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相关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使他们能够深入掌握绝缘问题研究的进展,提升快脉冲下绝缘击穿研究成果的水平,推动脉冲功率技术的快速发展。
《高电压工程基础(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介绍与高电压有关的电介质--气体、液体、固体的放电过程、发展机理及绝缘特性,分析影响这些特性的因素;交流、直流高电压和冲击高电压的产生方法、原理、基本装置以及它们的测量手段,相关绝缘的试验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产生的物理过程及其防护措施与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基本概念;同时反映近年来高电压领域的新技术,第2版除对原来内容进行完善修改外,还增加了“直流系统过电压”和“电力系统电磁环境”两章,以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本书籍作者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精选内容,删繁就简,既体现加强基础,又使其具有适用性,并兼顾不同水平读者的要求。
本书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各种高压绝缘子的设计与试验。主要内容包括:高压绝缘子设计;高压线路绝缘子;变电所绝缘子;高压套管;外绝缘污秽;高压绝缘子的检验和运行维护;直流绝缘子;聚合物绝缘子;数理统计方法在绝缘子设计与试验中的应用。 本书既适合电力工程设计人员及电力施工人员,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高电压试验已成为电工技 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肖如泉、何金良、王诗雪、倪梅娟、阳然编著的 《高电压试验工程(第2版)》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 311.1—1997、电力工业行业标准DL/T 596—1996及 Q/CSG 10007—2004等有关标准,结合主要的电力设 备(如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容器、电力电缆、线路绝 缘子等),叙述了诸设备绝缘的试验方法,其中包括 无破坏型的检查性试验、高压耐压试验、部分运行中 的电力设备绝缘的在线状态监测以及接地系统的试验 等。 本书可作为电类大学本科生、专科生的教材及实 验用书,也可供电力系统、电工制造部门的工程技术 人员参考。
为加快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努力提高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两个转变”发展战略、建立科学的“三集五大”管理体系、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强化工程安全质量意识、通过一系列标准化建设举措,加强系统成套能力和技术实力,不断完善直流工程专业化管理水平。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直流工程系统成套经验的基础上,汇集各专业工作标准对应的操作内容,编写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成套标准化设计》。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成套标准化设计》分为系统设计、换流站一次设备、阀厅设计、系统联调及现场试验四个部分,围绕系统成套工作的基础与核心工作,提出了标准化内容和要求。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成套标准化设计》可为从
本套丛书针对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特点,介绍了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建设特高压电网、促进电网现代化建设和保证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深远意义。本套丛书将介绍五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为《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是其中一本。 本书共分4章,主要内容有:特高压交流输电内部过电压、特高压线路雷电特性、特高压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以及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绝缘配合。附录介绍了1000kV变电站和线路杆塔空气问隙放电电压试验数据。 本书可供从事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技术人员、运行维护和线路检修人员在工作中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对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的教材,还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
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 1)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 2)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 3)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 4)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 5)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 6)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 7)参考IEC有关标
本书全面阐述了电网电压稳定与动态无功补偿理论与工程实践方法,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全书共分5章。第1章讨论电网电压稳定性定义、分类、技术需求及现状。第2章介绍了静态电压稳定性基本理论、判据及相关分析方法。第3章阐述了动态电压稳定基本理论、模型构建及特性分析的有关问题。第4章介绍了MCR、SVC、SVG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基本原理、结构及相关工程应用问题。第5章讨论了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及方法、无功电压特性分析的有关问题。
本书介绍与高电压有关的电介质——气体、液体、固体的放电过程、发展机理及绝缘特性,分析影响这些特性的因素;交流、直流高电压和冲击高电压的产生方法、原理、基本装置以及它们的测量手段,相关绝缘的配合的基本概念;同时反映近年来高电压领域的新技术,以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本书作者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精选内容,删繁就简,既加强基础部分,又使其具有适用性,并兼顾不同水平读者的需求。 本书除可作为电气类专业课教材外,也可供大专、成人自学和电力、电工部门职工培训、电力管理工作者及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套技术丛书是基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的“中高压、百兆伏安级链式及多电平变流器与静止补偿器研制”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而编写的,《高压大容量静止无功补偿器应用技术》全面总结了高压大容量STATCOM装置产学研用的全过程理论与实践,为STATCOM装置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本套技术丛书共分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原理、设计、安装与验收、调试试验、运行与维护6个分册。本书为运行与维护分册,主要内容包括STATCOM的运行、操作及监控,STATCOM装置的可靠性,STATCOM装置的巡视与维护,STATCOM异常、故障及处理,STATCOM故障处理案例以及STATCOM的检修。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7.2kV~1100kV、50Hz高压交流断路器参数选用导则,对它的使用环境条件、额定值的选择,试验要点等作出了规定,并给予简要的说明。本标准适用于对额定电压7.2kV~1100kV、频率50Hz的高压交流断路器的参数选用。
本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高压电工日常工作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分11章,在介绍电工岗位职责通用基础知识、电工安全作业与电力网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仪用互感器、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识图、电力变压器、高压电器、电力电缆、接地、接零及防雷保护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 本书图文并茂,读者可通过少量的文字说明,结合书中给出的插图,即可明了电气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另外,本书特别强调了高压电工和低压电工的区别,重点突破了高压电工工作的难点——二次回路识图,为他们以后技术和水平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书适合电工技术人员自学使用,也可作为大专、中专、职业院校及各种短期培训班和再就业工程培训的教材。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的要求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和附录I为资料性 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试验研究分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军阳、王健军、王东烨、田勇、杨铁军、钟雅风。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本书对建筑物和供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全书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部分防雷保护部分,即雷电的基本知识,雷电过电压的分类和防护设备,电力装置和建筑物的防雷保护;第二部分接地技术部分,即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的接地,信息系统的接地,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接地电阻,接地网的设计、施工与实例,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 本书可供从事电气设计、安装施工与技术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电气类相关专业学生的选修教材和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