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制备工艺》结合晶硅电池生产过程,将晶硅电池片生产工艺流程分为材料准备、制绒、扩散、刻蚀、去PSG、镀膜、印刷电极、烧结、检测分级9个任务,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分别对各个任务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运行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作业指导书的制定等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光伏电池制备工艺》在*版的基础上,加进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案例,包括黑硅制绒工艺、镀膜工艺、丝网印刷工艺等。《光伏电池制备工艺》适合高职高专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光伏材料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也可供相关企业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综合开关电源技术应用与维修方面的内容,主要特点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与技能相互结合,突出实用电子技术,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全书内容包括开关电源技术基础、自激式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修、他激式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修、单片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修、家电产品中的开关电源与维修、办公设备中的开关电源与维修、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应用与维修和新型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修。通过对这些实用技术的学习,可提高读者对开关电源应用与维修的实践技能,培养读者的综合职业能力。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E2006]1093号)的要求 编制。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高压直流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毅、陶瑜、袁清云、种芝艺、林志波、刘永东、何冬阳。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
GB/T 8897《原电池》分为以下5个部分: ——GB/T 8897.1原电池第1部分:总则; ——GB/T 8897.2 原电池 第2部分:外形尺寸和电性能要求; ——GB/T 8897.3原电池第3部分:手表电池; ——GB 8897.4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 ——GB 8897.5 原电池第5部分:水溶液电解质电池的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GB/T 8897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EC 60086—1:2007《原电池第1部分:总则》。 本部分与IEC 60086—1:2007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在4.1.6标志中增加了含汞量、执行标准编号等内容,以符合我国相关法规的要求; ——在表3中增加了对“W”电化学体系的标准化。 本部分代替GB/T 8897.1—2003《原电池第1部分:总则》。 本部分与GB/T 8897.1—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6.6检验条件公差”; ——在表3中增加
本部分的第4章、第5章、第6章、第9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原电池》分为以下5个部分: ——GB/T 8897.1《原电池 第1部分:总则》 ——GB/T 8897.2《原电池第2部分:外形尺寸和电性能要求》 ——GB/T 8897.3《原电池第3部分:手表电池》 ——GB 8897.4《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 ——GB 8897.5《原电池第5部分:水溶液电解质电池的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原电池》的第4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 60086—4:2007《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第3版)。 本部分与IEC 60086-4:2007相比,仅做下述编辑性修改: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引用标准替换为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 ——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号“,”;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用“本部分”代替“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 的通知》(建标[20083105号)的要求,由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主要依据现行相关标准,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总结近年来我国硅太阳能电池工厂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经验,参照国外类似工厂的通行做法,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总体设计,建筑与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与净化,给水排水,气体动力与化学品输送,电气设计,节能与资源利用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激光电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峰、郦建国、陈宇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原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6)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轻工业电池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佩云、金苗、黄星平、谢红卫、王胜兵。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的安排修订的。 本标准是根据IEC62271-200:2003《额定电压1kV及以上至52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版的内容对DL/T404-1997《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进行的全面修订。本标准中各章、节的编排顺序与IEC62271-200:2003第1版完全一致,但在某些内容上根据我国电力系统的实际使用要求而有别于IEC62271-200:2003第1版,故为修改采用。 本标准应与DL/T593-2006一起使用,本标准的章节与DL/T593-2006一致,新增加的内容在同一章节内从101开始编号。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关于下达2000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0]70号)第39项标准修订任务,组织实施的。 这次修订主要依据DL/T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7261——2000《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增加数字式保护相应的技术要求及电磁兼容试验。标准编写规则及格式遵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DL/T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规定》。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526——1993。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废旧锂离子电池钴酸锂浸出技术》分别从常规酸浸、生物浸出、电化学浸出三方面阐述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中钴的浸出,内容包括绪论、钴酸锂的酸浸研究、钴酸锂的生物浸出实验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钴酸锂的电化学机理、金属离子作用下钴酸锂的生物浸出、钴酸锂的电化学浸出探索等。 《废旧锂离子电池钴酸锂浸出技术》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共分14章,第1-11章全面介绍了锌锰干电池、锂锰干电池、铅蓄电池、铁镍电池、镉镍电池、镍氢电池、锌银电池、锌空电池、锌汞电池、普通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光电池等的结构、原理、特性、使用、维护知识以及故障检修技术;第12-14章介绍了蓄电池充电、放电、维修常用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详细讲述了各种充电器的制作技术,还选编了部分中外充电器的经典电路资料。从而使得本书成为一本全面学习电池使用知识和维修技术的实用书籍。 本书內容丰富、技术实用、层次清晰、语言通俗、讲解细致,非常适合使用电池的人群阅读,特别适合电池维修厂、汽车修配厂、摩托车维修部、家电维修部、机电维修部、电池回收站等涉及电池维修处理的工作人员阅读,还可作各类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书。
“电源变换技术”研究电能变换和功率传递,是一门综合电力电子技术、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的边缘交叉技术课程。目前电源变换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信息、航空、航天、国防、教育、文化等领域。电源变换技术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源变换技术基础;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电路;开关电源应用电路;变频器应用电路;不间断电源(UPS)应用技术;负载谐振式逆变电源;新能源发电与电源变换技术;电源变换电路的仿真技术。本书对电源变换应用技术的内容进行了精选,展示了其*发展。本书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近专业选用或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一步到位精修电动车蓄电池》采用图解的形式,以实际操作为重点,系统地介绍了电动车蓄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检修流程和检修技巧等。《一步到位精修电动车蓄电池》首先介绍了铅酸蓄电池的基础知识、结构原理、充电技术以及维修保养知识,然后重点介绍了铅酸蓄电池的常见故障排除与修复技术。特别是针对铅酸蓄电池硫化的蓄电池修复,《一步到位精修电动车蓄电池》采用插图加说明的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跟着学、跟着做、跟着修,迅速掌握蓄电池的修复技术,从而达到速学速修的目的。《一步到位精修电动车蓄电池》适合电动车维修技术人员、初学维修人员、业余维修人员、售后服务人员、职业培训学校师生、新农村建设技能培训学员及电动车维修爱好者阅读学习。
本标准代替JB/T8590.1—1997《DW15系列*式断路器》。 本标准与JB/T8590.1—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强调对操作者安全的要求:由于GB14048.2标准增加该方面要求,所以本标准也增加了该项要求,要求在断路器做“○”短路分断能力时,在断路器前面要设置聚乙烯薄膜,以考核有无大于φ0.26mm的金属粒喷出,另外,规定了测试飞弧区的金属网板的结构和尺寸。 ——严格按程序试验进行型式试验,规定试品数量,特别程序Ⅱ运行分断能力试后增加5%电寿命次数,以考核触头系统耐磨性与可靠性。 ——对欠电压和分励脱扣器的动作特性规定更为详尽和严格。例如,欠电压脱扣器施加110%额定电压4h后不应影响欠电压脱扣器的动作;分励脱扣器应在周围环境温度为+55℃±2℃时,施以70%控制电压能使断路器脱扣。 ——增加带电子过电流保护的断路器的
王建辉主编的《现代电源技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系统地阐述了传统电源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型电源设备(太阳能供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电源)作了相关介绍。 全书共分为7章,内容包括概论、高频开关电源、UPS电源及逆变器、免维护蓄电池、太阳能供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电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类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通信工程领域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JB/T 6457-2004《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产品分类; ——第2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JB/T6457. 1-2004的第1部分,对应于IEC61056-2-2002《携带式铅酸蓄电池(阀控式)第二部分:尺寸、端子和标记》,本部分与IEC61056-2-2002的一致性程度为修改采用。 本标准JB/T 6457.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前言; ——修改适用范围; ——增加产品型号、种类。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书围绕光伏产品制造工艺,将整个知识体系分成理论篇和实践篇2部分,共6章。理论篇内容包括:绪论、太阳电池的基本原理、晶体硅太阳电池、薄膜太阳电池、光伏组件;实践篇介绍单晶硅太阳电池制备工艺过程中的硅片检验、单晶硅制绒、扩散、湿法刻蚀、PECVD、丝网印刷、烧结及电池片检测工艺操作规程,对生产过程中的缺陷进行分析。 本书系统地从硅材料生产、硅片制备、电池片制备、组件封装讲述了典型光伏产品制造工艺,以工艺为主线,既有理论又辅以实践,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或职业技术学院工科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等专业课教材,电子类专业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电池片制造企业、组件封装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