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7章。1.水泥厂原料破碎机选用;2.水泥厂原料预均化设备选用;3.生料均化库和储存库选用;4.粉磨设备选用;5.烧成设备选用;6.新型干法水泥厂收尘设备选用;7.新型干法水泥厂物料输送设备选用。全书资料翔实、内容全面,适合水泥设计研究院及新型干法水泥厂工艺及设备工程师使用,也可作为建材、建筑大专院校的教材参考资料。
全书共分9章,从沟通窑炉(重点为陶瓷工业窑炉)工程的设计、施工和使用三者的联系出发,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窑炉建筑工程图纸设计规范、筑炉工程材料、工料消耗与工程量概算以及窑炉施工的准备、安全、窑炉基础的施工、窑体砌筑、窑炉管道的安装、窑炉的烘烤等内容。 《窑炉砌筑与安装》读者对象为从事陶瓷工程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热工的研究、设计、生产的技术人员及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等。
本书介绍了国内外石膏制硫酸与水泥技术应用及发展情况;各种工艺流程方法;使用原料、燃料的质量要求。分别从生料配比、制备、熟料烧成、硫酸和水泥制造等方面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提供了各种工艺参数、设备选型、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三废治理措施, 进行了物料、热量衡算, 并提供了典型装置的操作规程和调试规程。相信本书的出版发行对于石膏制硫酸与水泥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玻璃工厂设计概论》详细介绍了玻璃厂的基本建设程序和前期工作,工厂总平面布置及运输设计,工艺设计及车间工艺流程的选择,原料车间工艺布置与设计,熔制车间工艺布置及熔窑的结构设计,成型退火车间工艺布置及锡槽、退火窑结构设计,冷端、成品库工艺布置及设备选型,工艺设计所需要的其他专业知识;重点阐述了玻璃工厂总工艺布置及设计程序,原料、熔窑、锡槽、退火窑的结构设计及车间工艺布置和设备选型。每章后面附有目前采用的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说明,以及设计初期对能源和环境的评价等,非常贴近现代玻璃工厂设计投产实际。 《玻璃工厂设计概论》各章都是专家根据多年设计、生产经验的总结提炼,同时穿插了大量的图纸、照片、设计案例以及参数的取值范围等。 《玻璃工厂设计概论》内容丰富、技术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本书从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生产及其砌体的力学性能到房屋的承载力分析、抗裂性能及其设计施工,对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砌体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章绪论;第2章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与应用可行性;第3章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用原材料;第4章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第5章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砌体的基本性能;第6章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技术;第7章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设计与构造措施;第8章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裂缝控制;第9章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施工。本书可供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管理部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师生参考。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生产陶瓷色料使用的各种原料的性能、作用和品质要求;介绍了多种现代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及流程;汇集了各种色料配方及其应用700多例。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的科研成果总结,列举的配方实例很多是作者次公布于世,因而,本书对陶瓷色料生产和科研人员来说,不失为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参考资料;而对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广大师生来说,又是一本难得教学参考书。
全书系统地阐述了功能陶瓷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工艺原理。着重介绍了功能陶瓷材料的代表性材料结构陶瓷、电容器介质陶瓷、压电陶瓷、敏感陶瓷、磁性陶瓷、生物陶瓷、超导陶瓷、陶瓷基复合功能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生产工艺条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介绍了国内外功能陶瓷材料的现状和发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应用。 本书可供从事功能陶瓷材料、元器件的应用研究和生产的科技人员参考用书和高等学校有关功能陶瓷材料的专业教学用书。
《水泥的结构和性能》(第二版)所携带的大量国际上的专题信息,以及撰稿人的经验财富,使其成为对学者、研究者以及专业工作者来说是很宝贵也很重要的一本参考书。各类水泥构成了世界上第二大产成品(按重量)。如今,水泥的各种用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邀集起一支多国作者队伍,《水泥的结构和性能》(第二版)着重介绍了全球水泥技术领域中的进展。 内容涉及方面:基本材料和方法、水泥充填材料、检测技术。在这三方面,都已虑及环境问题,例如,作为替代燃料的废弃物在水泥烧成中的运用,有毒及辐射废弃物封固技术的新近发展,监测各类水泥的结构面貌与性能的仪器装置上的新的改进方法。 《水泥的结构和性能》还涉及水泥的生产、矿物学与水化,以及水泥的力学性能、胶凝系统的腐蚀与耐久性。连同铝酸钙、混合水泥一起,
玻璃是人类发现和利用的最古老材料之一,玻璃制造业又是人类文明在近代才开拓的工业领域,所以玻璃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材料。天然的玻璃在远古即为人们用作装饰物,在埃及博物馆中收藏有法老的天然玻璃项链。随着火的利用,尤其是青铜器时代的来临,先人发现通过火的烧熔可以使一些矿物转化成玻璃,进而在大约四千年前形成了专门制作玻璃的手工业。3500年前,古埃及有了制作简单玻璃器物的技术,玻璃的吹制工艺则是2000年前出现的。考古证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有了较早的玻璃制品,中国则是在西周的墓葬中出土了人造的玻璃饰物。公元7世纪,人类发明了吹制摊平工艺制造窗玻璃,之后又有了吹制圆筒法,但都局限在手工作坊的小规模生产,只有少数人能够享用。近百年玻璃制造业才大规模发展起来,玻璃制品已经与