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同步辅导与习题精讲》与刘品和张也晗主编的《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马惠萍主编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案例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及刘丽华主编的《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教材配套使用。全书分为10章,包括绪论、尺寸精度设计、几何精度设计、表面粗糙度设计、滚动轴承结合的精度设计、平键和花键精度设计、螺纹结合的精度设计、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设计、尺寸链精度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试题与参考答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每章以重难点讲解、例题解析、工程案例和习题答案的形式编排。
本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教材以《国家职业标准·无线电调试工》为依据,紧紧围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编写理念,力求突出职业技能培训特色,满足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的需要。 本教材详细介绍了高级无线电调试工要求掌握的*实用知识和技术。全书分为3个模块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调试前准备、装接质量复检和调试。每一单元后安排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书末提供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试卷,供读者巩固、检验学习效果时参考使用。 本教材是高级无线电调试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用书,也可供相关人员参加岗位培训使用。
全书包含四大部分11章内容。部分主要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的特点、测量误差理论与测量结果的处理;第二部分阐述电子测量基本原理和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第三部分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参数和光通信测试仪表的应用;第四部分介绍计算机测试技术及其在新领域中的应用。配套实验教材以项目引导形式,实现测试理论综合应用,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遥测技术及应用》较为深入地论述了无线电遥测系统的相关技术及应用,重点阐述的内容包括:时分多路复用帧结构、卷积编码和维特比译码、扩频调制中的直接序列扩频、遥测天线跟踪等技术。 《遥测技术及应用》共由5章组成,第1章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遥测的基本概念,导弹遥测系统的作用、特点、关键技术,以及遥测系统的发展状况;第2章重点讨论了遥测信息传输中的复用体制和遥测系统中常用的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帧结构;第3章涉及遥测信道编码理论,着重讨论了遥测中常用的卷积编码和译码,并简要介绍了Turbo码和LDPC码的基本原理;第4章主要对遥测中涉及的扩频理论及直接序列扩频进行了介绍;第5章着重讨论了常用的遥测天线和天线跟踪方式。
王川编著的《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第2版)/电气信息类精品系列》主要介绍了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技术指标、面板装置及操作原理与应用。内容包括: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础知识、测量用信号发生器、电子电压表、电子示波器、扫频测量仪器、电子计数器、电子元件参数测量及智能仪器技术。后附有7个针对性实训项目。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及电子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本教材是在我校各工科专业低年级学生公共课“无线电技术导论”教材91年版的基础上经过删减、增补、修订编写而成。它主要介绍无线电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定律,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继电器、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等基本知识,结合军工产品的质量要求,还补充了军用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可靠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无线电发送和接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后还介绍了近代无线电技术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 本教材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大专生公共课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及无线电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21世纪高等学校仪器仪表及自动化类专业规划教材:电子测量技术》共分8章,主要讲述了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和电子测量技术相关的常规仪器,如示波器、信号源、计数器、频谱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等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21世纪高等学校仪器仪表及自动化类专业规划教材:电子测量技术》结构合理,思路清楚,概念清晰,推导严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意各章节之间、本教材和相关教材之间知识体系的衔接和联系;充分反映现代电子测量理论和*技术成果;强调电子测量的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类本科、专科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应用电子技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的电子测量课程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电类专业的广大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标准,以无线电调试工的应知、应会内容为核心,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进行编写。内容分为8章: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电子测量原理、无线电整机调试原理、单片机技术、安全文明生产知识等。每个章节包含基本知识、技能训练、调试实例、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知识内容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方便读者学习与应试。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基础技能到复杂整机调试的过渡,由浅入深,尽量结合电子行业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及职业发展要求,与现有高职教学现状相融合,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 本书配有电子教学课件等,详见前言。
《无线电》合订本2003年(上)分正文和附录资料两部分。正文囊括了2003年《无线电》杂志第1-12期“视听园地”、“家电维修”栏目的全部内容和“通信世界”栏目中手机维修部分的内容,并经过了再次编辑加工整理,按栏目、连载专题等重新分类排版,将极大地方便读者阅读。附录资料部分详细 介绍了松下背投维修资料、超级芯片电视机主芯片测试数据/I2C总线调整数据、同洲系列数字卫星接收机开关电源原理与检修、汽车音响常见集成功放电路代换资料、显示器常用集成电路维修数据与代换和新型电视机、显示器、DVD常用稳压二极管参数荟萃以及常用快速恢复二极管资料等内容。 本书信息量大,涉及电子技术广泛,正文文章精练,内容实用,技巧经验丰富,附录资料更是精彩实用,适合广大电子爱好者、家电维修人员、电子技术人员阅读。
《无线电》合订本2005年(下)分正文和附录资料两部分。正文囊括了《无线电》杂志2005年第1~12期“电脑·单片机·通信”、“应用电路与制作”和“初学者园地”栏目的全部内容,并经过了再次编辑加工整理,按期号、栏目等重新分类排版,目录则按照连载专题等重新编排。附录资料部分详细介绍了火腿入门、红外遥控编码资料以及常用的D/A、A/D转换电路等内容。与本书相关的程序可到《无线电》网站(http://www.radio.com)下载。 本书信息量大,涉及电子技术广泛,正文文章精练,内容实用,技巧经验丰富,附录资料更是精彩实用,适合广大电子爱好者及电子技术人员阅读。
感测 是传感器和电子测量的缩写与综合。第 1章概述传感器和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第2章介绍典型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第3~6章分别叙述电压、电路元器件和时、频域等的测量方法与仪器,并涉及射频领域。每章提出知识点与能力目标,并配有例题、思考题、练习题和实训项目。特别是增写了附录A、B、 C,其基础知识和答题方法,为教、学双方提供了方便。 周南山、罗丁喆主编的《电子感测技术(修订版适合技能型本科高职和中职本科贯通教学用书)》可作为技能型本科、高职和中职本科贯通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安全防范技术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电信类、机电类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电子测量技术(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立项教材·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以测量原理与测量方法为主线,详细阐述了现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电子测量仪表及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电子测量技术(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立项教材·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分为11章,内容包括:电子测量概论,基本测量理论与测量数据处理,电流、电压与功率测量,电子元器件与集成电路测量,测量用信号发生器,频率与时间测量,波形显示与测量,频域测量技术,数据域分析测试技术,非电量的测量,智能仪器与自动测量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的综合运用等。 《电子测量技术(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立项教材·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在选材上注重系统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先进性,概念原
测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测试技术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测试系统的相关技术和设计方法,包括测试系统的数据采集与控制接口技术、GPIB总线测试系统、VXI总线测试系统、PXI总线测试系统、网络化测试系统。本书还从工程实用的观点出发,精选了若干实例,论述了现代测试系统的综合设计。此外,本书还对近几年发展迅速的虚拟仪器技术在现代测试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书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现代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发设计现代测试系统参考。
本书是“电子大讲堂系列图书”中的一本。本书共分7课,以老师授课和师生交流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示波器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巧,包括示波器的基础知识,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示波器在检测影碟机、液晶电视机、电磁炉和计算机主板中的应用技巧。 本书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解透彻,适合广大电子技术初学者、家电维修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学习,并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和务工人员上岗培训的基础教材。
电磁兼容是一门既年长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年长是因为当100多年前次使用无线电通信时就提出了射频干扰问题。然而只是到了近的20~25年间,由于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才不仅能为电磁干扰现象进行物理建模,而且还可以应用物理模型针对这些电磁干扰物理现象给出更形象化的、更好的推断,以及给出更有效地减小于扰影响的措施。 模型的发展和利用已经成为人类能动性的、极其核心的内容,下面引用Peter Johns(TLM模型的提出者)近的演讲来说明时下建模分析的发展。 “纵观历史,人类一直在为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进行建模,从岩洞壁画到超现实主义艺术,从原子模型到宇宙模型,都是在试图努力于进行具体的分析或者是与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上。作为工程师,针对具体的工程设计理念建立或选用数学模型,必须能够特别精通。一个理想分析模
《实时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实时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的构成、测量原理,分析了精度,介绍了一些实际的工程应用,反映了当前实时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在我国应用的*成就。《实时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可供从事工程测量工作的有关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
本书以电子仪器为线索安排各项目内容,全书共11个项目。书中介绍的仪器有模拟电压表、数字电压表、数字万用表、低频信号发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函数发生器、电子计数器、通用示波器、数字存储示波器、万用电桥、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同时介绍了基本电参量(电压、电流、频率、时间等)和派生电参量(波形、增益、频响、调制、失真、频谱等)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系列国家标准分为如下若干部分: ——第1部分:总规范(GB/T2693-2001/TEC60384-1:1999) ——第2部分:分规范 金属化聚乙烯对笨二甲酸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GB/T7332-2011/TEC60384-2:2005) ……
本书从总体上介绍了深空导航的概念、原理和深空无线电跟踪测量体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全书共分为5章,包括概述、地基跟踪和导航概况、距离和多普勒跟踪观测、VLBI跟踪观测和无线电跟踪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等。每章后面都列出了丰富的参考文献,为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方便。本书适合深空测控通信系统及其相关领域的设计和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是给该领域新成员的简要介绍,以及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是目前技术水平的一个展示。它集中阐述了过去40年研发的支持行星际航天器无线电导航的各种技术和概念。文中所用的技术术语是假设读者已经熟悉包含在诸如《无线电电子学》(D. B. Rutle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和《实用*估计》(A. Gelb, editor, MIT Press, 1974)中的基本工程和数学概念。 除了地基无线电导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