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之路——纪念厦门大学半导体学科建设五十周年》文稿均属作者切身经历,记述真实生动,体验深刻,文笔流畅,图文并茂。我们深信读者从中可以领略到老一辈子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当年献身科技事业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坚强毅力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品德和宝贵精神。 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发展态势,及时发出了尽快建立创新型新社会主义强国的号召。未来国际激烈竞争的核心取决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只具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把握选机,赢得主动,开创未来。无疑,人才依然是决定性因素,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GB/T 18910《液晶显示器件》的预计结构如下: 第1部分:总规范; 第2部分:液晶显示模块分规范; 第2-1部分:无源矩阵单色液晶显示模块空白详细规范; 第2-2部分:彩色矩阵液晶显示模块空白详细规范; 第3部分:液晶显示屏分规范; 第3-1部分:液晶显示屏空白详细规范; 第4部分:液晶显示模块和屏基本额定值和特性; 第4-1部分:彩色矩阵液晶显示模块 基本额定值和特性; 第5部分:环境、耐久性和机械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晶显示模块测试方法——透射型。 本部分是GB/T 18910的第2-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 61747-2-2:2004(QC 720302)《液晶显示器件 第2-2部分:彩色矩阵液晶显示模块空白详细规范》(英文版)。 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a)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b)为使标准具有完整性,将6.3增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包括基本电子元器件的常识,基本电子仪器的原理和使用,计算机电路设计和生产工艺以及实用的电子电路实践练习。 本书第1章介绍了从电阻、电容、电感和继电器等分立元件直到半导体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基本常识。第2章介绍了万用表、稳压电源示披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等电子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在概述了工艺流程和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用2章介绍计算机电路设计和仿真设计工艺,用4章介绍PCB板设计、制作、焊接、装配和调试等生产工艺过程。后精心挑选的13个实践练习具有电路简单、成功率高的特点,在实践内容安排上注重循序渐进,包含了从简单测量到复杂调试的全过程。 本书适合作为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实践入门教材,也可供学生进行电子实习使用,同时还可供广大电子爱好者自
本书由五个项目组成。项目一制作了一个可以设置时间的倒计时器,显示部分使用HT1621驱动控制的6位数显液晶显示模块;项目二制作了一个可以设置时间的万年历,显示部分使用HD44780U驱动控制的1602字符点阵液晶显示模块;项目三制作了一个简易的窗口评价器,显示部分使用T6963C控制的12864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项目四制作了一个简易温度闭环控制系统,显示部分使用3.5in TFT彩色液晶显示模块;项目五制作了一个可以进行语音提示的温/湿度及时间一体化显示系统,显示部分使用带触摸屏及硬件汉字库的4.7in TFT彩色液晶显示模块。 本书适用于从事电子产品开发、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实训教程。
本教材为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在2001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过程中降低了部分教学内容的难度,并增加了一些必需的内容,可供不同专业选用,使之更具先进性、实用性和适应性。 本教材篇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介绍了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介绍了反馈电路、振荡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等。第二篇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介绍了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并编有实验指导书。模拟电路部分编有电路调试方法,具有实用性。书中每章均编有自测题便于自学。与本书配套的有《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 本教材适用于中职三年制电气、电子类专业的教学,也可供机制能源类专业选用。
本书突出实验教程的特点,以实验为主线,共分为五章,以适应高等学校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电气类等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教学要求。 章:常用电子元器件知识。 第二章: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介绍了数字双踪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和第四章: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包含8个模拟电子技术相关实验和8个数字电子技术相关实验,每个实验涵盖电子技术的一个相关知识点,不同专业可以选做不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深度。 第五章:综合实验室创新实验。结合每年电赛题目,将理论学习、生产生活中的电子应用和学科前沿结合起来,设置多个创新实验任务。这些综合创新实验具有通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除了作为教材外,本书也可供大学生参加各类电子竞赛、毕业
本书突出实验教程的特点,以实验为主线,共分为五章,以适应高等学校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电气类等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教学要求。 章:常用电子元器件知识。 第二章: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介绍了数字双踪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和第四章: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包含8个模拟电子技术相关实验和8个数字电子技术相关实验,每个实验涵盖电子技术的一个相关知识点,不同专业可以选做不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深度。 第五章:综合实验室创新实验。结合每年电赛题目,将理论学习、生产生活中的电子应用和学科前沿结合起来,设置多个创新实验任务。这些综合创新实验具有通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除了作为教材外,本书也可供大学生参加各类电子竞赛、毕业
在光电子信息系统中,光电探测器对光信号的解调过程是功率响应。《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从这一特点出发,结合探测器性能和信噪比的概念,系统地介绍了光电探测系统和信息处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术。第1章介绍光电探测基础,为后面章节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光子、光热两大类点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与负载电路的设计方法;第3章介绍直接探测和外差探测两种体制的系统性能及**信号处理方法;第4章介绍光电成像的特点和CCD等像探测器的功能;第5章介绍光接收机信号检测理论,包括**接收机和理想接收机的概念。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三极管的基础知识和典型应用电路。本书首先介绍了电子技术的学习方法和电子元器件知识的学习重点,然后详细地介绍了三极管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电路,重点介绍了三极管直流电路、单级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的电路特性,后介绍了三极管的检测方法。 本书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分析透彻,适合零起点的电子爱好者、电子技术产业工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阅读和参考。
本书突出实验教程的特点,以实验为主线,共分为五章,以适应高等学校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电气类等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教学要求。 章:常用电子元器件知识。 第二章: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介绍了数字双踪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和第四章: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包含8个模拟电子技术相关实验和8个数字电子技术相关实验,每个实验涵盖电子技术的一个相关知识点,不同专业可以选做不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深度。 第五章:综合实验室创新实验。结合每年电赛题目,将理论学习、生产生活中的电子应用和学科前沿结合起来,设置多个创新实验任务。这些综合创新实验具有通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除了作为教材外,本书也可供大学生参加各类电子竞赛、毕业
本书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来组织内容,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全书共分为五个项目,内容覆盖了元器件的认识与检验、印制电路板的绘制、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元器件的预成型、电烙铁的使用、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印制电路板的焊接检查与拆焊、导线加工、电子产品安装、电子产品技术文件的编写等。
本套教材是为适应教学和科技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而编写的。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两册出版。《电子技术》共分为六章,即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电源、晶闸管电路、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在大部分节后配有练习思考题,每章均有小结和习题。本书末附有部分常用电子器件的数据和部分习题答案。本书电路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均采用新的国家标准。本书读者对象是机电类专业的大学生,亦可供其他非电专业的大学生使用,并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系统学习电子技术的参考书。
《液晶显示器件技术》由钟建主编,对当今主流的液晶显示器件及其相关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全书共分8 章。第1章概括介绍液晶和液晶显示器的研究开发历史,并简单地介绍了液晶模组;第 2章详细介绍液晶的基础知识,包括液晶物理性质与光学特性;第3章介绍液晶化合物和液晶材料;第4章介绍液晶的场效应;第5、6章分别着重介绍液晶显示器的各种工作模式、制备工艺和技术;第7章介绍了液晶显示的驱动技术;第8章介绍了液晶在非显示领域的影响和应用。 《液晶显示器件技术》是在电子科技大学“液晶显示技术”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液晶显示的状况,对液晶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多年的教学、科研和实验成果总结编写而成的。本书既可作为大专院校光电子技术、信息显示技术、物理电子技术、光学工程、通信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本书从实用的角度介绍了液晶显示屏的应用与维修代换技术,内容包括液晶面板的背光技术、液晶显示屏驱动技术、液晶面板的各种接口技术及接口信号、液晶面板的技术标准,同时介绍了TFT液晶面板的维修、点屏、代换技术。另外,本书还给出了目前常见液晶面板代换参数速查资料。 本书可供采用液晶显示屏的电子产品(以液晶彩显、液晶彩电及笔记本电脑等为代表)的生产、售后服务人员阅读,还可供广大家电维修人员和无线电爱好者学习、参考。
本书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来组织内容,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全书共分为五个项目,内容覆盖了元器件的认识与检验、印制电路板的绘制、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元器件的预成型、电烙铁的使用、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印制电路板的焊接检查与拆焊、导线加工、电子产品安装、电子产品技术文件的编写等。
本书根据液晶显示器件制造企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全面介绍了液晶显示器件制造技术,内容包括液晶显示器的基础原理、生产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工艺、过程控制、产品测试评价等知识和操作技能,还介绍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法规等相关内容。本书内容贴近液晶显示器件制造企业生产需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书可作为液晶显示器件制造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指导用书,同时还可供行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GB/T 18910《液晶显示器件》的预计结构如下: 第1部分:总规范; 第2部分:液晶显示模块分规范; 第2-1部分:无源矩阵单色液晶显示模块空白详细规范; 第2—2部分:彩色矩阵液晶显示模块空白详细规范; 第3部分:液晶显示屏分规范; 第3—1部分:液晶显示屏空白详细规范; 第4部分:液晶显示模块和屏基本额定值和特性; 第4-1部分:彩色矩阵液晶显示模块基本额定值和特性; 第5部分:环境、耐久性和机械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晶显示模块测试方法——透射型。 本部分是GB/T 18910的第4-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 61747—4—1:2004((液晶显示器件第4-1部分:彩色矩阵液晶显示模块基本额定值和特性》(英文版)。 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作如下编辑性修改: a)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b)因IEC 61747—4—1:2004中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二极管类元器件的基础知识和典型应用电路。本书首先介绍了电子技术的学习方法和电子元器件知识的学习重点,然后详细地介绍了常用二极管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电路,后介绍了二极管类元器件的检测和选配方法。 本书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分析透彻,适合零起点的电子爱好者、电子技术产业工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阅读和参考。
本书对Bayes小子样方法的理论及在电子系统试验中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和阐述。由于Bayes方法的先进性,对于试验结果解释的合理性及其使用时的易操作性,使得该方法在得到同样的置信度条件下,所需的样本数目大为减少,从而有效地缩短试验周期,大大降低试验消耗,提高试验效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书内容新颖,系统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基本反映了近年来电子系统试验技术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本书可作为事电子系统或电子对抗系统数据处理、试验评估、试验设计以及统计决策领域科技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或课程学习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